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不可能那么快死

来源 :精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有个性的员工”
  记者:“幕天讲坛”重在发动社会精英关注乡村学生的人生成长,你是“幕天讲坛”创始发起人,你觉得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什么弊端?
  范以锦:一个反常的问题是,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本来是最需要生动活泼,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为孩子健康成长打基础的时候,孩子们却变成书呆子,没有很多自我。但是到了大学就反过来了,就放飞了,很轻松。我觉得这种状况的困境在:没有压力,要中小学生很自觉读书是不可能,因为他是孩子,问题是这个压力太大,需要减压,可是目前就是谁减压谁吃亏,谁上当。现在升学就考分数。
  记者:在报社时,需要和许多有个性的新闻人相处,你的相处之道是什么?
  范以锦:我是喜欢有个性的员工,没有很大个性也是他的个性嘛。有个性的人就可能争论比较大,同事之间有部分人会不喜欢,领导也有可能不喜欢。但有个性的人往往做出有个性的项目。有个性的报纸和个人的个性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也不是完全划等号。作为领导,要尊重他的个性,发挥他的个性,将他的专长用得更好,一旦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在这里干得非常愉快了,这时你去指出他的问题,该批评的批评,该说理的说理,他会听你的。
  记者:“文人办报”的观念现在落伍了吗?
  范以锦:我们是事业单位,要服从上级的指示,又是企业家,自负盈亏。我们不仅要办出社会效应,还要有经济效应,我们要养家糊口,那必须企业家办报,但文人办报的气节不能全丢了。如果一味顺从官场这种游戏规则,那就很难办出一张好的报纸。官员办报、文人办报、企业家办报,三不像又三个都必须有,这是比较难的。
  领导也不是完全掌握情况
  记者:三不像中你最像哪个?
  范以锦:我就是想要把这三个特点结合得好一点,三个我应该都有一点,但做得好不容易。我确实有担当精神,但也不是什么都敢对抗。游戏规则是常态的,你不按游戏规则来办是非常态的,非常态的只能适可而止地用。南都案件你为什么敢顶,那是忍无可忍了,那是一种底线,那时就是想豁出去。一般正常情况下,你所处的环境没有到那么窝囊的地步,你没有必要付出太大的代价,还是要注意分寸。
  记者:在新媒体日益加逼的当下,传统媒体从业者如何建立职业荣誉感?
  范以锦:现在我们处在转型期,是非常痛苦的。现在破坏性的意见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不多。所谓破坏性的意见就是看什么都不行,很迷茫,找不到出路。现在还在探索当中,处在转折时期,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直接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现在搞纸媒的人,要坚信一条,纸媒是一个传播的平台,不可能很快完蛋,总是有一部分人要看,国家最终还是会保护纸媒的发展。但是会有一部分垮掉,那是肯定的。我们还是要有信心,纸媒不可能那么快死,虽然有的会死,但“肯定不是我而是别人。要有这个自信。”
  记者:出于良知保护部下,但是这种保护有时和你的职责是冲突的。
  范以锦:良知也需要沟通,但是如果沟通不了,上面下令,那你也顶不住。我觉得能沟通的情况下尽量沟通,因为领导也是人,领导也不是说完全掌握情况,包括他的知识面,包括他对一些问题的把握,有机会跟领导反映情况,采取稳妥的办法解决问题。当然,最终上面拍板了,也必须“下级服从上级”。这是纪律,也是国情。
  记者:这种对边界的把握,是一种艺术,你觉得有没有一种标准?
  范以锦:这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注意去观察,去分析,去研究,所以我就讲还是要内行去把握,包括你对社会环境的把握,对管理制度的把握,对新闻内部的把握,内行的话你就知道它的分界在哪里,当然还有个人的勇气,良知。如果你老想,为什么我要得罪领导啊?如果我跟着执行的话可以把这个责任全部推给领导?我觉得这是不负责任,对领导也没有好处。其实,有些决策向上反映后,也会被采纳的。
  “生为新闻人,死为新闻鬼”
  记者:从集团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这几年是什么样的状态?
  范以锦:退休以后,可以说“解除装备”了,轻松了。搞报纸,白纸黑字,一切思想观念都会呈现在报纸上,一目了然。当领导的时候整天就为这些提心吊胆,不知道哪天会出现什么问题。在大学里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大家都是自由的交流,跟报纸完全两码事。现在就是一种很轻松的状态。
  记者:从事报业三十多年,你认为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范以锦:虚一点来说,我这一辈子从事新闻事业,为新闻事业奋斗一辈子,就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一参加工作就当记者,退休至今,进行传媒研究,每天还是看报纸,关注舆论。我很自豪,我一辈子是新闻人。生为新闻人,死为新闻鬼,没有动摇过。比较实一点来说,值得我自豪的在于我在推进南方报业多品牌战略、人才战略时的员工认同感。当年我们虽然经历风雨,但是压力都是来自外部,内部员工还是很认可很支持我的。
  记者:离开南方报业,有什么遗憾吗?
  范以锦:当年我提出媒体多品牌战略的出发点,重点还是打造内容品牌,通过内容的影响力来推动发展。但是我来不及做的一点是,从产业布局来说,视野还不够开阔。应该在报纸之外的跨行业上做一些努力。南都事件也有遗憾,并不圆满。但我也尽力了,想要更圆满一点可能也有困难。
其他文献
对很多国人来说,享受美食也是他们爱去泰国的原因之一。长三角地区的严冬,就算是正午的骄阳也难以给人暖意,大抵唯有吃上一顿纯正的泰式美味才能叫人热辣起来。苏州御庭精品酒店的莲轩餐厅,菜式不多但做法精致纯正。新推的套餐人气颇高,熟客频频光顾。  套餐品种并无出奇,例汤、前菜、主菜和主食各一份,但胜在纯正地道。例汤自然是当家花旦冬阴功汤了。同很多江浙人一样,我也最爱温和的鸡椰汤,那种加了椰汁的冬阴功汤的泰
期刊
丁当:幕天讲坛创始发起人,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他一手诗歌,一手金融,还有一颗公益之心。执掌平安人寿以来,丁当将软慈善注入保险,把保险做成慈善,这在业界,首屈一指。  把人寿保险做成慈善,丁当的心不可谓不诚;在乡村学校,他的情不可谓不真。与学生交谈,他像一个老师;与孩子交心,他像一个父亲。幕天讲坛的两次活动,他都热忱地走在前面。  桌子是木头的  椅子是木头的  学生的脑袋是木头的  课本和黑板
期刊
筹备了几个月,幕天讲坛第三季终于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几个县市举行了。与前两次一样,群贤毕至,幕天讲坛迎来了诸多重量级的嘉宾。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作家马原、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作词人姚谦、明星海清、歌手钟立风以及我的两位老乡邓飞和刘同,在大理,为6所中学的孩子们开讲了“我的梦想课”。他们有些是我们的老朋友,有些是新伙伴;有些是幕天讲坛的创始发起人,有些是发起人。他们有些是被一些宏大的责任感所
期刊
“我比较好奇。认识一个人,我就要学他,他懂的知识我都问一下。人家觉得你对他感兴趣,他自然也对你感兴趣。”刘香成说。  文|木子舟 图|王晓东  不知为何,院子里那两株百岁的石榴并未硕果垂枝。往年收成不错,刘香成会将成熟的石榴摘下来,榨汁,取少许兑以三分之一的意大利白酒和三分之二的金酒或伏特加,调成秘制的“石榴马蒂尼”,以飨来客。  2008年,《China, Portrait of a Count
期刊
郭家学:幕天讲坛发起人,东盛集团董事长,曾被誉为“医药狂人”。这位不到50岁的企业家,经历过大起大落,终于浴火重生。他要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乡村的孩子们分享。  为了支持年轻人创业,年近半百的郭家学已经逐渐跳脱出企业的日常管理,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参与文化传承和教育公益的社会活动。  圆脸、黑框眼镜,嘴角左上方一颗黑痣,身材魁梧的郭家学在人群中具有极高的辨识度。5月13日,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从北京飞
期刊
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幕天讲坛大理场徐徐拉开帷幕。中国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怀揣公益之心,携手海清、邓飞、郭家学、马原、刘同、姚谦、钟立风等社会名流,圆梦大理。他们走进乡村,重走上学路,与孩子们面对面;幕天操场,嘉宾们激情满怀,孩子们欢呼雀跃;家庭探访,嘉宾们嘘寒问暖,语重心长。离别时孩子们湿润的眼眶,不舍的表情,让见过『世面』的精英们心生感伤。这是一场来自灵魂的碰撞与对话。  由丁当、冯仑、邓
期刊
第一首  河西走廊那些巨大的家族坐落在往昔中,  世界很旧,仍有长工在历史的背面劳动。  王家三兄弟,仍活在自己的命里,他家的耙  还在月亮上翻晒着祖先的财产。  贵族们轮流在血液里值班,  他们那些庞大的朝代已被政治吃进蟋蟀的帐号里,  奏折和钟声还一波一波掠过江山消逝在天外。  我只活在自己部分命里,我最不明白的是生,最不明白的是死!  我有时活到了命的外面,与国家利益活在一起。  第二首  
期刊
我认为一个真正的符合人类的、有教养的、相对比较高尚的一种政治,它只能是精英政治。  不管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往哪走,我始终有这么一个判断,就是说咱们中国人,每一个人,你必须要丰满起来。  王人博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法论坛》主编。代表性著作《法治论》(与程燎原合著)是90年代在国内外极具影响的一本学术著作,其《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其代表性学术论文
期刊
海清:幕天讲坛发起人,中国平安集团公益大使,著名演员,荣膺飞天和金鹰大奖,“国民媳妇”是观众对她的肯定。  她是《双面胶》中精明能干的上海媳妇,她是《蜗居》里不屑奋斗的海萍,她是《媳妇的美好时代》里贤惠宽容的毛豆豆。现在,她又有了一个新的角色:幕天讲坛发起人。  “问吧,怎么写我都行。”刚画完妆的海清一袭白衣,以一个舒服的姿势半倚在酒店的床头,手里端着一杯红枣茶,爽快地示意记者坐在床边。  5月1
期刊
钟立风:幕天讲坛发起人,新民谣代表人物。他是歌手,也是作家,更是公益人。他在公益频道“娃娃,唱歌给你听”儿童音乐行动中寄语:不放弃的人生总会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在钟立风看来,慈善不再是简单的施和予,『慈善就像暖流,它是有温度的,像河流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动。』他愿意跟随幕天团队,一路走下去,去感受每一个人内心的温暖。  幕天讲坛大理乡村中学巡讲,钟立风涌动的心情,与数年前写的歌谣《再见,孩子们》有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