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体质智力、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学校教育应试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个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之一;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社会问题等诸多因素影响,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意志方面一般为优柔寡断、虎头蛇脑,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青春期综合症。造成了我们农村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形成。为了更好地为农村教育,所以必须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成因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做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名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在行为中常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能否将教学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显得尤为重要。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看,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稳定程度、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水平、人际关系是决定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对学习的适应性也仍然是左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1 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1.2 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处理得比较融洽,而很少发生冲突。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合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
1.3 自我认知与现实感。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1.4 个性发展的良好性。个性是指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
2.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危害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一个独立性和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而且又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所以中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常心理状态很多,诸如狂想心理、害羞心理、性心理等。对此,教育工作者应掌握和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善于面对人生,面对挫折,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了解当代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农村教育成功的前提。经过长期观察,我们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2 意志方面一般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易受外界的诱惑。
2.3 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我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抗挫折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生活圈子比较狭小,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容易产生自卑。
2.4 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亦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以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但影响了中学生在校的学习,更影响了将来的成才。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造成极大的困难,使学校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于还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其表象有:
2.4.1 有些人主体价值的遗失。“以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与社会群众利益对立起来。
2.4.2 一些人道德的滑坡。重实惠、轻责任,重索取、轻奉献,甚至于个别人为了私利道德沦丧。 2.4.3 心态危机。表现为冷漠化,无约束,没有集体感、民族感,粗俗躁动。缺乏方向和理智,为低级欲望所驱使。
2.4.4 自身人格的不协调,不和谐。德、智严重分离。
2.4.5 个体审美意识差。低级趣味,把调侃、庸俗当作美。
由此,应该意识到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使他们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要求;也关系到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事业。
3.分析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3.1 学校教育应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个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缺憾与不足,势必会影响他们健康品格的形成。
3.1.1 学校教育的误区:因为社会、家庭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用的主要(甚至于是唯一的)标准就是升学率。这种片面的升学导向使学校陷入了误区:学校用分数来评价老师的水平和能力,教师用分数来评价学生。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心理上的扭曲,形成德、智的严重分离。学习好的同学一味地追求分数,脱离群众,甚至于可以不参加集体活动,自大自负,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应有的赏识和尊重;而他们的情绪常常受分数的影响,耐挫折能力很差。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会逐渐丧失学习的乐趣,悲观失望,意志崩溃,性格孤僻,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时间长了会导致他们的个性畸形发展。
3.1.2 教师的不健康心理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实际教育、教学过程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品格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还是深刻的,绝对不可忽视的。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有许多原因能造成教师心理状态不佳,进而形成不良的心境,还可能由于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而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对学生缺乏感情的简单专制型、放任型和惩罚型的工作作风。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立情绪,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自己不良品德的认识和纠正,也不能给与学生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贻误对学生的教育时机,使其错误发展下去。学生在教师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会逐步形成易怒、不愿合作、依赖性强、推卸责任、失去自信心等内在的创伤。应当讲,教师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已经为大多数教育界人士所认同。每位教师都应以自己的热情去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有了这种关系才能够去实现教育所期待的目标和愿望。
3.2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家庭中的生活是否和谐,对自己孩子能否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能否有效的和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证。家庭因素的影响:
3.2.1 家长的期望值太高。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的、实际的给孩子制定目标,也不重视实际潜能的开发,致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发生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孩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3.2.2 家长重钱轻学的思想。特别是个体经营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产业”的父母,时常要求子女前去助工或有意无意的灌输“拜金主义”的思想,宣传学习无用。给学生对待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带来消极的影响。
3.2.3 家庭的溺爱。父母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偏低,并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家中两代人只有一个孩子,两代人对孩子的溺爱,尤其是隔代人的溺爱,往往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或不负责任的说教,或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2.4 家庭分裂的创伤。完满和谐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家庭中生活不平静,经常发生家庭纠纷,甚至于相互施暴或父母离异,孩子会因缺少家庭温暖而造成心理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3.2.5 留守孩子的隔代教育。社会的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下与长辈一起生活,长辈的溺爱,或者无法教育隔代,造成教育缺失。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灵扭曲,他们在这样的家庭中会出现自私、对他人施暴、喜怒无常、性格孤僻、情绪烦躁、忧郁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3.3 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社会问题。如:贪污、受贿、假冒伪劣、卖淫嫖娼、贫困失业、抢劫、离婚率升高等。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使一些成人都产生了信仰危机和价值遗失,当然也会导致部分中学生思想上的混乱。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形成,是早己得到证明的。不同的环境可以培养出不同的个性心理、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的中学生他们正处在改革的大潮中,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会侵入他们幼小的心灵。他们对于灯红酒绿,贪污腐化等现象不可能天生就有正确分辨能力。他们常用感到困惑、迷茫。盲目的全盘否定,盲目的崇拜和羡慕,都会给他们的心理上带来阴影。生存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和社会稳定性的影响都会时常使他们心理失衡,因而产生悲观失望和对前途丧失信心。
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的确立,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高素质,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分析、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想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2] 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 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4] 王浩:《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教育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2-04-26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成因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做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名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在行为中常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能否将教学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显得尤为重要。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看,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稳定程度、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水平、人际关系是决定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对学习的适应性也仍然是左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1 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1.2 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处理得比较融洽,而很少发生冲突。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合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
1.3 自我认知与现实感。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1.4 个性发展的良好性。个性是指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
2.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危害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一个独立性和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而且又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所以中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常心理状态很多,诸如狂想心理、害羞心理、性心理等。对此,教育工作者应掌握和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善于面对人生,面对挫折,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了解当代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农村教育成功的前提。经过长期观察,我们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2 意志方面一般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易受外界的诱惑。
2.3 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我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抗挫折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生活圈子比较狭小,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容易产生自卑。
2.4 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亦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以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但影响了中学生在校的学习,更影响了将来的成才。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造成极大的困难,使学校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于还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其表象有:
2.4.1 有些人主体价值的遗失。“以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与社会群众利益对立起来。
2.4.2 一些人道德的滑坡。重实惠、轻责任,重索取、轻奉献,甚至于个别人为了私利道德沦丧。 2.4.3 心态危机。表现为冷漠化,无约束,没有集体感、民族感,粗俗躁动。缺乏方向和理智,为低级欲望所驱使。
2.4.4 自身人格的不协调,不和谐。德、智严重分离。
2.4.5 个体审美意识差。低级趣味,把调侃、庸俗当作美。
由此,应该意识到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使他们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要求;也关系到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事业。
3.分析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3.1 学校教育应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个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缺憾与不足,势必会影响他们健康品格的形成。
3.1.1 学校教育的误区:因为社会、家庭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用的主要(甚至于是唯一的)标准就是升学率。这种片面的升学导向使学校陷入了误区:学校用分数来评价老师的水平和能力,教师用分数来评价学生。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心理上的扭曲,形成德、智的严重分离。学习好的同学一味地追求分数,脱离群众,甚至于可以不参加集体活动,自大自负,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应有的赏识和尊重;而他们的情绪常常受分数的影响,耐挫折能力很差。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会逐渐丧失学习的乐趣,悲观失望,意志崩溃,性格孤僻,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时间长了会导致他们的个性畸形发展。
3.1.2 教师的不健康心理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可以通过实际教育、教学过程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品格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还是深刻的,绝对不可忽视的。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有许多原因能造成教师心理状态不佳,进而形成不良的心境,还可能由于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而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对学生缺乏感情的简单专制型、放任型和惩罚型的工作作风。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立情绪,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自己不良品德的认识和纠正,也不能给与学生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贻误对学生的教育时机,使其错误发展下去。学生在教师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会逐步形成易怒、不愿合作、依赖性强、推卸责任、失去自信心等内在的创伤。应当讲,教师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已经为大多数教育界人士所认同。每位教师都应以自己的热情去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有了这种关系才能够去实现教育所期待的目标和愿望。
3.2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家庭中的生活是否和谐,对自己孩子能否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能否有效的和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证。家庭因素的影响:
3.2.1 家长的期望值太高。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的、实际的给孩子制定目标,也不重视实际潜能的开发,致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发生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孩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3.2.2 家长重钱轻学的思想。特别是个体经营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产业”的父母,时常要求子女前去助工或有意无意的灌输“拜金主义”的思想,宣传学习无用。给学生对待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带来消极的影响。
3.2.3 家庭的溺爱。父母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偏低,并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家中两代人只有一个孩子,两代人对孩子的溺爱,尤其是隔代人的溺爱,往往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或不负责任的说教,或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2.4 家庭分裂的创伤。完满和谐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家庭中生活不平静,经常发生家庭纠纷,甚至于相互施暴或父母离异,孩子会因缺少家庭温暖而造成心理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3.2.5 留守孩子的隔代教育。社会的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下与长辈一起生活,长辈的溺爱,或者无法教育隔代,造成教育缺失。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灵扭曲,他们在这样的家庭中会出现自私、对他人施暴、喜怒无常、性格孤僻、情绪烦躁、忧郁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3.3 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社会问题。如:贪污、受贿、假冒伪劣、卖淫嫖娼、贫困失业、抢劫、离婚率升高等。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使一些成人都产生了信仰危机和价值遗失,当然也会导致部分中学生思想上的混乱。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形成,是早己得到证明的。不同的环境可以培养出不同的个性心理、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的中学生他们正处在改革的大潮中,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会侵入他们幼小的心灵。他们对于灯红酒绿,贪污腐化等现象不可能天生就有正确分辨能力。他们常用感到困惑、迷茫。盲目的全盘否定,盲目的崇拜和羡慕,都会给他们的心理上带来阴影。生存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和社会稳定性的影响都会时常使他们心理失衡,因而产生悲观失望和对前途丧失信心。
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的确立,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高素质,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分析、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想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2] 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 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4] 王浩:《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教育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