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民工”现象及其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商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exc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大学生也干起了农民工干的的活,我们将这一群体称为“大学生农民工”,就目前这个形势看来,这一新生群体正在不断增加。本文笔者将从“大学生农民工”的特点,现状,造成原因以及大学生发展前景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大学生农民工”现象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农民工
  一、引言
  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群体:他们出身农村、考上大学、进入城市,毕业后与进城打工的父兄汇流,又重新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混同,工资相差无几,生活境遇同样是在城乡之间漂浮。对这样一个近几年涌现的年轻人群体,我们称之为“大学生农民工”。
  曾经的“天之骄子”,曾经的跳龙门的“金鲤”,如今的农民工样的打工者,城市中生存艰难的“漂”一族 。背负着时代变迁、身份转换重负的这样一个人数越来越庞大的新群体,这一群体需要我们更加的关注,这不仅关乎社会的公平,更关乎国家的未来。
  “大学生农民工”,主要指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因主客观原因,目前以农民工身份外出务工就业。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这部分群体比重在逐年上升。群体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涉及到的主观因素有就业意向、预期薪酬、技能水平等,客观因素有就业机会、地理区位因素等。
  他们大学毕业以后就开始到处寻找着工作,也像农民工一样到处跑,逢年过节也是排队买票挤车回家。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目前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一二、“大学生农民工”特点
  第一,来自农村,父母本身是农民工。这些大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很多人的父母都是农民工,作为老一辈的农民工,他们在外辛苦的打工,为每个城市服务,供自己的孩子读书考上大学,就是为了让他们摆脱农民的身份,走进城市。然而,当他们怀揣梦想走进大学,最后走出校园,却仍然走不进城市。
  第二,文化程度较高,学习接受能力强。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大学生农民工”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专科本科比较均匀分布,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比较宽阔的视野,思想比较前沿,因此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接受能力,易于接受新事物,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来为自己服务。
  心理特点。趋于展示知识价值的,或者是体力劳动量较小的行业,现在大学毕业生的主要群体是80后或者是90后,都是受父母宠爱的群体,相对而言,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受挫折,易出现心理问题,但是同时,如果及时发现及时化解,也易于解决。
  社会经验缺乏。“大学生农民工”本身就在家中受父母宠爱,独立生活能力较弱,再加上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刚刚步入社会,很难对自己的身份进行转换,对社会缺乏应有的认识。同时在现实的社会面前,大学生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差距很大,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另外,在处理事情方面,办事待人都需要不断的磨练,容易收到社会的各种诱惑,很容易迷失自己。
  第三、未来生存压力大。未来的中国将步入老年化的社会,老年人占社会群体的大部分,而受计划生育政策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中国的传统就是子女要赡养父母,但是在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养活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家庭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甚至还有父母。他们很难有存款,难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尤其是现在的男性,婚姻形势也是愈加的严峻。
  二三、“大学生农民工”现状
  第一、群体越来越大。随着高校扩招,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补助,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都能走进大学校园,毕业人数的增加,相应的工作岗位却没有增加,甚至是在减少,这样,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尤其是农村大学生,想在城市落下脚跟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他们只能在城市工作,节假日还是得和其他农民工一样,背起行囊回那个在农村的家, 在未来,这一群体还回不断增加。
  第二、就业难,或者是工作不稳定,薪金普遍偏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本身就很严峻,很多企业和工厂需要的是有一技之长,稳定性较高的传统农民工,再加上大学生不愿意做与传统农民工相同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理想 差距很大,这样就使得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即使是就业的大学生,由于薪金与自己的理想值和事业理想差距大而不断更换工作,到处漂泊。
  第三,企业对大学生打工是又爱又怕。为了生计,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时,选择了打工来维持生活,而招聘这些大学生对于一些小公司来说,既盼望又很害。很多时候,大学毕业生在那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等原因,很快就能学到需要的技巧,于是就离开,这样很多小企业就需要另外培养新人,而对于那些学历较低的人容易安稳接受现状,小企业比较愿意这样的员工。
  三四、“大学生农民工”现象问题出现的原因
  首先是大学生自身原因。在学校期间对自己没有很好的定位,对自己没有很好的职业规划,在学校期间没有打下很好的知识基础,毕业后对自己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适应这个社会。
  其次是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造成。自从1999年以来, “扩招”这个词频频于耳边响起。的确,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让更多人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无可厚非,这是政府要努力的一个方向。。截至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个数达到1731所。在这1731所处在城市的高校中有千千万万的农村学生。
  再次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造成。我国社会的经济是在不断的发展,但是集中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多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要并不是那么迫切,有很多工作是其他低学历农民工可以胜任的,而大学生做这样的工作,自己本身会觉得屈才,而企业也更趋向于付低薪来用低学历农民工。
  第四是城市与农村区域差别造成。城市的学生毕业后仍然是城市户口,自己家庭本身在城市有自己的住所,更重要的是,在城市有自己的人脉关系,更利于城市大学生找到找到工作。而对于农村出生的大学生,则只能靠自己,漂流在城市之间,这就明显给农村大学生带来不公,影响农村大学生就业,从而使大学生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大。
  最后是传统大学生观念造成。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大学生掌握了很多科学文化知识.比农民工文化水平要高多了:而经过了十几乃至二十几年学习的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也是踌躇满志。但随着大学扩招愈演愈烈.劳动力市场上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找工作越来越难.熟练技工却越来越供不应求。没有一技之长,这是大学生在招聘单位的眼中比不上其他农民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五、“大学生农民工”问题解决对策
  第一,心理解困,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考上大学,毕业后成为城里人,曾是许多农村孩子的梦想,也是许多农村家庭改变命运的重要契机。可像农民工一样的生存状态,无疑给“大学生农民工”内心带来了巨大而难以承受的落差。从心理上为他们“解困”,显然是极其必要的。教育部门应该在大学生择业时为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要告诉他们就业的艰难,也要提醒他们有学历不一定就是人才,高校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时未必是市场需要的,确保他们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就业。对一些大专毕业生,应帮他们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为高级蓝领。高校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帮助每个学生进行职业定位。
  第二,环境解困,即预就业,增保障 ,拓空间。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或者通过各种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求职技能,实行各种“预就业”训练。然而,对于更多来自农村的困难大学生来说,就业大环境更缺不了政策上的保障。从政府角度来说,解决“大学生农民工”问题的着眼点,是让他们有稳定、公平的待遇,可以享受廉租房、就业培训、医疗卫生保障等公共服务。随着“非转农”越来越难,想把户口迁回农村已不现实。对于这个群体,政府可以考虑将他们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中去。政府也可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出路,拓展了这些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比如“大学生”村官,通过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回到农村社区工作,他们任职期满后出路日趋多元,既可以选择其他的行业,也可以通过考取公务员为政府继续服务。这些大学生本身来自农村,最终学到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后,又回到农村,为农村服务,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也是农村发展的中间力量。
  第三,产业解困,再造新的社会生产力。各个技校可以通过“回炉”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本身所学的缺乏实用性的专业,通过“回炉”,这些大学生很快就容易掌握一门新的技术,就业当然就会变得更加容易,这样就是在位社会创造新的生产力。
  五六、“大学生农民工”发展前景
  要给“大学生农民工”描摹一个准确的画像、归纳一个统一的看法很困难,因为在城市市民、农民工、企业家等人群眼中,他们有着不同的侧面。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有着美好的未来,也面对着残酷的现实。“大学生农民工”并不是蛮干的代名词,他们掌握着一些先进的科技知识,成为有较高职业技能的蓝领工人,有些甚至成为高级技师。这样的人才,恰恰是社会所急需的。要知道这种残酷的现实只是暂时的,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以后,身价自然就会提高,这样很多企业都是看好的,毕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每个用人单位都需要具备高知识素质的人才,这样更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相信只要大学生努力坚持不懈,终究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正确认识“大学生农民工”现象,调动农村大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而且对于我国教育也是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增强人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增强我国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克培.“80后”大学生社会观念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8).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王洪春,,阮宜胜..中国民工潮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4] 叶香丽.中国农材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7(,(4))..
  [5]陈爱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政府职能转变[J]..经济问题,.2003,(1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2    摘要工程成本控制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第性很强的工作。笔者在施工单位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多年,根据实际经验,对工程成本控制中的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存在问题以及加强措施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本控制施工阶段加强措施  一、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控制不重视  在施工项目成本
期刊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面临中国环境问题的巨大考验,需要通过市场固有的竞争机制和体制内部不断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与强化的环境经济法律手段相结合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本文通过对我国资源环境现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健全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期刊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多数农产品营销处于较低的市场发展阶段,这对于我国信息农业的快速发展形成阻碍,我国要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本文首阐述了农产品市场信息化与信息农业发展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你市场信
期刊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2    摘要本文以湘潭地区大学生为例,采用调查和访谈方法进行调研,发现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消费两极分化、消费结构多元化和消费无规划的特点。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消费行为消费问题消费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2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现状,提出构建低碳建筑市场竞争力模型的必要性。结合与低碳建筑相关的消费者偏好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能源经济学,全寿命周期理论、工程经济学、政策经济学等理论,发现了能源价格、能源种类、市场利率、环保效益、消费者偏好等与模型密切相关的变量,并通过一系列数学研
期刊
中图分类号:F0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西方经济学家对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研究日趋成熟,他们指出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正负关系,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而对中国来说,人口问题既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有着普遍性的问题存在,同时中国又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中国存在大量农村人口,人口的性别、年龄、地域结构又
期刊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本文尝试分析BOT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状况,通过对BOT融资模式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BOT融资方式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速公路BOT融资经营  一、BOT融资与高速公路建设  BOT融资:即build-operate-transfer,意思
期刊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三联生活周刊》的广告经营具有采编与广告相分离、内容大于广告、 广告契合杂志、“软硬兼施”等特点,属业内较为成功的广告经营范本。  关键词三联生活周刊广告    《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是一份具有良好的声誉,在主流人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周刊。1依托三联书店的文化品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有利于企业闲置的资金或资产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可以在企业外部尤其是在外地或外国开发资源、材料来源,保证企业能源、材料来源成本低廉、供应稳定,开辟企业新的产品市场,扩大销售规模,以及利用控股投资方式,实现企业的对外扩张目的。鉴于对外投资对国有企业重要意义,本文就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情况入手,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日常管理对外投资上做出了一些构想。  关键
期刊
中图分类号:F54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公路本身的建设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迅速增长又反作用于公路交通的建设。可以说,高速公路在统筹协调发展中意义重大,可以带动城乡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最后对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作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发展统筹协调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