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特语言理论的解读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十九世纪的西方语言学家当中,洪堡特独树一帜。语言与民族,当大多数语言学家倾向于历史语言学研究时,他独辟蹊径致力于语言的创造性,语言与民族精神,语言与思维,语言的分类等语言方面的理论研究。他的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理论观点,越来越被许多语言学家所采纳和接受。多佛称他对“语言理论做出划时代的贡献”,施来歇尔、乔姆斯基等许多知名的语言学家都以洪堡特的学生或他的学说的继承者自居。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语言学产生了持久、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的创造性;民族;思维;语言类型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55-02
  
  威廉·洪堡特(Karl 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是十九世纪德国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出身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他学识渊博,兴趣广泛,涉足领域十分广泛,在语言学、哲学、人类学、美学和教育诸领域都有重大建树,晚年致力于语言研究,善于从哲学的角度研究语言,有大量的著作,《论思维与说话》、《论语言的民族性》、《论汉语的语法结构》、《论人类语言结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及《论爪哇岛上的卡维语》。
  一、语言的创造性
  “语言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活动。”[1]在洪堡特之前,人们往往认为语言是一种产品。而洪堡特认为:语言是讲话者产生语言和理解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说话或写字所产生的可观察的结果。语言是一种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大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儿童是不可能自然习得语言。他认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解释语言的基本事实。因为语言是大脑的一种能力,说话者才能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出无限的语言行为。[2]
  语言的本质是把语言作为一种活动,是持续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他分别从文学作品、语言应用、语法分析和儿童掌握语言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语言的创造性。在文学作品方面,文学作品是语言使用者的再创造(即阅读、领会、理解、朗诵);在语言应用方面,语言应用的结果——应用有限的手段,创造出无限的作品;在语法分析方面,用词、形式、规则去分析语言并不能全部表现出语言积极作用的活力;在儿童掌握语言方面,儿童自然地习得一种语言,是由于他们具有语言能力的共同基础,掌握语言是语言能力与外界环境相结合发展的结果。他的这一观点被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继承并发展。
  在对语言创造性的分析的基础上,洪堡特又深入地分析了语言与民族的关系,语言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他认为语言发音基础对整个人类都是一样的,但是语音只是构成内在语言形式的外在材料;内在的语言形式是语言的语义结构或者语法结构,是强加给原材料的模式或规则。内部语言形式是创造和构成语言精神活动的模式和规律。与外部语言形式相区别。语言的内部形式决定了语言的外部形式。内部的语言结构即语法结构、语义结构决定了语音形式,同时也是人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活动塑造出语音形式。语言结构是民族对周围世界的一种看法,这种结构深藏与语言结构内部的,是每种语言都有的,是语言研究的核心。语言背后的民族精神是通过语法结构、语义结构体现出来的。内部语言形式是民族差异的根本,也是语言研究的根本。
  1、语言与民族
  洪堡特认为人类的语言应该分为两类:即一类是人类的语言,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语言,一类是具体的、个别的语言,即民族语言。一方面人类的语言是统一的,因为人类是区别于动物的统一性,而人与人又有共通之处,所有民族都具有语言,语言是“自动、自发地”从人类的内在本性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全人类的财富,反映了人类统一的存在的本质。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民族现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在结构形式、意义、内涵上有所不同。一种语言和他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相联系。这就是洪堡特对语言的一般本质与个别现象的统一分析。
  2、语言与民族精神
  洪堡特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这个民族的语言。”[3]他把语言放在民族精神背景之下去研究,这时语言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无论从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方面,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整套语言规则。通过语言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精神,如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不同的世界观及宗教信仰体现在语言上也极不相同。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精神。洪堡特相信,语言是民族的最大特征,民族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上;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精神特性密不可分:语言随着民族的成长而发展,它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同时它又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所以,研究语言须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研究相结合。在洪堡特的笔下,民族语言和民族精神虽然是同时发生、相互关联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民族精神,“语言只不过是(民族精神)上面的依附物”。[4]
  一个民族都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并且往往把尊严与此联系起来,同一的民族可以增进民族感情。语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管理。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统一语言文字;都德的《最后一课》从语言上升华了师生对祖国的眷恋和对祖国语的热爱。相同的语言口号还可以提升精神头儿。如一起劳动的工人通过喊口号“一二幺,一二幺”来统一行动,军队上的“一二一,一二一”来统一步伐。
  二、语言与思维
  洪堡特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受康德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康德认为:人的感觉表象受一种外物作用于感官而引起的,这种外物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自在之物”。但康德的局限之处是认为这种“自在之物”既不能被我们反映也不能被我们认识。洪堡特把这种观点应用到语言的观察上。他说,语言的内在形式对感觉经验进行了处理,并加以概念化。语言不同,其内在形式也不一样,对相同的感觉经验整理的结果就不同。思维和感觉只有通过语言才能确定,才能变成有形的东西,才能得以交流和传播。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词与一种思维相联系,不同的语言引起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不同即思维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洪堡特的讲不同语言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之中具有不同的思维体系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最起码在十九世纪提出语言与思维是有关系的这就是一种贡献,但也有其局限性。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界受关注的焦点:
  古希腊时代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最早提出:思维是通过语言而存在下去的。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理性就表现在人类有语言这一点上。德国哲学家赫德尔的观点:语言与思维同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语言是形成思维的工具,思维与语言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思维必须始终与语言的声音相联系,否则就无所谓思维。二十世纪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语言是出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语言,离开语言就无所谓思维。新洪堡特派主张语言决定思维。思维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没有语言没有思维,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绝对化。目前的观点:思维起主导作用,思维决定语言,同时语言对思维有一定的影响,二者相互影响。
  三、区分语言类型
  此外,洪堡特对语言理论的另外一个贡献是他区分了三种语言类型。继F·施来歇尔把世界语言分为两大类之后,洪堡特把世界语言分为三类,即:孤立语,粘着语和屈折语。他的分类标准是词的结构即语法形态。一个词代表一个意思是孤立语,典型代表是汉语;用简单词组成复合词而词形和意义又都不变叫黏着语;用词尾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叫屈折语,典型代表是梵语。
  他认为,语言发展经历了孤立语(用简单词指称事物),粘着语(通过附加成分加在简单词上来来表达事物),屈折语(进行词尾变化)。认为语言有先进落后之分,屈折语最先进,以梵语为最,其次是拉丁语,最后是汉语。不过对汉语态度比较特殊。他认为,汉语初看是“最不完善”的语言,没有词性变化,实际上则十分完美:汉语完全依靠词序和精神内部的语法形式的印记。[5]
  洪堡特又按照词与词的语法联系,把世界语言的句子结构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与词之间没有明显的语法联系,例如汉语。一类是:语法关系词的形式来表示。例如梵语。一类是:句子的主要结构体现在一个词里,例如美洲印第安语和爱斯基摩语。这三类语言现在通称分析型、综合性、多式综合型语言。这种分类法实际上与以上的语言分类部分是相似的。孤立语通常属分析型,词性变化丰富的屈折语一般都属综合型。
  四、评价及影响
  在西方语言学流派中,最早比较全面阐述一般语言理论的是德国的洪堡特,最早比较系统的阐述语言理论的是普鲁士的索绪尔。洪堡特被称为语言学的奠基者,在普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方面堪称先行者。
  他对语言能力的论述,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分类方法,影响到几代语言学家,对揭示语言的本质有过积极作用。
  洪堡特的语言理论还不是很完善,甚至有的时候还是错误的。如语言有先进落后之分,孤立语、粘着语和屈折语代表了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我们不能对古人强求,应该把他放到当时的情况下去评价,对于当时这就是时代的意义,而且影响深远。总的说来,洪堡特从结构特点对语言进行类型分类的研究,从共时描写的角度来说,对后来的类型学研究是有推动作用的。
  洪堡特的语言研究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的研究对象涉及范围广并且其研究始终立于哲学的高度。洪堡特并非为了语言而研究语言,而是把语言研究看作“人的研究”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人文主义色彩。[6]洪堡特的语言研究今天看来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例如能够使我们连贯的、历史的看待语言理论的发展或者增强语言研究者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哲学修养等等。
  他的语言哲学思想宏大深邃,即使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都在研究洪堡特,而且也有一些成就,但还还不能我们已经完全领会了他的语言学说,还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3][4][5]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18,414,53,715.
  [2]刘涧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2.
  [6]方钰.洪堡特的语言研究理论评述[J].江西广播大学大学学报,2004(1).
其他文献
高校教学制度的改革,使得高校在多媒体教室管理方面的需要更加实效智能的管理解决方案。高校教室智能互联管理系统以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设计与开发一种针对高校教室管
摘 要:当前,农民工讨薪难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既有农民工自身法律知识欠缺、维权意识差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诸如立法不够完善、诉讼周期过长等原因。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拟予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讨薪难;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1—095—02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笔者通过古音拟测三法在对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一书的运用及评价做了初步的总结。全文分为四部分,前两部分分别介绍了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及高本汉在研究切韵音系和上
记录了中国圆颚蛛科的1新纪录属:班布蛛属Pranburia Deeleman-Reinhold,1993.之前,此属仅分布于泰国、柬埔寨、老挝和马来西亚.其模式种马氏班布蛛P.mahannopi被重新描述并给
摘 要:《灵异推拿师》是奈保尔的首部公开出版的小说,它完全以特立尼达印度移民的生活为题材,讲述了主人公甘涅沙功成名就的传奇经历。本文从“书”入手,探讨“书”在甘涅沙成功之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甘涅沙;书;成功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58-02    随着近几年国内对V.S.奈保尔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位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于我们已经不再
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铁路提速及高铁、客运专线的开通,当前铁路运营能力大幅度增强。在铁路建设工作快速发展的新
抗脂多糖因子(ALF)是一种抗菌活性小分子蛋白,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具有替代抗生素药物的前景.该研究在已有中国明对虾ALFFc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ALFFc的基
摘要:商周确立天帝观念之后,天人关系一直成为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哲学的基础命题。作为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苟子的天人观既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又提出了不同的内容。苟子的天人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石。与先秦其他儒家学者的思想不同,荀子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天人相分和天地人相参的观点。要求人们“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作用。荀子独特的天人观理论和展开向度,不仅继承了儒家一贯的积极思考天人
笔者从1999年6月~2002年5月对52例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患者予自拟宁眩汤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治疗40例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在传统媒体积极寻求转型的大环境下,作为党报,如何积极谋求创新,开拓经营渠道,依靠多种方式养活自身,成为当下传统媒体转型的重中之重.由荆州日报编辑部首次尝试的“荆州市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