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色彩是艺术当中的重要表现元素。文章阐述了在进行色彩设计时,我们可以借助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从自然界、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当代艺术当中去采集色彩运用的灵感和启示,并掌握把灵感运用到色彩创意上的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色彩审美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色彩;采集;归纳
艺术来源于生活,色彩采集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按照色彩的一些基础理论来进行画面的色彩设计,这多少会带有一些固定模式和个人的色彩倾向,往往会导致画面的色彩搭配不够灵活和生动。所以,我们在色彩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从自然中、生活中以及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找到其中的色彩灵感源。在色彩的采集时,经验是提高配色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实践不够的情况下,应该先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作品。分析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应该总结色彩采集和归纳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色彩运用到作品当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色彩的采集
(一)自然色彩的采集
自然的纹脉为色彩作品开辟新途径。艺术进入了与自然联盟的时代,毫无疑问,伟大的艺术作品,其物质的副本都是美丽的,而它们美丽的方式像那些被认为美丽的自然事物一样——植物、动物、晨午暮夜、四季。面对这些事物,无论一个人的审美感受如何,他都会自发地作出反应。
植被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最丰富的色彩,植被是主要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生命体,但又表现出多彩的光色效果。它的艺术行为给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带来了清洁,带来了美丽,带来了艺术。如刘天怜《兰花下的小鸟》就提取了兰花的主色调,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补色调画面。
动物的色彩范围很广,大部分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动物的颜色一般可以用来装饰美观、伪装、恐吓、求偶、收集阳光、传递信息、引起关注和捕杀等。如刘天怜《两只翠鸟》提取翠鸟身上的色彩进行画面整体的视觉表现,寓意着翠鸟自身的色彩可以伪装和美观装饰。
晨午暮夜是自然色彩的一部分,是指一天当中的景色变化,主要包括早晨、正午、暮色降临、夜晚的景色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一个物体,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比如同是阳光,早晨、中午、傍晚的色彩也是不相同的,早晨偏黄色、玫瑰色,中午偏白色,而黄昏则偏桔红、桔黄色。
四季的色彩纹脉可以用四个词语形容,即“春花、夏荫、秋果、冬青”。春季色彩主要以高明度和中高彩度的形式出现,很少有含黑比例高的顏色,因此色彩群显得明亮,色相环中以黄色和紫色为主体地位,使得春季显得妩媚温柔。如大卫霍克尼《春至》以黄绿和紫色为主色调,色彩明亮,使得春季妩媚温柔。夏季色彩主要中高明度、中高彩度,兼有部分区域的含黑比例较高的颜色,颜色强烈而又夸张,在设计中要考量不同的物体颜色的和谐性。如大卫霍尼克的油画《Three Trees Near Thixendale》,画面中色彩主要是比较鲜艳的绿色和红色,绿色中夹杂着含黑比例高的颜色,颜色对比强烈。秋季色彩主要以中低明度和高彩度的形式出现,含黑比例高的颜色占主体地位,因为色彩显得浓厚成熟和稳重,如莫奈《秋季夕阳下的干草堆》。冬季色彩相对比较单一,在色彩空间中明度范围跨度比较低,整体色彩显得消沉而又含蓄。如朱德群的油画《冬之雪舞》并未有具象形象,却充满扑朔迷离的光影变化,绚烂多姿的色彩组合,气韵生动的点线挥洒以及出其不意的空间连动。这幅画是朱德群途经阿尔卑斯山,为大雪纷飞的磅礴雪景所震撼而作。
总之,在采集自然色彩时,经常是通过对自然色彩的分析整理,通过整合,以强有力的视觉手段进行表现的。
(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色彩采集
色彩的采集范围很广泛,一方面是从变化万千的自然物象、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以及各类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中提炼;另一方面是借鉴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从一些原始的、古典的、民族的艺术中和生活中寻求灵感。
民间色是指民间艺术作品中呈现的色彩和色彩感觉。民间艺术品包括剪纸、刺绣、年画、皮影、风筝、布玩具、织布等流传于民间的作品。这些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些无拘无束的自由创作中,寄托着真挚纯朴的感情,流露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与人情味,在今天看来,它们既原始又现代,极大地诱发了画家的创造性。 民间艺术的色彩构成主要包括红、黄、蓝、绿,民间色彩的特点主要是对比强烈、鲜艳浓郁但又和谐统一。民间色彩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色彩一般都是不加调和的补色运用。如红色剪纸,象征着喜庆、节日。再比如杨柳青的年画《松狮犬》,色彩对比强烈,不加调和色的运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统色是指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在各类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特征。我国主要的传统色有艳红、猩红、绛紫、银朱,等等。我们可以借用传统色彩的高度表现力和感染力来表现画面。这些传统色彩都来源于我国数量庞大的传统艺术品,包括原始彩陶、汉代漆器、商代青铜器、丝绸、陶俑、南北朝石窟艺术、唐代铜镜、唐三彩陶器、宋代陶器,等等。以漆器为例,漆器是珍贵奢侈的物品,烟黑和朱红作为漆器的肌肤,具有传递情感的作用。如漆杯用红、橙这一组邻近色为主,强烈的肌理变化使得杯子有一种很浑厚、很稳的硬感。除此之外,现代设计的涂鸦也是借用原始艺术中色彩的纯真和强烈对比。
绘画色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水墨、水彩到油画,从传统古典色彩到现代印象派色彩。如维多利亚·比里萨科的水彩作品《影》通过黄色、紫色的补色运用,呈现一种远近感;康定斯基的绘画,色彩处于激烈的对比之中,犹如爵士乐中的音符上下翻腾;莫奈的油画《睡莲》黄色、紫色的补色运用,色彩明度高,鲜艳夺目。
(三)当代艺术作品的色彩采集
传统的色彩采集方式来源于自然、生活和观感经验。传统的色彩采集方式就是通过分析表明形式语言,包括其色彩组成的色性和构成形式,并保持原来的主要色彩关系与色块面积比例关系,保持主色调主意象的精神特征,从而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如刘天怜《鹿角鸟巢》提取梅花鹿的主要色相,保持梅花鹿本身的高明度与色块面积比例,保持橙红色原有的彩度,通过作者自身的观念,把鹿角比喻成树枝进行色彩表现创作。莫奈是创造色彩的大师,作为印象派的掌门人,他创造了色彩的千变万化。瓦西里·康定斯基作为抽象艺术的先驱,通过色彩的点线面来表现空间和运动。每一次艺术流派的演变都是一次色彩的重新采集。一般而言,艺术中的色彩采集主要是对生活中的生命物象和非生命物象进行的观念创造,是将色彩进行提炼和简化。
关键词:色彩;采集;归纳
艺术来源于生活,色彩采集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按照色彩的一些基础理论来进行画面的色彩设计,这多少会带有一些固定模式和个人的色彩倾向,往往会导致画面的色彩搭配不够灵活和生动。所以,我们在色彩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从自然中、生活中以及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找到其中的色彩灵感源。在色彩的采集时,经验是提高配色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实践不够的情况下,应该先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作品。分析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应该总结色彩采集和归纳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色彩运用到作品当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色彩的采集
(一)自然色彩的采集
自然的纹脉为色彩作品开辟新途径。艺术进入了与自然联盟的时代,毫无疑问,伟大的艺术作品,其物质的副本都是美丽的,而它们美丽的方式像那些被认为美丽的自然事物一样——植物、动物、晨午暮夜、四季。面对这些事物,无论一个人的审美感受如何,他都会自发地作出反应。
植被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最丰富的色彩,植被是主要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生命体,但又表现出多彩的光色效果。它的艺术行为给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带来了清洁,带来了美丽,带来了艺术。如刘天怜《兰花下的小鸟》就提取了兰花的主色调,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补色调画面。
动物的色彩范围很广,大部分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动物的颜色一般可以用来装饰美观、伪装、恐吓、求偶、收集阳光、传递信息、引起关注和捕杀等。如刘天怜《两只翠鸟》提取翠鸟身上的色彩进行画面整体的视觉表现,寓意着翠鸟自身的色彩可以伪装和美观装饰。
晨午暮夜是自然色彩的一部分,是指一天当中的景色变化,主要包括早晨、正午、暮色降临、夜晚的景色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一个物体,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比如同是阳光,早晨、中午、傍晚的色彩也是不相同的,早晨偏黄色、玫瑰色,中午偏白色,而黄昏则偏桔红、桔黄色。
四季的色彩纹脉可以用四个词语形容,即“春花、夏荫、秋果、冬青”。春季色彩主要以高明度和中高彩度的形式出现,很少有含黑比例高的顏色,因此色彩群显得明亮,色相环中以黄色和紫色为主体地位,使得春季显得妩媚温柔。如大卫霍克尼《春至》以黄绿和紫色为主色调,色彩明亮,使得春季妩媚温柔。夏季色彩主要中高明度、中高彩度,兼有部分区域的含黑比例较高的颜色,颜色强烈而又夸张,在设计中要考量不同的物体颜色的和谐性。如大卫霍尼克的油画《Three Trees Near Thixendale》,画面中色彩主要是比较鲜艳的绿色和红色,绿色中夹杂着含黑比例高的颜色,颜色对比强烈。秋季色彩主要以中低明度和高彩度的形式出现,含黑比例高的颜色占主体地位,因为色彩显得浓厚成熟和稳重,如莫奈《秋季夕阳下的干草堆》。冬季色彩相对比较单一,在色彩空间中明度范围跨度比较低,整体色彩显得消沉而又含蓄。如朱德群的油画《冬之雪舞》并未有具象形象,却充满扑朔迷离的光影变化,绚烂多姿的色彩组合,气韵生动的点线挥洒以及出其不意的空间连动。这幅画是朱德群途经阿尔卑斯山,为大雪纷飞的磅礴雪景所震撼而作。
总之,在采集自然色彩时,经常是通过对自然色彩的分析整理,通过整合,以强有力的视觉手段进行表现的。
(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色彩采集
色彩的采集范围很广泛,一方面是从变化万千的自然物象、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以及各类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中提炼;另一方面是借鉴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从一些原始的、古典的、民族的艺术中和生活中寻求灵感。
民间色是指民间艺术作品中呈现的色彩和色彩感觉。民间艺术品包括剪纸、刺绣、年画、皮影、风筝、布玩具、织布等流传于民间的作品。这些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些无拘无束的自由创作中,寄托着真挚纯朴的感情,流露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与人情味,在今天看来,它们既原始又现代,极大地诱发了画家的创造性。 民间艺术的色彩构成主要包括红、黄、蓝、绿,民间色彩的特点主要是对比强烈、鲜艳浓郁但又和谐统一。民间色彩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色彩一般都是不加调和的补色运用。如红色剪纸,象征着喜庆、节日。再比如杨柳青的年画《松狮犬》,色彩对比强烈,不加调和色的运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统色是指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在各类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特征。我国主要的传统色有艳红、猩红、绛紫、银朱,等等。我们可以借用传统色彩的高度表现力和感染力来表现画面。这些传统色彩都来源于我国数量庞大的传统艺术品,包括原始彩陶、汉代漆器、商代青铜器、丝绸、陶俑、南北朝石窟艺术、唐代铜镜、唐三彩陶器、宋代陶器,等等。以漆器为例,漆器是珍贵奢侈的物品,烟黑和朱红作为漆器的肌肤,具有传递情感的作用。如漆杯用红、橙这一组邻近色为主,强烈的肌理变化使得杯子有一种很浑厚、很稳的硬感。除此之外,现代设计的涂鸦也是借用原始艺术中色彩的纯真和强烈对比。
绘画色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水墨、水彩到油画,从传统古典色彩到现代印象派色彩。如维多利亚·比里萨科的水彩作品《影》通过黄色、紫色的补色运用,呈现一种远近感;康定斯基的绘画,色彩处于激烈的对比之中,犹如爵士乐中的音符上下翻腾;莫奈的油画《睡莲》黄色、紫色的补色运用,色彩明度高,鲜艳夺目。
(三)当代艺术作品的色彩采集
传统的色彩采集方式来源于自然、生活和观感经验。传统的色彩采集方式就是通过分析表明形式语言,包括其色彩组成的色性和构成形式,并保持原来的主要色彩关系与色块面积比例关系,保持主色调主意象的精神特征,从而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如刘天怜《鹿角鸟巢》提取梅花鹿的主要色相,保持梅花鹿本身的高明度与色块面积比例,保持橙红色原有的彩度,通过作者自身的观念,把鹿角比喻成树枝进行色彩表现创作。莫奈是创造色彩的大师,作为印象派的掌门人,他创造了色彩的千变万化。瓦西里·康定斯基作为抽象艺术的先驱,通过色彩的点线面来表现空间和运动。每一次艺术流派的演变都是一次色彩的重新采集。一般而言,艺术中的色彩采集主要是对生活中的生命物象和非生命物象进行的观念创造,是将色彩进行提炼和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