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次课题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学科发展需求,教学目标的实现等角度加以论述,目的在于实现有效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应用教学评价,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评价
一、 数学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
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理由很多,首先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特点说起。
小学数学课程有其特点:小学生的的数学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首先,数学是思维的产物,数学知识是思维的结晶。其次,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发展的动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直观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与初步逻辑思维过程的统一体。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二、 儿童学习的特点以及有效课堂评价对数学学习的作用
合理而有效的教学评价也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和行为矫正的需要。心理学家认为:3岁以前的儿童只能在自己动作接触到的事物中去思考,是一种低级的思维方式,称作感知动作的思维阶段。3岁至6或7岁的儿童思维主要是凭借对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而7至14岁的儿童少年则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能逐步学会正确掌握概念,并能用已经掌握的概念去进行正确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儿童少年这一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措施去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具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这个过程是非常的重要,不能用分数简单衡量。而学生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学得好坏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反馈。
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在发生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表扬、评价等方式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发现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其它人的学习进度,督促自己努力上进。强化理论证明了各种作为信息反馈的评价方式是相当必要的。合理的强化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当然在运用时教师也要适当运用普雷马克原理,激发学生本身对成功体验的探求欲望,并提出合适建议,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三、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角度
数学教学的评价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水平。作为教师首先就要对自己的教学任务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用多种方式展开合理教学评价。教师需要研究教学,找到合理的切入点。
方式一 (知识认知、记忆、迁移三阶段)
数学的学习过程大体上可以被简化为三个步骤:认知、记忆、迁移。每一步骤目标的实现都关系到能否成功获取知识,围绕这三个部分可以建立一系列长期观察的角度。
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贯穿了学生学习的整个历程。内容比较繁琐,并且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如毅力、勤奋、心态的作用。但是在运用的时候若是三块分类往往会比较难以记录,所以在建立学生档案时,先将学习过程划分为预习、上课表现(注意力集中度、活动参与度、知识掌握度)、作业(书写、错误率、错误原因)、复习等步骤,结合非智力因素综合评价学生认知、记忆、迁移水平。
方式二(布鲁姆知识和认知维度)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两类。知识维度包涵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包涵知识的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这些评价的结果也是展开评价的很好的切入点。
四、 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体验
1. 评价方式要因人而异,强化理论用时要小心。首先条件反射理论在训练学生掌握学习习惯时确实有效,学生能在教师的反复指导下逐步养成一些简单的习惯,如课前准备好书本,课后收拾书桌,放学收拾书包。其次,对于强化不可滥用。评价学生的前提是公平,称赞要适度,频繁的称赞会降低赞美语言的含金量。相反的,儿童对辛苦获取的成绩会充满期待,不管最后的结果是否优异,当称赞赞他们的努力时,他们会变得非常有自信。再次,代币物强化法要灵活运用。教学记录的过程中发现设置小奖励对低年级的学生较为适用,对中高段学生滥用奖励反而不好。他们不应该被设定成只是为了奖励做事情,更应该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培养高段学生形成自我的行为要求更加合理,而且他们要求的似乎也不多,老师真挚的肯定已经足够。
2.真实真挚的评价容易被接受。教师要用数据说话,要在平时建立观察表、学生档案记录学生每周甚至每日的学习活动分值。而且若是观察的时间越久,越能获得比较切实的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提供了点评学生的切入点。当然老师不是照相机,学生也不是山水画,若缺乏互动不能很好了解学生,一些数据会出现大的纰漏。
3.信息反馈要有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以评价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反馈的形式要有说服力,而且应该多样化。首先,课堂点评要有度。课堂的点评由于及时性,只要说的合理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次,教师评价交叉学生自评非常必要。学生在过程中能获得这样的信息:老师一直在关注我;他在关注什么方面;我做得怎样。期待效应可以帮助学生调动非智力因素,而且学生在不断自检的过程中容易掌握学习环节中的漏洞。在用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评,再由老师点评,最后再反馈信息。
4.教师要有自己的涵养。个别学生比较内向,老师在点评这些学生时要留有分寸。对于这些学生一方面耐住性子等待尽量给她多一点的时间,另一方面要尽量创造一个平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将有限的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而不是担心可能的责罚。而对优秀的学生,称赞的过多也不是好事,称赞他们努力和改变的过程是个比较好的方法,而这样做的前提是较长时间有目的的观察。
五、 小结
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儿童发展的特点都说明课堂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课堂评价不能只被限制于简单的课堂点评,它其实是教师对学生长时间有目的的观察的结果。评价是否有效首先在于观察的切入点是否真的对学生学习成长有力。课堂评价要注意方法,信息要有效地反馈。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评价
一、 数学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
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理由很多,首先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特点说起。
小学数学课程有其特点:小学生的的数学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首先,数学是思维的产物,数学知识是思维的结晶。其次,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发展的动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直观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与初步逻辑思维过程的统一体。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二、 儿童学习的特点以及有效课堂评价对数学学习的作用
合理而有效的教学评价也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和行为矫正的需要。心理学家认为:3岁以前的儿童只能在自己动作接触到的事物中去思考,是一种低级的思维方式,称作感知动作的思维阶段。3岁至6或7岁的儿童思维主要是凭借对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而7至14岁的儿童少年则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能逐步学会正确掌握概念,并能用已经掌握的概念去进行正确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儿童少年这一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措施去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具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这个过程是非常的重要,不能用分数简单衡量。而学生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学得好坏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反馈。
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在发生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表扬、评价等方式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发现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其它人的学习进度,督促自己努力上进。强化理论证明了各种作为信息反馈的评价方式是相当必要的。合理的强化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当然在运用时教师也要适当运用普雷马克原理,激发学生本身对成功体验的探求欲望,并提出合适建议,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三、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角度
数学教学的评价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水平。作为教师首先就要对自己的教学任务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用多种方式展开合理教学评价。教师需要研究教学,找到合理的切入点。
方式一 (知识认知、记忆、迁移三阶段)
数学的学习过程大体上可以被简化为三个步骤:认知、记忆、迁移。每一步骤目标的实现都关系到能否成功获取知识,围绕这三个部分可以建立一系列长期观察的角度。
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贯穿了学生学习的整个历程。内容比较繁琐,并且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如毅力、勤奋、心态的作用。但是在运用的时候若是三块分类往往会比较难以记录,所以在建立学生档案时,先将学习过程划分为预习、上课表现(注意力集中度、活动参与度、知识掌握度)、作业(书写、错误率、错误原因)、复习等步骤,结合非智力因素综合评价学生认知、记忆、迁移水平。
方式二(布鲁姆知识和认知维度)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两类。知识维度包涵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包涵知识的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这些评价的结果也是展开评价的很好的切入点。
四、 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体验
1. 评价方式要因人而异,强化理论用时要小心。首先条件反射理论在训练学生掌握学习习惯时确实有效,学生能在教师的反复指导下逐步养成一些简单的习惯,如课前准备好书本,课后收拾书桌,放学收拾书包。其次,对于强化不可滥用。评价学生的前提是公平,称赞要适度,频繁的称赞会降低赞美语言的含金量。相反的,儿童对辛苦获取的成绩会充满期待,不管最后的结果是否优异,当称赞赞他们的努力时,他们会变得非常有自信。再次,代币物强化法要灵活运用。教学记录的过程中发现设置小奖励对低年级的学生较为适用,对中高段学生滥用奖励反而不好。他们不应该被设定成只是为了奖励做事情,更应该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培养高段学生形成自我的行为要求更加合理,而且他们要求的似乎也不多,老师真挚的肯定已经足够。
2.真实真挚的评价容易被接受。教师要用数据说话,要在平时建立观察表、学生档案记录学生每周甚至每日的学习活动分值。而且若是观察的时间越久,越能获得比较切实的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提供了点评学生的切入点。当然老师不是照相机,学生也不是山水画,若缺乏互动不能很好了解学生,一些数据会出现大的纰漏。
3.信息反馈要有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以评价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反馈的形式要有说服力,而且应该多样化。首先,课堂点评要有度。课堂的点评由于及时性,只要说的合理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次,教师评价交叉学生自评非常必要。学生在过程中能获得这样的信息:老师一直在关注我;他在关注什么方面;我做得怎样。期待效应可以帮助学生调动非智力因素,而且学生在不断自检的过程中容易掌握学习环节中的漏洞。在用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评,再由老师点评,最后再反馈信息。
4.教师要有自己的涵养。个别学生比较内向,老师在点评这些学生时要留有分寸。对于这些学生一方面耐住性子等待尽量给她多一点的时间,另一方面要尽量创造一个平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将有限的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而不是担心可能的责罚。而对优秀的学生,称赞的过多也不是好事,称赞他们努力和改变的过程是个比较好的方法,而这样做的前提是较长时间有目的的观察。
五、 小结
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儿童发展的特点都说明课堂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课堂评价不能只被限制于简单的课堂点评,它其实是教师对学生长时间有目的的观察的结果。评价是否有效首先在于观察的切入点是否真的对学生学习成长有力。课堂评价要注意方法,信息要有效地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