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毛茶,探“功夫”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仲夏来临,武夷山的茶季已入尾声。尽管青青鲜叶次第变成“绿叶红镶边”,但茶农的忙碌远没有结束——气温与焙火的双重“考验”才刚刚开始。
  俗话说:“茶为君,火为臣”。按照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至少得经历初焙(走水焙)、复焙(足火)和补火(炖火)这三道火。
  对于岩茶发烧友尤其是乐衷“玩票”的茶友来说,本不安分的味蕾早就蠢蠢欲动了,压根熬不到正式上市,更不用说什么喝“隔年陈”了,常常是毛茶才下焙,就成了他们的“杯中物”。
  毛茶,是相对于精茶而言的,是完成初制、进入复焙工序前的茶,也就是半成品茶。它连接着初制与精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喝毛茶,除了抢“鲜”,亦是对初制工艺乃至鲜叶原料优缺点的“回溯”分析及紧随其后精制阶段的“展望”。换句话说,从毛茶,可以探一探“功夫”之深浅——不只是制茶师的制茶功夫,还是品者的品评功夫。
  于是,资深岩茶迷“林梨子”搜集了一套共7泡的毛茶样,分别由肉桂、水仙、雀舌、奇丹和瓜子金5个品种组成,并邀来某知名乌龙茶企技术骨干“煮石山房”,将茶样分咸肉桂、水仙和“小品种”三组,采用乌龙茶审评基本方法(即取样茶5克、110毫升标准审评杯、冲泡3次,冲泡时间分别为2、3、5分钟)进行PK。
  第一组:肉桂
  PK主项:山场
  从外形上看,两只茶样的条索都较紧结肥壮,色泽乌润,但1号样更胜一筹,2号样带点红梗。不过,干看外形还不能说明问题,还需要通过湿评内质来进一步判断。
  第一轮,嗅杯盖香,二者肉桂独有的辛锐桂皮香都较显,并带有花香。1号样香气较清、幽,2号样香气较“冲”,稍浊。沥出茶汤,观汤色,1号样橙黄清澈明亮,2号样橙黄较深,稍浊。再嗅审评匙,l号样的香气仍是表现为清香幽长,2号样显浊。尝滋味,1号样清醇,香融汤中,“岩韵”显,2号样虽也不相伯仲,但若仔细品咂,其汤感比较“硬”,并带有青味。“煮石山房”分析,这与发酵度有关。通常闽北乌龙茶发酵度在30%左右,而2号样发酵度低于20%。
  第二轮,二者之间的内质,尤其是在香气这项因子上,差距就拉得更大了。“煮石山房”认为,2号样如果复焙,泡过一二道,香气可能很快就变得低淡。此外,他还教我们get了一项新技能:即茶汤中的“漂浮物”这一蛛丝马迹也能作
  第二组:水仙
  PK主项:树龄
  如今,市面上老枞水仙大红大紫,动辄号称“百年老枞”。但是,树龄真有这么大吗?如何判断树龄大小及其密切相关的枞味显著与否,自是水仙组PK的主项。
  对比两只茶样,二者条索皆紧结粗壮,但1号样含青叶较多。“煮石山房”认为,这与做青时发酵不足有关,而质优者色泽应像“黄片”那样均匀的深黄色。按武夷山老一辈制茶师的观点,毛茶中夹带“黄片”,可视为质优岩茶的外观标志之一。黄片有两种,一种是茶树生长过程中发育不完全的、称之为“鱼叶”的叶片,这类叶片通常较小,呈椭圆形,不易做形。另一种为老叶,叶片通常比较粗大。岩茶中的黄片多为后者,在精制时是要拣剔去的。
  看干茶表面是否附有白色角质层同样适用于判断树龄。“煮石山房”说,出自坑涧或高山的水仙,叶片大而肥厚,除了山场好,还可视为采自有一定树龄的茶树,这在竹窠老枞水仙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判定茶品高下的佐证。1号样茶汤中,漂浮物较大,类于叶片纤维,藕断丝连,呈半透明状。2号样则为细碎的粉末。“煮石山房”根据多年的评茶经验,将前者的“漂浮物”认定为鲜叶原料上的白色角质层,并可作为出自较佳山场的原料标志之一。“山场环境好,日照少,多为漫射光,鲜叶大而肥厚,角质层分化完全,耐制作。”
  第三轮冲泡后,查看叶底。1号样叶片黄绿软亮,边缘呈均匀的朱砂红,侧脉明显、突出。
  综合各项因子的审评结果。1号样胜出。因此,1号样的山场位于正岩产区,但并非“三坑两涧”,2号样则产自非正岩产区。
  开汤评内质。第一轮,两只茶样的香气都具有花香和木质香,即茶圈流行“兰底枞味”,但2号样的“枞味”更显,更持久,且融在汤中。对于“枞昧”,茶友们的描述见仁见智,粽叶香、青苔味、木质味皆有。据“煮石山房”的经验总结,当前市面上所谓的“老枞”有4种类型:其一,“火枞”,如海堤牌在厦漳泉汕等地销售的老枞水仙小包装产品。其二,“高枞”,树龄不长,即不经过修剪的水仙茶树,其香气滋味与老枞很相似,丛味略显、轻飘;其三,“假老枞”,树龄大约四五十年,但期间经过修剪成为矮丛,树杆上有青苔、地衣。有些茶农故意选择阴天或下雨天采摘青叶,发酵轻。喝起来也有“枞味”,略粗;其四,正宗老枞水仙,树龄在50年以上。
  第二轮,1号样开始暴露缺点,滋味有比较明显的刺激性,感觉有点“刮胃”,木质味大大减弱。2号样则醇和润滑,沉稳内敛,嗅杯盖、汤勺,木质香显。为了进一步作对比,“煮石山房”特意泡了一款竹窠老枞水仙,其木質香伴着山场气息,浓郁、显著且饱满,滋味醇厚爽润,有类于薄荷的冰凉爽喉之感。
  三道以后,翻看叶底。尽管二者叶片都很大,但1号样的叶片不如2号样来得柔软明亮,而2号样不仅软亮,红边均匀,还具类似绸缎的质感,韧性好,主脉、侧脉凸显。此外,受高额利润的驱使,一些不法商人会在茶中掺入“毁容茶”来冒充。所谓“毁容茶”,即将冲泡过的老枞水仙茶底重新晒干,掺入新茶中销售。这类茶,条索粗松,质感轻飘,主脉侧脉虽显但很薄,迎光看,千茶会透光呈半透明。所以,购茶时当仔细分辨,以免上当受骗。
  这一组,2号样胜出,其各项品质特征基本符合老枞水仙的特质。1号样的鲜叶原料则很有可能是采老叶。来充当老枞。
  第三组:小品种
  PK主项:品种特征
  雀舌、奇丹、瓜子金皆为名丛,但较之肉桂、水仙的这对称雄岩茶茶市的“双子星”,属于“小品种”,因而评判其品种特征是否显著是它们之间PK的重点。
  雀舌,顾名思义,以其外形巧似雀舌而得名,小叶类晚生种灌木,武夷岩茶中最晚生的品种,其干茶色泽褐绿近黑色。
  奇丹,又有“纯种大红袍”之别称,属中叶类晚生灌木。但是,业界也有将“北斗1号”奉为纯种大红袍“真身”的,说法不一。
  瓜子金,亦为小叶类晚生种灌木,同样以形似瓜子而著称,但也有说法是其香似熟瓜子。
  第一轮,雀舌有花香,但没有明显的“品种香”,并带有青味。“煮石山房”认为,优质的雀舌“品种香”应有类似茉莉花的香气。奇丹的香气则是令人感到不愉悦的熟闷果味,这样的气息很像即将腐烂的水果,而优质奇丹的品种香有桂花香。瓜子金,香气浊,有水闷味,品种香也不显。不难看出,后两种的初制工艺存在明显的问题,奇丹做青时发酵过度,瓜子金的鲜叶很有可能采的是露水青。
  汤色,雀舌橙黄清澈明亮,瓜子金橙黄,亮度、清澈度稍欠,奇丹最次。滋味方面,雀舌入口醇厚顺滑,奇丹有类似锅巴的焦味,很有可能系“拉锅”(做青叶因杀青过火变成焦碎末,使毛茶茶汤出现焦粒和浑浊)所致,瓜子金茶汤也带有水闷味。第二轮出汤,奇丹茶汤中的焦味有所减弱,但仍可明显感觉到,瓜子金的水闷味还在。至第三轮,这组茶的内质表现均无比较大的变化。
  看叶底,雀舌柔软明亮,匀整度较好,奇丹红叶较多,瓜子金叶底最完整,但“三红七绿”叶少。
  PK结果,雀舌胜出,但离其应有的品种特征还有一定的距离,初制工艺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奇丹在做青工艺上要掌握适度原则,瓜子金则应注意鲜叶原料品质的把控。
其他文献
泡茶喝茶大家都有不约而同的步骤,如烧水、备茶、置茶、冲水、浸泡、倒茶、分茶、奉茶,而且在做法与追求美好茶汤的心态是大约一致的,但是在某些环节上却有分歧,这些分歧大大影响了茶道的特质与泡茶者的风范。  首先是奉茶的方法。很多人端着奉茶盘将茶端到品茗者面前,然后将杯子端放在他前面,不管他有没有关注到你的奉茶,甚至还在与别人说话、还在看资料、还在玩手机,泡茶师依旧行礼,或说声请喝茶,这是对茶、对泡茶师的
期刊
张老家的客厅不大,墙上挂着他自己亲手书写的中华茶礼思想:“俭”、“清”、“和”、“静”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就是他一生的为人处事真实写照。  俭  在大大的“俭”字之下,写着小字注解:茶尚俭,勤俭朴素。一个俭字,写起来容易,当做一辈子的践行很难。  《茶经》所说的“俭德”,即是慈心节俭、感怀万物之美德。天地无私,生发万物以养人,有智慧的人知道索取不可过度、也须如茶一样为人世间做出奉献,索取极少、付出
期刊
“把破损器物送来锔补的人,都是心有不舍之人,他们怀惜物之心而来,我理应回报锔瓷之美。”——曹庆励  当你瞩目那些事和物时,目光有多么温情,阳光照射不到对的内侧有怎样的深奥意蕴,知晓了这些之后,才有真正的明亮流淌出来。  这是第一眼看到曹庆励残语手作展海报时的感觉。  海报上一双厚实的手握着一锔补的老盏,一种温厚的踏实感。遇见  人所处的环境总是和人发生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过去的延续、记忆的
期刊
芮阳很少笑,面容简淡平静,无有波澜,似乎她的内心是一面清澈而又深远的湖水。走进纯度习茶馆,你会发现这里简洁雅致,但是茶席上却总有明亮的颜色,宝蓝与大红的席布相互映衬,让你浑然忘却冬日的阴雨。不知为什么,这明艳的色彩带给你的却是安然和沉静。 这间茶室,隐匿在喧嚣繁忙的武汉市欢乐大道边新建小区的高楼上,一套复式的三居室,因循原来的结构,却丝毫不觉得逼仄。整个餐厅都是玄关,反而空灵,一道竹制的屏风隔开了
期刊
他一句随性的提议,我一腔认真的附和,他再一句“Let the world be our teatable”的猖狂口号,我们即兴了一个无限期的“地球茶桌”计划。  我们决定在未来的旅途中,不管山之巅,亦水之涯,我们都要优雅地铺开中国茶席,物境自然,让茶与我們的旅途碰撞出新的叙事能量。  故事还要从我们如何培养起这新的共同爱好说起。Seth是美国人,刚来中国时对茶文化并不太感兴趣,朋友送他的茶叶常是放
期刊
前日,应友人相邀共试已封存数年的两箱“作品”,岩茶“电焙”和“炭焙”精微之别的话题由此推演开来。  友人茶厂相见,开箱之前,友人有些许紧张,总怕韶光负人,久存之后茶味尽矣,但开箱之后,闻去两者并无杂乱霉普气息,却有着丝丝独特的酸香,已悬住的心思便放了下来。  取茶样时便直入主题,介绍起了这两泡茶的背景。友言,两款茶均来自相同地域、归为一堆,但却由不同精制工艺加工而成的高丛水仙。它们于2010年底同
期刊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花部“玫瑰花”药性考云:玫瑰性温,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益  《说文》:“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  在中国的古语里,玫瑰指的是一种宝石。  在茶席上,我们制作“华食”经常会用到花酱,譬如“卷红颜”和“行香子”,这些花酱可以用玫瑰、桂花、臘梅等可食用的鲜花来制作,也提倡大家自己动手,更能保证花酱的天然纯粹。  云南自古有用老品种食用玫瑰来做酱的传统,以前,多是近城的
期刊
《茶道》:陈会长,您好!漳平水仙经过百年发展与传承,以其独特的茶饼形状和与众不同的香气在乌龙茶家族中独树一帜。然而,较之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尤其是武夷水仙的声名在外)是一种小品种茶,它自身的优势何在?  陈永林:漳平水仙茶饼作为乌龙茶类唯一的紧压茶,填补了福建省紧压茶的空白。水仙茶饼外形是标志性的压饼方块,香型的变化十分丰富,有花香、坚果香、奶油香、蜜桃香等多种变化,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鲜活,绿叶
期刊
6月13日晚,中国-湖州陆羽茶文化博览会暨中国(浙江)丝瓷茶与人类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湖州“浙北第一高楼”东吴国际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为期3天,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湖州市文广新局、湖州市农业局和湖州市旅委等主办。  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小玲、学术与宣传部部长陈永昊、湖州市有关领导及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宁夏、湖北、安徽、江苏、江
期刊
2017年6月9-11日,2017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在贵州都匀举行。活动期间,来自国内外的茶界知名专家学者、国际友人、媒体记者等数千人云集黔南,品茗话茶,谈茶论道,为黔南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共同擦亮“都匀毛尖”这块金字招牌。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