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前预习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内容之前对于物理知识的一种简单吸收,教师在平时应该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课前预习,这对于物理的日常教学大有裨益。本文围绕着初中物理教学课堂预习的几个点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课前预习;初中物理;应用策略
  引言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预习板块来使得学生大致了解下一阶段将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更快的进入到课堂状态,这对于维护课堂秩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营造一种安静紧张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明确将要学习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思路,并且教师在正式的课堂中传授的重点也能更快的被学生吸收,因此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一、养成良好习惯
  一些学生在初中物理考试中的成绩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不够高效,没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的知识没有深入掌握。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课程之前没有养成良好的物理预习习惯。这就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投入的精力和所学到的知识不成正比,然后逐渐的丧失了对物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效果最为显著的方法就是做到课前预习,对于一些物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前有所了解,并且掌握了课上内容的基础,这样就能够使得初中生在物理课堂中如鱼得水,学习知识的效率更高,并且课堂节奏也更为流畅。同时良好的预习习惯养成也能够使得初中生保持一颗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会在课堂中遇到太多的知识盲区,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中“声音是什么”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预留一些课前的预习作业让学生了解教材中的“声音”内容,学生在课前对课本的研读中可以发现声音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能量,并且能够被耳朵这种接收机接受,但是声音的传导必须要经由介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一般情况下这种介质指的就是空气,海里的鱼类传播声音的介质是海水,通过对这些“声音”基础概念的理解,学生能够极大的掌握课堂将要传授的知识,并且这些基础内容并不难理解,在实施课堂中的小实验环节时学生能够一眼看出声音传播现象的本质,这得益于课前预习带来的良好课堂效果。
  二、明确学习思路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是跟随教师的步伐和节奏,因此对于知识的吸收也处于被动状态,很少有学生能够在教师传授物理知识的时候明确自己的学习思路,这对于初中生日后的学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在初中阶段存在的课程明显要多于小学阶段,并且学习的知识也存在一定的深度,这就形成了一种时间紧,任务重的学习情况,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将时间均匀的分配在所要学习的课程中,这对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考验。因此要把握这种考验和挑战,积极的采取课前预习的学习策略,这样能够逐渐的稳固初中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思路,从而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中“升华和凝华”这节课的内容学习中,物理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以后让学生主动的回答他们预习的重点是什么?升华的概念是什么?升华和凝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然后提问学生自己学习这部分内容有怎样的思路。这样一来能够极大的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预习的基本情况,并且锻炼学生寻找物理知识重点的技能,从而明确学习思路。一般情况下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基本预习情况以后,能够及时的对课程安排做出调整,使得物理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更高。
  三、提高學习效率
  物理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以前可以促使学生对新的内容进行预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下一阶段教师即将传授的内容,同时能够锻炼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同时可以在物理课堂上做一些有侧重点的笔记,这样就能够方便学生做课后复习,然后记住这些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预习新的课堂内容的具体实施中,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最好是一些基础题型,基础题型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基础的题型也能够促使学生懂得物理知识中的盲点,从而查缺补漏,在听课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对自己不了解的内容着重听讲,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节奏较快的物理教学中能够跟上进度,从而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例如在针对初中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中的“光的反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过后,根据光的概念来对其性质进行排查,可以提问学生光的性质具体是什么?你认为光具有这种性质的理由是什么?然后开始双缝干涉实验的讲解,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快速的帮助学生认清光的具体性质,并且巩固学生在预习中学到的知识以及不理解的知识,从而提升物理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对教师将要传授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简单内容学生在预习中可以自己去消化,但是一些较难的内容就需要学生用心记下然后在第二天的物理课堂中认真的去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吸收理解,这就能够极大的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
  [2]吴增春.预习的技巧与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
  [3]王瑜.教学问题诊断与技能提高[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学习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一定的认识。初中物理知识很难,只有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才能有透彻准确的理解物理知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教学;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在不依赖外界帮助和刺激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学习、分析和研究获得学习知识的能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往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如今教学的中心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育目标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既要重视美术理论课教学,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该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分析了对实际教学的意义,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我国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对策  一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新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会伴随大量差错生成。殊不知,错误也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所以,在面对错误时,我们要正确地对待,找出原因,总结经验,促进自身的进步和成长,而不是一味地惧怕错误的产生。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可以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巧妙地加以利用。基于此,本文将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成因,并根据实际情况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和发展,经典诵读也进入初中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关注的热点。本文从经典阅读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继承与创新入手,阐述了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并就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传承途径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性和阶段性特点,组织和呈现化学知识。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呈现化学知识使教学内容体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在實践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创新能力、认知缺陷等,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融合多学科知识设置问题,发挥问题的驱动力,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
期刊
摘要:问题解决涉及的细节较多,如从数学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深入解读《课程标准》的内容,明确问题解决涵盖的内容,做好相关教学内容研究,并积极寻找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保证这一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更多的解题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基本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基础核心素养对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但目前小学阶段重视不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学校管理层、校园文化入手,提升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认知度,结合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在有效提升基本知识的教学效果的同时,突出和彰显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关
期刊
摘要:高中历史历来是被学生认为比较枯燥的学科,有的老师课堂上使用多年前的课件,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课后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缺乏必要的理解和知识整合,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缺乏。作为一名扎根一线历史教学工作十几年的年轻老教师,本人一直探索有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模式,力求通过和谐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效率,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印象,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兴趣。  关
期刊
摘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评价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评估贯穿教学始终,有教就有评。因此,重视课堂教学评价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要全面、科学、合理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使评价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数学;课堂;评价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堂教学评价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载体。要想发挥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对化学教学有极大的指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自身对“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理解,结合教学实例,介绍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践行这一教育思想。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并概括知识要点,甚至仅专注于考点讲解。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对所掌握的大部分知识停留在机械记忆上,对知识的应用也仅处于大体模仿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