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是器物,研究的是文化

来源 :精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jiu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宣德炉听来在收藏品类中还是比较小众,什么是宣德炉?
  何朝阳: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记者:你能为我们介绍下目前宣德炉拍卖的走势吗?
  何朝阳:2003年嘉德专场拍卖著名收藏家王世襄所藏21件宣德炉,共拍出1179.2万元,平均每件约56万元。就是这一批炉中的20座, 2010年匡时五周年秋季拍卖会“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总成交额9844.8万元,成交率100%,平均每件492万元。其中一座“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款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在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时以166.1万元成交,到2010年北京匡时秋拍时则以1512万元成交,在7年时间内增值9倍。
  宣德炉本身就是非常稀罕珍贵的。历史上,宣德炉在明清两代的地位甚至高过瓷器。因为宣德皇帝宣布做瓷器一批60多万件,大规模做铜器才3000件。到了雍正时期,大清史录有记载,铜器做一批样式才4件。我们发现能流传下来的铜炉,很多是补了又补。说明当时冶炼的工艺还是有很大局限性。铜作为古代主要流通货币还是很重要的。
  记者:你对宣德炉收藏有什么感悟?
  何朝阳:宣炉收藏不仅是一种爱好和投资,更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的开始。古人说,红袖添香夜读书。收藏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全面了解器物的知识,收藏才会有把握;而收藏也绝不是简单的购买、保存和获利的过程。收藏家更应该透澈研究器物所蕴含的文化,并加以宣扬,给社会正确的指引。
  对于收藏珍品,第一要有买到新东西的打算,第二是买到东西要拿出来分享。万一买错了,也会有人及时、及早的指出来,少走弯路。见过某“藏家”一屋子瓷器,其实很可能大部分买错了。我自己更倾向于有好东西拿出来在有水平的收藏圈中交流,可以有人给我指点分享,进步的速度就更快。和圈子交流越充分,遇到的朋友就越多。
  何朝阳 祖籍湖南湘潭,现居广州。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研习书法、篆刻,喜爱中国古代文化,2005年开始业余时间致力于明清宣德炉精品的收藏,并进行系统的了解和研究,是当今大陆地区宣德炉收藏圈中知名度很高的学者型藏家,他曾花费4年时间和朋友合作,主编了大陆第一本具有工具书价值的宣德炉大型图册《明清宣德炉》,由故宫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幕天讲坛大理场徐徐拉开帷幕。中国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怀揣公益之心,携手海清、邓飞、郭家学、马原、刘同、姚谦、钟立风等社会名流,圆梦大理。他们走进乡村,重走上学路,与孩子们面对面;幕天操场,嘉宾们激情满怀,孩子们欢呼雀跃;家庭探访,嘉宾们嘘寒问暖,语重心长。离别时孩子们湿润的眼眶,不舍的表情,让见过『世面』的精英们心生感伤。这是一场来自灵魂的碰撞与对话。  由丁当、冯仑、邓
期刊
第一首  河西走廊那些巨大的家族坐落在往昔中,  世界很旧,仍有长工在历史的背面劳动。  王家三兄弟,仍活在自己的命里,他家的耙  还在月亮上翻晒着祖先的财产。  贵族们轮流在血液里值班,  他们那些庞大的朝代已被政治吃进蟋蟀的帐号里,  奏折和钟声还一波一波掠过江山消逝在天外。  我只活在自己部分命里,我最不明白的是生,最不明白的是死!  我有时活到了命的外面,与国家利益活在一起。  第二首  
期刊
我认为一个真正的符合人类的、有教养的、相对比较高尚的一种政治,它只能是精英政治。  不管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往哪走,我始终有这么一个判断,就是说咱们中国人,每一个人,你必须要丰满起来。  王人博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法论坛》主编。代表性著作《法治论》(与程燎原合著)是90年代在国内外极具影响的一本学术著作,其《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其代表性学术论文
期刊
海清:幕天讲坛发起人,中国平安集团公益大使,著名演员,荣膺飞天和金鹰大奖,“国民媳妇”是观众对她的肯定。  她是《双面胶》中精明能干的上海媳妇,她是《蜗居》里不屑奋斗的海萍,她是《媳妇的美好时代》里贤惠宽容的毛豆豆。现在,她又有了一个新的角色:幕天讲坛发起人。  “问吧,怎么写我都行。”刚画完妆的海清一袭白衣,以一个舒服的姿势半倚在酒店的床头,手里端着一杯红枣茶,爽快地示意记者坐在床边。  5月1
期刊
钟立风:幕天讲坛发起人,新民谣代表人物。他是歌手,也是作家,更是公益人。他在公益频道“娃娃,唱歌给你听”儿童音乐行动中寄语:不放弃的人生总会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在钟立风看来,慈善不再是简单的施和予,『慈善就像暖流,它是有温度的,像河流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动。』他愿意跟随幕天团队,一路走下去,去感受每一个人内心的温暖。  幕天讲坛大理乡村中学巡讲,钟立风涌动的心情,与数年前写的歌谣《再见,孩子们》有着
期刊
“我喜欢有个性的员工”  记者:“幕天讲坛”重在发动社会精英关注乡村学生的人生成长,你是“幕天讲坛”创始发起人,你觉得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什么弊端?  范以锦:一个反常的问题是,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本来是最需要生动活泼,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为孩子健康成长打基础的时候,孩子们却变成书呆子,没有很多自我。但是到了大学就反过来了,就放飞了,很轻松。我觉得这种状况的困境在:没有压力,要中小学生很自觉读书是
期刊
姚谦:幕天讲坛发起人,著名歌词作家,华语流行歌坛写词人,制作人,音乐经理人,作家。他是歌坛常青树,他的歌,影响了几代人。儒雅的外表,细腻的内心,他用艺术的感悟审视公益,一点点,一滴滴,要做到极致。  姚谦:『世界总在变化,面对一个更新的世界,我们已经老了,多元的世界,多元的价值观,我们只要维持一个系统,守住一个道德上伦理上的一些标准就行了,剩下的,我们要尊重』。  姚谦的大名,从音符里飞出。台湾综
期刊
刘同:幕天讲坛发起人,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副总裁,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他是“青年榜样”,因为观点独特,语言辛辣,点评直接平等,成为众多年轻人的职场偶像。在幕天讲坛,他又以独特的人生经历,征服了无数少年。  这是刘同第二次参加幕天讲坛了,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兄长,有着聊不完的故事。与孩子们相处,他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他的演讲总能在校园里激荡起阵阵欢笑。  刘同写文章、做电视,是一个制造故事的人,不过,
期刊
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他是企业领袖,却常常被冠以“思想家”之名。他造房子,也写书,有《野蛮生长》这样的宏大叙述,也有“冯段子“经典语录流传于世。  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日子”,到了北京CBD,就是“生活”,就是“脱离了地气的生活”,更高了。若让我来谈生活,无非是因为我岁数比较大,在年龄上多出来许多”生活”。那么其实在这个地方,我们跟一些CBD区域的老朋友白天“有染”,晚上也“有染”。白天纯粹是交流,
期刊
马原:幕天讲坛发起人,著名作家,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远离都市,逃离死神,马原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内心的安宁,对神明的敬畏,让他找到了寻觅已久的故乡。  马原逃了,他远离死神,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他相信,人类固有的慈悲心,能够将存在诸多问题的中国公益事业逐渐引上正轨。  幕天讲坛,大理。无论是在教室还是操场,面对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马原始终面带微笑,说话轻柔,仿佛雨露一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这是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