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n85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经过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度集中、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瓦解”,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已大大加强,新体制的基本构架已经确立,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从1980年9月到1982年底,是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大发展的阶段,1980年9月,党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专门讨论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中共中央将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下发全党,其目的是把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当作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好。到1981年,中央对包干到户也做出了明确的肯定。这年10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通过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发展,而1982年中央的态度更明确了,截至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82年6月,全国农村有67%的生产队实行了包干到户。从1983年1月至1985年,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的阶段。1983年1月,中央发出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改革若干问题》,全面彻底地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5年的实践,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在理论上也彻底突破了以往的框框。1983年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的一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的一年。1983年底,全国农村以家庭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占农户总数的90%以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其他方面改革开放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二)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国有经济的微观活力增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制度正在形成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国有资本正从一些低效领域和不宜进入的领域向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产业领域转移,从而大大提高了国有经济的素质和质量。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实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与日俱增。企业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活力。在“抓大放小、国退民进”的改革思想指导下,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民营企业的政治与法律地位有了显著改善,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WTO的框架下,外商投资环境大大改善,外资流入持续增加,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最积极的企业群体。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已经在我国经济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国有企业改革作为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在缺乏前人经验可鉴的条件下,30年来以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不断试错,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经过试点,全面推开”的大原则下实现了渐进式的制度变革,取得巨大的成就。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要求。今天,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名义GDP超过万亿美元的国家相比,中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一批通过改革改组改造,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新国企应运而生,它们顺应改革和发展潮流,不断突破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体制和机制转型中不断成长壮大。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体制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添了新内容。以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邓小平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成分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思想,他强调指出,“公有制占主体”“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能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邓小平还指出,在以公有制为基础和主体的前提下,应当“允许个体经济发展”,“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1981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确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的政治报告,则提出了“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问题”,肯定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是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1987年7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的政治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任务,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继续鼓励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认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十四大以来,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方针,公有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的地位基本实现。所有制的这种格局,不仅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多家竞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机制。   (四)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贯彻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参加分配,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实质上已经指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迄今为止最进步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本质要求是劳动者为社会和集体提供了一定量的劳动,经过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后,按照其本人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得等量消费品。这种分配方式确认只有劳动才能获得分配,只有劳动才是按劳分配的唯一尺度,其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经济制度的确立。资本、技术、知识产权、信息、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必然导致分配的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成生产力发展要素的不仅仅只有劳动力及其劳动,还有资本、技术、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等,它们共同构成生产力的要素系统和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系统,因此,体现在收入分配方面,就必须承认不同的生产力要素具有不同的效益和贡献,因而也就必然存在与这些贡献相联系、相适应的收入分配以及分配形 式,劳动不再是全社会唯一的收入分配原则,而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也不仅仅是按劳分配这个单一的尺度。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参与社会分配,没有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就难以确保其合理的收入得到落实,社会也趋于不公。劳动者参与分配前,必须取得参 与分配的义务和权利的社会保障,获得分配收入后,也必须有合法权益、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分配领域一项长期 的任务,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要逐步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机制和手段正日趋成熟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来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加强了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的宏观调控是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得了震惊中外的经济成就。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中央银行宏观调节职能得到加强,金融分业监管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分税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宏观调节由主要依靠计划指令和信贷规模控制等直接手段,转向综合运用发展计划、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间接手段。宏观调节重点由干预微观经济转向调节市场供求总量变动,由追求速度、数量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注重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力度,积累了治理通货膨胀和应对通货紧缩趋势的经验。由于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经济稳定性不断增强。特别是目前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标志着我国成功地摆脱了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大起大落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开始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职能与改革开放新阶段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对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换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目前,政府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加政策透明度和统一性,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事物干预,正确行使对经济和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明显薄弱,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组织协调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机制还不健全。
  (二)社会信用严重缺损,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还未形成,宏观调控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虽然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取得了成就,但是存在着全国统一市场仍未真正形成,市场运行秩序还比较混乱,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制约着现代流通机制的形成,由于存在某些行业的垄断,公平竞争的环境尚未形成,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滞后等问题,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三)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出现公有制经济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总的情况是,私有制经济和外资经济迅速发展,拥有的资金、产值及就业人数增长得很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超过公有制经济,逐居首位;国有经济的资产总量和产值虽有所增长,但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大大下降,出现了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国有经济在少量关键部门还居控制地位,但在3 /4的部门中退居次要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在80%的经济部门中上升为主要地位;二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许多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中,国有经济正在失去或逐步退出控制地位。由于私营外资企业的利润率和积累率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起一定的实力,具有许多自己特有的经营手段,得到各级政府的特殊优待和支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增长速度不会下降,仍然会高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必将进一步上升。
  (四)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收入分配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收入分配的变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我国的测算是:20%最高收入的人口拥有的财产占全部财产的59%,20%最低收入人口拥有的财产占全部财产的3%。收入差距的根源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有些高收入者的收入是合法收入和劳动收入,应该加以鼓励和保护;有的则来路不正,属于非法暴富,有些是超经济剥削得来的。这些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缩小分配差距,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停止。
  (五)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对国有企业老职工的原有欠账还未完全弥补,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的新机制不完善,突出的问题有:覆盖面仍然狭窄,缴费率过高而影响覆盖面过大;资金来源不可靠,国家、单位和个人负担的比例不够合理,个人账户多是空账;制度设计过于复杂且不统一,管理成本过高。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注重物质财富的同时对精神领域的要求愈加苛刻。“民以食为天”,大众对美食的需求不再仅仅是食物本身,除了其本身的口感、气味、味道,而因为人类是视觉感官动物,本能去亲近看上去美好的事物,所以美食所表达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更是不可小觑。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餐厅、酒店、快餐服务以及小客家等提供餐饮服务的地点越来越多,此起彼伏出现风格各异的餐饮空间设计。餐饮空间的主题设计
本文是“经济转轨制度安排比较国际研讨会”的观点综述.包括五个方面:(1)正确把握经济转轨的含义和目标;(2)正视经济全球化对经济转轨的影响和挑战;(3)发展和完善经济转轨中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体育”的真谛。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快乐体育    体育在学校中是唯一以操场为课堂,多在室外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可以以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方式、方法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身体,放松身心。  在推出了体育新课程标准之后,更加突出了“
摘要:随着我国的税制及税收征收管理的不断的完善和规范,如何合法的减少成本,获得收益,使其纳税负担最小化,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如何缩小企业所得税税基、尽量适用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两个方面,就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进行合理纳税筹划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 纳税筹划 税基 税率     随着我国的税制及税收征收管理的不断的完善和规范,如何合法的减少成本,获得收益,使其纳税
当前,食品企业在不断地控制生产成本,为保证经济利益,各大食品生产企业逐渐强化对食品生产环节计量技术的控制和管理.在实际的计量过程中,对企业的生产场地、流程、执行规范
随着地铁线路服役时间的增长,某些线路区段钢轨的初始不平顺会逐渐发展成具有特定波长和幅值的波浪形磨耗(简称波磨).钢轨波磨会加剧车辆和轨道结构的振动,造成轮轨系统部件
本文从体育与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和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体育依赖经济,它能够对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借重体育,它制约与推动着体育的发展.以期
期刊
众所周知,供电企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支撑。在供电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营销稽查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对供电
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有点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还需要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及时的检修,这样才可以更好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