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方式看世界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第一次航拍应该是1988年在河南省新乡市某陆航团,原因是该团须做一个电视专题片。我们把直升飞机门卸了,系上安全带坐在门口,拍营区、拍市区、拍黄河、拍油田井架,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把镜头对准我的一双脚,黄河在脚下移动。
  1995年我调回成都军区,春天的成都郊区油菜花开得非常漂亮,军区某部的摄影干事陈吉中和我是一个办公室,相邀去拍油菜花,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线条非常美,在地面上总拍不出那种黄闪闪的气势,要是能航拍就好了,这大概是我向往航拍的初衷。
  前段时间,我整理图片资料时统计,我航拍的反转片有262卷。航拍相对多的时间是今年春节期间到现在。
  我拥有的相机不少,主要用禄莱6008,镜头有50mm、80mm、180mm、300mm;哈苏 X-PAN、佳能1N,最近又买了一套玛米亚7-Ⅱ。我认为航拍的器材选择,还是看个人的情况与喜好而定。
  比如,我用禄莱6008相机有三年了,玩起来很熟,我可以闭上眼睛把它进行分解组合,而如果让我拿一套哈苏上天,肯定不踏实,心是慌的如何在空中拍摄。依我个人的经验看,应注意几个方面。第一,拍摄角度尽量向下垂直,低飞时更应把相机向下扣垂直拍摄,什么景物都是垂直的,房子也是垂直的,这才像航拍,如果坐在飞机里端着相机平推出去拍摄,就会给人在这座山上拍那座山的感觉。第二,拍摄速度尽量用高速档,哈苏最快能达到1/500秒,我用的禄莱最快能达到1/1000秒,也就是说要保证快门速度不考虑景深,垂直往下拍没有天空,甚至没有景深,物体之间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就象压缩成一张相片、一张纸一样,2.8的光圈和8的光圈拍摄出来没多大的差别,我比较过。第三,要控制好曝光的增减档,我的经验是拍反转片时在内地减1/3档基本能成功。在高原有时候减两档、三档都还曝光过度,当然拍摄负片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除了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外,要想获取满意的摄影作品,须重视机遇和情感这两个问题,航拍的照片每张都可以称作绝版,就象一双脚不能再次踏入同一条河一样,机遇的获取就是要耐心等待,做好快速反应的准备,不然,一飘而过的“机遇”让你来不及后悔。情感就是要和飞行员建立友谊,让人家发自内心愿意与你合作。有时候飞机斜一下,拍摄角度就会更好,有时候你搞不懂的事儿,别人愿意给你讲。比如,去年在新疆航拍,博格达、天山等,光秃秃的山脉脉路中,10米左右一个土堆堆,十分壮观,我坐在上面没有拍摄,心里还在想挖这些干什么,破坏了画面的干净,等飞过这段再拍吧。这时一个飞行员就告诉我,这是新疆有名的坎儿井,上千年的历史了,怎么不拍呀!我回过神,赶快拍。
  相对于行走中的观看,登临时的观看、高空飞行时的观看呈现出更为壮阔的景象。但航拍常常也难以体现出那种观看的壮阔。因为航拍一般是在较轻巧型、可以打开窗户外拍的直升飞机上进行,比如说,在米-8直升飞机上拍摄,太垂直向下容易把轮子拍进来,朝前的角度稍不注意就把螺旋桨拍进来,左边是很大的油箱,右边是机头,真正能拍摄的角度其实很小很小。而且高空拍摄,另有一番难度,就是缺氧。可为了拍摄到一个好画面,还要不断憋气,尽量减少振动,因此拍摄自然受到限制。有一次在昆明江川县为了拍飞机编队与地面部队演练的场面,我把头伸出去,镜头里筐住3架飞机,寻找与地面关系的最佳点,憋着气,稳住镜头,再加上飞机是迎风飞行,突然,地面火光冲天,车辆装备浩浩荡荡,场面非常壮观,我就一直憋着气按快门,最后真的连出气都忘记了,一下子眼睛突然发黑,失去了知觉,好在相机背带挂在了脖子上,要不然相机就彻底“报销”了。其实真正航拍的苦处,是耳朵受不了。正常情况下,指数在24就能听到,我要到45才能听到,从那以后我专门买了一对耳塞,一上飞机就用它。
  对大多数人而言,航拍的确是拥有一个特殊的视角,也的确需要特殊的条件。对于个人而言,我还是争取多拥有一些这样的机会,从空中用各种方式去看这个美丽而奇特的世界。
  



  ◎西藏南迦吧瓦峰



  ◎云南元谋梯田



  ◎四川江油地区



  ◎雅鲁藏布江大捌弯



  ◎新疆哈密



  ◎贵州娄山关地区
其他文献
盼娘归  相机:林哈夫6×9V  镜头: Zeiss Protarlinse 141mm F18  胶片:红外线胶片  相纸:Forte可调反差暖调纸基相纸  榕树造型雄伟,树下的孩童等待着归家的母亲构成一幅动人的图画。作者使用红外线胶卷夸张了榕树的线条,再用暖调纸基纸放大,使画面更增添了一分诗意。
期刊
◎河套 2002年(内蒙)   ◎黄河古道 2001年(宁夏)   ◎黄河边上的沙湖 2001年(宁夏)
期刊
期刊
单巴  相机:林哈夫4×5V  镜头:Zeiss Protarlinse 110mm F18  胶片:百合BPF200  相纸:Forte可调反差暖调纸基相纸  出外创作一定要时时提起精神,否则就会错过拍摄的好机会。那是在由稻城回程的路上。高原中午的阳光使人昏昏欲睡,突然从路边的树林缝隙中看到了什麽。停车细看后被眼前的景物惊呆了。拿起相机连滚带爬地跑下河边拍下了这张旅程中最为满意的照片。用Fort
期刊
问:您怎么看“纪实摄影”。  答:“纪实摄影”这个说法太误人,应该说“记录”更准确一点。问题出在这个“实”字上,是“真实”的“实”,还是“现实”的“实”?其实“纪实摄影”的主观性非常强烈,选择拍摄角度,景别处理,直到编辑选照片,都有个人的判断。然而一用“纪实”二字,好像它天生就是真实的记录,这比较危险。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实摄影更类似于创作,是一种披着“纪实”外衣的较为隐蔽的创作,所以不要觉得它就是
期刊
由于我任教有关摄影的课程,时常有同学会与我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这次我们就专门聊一聊摄影教育的事。说实在的,在大学工作了20多年之后,我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就摄影教育而言,国内近年已就此召开了几次专门的讨论会,解决了什么问题呢?似乎什么也没有解决。再者说,无论学者还是教师、学生,虽说他们对教育的问题有很大的发言权,可是却对教育的改革几乎产生不了什么作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不来讨论摄影教
期刊
广告公司需要的广告片无非是两类,一类叫形象代言人,另一类是产品。我喜欢拍代言人那类的,即使拍产品也希望拍出有人味的。我不愿意拍四平八稳的、解读式的那种广告片。  这次耐克公司找我拍运动鞋就是拍代言人。请的是几位体育明星,篮球的王治郅、姚明、胡卫东,女足的刘英。拍摄时间正好是2000年奥运会前半年。耐克公司的计划就是在奥运会期间向中国市场推出这款新鞋。  广告公司提供的拍摄方案非常详细,未来的广告招
期刊
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 1879—1936)是上个世纪德国著名的照相机设计师,他青年时代曾在德国的光学工业基地之一耶那(JENA)的光学仪器工厂做学徒。1911年,奥斯卡·巴纳克来到了位于韦茨拉尔(Wetzlar)的徕茨公司(徕卡公司的前身)从事精密光学仪器的制造工作,1914年,他在这里用手工制造了徕卡的第一种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小型照相机-Leica UR,从此开创了这
期刊
前几天一个同事急需证件照,到照相馆一打听,普通的要三天后方可取像,快照一小时可取,但需45元。听她这样一说,我想起我这里刚好有一台HiTi热升华数码印相机,可以打印证件照,而且数码相机也是现成的。于是我们几个编辑各负其责,有的照相,有的修图,有的打印,一条简单的证件照流水线形成了,不到十分钟,8张2寸照片一次完成,效果还不错,与照相馆做的差不多。在打印1英寸或2英寸证件照时,其操作非常简单,界面的
期刊
节省银钱  使用数码相机可以拍摄更多的照片而没有顾虑,原因是你完全不必考虑购买胶卷的开销。若使用胶片,为杜绝废片,节省银钱,右手食指的动作频率必要降至最低。    边拍边看  使用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完毕的几秒钟之内看到自己的拍摄成果,其速度已经超过了银盐体系中的一次成像摄影方法。如果手边的设备齐全,打印成照片也已是非常简单并且快捷的事。    品质不差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所拍摄出来照片的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