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jp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摆脱传统的单向化、平面化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实践认识到:小学外语教学只有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词:英语教学;立体化;模式构建;形式方法;内容评价
  
  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课程已经全面开设,但因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传统的单向、平面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儿童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容易使孩子们感到枯燥,不利于对孩子们持续的学习兴趣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应注重“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求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活泼、教学方法多样,给学生以“立体”感,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一、要注重教学手段的“立体化”,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主动意识、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英语教师应灵活运用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开发乐学天地,以求符合小学生喜新好奇、情绪易变的年龄特点,尽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快乐的情绪去学习英语,克服困难,积极思维,变求知为乐此不疲的享受。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将唱歌、游戏、表演等融入课堂,并引入竞争机制,寓竞争于教学中,在轻松有趣、紧张活泼的气氛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入幻灯、录音、录像、电脑等多种现代化媒体,借助现代声光电化教学媒体,使教学手段多元化,使课堂成为超越课堂时、空、背景的立体化的交际活动环境,拓展外语教学的空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愉悦、主动的学习英语,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二、要注重教学形式的“立体化”,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多边互动活动,情感因素在此活动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情感交流是实现知识交流的依托。情感可以激励思维,促使思维能力获得超常发挥。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教学,寓娱乐于教学中,使教学形式“立体化”,优化课堂结构,乐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效率。生动活泼的“立体式”教学形式能最大限度密切师生情感,愉悦学生耳目,激动学生心灵,触发学生情思,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参与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并使学生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立体化”,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着眼于不同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激励、独立获取知识、自求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提倡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教法与学法改革同时进行便成了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应采用“立体”式的教学方法,寓应用于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索新知,开发潜能,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目标;在短文教学时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发现教学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客观到主观,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问题。种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法,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
  四、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立体化”,培养多元性思维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和掌握教材体系和重点,既要能对教材有较深的理解,灵活熟练地驾驭教材,又不能受教材的桎梏,应根据具体的客观环境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作一些灵活变通处理,根据现实生活充实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层次化、立体化。“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不仅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还能通过技能的训练点、智能的开发点着力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同时,又通过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点着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
  五、要注重教学评价的“立体化”,鼓励自主学习的信心
  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为主。给予学生正确、客观、公正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改革传统的“一纸分数定优劣”的评价标准,实行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给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基础上了解自己、提高自己,树立起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自信。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实行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以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以学习档案的评价形式,在自然的状态和开放、公开的环境下采用课堂表现观察记录、日常交流、作业记录、测验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并定期向家长反馈信息,通过家校联系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外语学习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高层次思维方式。二十一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品质。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英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在英语课堂中我尝试了通过完成“立体”式课堂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交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英语是未来高素质人才不可少的素质条件。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具有前瞻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与尝试,才会使小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有效,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一、视听教学与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  地理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到复杂的自然事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特别是许多地理事象存在于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空间,发生于久远的年代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地理对象的这种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一一直接进行观察,这就给教师传授地理知识和学生认识、理解及掌握地理知识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解决地理教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因此,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认识道德的批判与继承问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继承中外历史上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情操,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相统一,培养“四有”、“五爱”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实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对语言的要求更高了。历史教师只有在语言方面多下功夫,实质上也就是提倡生动形象地进行历史教学,克服抽象化、公式化的偏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以更好地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言;新课程;历史教学    语言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语言,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不仅会写,还要立意新,构思巧,行文快,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有了几点初浅的认识。一、培养热爱写作的兴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实用主
期刊
作文是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从而也是对学生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作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初步能力和遗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基本功。几年来我在低年级作文课的教学中,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浮浅的摸索了一些关于低年级作文教学起步训练的规律,并经过实践检验,其效果还比较好。下面就我的几点体会略做浅谈。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产生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冲突的问题。因此,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挖掘科学课程本身所蕴涵的德育要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其它课程一起,共同为学生形成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节约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具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奠定基础。  关键词:意识;渗透;形成;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只靠班主任去抓
期刊
基础教育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后,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相对来讲,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较为滞后,这样学生在中学形成的学习方法,考入大学后得不到很好的衔接,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结合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讨论教学法,其平等角色的定位、广泛参与的要求、突出个
期刊
中长跑教学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在大多数人眼里是既枯燥又无趣且痛苦,不如打球,跳操来得痛快。因此大多数的学生对耐久跑是望而生畏,产生惧怕心理。在长跑教学中,传统的观点认为“极点”的出现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极点”的痛苦,才能达到耐力的提高。但是我们是否忽略了另外一些人的特质,他们对痛苦的忍受力的确底,心理上的疲劳来的更早一些。应该说具备这一特征的学生在教学团体中不在少数,他们的精
期刊
小学科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探究课很多,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科学教学中不能单纯地采用语文、数学的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讲解来学习科学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获得感性的认识,再引导学生对所见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的思维活动,使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和规
期刊
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课堂上说的是一套,日常生活中说的是另一套;口头说的是一套,生活中信奉的是另一套。这种现象反映学生存在着双重道德标准。教师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发展,不仅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而且无法了解思品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使思想品德教育仅仅武装了学生的嘴巴,而不能完成塑造、改造学生世界观的任务。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形成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恶劣品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教育实践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