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卫兵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upiao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中北宋东京城中有“八十万”禁军,是赵匡胤打天下的底子:又传说禁军中人才辈出,金枪将徐宁、豹子头林冲,个个都是英雄好汉:还有人说禁军还不如边军,战斗力低下,以致北宋在对外战争中连连败北。北宋禁军究竟什么样,他们在大宋朝的盛世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支只属于皇帝的军队
  翻开《宋史·兵志》,有这么一条记载:“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日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日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日乡兵。又有蕃兵。”可见,在由4种部队组成的国家武装力量中,禁军无疑是最精锐一支,其职责主要是卫戍首都和对外作战。
  那么大宋禁军从何而来,在国家武装力量中,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其实,在太祖皇帝赵匡胤刚刚登基不久,他就开始苦苦思索这个问题了。
  让赵匡胤苦恼的原因,还得从宋代之前说起。自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中国一直处于藩镇割据的混战中。藩镇权力很大,基础却只有一个:“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因此从唐中后期到五代十国的近200年间,大大小小的实权人物,都热衷于组建由自己直接掌控的“亲军”。这种军队由招募而来的兵员组成,士兵为职業兵,除打仗外不治别务,平日待遇优厚,战时倚为主力,统兵将领更是堪称主公心腹。
  赵匡胤本人在“黄袍加身”前就是周世宗柴荣麾下最精锐的亲军——殿前司的主将殿前都点检。周世宗英年早逝,赵匡胤被部下拥立为帝后,正是以柴荣留下的亲军为本钱,四处征讨,逐步统一全国的。但如果继续维持这一军制,难保数年后不会有人再来一次“黄袍加身”。如何才能保证军权不再旁落昵?
  赵匡胤最终想到了方法:控制住军权的两个权力来源——“人”和“财”。于是他整编了全国的军队,将有作战能力的兵员都纳入了中央直属军队,使之成为吃粮领饷,随时供国家征用的职业兵。并确保调兵权和统兵权分开,调动权归枢密院,日常管理则由“三衙”——殿前都指挥史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负责。
  为了在名称上也彰显所有权的唯一性,赵匡胤将这支新整编完成的正规军命名为“禁军”。“禁”,本意为“止”,因为古代皇权至高无上,常人不得觊觎,所以古人常以“禁”字指代皇帝的专属领域,如宫禁、禁苑等。而禁军,顾名思义,就是只属于皇帝的军队。
  赵匡胤是个非大个子不取的强迫症皇帝,为了把高挑的士兵挑选到禁军,他想了很多办法,最初是在军队中搞选拔,挑选“军中强勇者”,称作“兵样”。也就是模特,送到地方各省市县区,“令如样招募”。此般操作的优点在于直观,身高胖瘦,一目了然。
  颜值和战斗力
  据说世界上最深刻的三个问题,经常由保安提出,那便是: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在宋代,皇家禁军在工作中也经常问别人这三个问题,虽然从个人生活角度,他们很少扪心自问。因为,他们除了作为一名战士应有的强烈的方向,还始终有着极强的存在感。
  比之一般作战部队,禁军,特别是禁军中的核心部队作为拱卫京畿的王牌军,都是高富帅。按照《宋史》的说法,“萃精锐于京师”,以此扭转唐代藩镇割据、内弱外强的不利局面。禁军内部,又细分了很多等级。皇帝身边的中央警卫团被称为诸班直,身高均在1.8米以上,虎背熊腰之类的词就不多说了,究竟有多厉害大家自己想象。其他禁军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为捧目、天武、龙卫、神卫四军,是所谓的上四军。其中,天武第一军的身高将近1.8米;捧日、天武第二军、神卫略高于1.78米;龙卫则略低于1.77米。高帅之外,就是富。根据美国管理学教授十多年前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身高每高出一英寸(约2.51厘米),每年就能多挣将近800美元。对此,我们丝毫不敢感到怀疑。因为上述禁军兄弟们的待遇就是如此。拿上四军来说,身高虽略有差异,但基本工资相同,都是每月1000块钱。但中等禁军和下等禁军就差多了。中等禁军的月工资在500到1000之间浮动,而下等禁军就只有不到500块了。即使如此,禁军士兵的经济待遇也是宋代各阶层中较为优厚的,除了工资,还有月粮远超普通士兵一人每日两升、一月六斗的定额,可供四口之家食用有余。远超普通民众的人均收入,再加上每年的冬春衣赐和其他额外赏赐、零碎补贴,不仅可以保证本人衣食无忧,还足以赡养家庭。
  “豹子头”林冲堪称《水浒传》中人气最高的角色之一,他不仅武力值、颜值都很高,而且还有一个非常拉风的头衔:“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八十万”这个数字,很早就是大众对于宋朝军队人数的一般印象。如果真像施耐庵写的那样,北宋末期京城还驻守着80万精锐部队,两个皇帝会轻易地当俘虏吗?对照史料,就会发现这个数字是不确切的。
  那么,当时的开封大部分时间里,到底有多少禁军?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九谓:“艺祖养兵止二十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宋史·兵志》统计说:太祖临终前,全国兵力“三十七万八干,而禁军马步十九万三千”。宋仁宗执政时,宋朝兵力达最高峰,为“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但很快因各种因素急剧减少。宋神宗时,王安石推动改革强军,“天下禁军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八人”。由此可以推断,北宋期间,京城从没真正驻守80万禁军。据史学家们推测,北宋末期,开封常住人口大约在140万至150万之间,实际驻京禁军人数,大部分时间在10万到20万之间。
  京师禁军除了日常的巡逻,到宫禁执勤或扈从皇帝出行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身材高大、衣甲鲜亮的将士组成的严整队列,是天子威严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政治仪式。他们的旗帜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成为开封市民眼里“一景也”。
  京师禁军也要进行军事训练,并按期举行校阅和演习。禁军演习时,皇帝都会亲临现场观摩,进而挑选武艺出众者担任将校。《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每年春夏之交的禁军虎翼军水战演习,都会招来大批市民“围观”。正是考虑这种公共效应,京师禁军的选拔,特别注重外表。以至于这些“高大上”的禁军娶妻,也要找身材高、外表美的,为的是强化遗传优势。
  那么,宋朝禁军何时出现以“颜值”而非战斗力取悦百姓的奇葩现象?自宋真宗景德二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开始,内外战事熄火,禁军即便“更戍”到边防的也无仗可打,时间一长,军纪松懈、训练敷衍、士卒逃跑等在所难免。至宋仁宗时期,文学大家欧阳修曾上疏批评京师禁军“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侍之;禁兵给粮,不自荷,雇人荷之”。这样一支连进皇宫值班都要仆人背铺盖的所谓“高颜值”少爷兵造成的严重后果,很快随仁宗对西夏开战暴露无遗:当时被紧急派遣到陕西边境的京师禁军“难称魁头,大率不能辛苦,而摧锋陷阵非其所长”,反而是就地招募的“士兵”,“虽不及等,然骁勇善战”……宋太祖为保证禁军战斗力不受和平环境侵蚀的苦心和宋神宗通过变法积累起来的一点军力,到昏聩的宋徽宗执政时,已基本丧失殆尽。
  1127年1月初,金兵以12万兵力围城时,京师禁军斗志全无、贪生怕死,以致金兵攻破外城时,“班直卫士与官兵虽排布如织,而无一人死敌,于是皆下城遁走”……
  曾经战功赫赫、荣耀无比的北宋禁军最后衰落成“下城遁走”,令人不胜唏嘘。
其他文献
我爱参观博物馆,源于我爱旅游,希望能从博物馆中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特色。这两年间我参观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已有20余所,看得多了,我不再只关注博物馆中的展品。诚然,展品是一所博物馆的灵魂,但我越发感觉到,展品之外,博物馆还有其他的因素吸引着我。  视听同步的微信导览  广东省博物馆建筑的外观就像一个异次元宝盒,扁平的盒形建筑被像素化的黑灰色外壳包住。进入馆内我发现,这还真是一个处处有声的八音宝
期刊
大凡世上之事,有其果必有其因。历史赋予人深邃而悠远的眼光,使人的认识和眼界更为高远和宽广。近年来“历史热”一直在升温,从《万历十五年》到《明朝那些事儿》,从严格的史料考证到“细说”、“穿越”,有关历史的书籍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在备受观众喜欢的节目《百家讲坛》中,三国、明清等历史话题持续受到人们的青睐;热播的《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无疑唱响了一段秦人、秦地、秦风的豪迈长歌,尤其是剧中古朴考究的礼仪文
期刊
现代社会,我们提倡要学会自我欣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欣赏自己,这其实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自我欣赏虽然听起来不错,但是,过度的自我欣赏却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自恋,以及随之而来的消极行为。  ★Psychological card  “自恋”——过度自我欣赏的顽疾  英文中的“自恋”(Narcissism)一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Narcissus),古希腊有这样一则神话故事:容貌俊美的
期刊
“改变食界,条条是道,一包在手,天下我有。”这是网红食物卫龙辣条响亮的广告口号。如今,老干妈、关东煮、辣条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食物,迅速占领了各大网络市场,手机、电脑都被刷屏。那么,它们到底为何让人疯狂,吃货们对网红美食都有哪些神评论呢?  辣条  Hotstrip是什么?别猜啦,辣条的英文名!打开卫龙淘宝店,感觉自己走错了地方——这里设计得高端、大气、上档次。除此之外,这里还给辣条起了一个英文名—
期刊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使得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而我今天要为大家展示的就是西北大学的“文物医生”——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子们的学习和实践。  西北大学是我國最早开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高校,去年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显示,西北大学位列2016~2017年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排名第一。那么,拥有深厚历史的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如何培养这些“文物医生”的呢?他们在专业学
期刊
小午是我年幼记忆中唯一的影子。我记得那年的夏天他把脸贴在窗子上看我,也许很多人都不肯相信——不满一岁的我记得他的样子。那时候,他是个大眼睛小胖子,整张脸贴在玻璃上面,鼻子扁扁的,像一只小狗。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小午已经是小学生了。我记得他蹲在院子里的石墩子上面背课文,他记性不好,总是反反复复地背一句话,“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小午的妈妈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没什么文化,
期刊
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在新疆新和县通古斯巴西古城进行考古发掘。在这样一个周围没有几户人家的小农村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早出晚归,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体验着为期一个月的考古专业实习。那么,考古学到底是怎樣一个专业呢?当然,介绍这个专业的学术渊源、学科背景可能会有点无聊,所以不如让我来说一说我的考古生活吧,相信这样可以让你更加真切地了解这个专业。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成立考古学教学科研机构的高等学府,最早可以
期刊
一提到世界史,你或许会想到古希腊线条流畅、充满力量的雕塑,想到埃及、尼罗河,还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那么,到底什么是世界史呢?关于世界史,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世界史一般是指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历史的总和,虽然世界的历史早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就存在,但是人类一直到近现代才真正用这个概念来研究和述说历史。早期的世界史不可能记述人类文明之外的历史,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必须是在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才可能逐
期刊
说起历史老师,你想到的是乱七八糟的头发、不修边幅的着装,还是满脸的络腮胡呢?No!No!No!历史老师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这些,而是他们在历史的武林江湖中练就的“独门绝技”。他们中间有的人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非要靠才华称霸历史教学界;有的人虽然整天与看似枯燥的历史课本打交道,却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成为学生心目中思想很潮的贴心老师……  人气老师:张嘉豪  形象素描:变着花样讲历史的90后追剧达人。 
期刊
立冬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冬分孟冬、仲冬、季冬,即夏历的十、十一、十二3个月,统称为“三冬”,3个月90天,故又称为“九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冬”的解释是:“立,建始也。”又云:“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到了冬天,天地万物都到了修养生息的时节,动物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人们也应该提前准备好过冬的食物,养精蓄锐、以待来春。  中华民族一向有着善始善终的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