浅谈高三学生心理教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w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寒窗苦读,终将在高考中定格成败。因此,大部分高三学生在高中最后一年的学习中会因压力与日俱增而出现之前少有的焦虑、不自信、失落或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很多专家学者及教师会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导、鼓励等工作。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年,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较特殊的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方式,那就是:结合学科特点,解读success。
  笔者按照success的字母组合顺序,对每个字母进行解读,把每个字母看成是以这个字母开头的一个单词(共用到七个单词),并结合高三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对每个单词进行解释说明,在解释单词的过程中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
  第一个“s”被笔者演绎为“surroundings”。要想有好的学习及考试成绩,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包括家庭环境、班级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议每个学生都从自身做起,为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那将是利己利人的举措。
  其中的“u”被解释为“unity”。团结就是力量。“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团结胜利,分裂失败)。告诉学生一个团结的集体是无坚不摧的。只要全班学生团结一心,为了高考的胜利而努力拼搏,那么每位学生都将成为受益者。同时也告诫那些破坏班级团结的学生,不要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做害群之马。
  第一个“c”代表“confidance”。有了自信,不一定成功,但没有自信定会失败。自信的力量是巨大的,要鼓励学生通过每天的努力找到自信、积累自信并坚持自信。自信地去迎接每一个挑战,迎战高考。
  第二个“c”表示“cooperation”。笔者认为,高考的成功,不是每个学生个人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生之间要合作,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学生与教师要合作,互相适应,互相提高;学生与家长也要合作,要步调一致,消除分歧;教师与家长更要合作,要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少数高三学生家长反映,越是临近高考,孩子的脾气越是大,不愿意和他们沟通,这是平时沟通与合作不充分的明显体现。所以,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Success中的“e”被理解为“efforts”。学习要靠勤奋、努力、刻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相信每一个学生对这两句话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要鼓励学生每天都努力学习,不偏科,不放松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在高考复习阶段,面对每节课、每次测验,都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同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并不是每一分努力都会在短期内得到明显的回报,但是,“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如果不努力,最终将一无所获。
  对于最后的两个“s”,可以有很多个词去解释。但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skills”和“so■ciety”。在高考复习阶段,对于每一门课程,学生都应该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做好每一套试题,这就需要熟练完备的解题技巧。就英语学科而言,不同的题型,答题技巧都不尽相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并讲解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并要求学生用技巧答题,而且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程度,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只有“巧做题”,才能在高考中面对任何试题都游刃有余。做一套完整的试卷,就更需要技巧了,要“巧安排、巧答卷、巧得分”。
  而对于“society”,笔者是这样解读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都是社会的一员,所以只有在社会中,一个人才是有意义的。要在高考前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我要怎样进入社会?”要做一名高中毕业生、三四年后的大学生还是更久之后的硕士生?“我要在社会中充当什么角色?”工人?知识分子?企业高管?政府要员?还是……“我要实现怎样的自我价值或是社会价值?” 实现梦想?成家立业?献身工作?或是报效祖国?继而告诫学生,必须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方向,而不是盲目地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
  分别解读完七个单词后,鼓励学生牢记这七个单词,并且时刻提醒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一直坚持到最后,那么在高考中必会迎来他们渴望已久的“success”。
  进入高三,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远远大于多上几节英语课,所以,笔者建议在高三第二学期开始或在高考前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抽出一至两节课,从英语学习的角度,对学生开展“解读success”的心理教育课。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地举一些班里学生的例子。当然也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发表他们的看法,和学生一起探讨,效果可能会更好。
  总之,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至关重要。笔者已用上述方法对四届高三毕业生进行过心理辅导,收效甚好。希望此方法能对其他高三的教师及学生有所帮助,让大家都能享受“success”带给我们的喜悦。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1943年来临之际,密布世界的乌云——法西斯国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经过盟军的英勇奋战和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努力,乌云开始退却,东西战场战果辉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眺望到胜利的曙光。当时,盟国为了进一步协同作战,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实现人类的和平,并对战后国际格局的调整提到议事日程上,于1943年底,盟国召开了国际性的会议——开罗会议,在当时的“四强”中,即英、美、苏、中,惟独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没有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时下的思品课存在着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课堂容量有限、教学方法单一等情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其实质就是要弘扬人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积极践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思想之上
[内容提要]随着高考作文审题难度的加大,考生跑题作文出现得越来越多,这主要是思维单一、平时缺乏审题训练造成的,所以作文训练应注重作文审题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审题训练思维能力培养      2006年以来,《考试大纲》“写作”部分的变动之一是,将“发展等级”中“深刻”的表述调整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将起初的“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整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
“以诗证史”即“以诗入史”,就是以诗为史料来证史说史,这是现代史学家颇为推崇的一种治史的途径和方法。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就主张“诗史互证”。他认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其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笔者认为,由于诗歌本身具有咏志载史的特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  一、将诗歌引入历史课堂之价值的理性分析  
有人说当班主任是一种良心活,负责与不负责的班主任工作量相差很大,而干多干少的结果却相差不大,有时相反,自己尽力而为的事,或许毫无收获,或许还是其他人投机取巧的好——笔者认为,做班主任完全是一种的责任,一种问心无愧的责任。  责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是班主任工作的源泉和动力,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的个人风格和工作方法可以因人而异,灵活多样,但责任心是共性的,每个班主任都有责任管好自己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正确地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进行教学,合理利用“成败效应”“波纹效应”“淬火效应”“光环效应”,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使教学和班级管理充满艺术魅力和人本气息,使自己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教师的工作繁琐而艰辛,尤其在现阶段,面对从小就被宠坏的独生子女学生,教育工作更是难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难以收场的尴尬境地。因此,教
【摘 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运用插图、激活文字、朗读领悟、领略内涵、结尾留白、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像力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开放,发挥好改革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作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
教师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曾经有一位专家说过:“如果你连快乐都不能给你的学生,你还能给予他们什么呢?”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由此可见,教师情绪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高中英语是一门实践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提出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分别是国家政策、学生生源、教材质量、教学环境、教师素质五个因素。从中可以看出,政策、学生、教材、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铺天盖地而来,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平等互动的快捷方式而备受大学生的青睐,给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正在以迅猛的速度介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喜欢遨游网上,在我们的课堂上,特别是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往往可以看到学生低头摆弄自己的手机,课余网吧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的影子。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他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和朋友们联络;他们可以化身于任何身份与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