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清泉:导弹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er720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8 年前,一个湖南小伙子偷偷跑去体检,选择了从军报国这条路。38年后,这个农民的儿子已经成为第二炮兵导弹专家、某导弹旅高级工程师。他,就是谭清泉,曾在部队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荣获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谭清泉扎根山沟数十载,始终不离开阵地,始终不离开导弹。被部队领导称为“挖不走的老山参”。2003年起,他连续两届被评为第二炮兵导弹专家。
  忠诚于党 献身导弹大事业
  谭清泉入伍38年,党龄37年,他始终牢记是党培养他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干部,从普通操作号手成长为导弹专家。他说,“人一生就这么一辈子,不能什么都做,要选择最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到底”。
  在参军入伍之前,当乡干部或保送到工农兵大学上学,都是摆在谭清泉面前不错的选择。可是他毅然决定去实现儿时要当兵的愿望。在谭清泉看来,军人最具阳刚之气,好男儿就该在军营中实现理想和抱负。只有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人生才能更有价值。
  谭清泉目前所在这支导弹旅的前身是一支工程部队,在国防施工一线,曾立下赫赫战功。那年,已是优秀营长的谭清泉被调到某导弹旅任装备部长。走马上任,他才发现,全旅官兵见过导弹的屈指可数,熟悉专业的更是凤毛麟角。
  谭清泉心急如焚,他下定决心去实现理想。他说:“战斗力建设是一场‘寂寞长跑’。即便没有喝彩、没有掌声,也要默默加力、銜枚疾走,一定要跑好这个‘第一棒’!”4年后,该旅奉命出征,初次“亮剑”,便首战告捷。
  面对掌声,谭清泉没有停下脚步:他带领技术骨干先后设计出三代模拟器材,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和同志们一道编写涵盖某型导弹的专业教材,填补了该型导弹训练教材的空白。
  技术过硬 关键时刻勇担当
  谭清泉在该旅工作20多年,和导弹打了一辈子交道,被称为“全能王”。历经数次重大任务,他一直负责技术把关。官兵们说:“每次执行大项任务,只要谭工在,心里就踏实、就有底气。”
  一次,该旅跨区执行发射任务,就在一切就绪,导弹即将进入发射倒计时时刻,某系统突发故障,发射被迫紧急叫停。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谭清泉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紧急疏散,自己却带着技术骨干冒着生命危险冲在第一线,持续6个多小时恢复导弹技术状态,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随后,他组织分析查找原因,顺利解决了问题,排除了故障。
  第二天,导弹重新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一次,该旅执行发射任务,谭清泉担任技术把关组组长。秒针滴答,发射“窗口”悄然来临。然而,现场突然刮起大风,气氛紧张。出于安全考虑,有人建议推迟发射。旅领导征求谭清泉的意见,他经过思索回答:“气候虽然临近战标要求,但只要严谨操作,就有绝对把握!至关重要的是,我对中国导弹的性能有信心!”
  导弹按时顺利发射,一声“点火”,长剑直指苍穹,精确命中目标。此役,不仅创造了导弹恶劣气象条件下发射的记录,也收获了上百项装备性能方面的重要数据。
  2011年6月,谭清泉被检查出患肺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病魔,他思绪万千,但想得最多的还是“阵地、未改进完成的技术”,他说:“当兵就意味着牺牲奉献,现在我患了癌症,必须坦然面对,即使我明天就倒下,我也要倒在阵地上、倒在工作岗位上。”
  经过肺叶切除手术后,仅仅在家休养了4个月,谭清泉就先后三次请战,要求到一线上岗。
  尽管谭清泉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连上楼梯都气喘吁吁。但在一次操作训练中,突然红灯报警,仪表显示电流增大、压力不足。危急时刻,他本能地爆发出一股惊人毅力,一口气跑上4层楼梯,赶到控制间,紧急拉下电闸,化解了一场危机。
  导弹发展一步,他就跟进一步。谭清泉平均每年160天坚守导弹阵地,人们说他“年龄越来越长,贡献越来越大”。和他共事多年的该旅姜旅长说:“老谭精通全旅所有专业,是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
  默默奉献 无私无畏抒豪情
  扎根基层38载,谭清泉攻克200多项技术难题,2次推辞二等功、4次放弃进京工作机会,人们说他“名声越来越响,名利越来越淡”。除此以外,谭清泉还多次放弃去基地工作的机会、主动请辞“导弹专家”续评。他表示:“我是党员、军人,就得讲奉献。我还是一名技术干部,只有抱定淡泊名利的心态,扎根基层一门心思搞技术,才能把技术练好练精。”
  对于相处多年的“老谭”,姜旅长说:“他是好人、能干的人,是第二炮兵‘火箭兵精神’的实践者。谭清泉同志位置摆得正,角色转换得好,大家都很尊重他,他是技术干部的榜样。”
  身为技术干部的榜样,谭清泉平常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把技术工作这一块做得更好,哪些方面还可以改进。他曾先后提出十多项技术改进方案,均得到了上级机关和研究设计单位专家的认可,有效解决了任务中遇到的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被在同型号部队装备整修中推广运用。
  同时,谭清泉还十分重视技术干部的培养训练。他在生病之前,每年固定的都要带几个徒弟,不少人现在已经在专业上独当一面,他们中既有操作骨干,更有导弹专家、技术尖子。其中,“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某团团长曾满军、“党的十八大代表”某旅装备部部长张欧都是他的徒弟。
  谭清泉始终以淡泊之心面对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主动请辞旅总工程师职务,腾出位置给年轻同志。2013年初,第二炮兵组织导弹专家续评,连任两届导弹专家的谭清泉坚决要求“退位让贤”,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志。有时,他还给年轻的技术尖子讲:“如果需要,我可以辞去一切头衔,留住你这个人才。”曾和他一起共事过的战友,不少都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可他却多次放弃到北京工作的机会,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线岗位。
  谭清泉热爱工作,寄情深山,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但对家人,他却说了三个“对不起”:一是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双亲逝世他未能见最后一面;二是对不起妻子,妻子随军和他来到山沟,放弃了自己在老家的工作;三是对不起儿子,从小没有尽好做父亲的责任。
  当被问到再有两年将退休的他有什么心愿时,谭清泉说:“希望有机会再打一发导弹。”再问到工作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最幸福”,他则回答:“是由指挥岗位调整到技术岗位,担任旅总工程师的十年。”
其他文献
思想就是力量。科学的思想在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人们生活的物质世界。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孕育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孕育了今天正蓬勃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这条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呢?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就能对中国道路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选 择  毛泽东同志,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
鄂尔多斯集团是由1981年建成投产的伊克昭盟羊绒衫厂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羊绒产业是集团的事业基础。集团始终以“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为己任,以科技为大旗,孜孜追求“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远大目标,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技术装备先进、经济实力雄厚、品牌优势突出的行业领军企业。产品从针织到梭织、从粗纺到精纺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达到1000万件以上,已占到
1992年1月17日,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出,向着南方奔驰而去。   这是一趟没有编排车次的专列。恐怕谁也不会料到,这趟专列的南方之行将会载入史册,并带动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   熟悉邓小平的人都知道,他向来重视天伦之乐,喜欢和家人在一起。这次南下,正值寒假,他把全家都带上了。   第一站,武昌   车轮滚滚。专列穿过华北平原,越过中原大地,过黄河,跨长江,于18日上午10
今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在武汉拉开序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在湖北视察工作时,倡导建立民间智库,加强决策科学、信息科学的研究,在改革中推进国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避免决策失误的悲剧在中国重演。中共湖北省委批准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地区部分高等院校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决策研究人员为此提出的建议,并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情报所牵头组建了官举民办的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并创办了
世界正在经历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现在则是美国之外的世界的崛起。然而,后美国世界并不会充斥黑暗和危险,反而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和平与繁荣。    美国人很“郁闷”    今年4月,一项新的民意调查表明,81%的美国人认为这个国家走的是“错误路线”。他们有理由悲观,这包括金融恐慌、萧条阴影、看不到头的伊拉克战争,还有不间断的恐怖
作为一个国家最基础的产业,农业对国家的贡献不只是经济方面的,还有社会稳定、生态平衡等等都离不开农业的协调作用。我们要尽全力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农业是以食物生产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农政决策引领下,小农经济的种种束
2010年数字图书和电子书的需求增长,使美国和亚洲的信息技术巨人为进入目前由欧洲占领的图书市场而纷纷推出相应战略:在创作、编印、分销、零售乃至图书馆等领域都爆发了一场由读者的阅读习惯改变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改变所引发的战争。  目前,参与这场角逐的主要是欧洲的工业和文化,每年涉及的金额高达2320亿欧元,出产近50万部作品,同时,创造出14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和数十万个间接就业岗位。  从纸质媒介向阅读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日前在北京召开《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新书发布会。该书系“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预测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它提出了关于21世纪新科技革命的大胆预测,令人耳目一新。为满足读者的需要,《思想者》杂志采访了该课题组组长、主编何传启。  科学角度:“新生物学革命”  《思想者》:最近,拜读了你们课题组的最新成果——《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其中许多科学猜想和论断都引起读者的关
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有限公司,一个成立不到两年的民营企业,从荆楚大地、长江之滨拔地而起,一跃成为行业巨头。2011年,它的产值将突破80亿元,到2012年底全部工程完工,它将形成每年1000万吨产能,年产值突破7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涂镀板生产和研发基地。“奇迹!”到这里参观的人无不连声惊呼。   2010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全通公司考察时,充分肯定了企业不断创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是辛亥百年。作为辛亥革命的研究者,我自然感慨万千。      百年锐于千载   首先想到的,就是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的那段话:“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能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只有透过辛亥革命前后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