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语·述而中提到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各个论语版本中都有所注解,首先,我查阅了何晏与朱熹的注解,并用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翻译与解析。
志于道—何晏《论语集解》:“志,慕也。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我个人理解为,志是仰慕的意思,道不能够身体力行,所以只能仰慕它。朱熹《四书集注》:“志者,心之昕之之谓。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知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矣。”心所向往的称作志。人们日常所用的伦理得当为道。知道这样的意义内心必定达到这样的境界,达到这样的境界所行之道便正,而没有其他与之违背的困惑。
据于德—何晏《论语集解》:“据,杖也。德有成形,故可据。”据,依仗的意思。德已有成形,因而可以依仗。朱熹《四书集注》:“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据,是把持保守的意思。德,在于得,在内心之中,获得的道德称为德。内心获得并保守其不被失去,始终据德如一,便会每天有所不同。依于仁—何晏《论语集解》:“依.倚也。仁者功施于人,故可倚。”依,是倚靠的意思。对人宽厚仁爱,便是可以依靠的。朱熹((四书集注》:“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无终食之违,则存养之熟,无适而非天理之流行矣。”依,是不违背的意思。仁的意思是排除个人内心的欲望,内心全为道德。功夫到这里便没有违背所吃的饭,就生存的成熟,不适应便不顺应天理。
游于艺—"何晏((论语集解》:“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日游。”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艺不足以依仗,故而称为游。朱熹《四书集注》:“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游,是玩赏喜好的事物以怡情的意思。艺则是礼乐的文理,射御书数的法度,都寓于真理,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早晚游乐,因有广泛的义理的乐趣,而应致力的事物有余,而心亦无所放了。
孔子说:“目标在‘道’上,据守在‘德’上,依靠在‘仁’上,游娱在‘艺’上。”由这句话可以看出,“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在道、德、仁之后,通过前面的注解可以知道,道、德、仁分别代表了志向、品德、仁爱,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应为人所应该具备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这是游艺之前应先做的事情。这体现了社会赋于艺术的特殊地位。二“艺”归属于文艺思想,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因此“艺”在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收到外部社会环境和思想形式的影响。《美术史十议》一书中提到:“一些学者相当有力地证明了这个学科的不断变化着的内涵——包括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对材料的分类和所采用的分析模式——实际上都是不同时期与地区的特定历史现象,和该时期与地区的特定历史现象,和该时期与地区的文化、政治、社会及意识形态密切联系。根据这种理解,甚至“美术”和“艺术家”这些基本概念也都必然是特定时期的发明,美术史学科的产生又是奠基于这些概念上进一步发展。把这个理论拿到中国历史中检验一下,我们大致可以说,为观赏而创作的艺术品和创作这类作品的艺术家均出现在魏晋时期,在此之前的青铜、玉器和画像等作品首先是为礼仪和实用目的制作的,其作者则大多是无名工匠是无名工匠。虽然这些作品在晚近历史中获得了重要的商业和美术价值,但这些价值均为后代的附加和转化。”而在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极大程度的附属于佛教。潘天寿所著《中国绘画史》中提到:“至南北两朝,各君主贵族,均极保护佛教,崇信佛法。……于是佛教寺院,竟成为画家士庶所共有之大绘画研究所。至此吾国之绘画,几全为佛画所陶溶,而能画者,亦几无有不能作佛画者。”唐代南北文化交融,中外贸易交通发达,“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艺术对于文化而言已不仅仅是一种附属,也不止于“游”。《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绘画具有实现教育感化的作用,帮助人们维护伦理纲常,探究神鬼仙佛之道,推究细微而又玄妙的天命启示,看到万象细微的灵妙变化。它与“六经”的教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根据不同时期推移而不断演化。它源于一种自然之感,并非根據既有的理论而创作。绘画在唐代时期所处地位较高,其原因在于经济繁荣,统治者重视文化发展。至宋代北方宫廷绘画成为主流,可见其地位之高,同时又表现出其对政治的依附性。与之相对应除画院外的绘画则趋向于减轻形似注重精神。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中提到:“人须得养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题情状,物之尖斜偃测,自然布列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绘画思想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文化地位较高。“元起漠北,以武力入主中原,自不知文艺为何物;故内府之收藏鉴别,远不如唐宋之淹博;亦无画录记载,以为流传。”元代文化形势低迷,文人画却随之崛起,虽然文化得不到重视,文人画却也是因此崛起,文人的生不逢时之感流露与画作之中。至明代,朱元璋修明政治,奖励文学,征贵逸,举贤才,文物典章,灿然具焉。清代虽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但是由于专制约束,清代绘画陷于模拟,以四王为代表。与之相反的,从破牢笼具有遗民思想的四僧则完全为相反的风格特点。
中国艺术的文化地位在历史的不断演进发展中也在不停的变化,但是可以看到,艺术的地位不只是收到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哲学因素,也对艺术的地位产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可“游于艺”,但不单单是“游于艺”。《述而》中为我们传递的艺术,是积累了道、德、仁之后,而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仁作为立身之本,是必定先要掌握的。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志于道—何晏《论语集解》:“志,慕也。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我个人理解为,志是仰慕的意思,道不能够身体力行,所以只能仰慕它。朱熹《四书集注》:“志者,心之昕之之谓。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知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矣。”心所向往的称作志。人们日常所用的伦理得当为道。知道这样的意义内心必定达到这样的境界,达到这样的境界所行之道便正,而没有其他与之违背的困惑。
据于德—何晏《论语集解》:“据,杖也。德有成形,故可据。”据,依仗的意思。德已有成形,因而可以依仗。朱熹《四书集注》:“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据,是把持保守的意思。德,在于得,在内心之中,获得的道德称为德。内心获得并保守其不被失去,始终据德如一,便会每天有所不同。依于仁—何晏《论语集解》:“依.倚也。仁者功施于人,故可倚。”依,是倚靠的意思。对人宽厚仁爱,便是可以依靠的。朱熹((四书集注》:“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无终食之违,则存养之熟,无适而非天理之流行矣。”依,是不违背的意思。仁的意思是排除个人内心的欲望,内心全为道德。功夫到这里便没有违背所吃的饭,就生存的成熟,不适应便不顺应天理。
游于艺—"何晏((论语集解》:“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日游。”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艺不足以依仗,故而称为游。朱熹《四书集注》:“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游,是玩赏喜好的事物以怡情的意思。艺则是礼乐的文理,射御书数的法度,都寓于真理,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早晚游乐,因有广泛的义理的乐趣,而应致力的事物有余,而心亦无所放了。
孔子说:“目标在‘道’上,据守在‘德’上,依靠在‘仁’上,游娱在‘艺’上。”由这句话可以看出,“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在道、德、仁之后,通过前面的注解可以知道,道、德、仁分别代表了志向、品德、仁爱,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应为人所应该具备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这是游艺之前应先做的事情。这体现了社会赋于艺术的特殊地位。二“艺”归属于文艺思想,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因此“艺”在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收到外部社会环境和思想形式的影响。《美术史十议》一书中提到:“一些学者相当有力地证明了这个学科的不断变化着的内涵——包括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对材料的分类和所采用的分析模式——实际上都是不同时期与地区的特定历史现象,和该时期与地区的特定历史现象,和该时期与地区的文化、政治、社会及意识形态密切联系。根据这种理解,甚至“美术”和“艺术家”这些基本概念也都必然是特定时期的发明,美术史学科的产生又是奠基于这些概念上进一步发展。把这个理论拿到中国历史中检验一下,我们大致可以说,为观赏而创作的艺术品和创作这类作品的艺术家均出现在魏晋时期,在此之前的青铜、玉器和画像等作品首先是为礼仪和实用目的制作的,其作者则大多是无名工匠是无名工匠。虽然这些作品在晚近历史中获得了重要的商业和美术价值,但这些价值均为后代的附加和转化。”而在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极大程度的附属于佛教。潘天寿所著《中国绘画史》中提到:“至南北两朝,各君主贵族,均极保护佛教,崇信佛法。……于是佛教寺院,竟成为画家士庶所共有之大绘画研究所。至此吾国之绘画,几全为佛画所陶溶,而能画者,亦几无有不能作佛画者。”唐代南北文化交融,中外贸易交通发达,“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艺术对于文化而言已不仅仅是一种附属,也不止于“游”。《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绘画具有实现教育感化的作用,帮助人们维护伦理纲常,探究神鬼仙佛之道,推究细微而又玄妙的天命启示,看到万象细微的灵妙变化。它与“六经”的教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根据不同时期推移而不断演化。它源于一种自然之感,并非根據既有的理论而创作。绘画在唐代时期所处地位较高,其原因在于经济繁荣,统治者重视文化发展。至宋代北方宫廷绘画成为主流,可见其地位之高,同时又表现出其对政治的依附性。与之相对应除画院外的绘画则趋向于减轻形似注重精神。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中提到:“人须得养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题情状,物之尖斜偃测,自然布列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绘画思想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文化地位较高。“元起漠北,以武力入主中原,自不知文艺为何物;故内府之收藏鉴别,远不如唐宋之淹博;亦无画录记载,以为流传。”元代文化形势低迷,文人画却随之崛起,虽然文化得不到重视,文人画却也是因此崛起,文人的生不逢时之感流露与画作之中。至明代,朱元璋修明政治,奖励文学,征贵逸,举贤才,文物典章,灿然具焉。清代虽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但是由于专制约束,清代绘画陷于模拟,以四王为代表。与之相反的,从破牢笼具有遗民思想的四僧则完全为相反的风格特点。
中国艺术的文化地位在历史的不断演进发展中也在不停的变化,但是可以看到,艺术的地位不只是收到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哲学因素,也对艺术的地位产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可“游于艺”,但不单单是“游于艺”。《述而》中为我们传递的艺术,是积累了道、德、仁之后,而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仁作为立身之本,是必定先要掌握的。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