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古诗词课堂教学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其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情感丰富,富有图画美和音乐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是语言中的精品。《中小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其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要增加语文课文化内涵,尽量多接触优秀的文化精品。”故学习古诗词无疑是最佳的途径。但由于古诗词语言凝练,时代久远,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理解是比较困难。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声像图文动画”等来创设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进行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古诗词教学,显得非常必要。它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快速融入诗词的情境,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古诗词的课堂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重现历史背景
  优美的古诗词,与作者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作为知识、阅历尚浅的现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提供有关所教授诗词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彼时彼地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比如教学《夏日绝句》,学生不了解诗的时代背景,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此诗的主题思想,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播放有关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甚至统治者仓皇逃窜,屈膝苟活的史实音像资料,让学生深切感受当时社会的状况,统治者的丑恶嘴脸。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诗作者李清照生活的时空距离,从而理解她为何借赞扬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在被刘邦战败时宁死不屈来抨击北宋王朝的投降、逃跑,勾且偷生的可耻行径,表达自己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之情。学生在观看史实的音像中领悟了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并从中受到熏陶。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景物画面
  有些画面感强的古诗,由于诗中描画的景物,远离学生的生活。因为没有经历、没有亲眼见过,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从感性中产生真实的体会,而信息技术的恰当利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比如教学《望天门山》时,可先让学生观看有关诗中所描绘景物的音像--播放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地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色,还有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的色彩绚丽的画面。音像的画面给学生的感官以美的直观刺激,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学生在音像画面中,不仅感受到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还体会到当时作者的情怀。这样的诗词音像画面,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课堂效果,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大好山川的热爱之情。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吟唱韵味
  古诗词节奏感强,韵律和谐,具有独特的音韵美,通过朗读才能彰显这种音韵的美。押韵好的诗词,读起来铿锵有力,产生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如果再辅以合适的音乐作背景,更能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配乐朗读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为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创造条件。因此,朗读时配以相匹配的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让吟诵和背景音乐水乳交融,营造出诗情画意般的声韵美的教学情境。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吟诵的兴趣和增添了吟诵的韵味。比如教学送别朋友情深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原声带《离别》为背景音乐,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动情诵读,读出韵味,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还有托物言志的《石灰吟》和借景抒情的《清平乐·六盘山》等,都深藏着丰富的情感,要善于指导学生在音乐背景情境的朗读中体会韵味,走进作者心境,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搏,讓自己的思想和诗人的思想融为一体。这样,朗读者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另外,利用生动的动画音像视频,播放所教授的优美诗词歌曲、场景,让学生边听边赏边唱,也是增强吟唱韵味的好方法。
  四、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诗情画意
  古诗词画面感强,正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着诗画美。我们只有欣赏诗画中的意境美才能得到诗的精华,所以,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展示诗画,设置音乐伴奏,以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凑响诗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视听的刺激中,加强感性认识,全身心地“投入”,在如身临其境中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体味诗歌的意境美。比如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我先展示一幅生机盎然、一碧千里、垂柳飘飘的草原送别图,再配上悠扬、凄婉的《送别》古筝曲。营造出一幅凄美的草原送别动感画面,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带着老师设置的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音画之中,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学生在视听的的刺激下快速地进入所要学习诗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享受着意境美,真切地体会到草原送别图所营造的诗情画意,然后再引出所要学习的古诗词,这样学生便能水到渠成地畅快进行古诗词的课堂学习了。此外,还可以通过动画的诗词歌唱音像视频来营造诗情画意。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古诗词的课堂教学,进行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古诗词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转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古诗词的丰富内涵,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们会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古诗词闪烁千年的异彩,在古诗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从而促使学生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的提高,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健全人格的形成,进而传扬好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亲历操作感悟,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数学的本质,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使学生感悟数学的规律,更有效地促进新知的自然生成。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通过思考、交流,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促进新知的自然生成,让他们的思维火花得到充分的展现。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摘要】电子创客课程是创客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创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主要是以我校近年来高年级开展电子创客校本课程为例结合理论实际,谈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有效开展电子创客校本課程,抛砖引玉,为各小学高年级开展电子创客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参考。  【关键词】电子创客;高年级;小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具有学校自
【摘要】班主任是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优秀的班主任是学生梦味以求的成长引路人。班主任的点点滴滴工作的有效性在一定意义上都将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本文作者从用爱心,琢心灵;用责任心,铸师魂;善沟通,凝聚力;重苗头,塑心理;抓细节,润无声这五方面的事例来阐述自己高效的班主任管理艺术,做学生的贴心人。 
【摘要】近年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少不了有“小组合作学习”这个环节,目的是发挥“小老师”的功能,带头开展小组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共同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小学生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这个环节的切入,无疑给学生主动参与动手、
【摘要】龙眼小学有12个教学班,75%的生源来自打工族子弟。近三来,发现二三年级有部分学生做20以内的加减,像算命先生似的,习惯借助手指来计算,不但速度慢,出错率也会多些,据一年级老师反映,因在幼儿园的老师就已经指导用手指辅助计算,学生一味追求计算结果,不重视算理,所以到了一年级用了很多方法,这种现象都没有得到改变,心算能力较薄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心算,加强估算,发展思维。”喜欢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纬度,强调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如何进行融情入景。  【关键词】阅读 ;教学;融情入景  高年级阅读教学是语文老师的软胁。语文教材中不乏美文,但老师们都生怕讲得不够透、不够深,把一篇整体美的文章分大段
本报综合消息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立即组织力量对区域内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排查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商业广告活动,或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致力于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对学生塑造高尚品格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案例教学法,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合,使得难懂的知识点转变为典型案例,使得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课本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理性的法制观念与高尚的思想品格。鉴于此,本文通过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进一步推动相关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多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实施主体性教学”,这是新课标提倡的理念。主体性教学是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為条件,以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为特征,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形式。  一、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  要实施主体教学,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
6月12日,江门市2018年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校长)座谈会在该市教育局召开,来自蓬江区、江海区和市直学校等的9位校长代表参加会议。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主任督学李立新,市教研院主任吕锦文,市教育技术与装备中心主任黄文庄等出席。  会上,各参会人员围绕智慧校园建设,结合省级教育信息化中心校创建工作,包括工作情况、工作亮点等;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江门市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