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四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1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21世纪已然走过了将近五分之一的时间,在教学中的课程改革已越发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可喜局面,其中,高中的历史教学也在此过程中表现不俗,获得了骄人的成果。本文基于高中课堂的“四度”,就历史课程的今后发展提出一些浅薄意见,并以具体教学内容——“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为本文主要例证,分析“四度”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有何表现。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四度”;“明清君主专制强化”;教学
  
  一、 引言
  现阶段,我国高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论上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但现实情况中,仍然有部分高中教师坚持以往旧有的模式和理念,对新的标准接受度不高,没有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一味因循守旧,没能用创新的思想和精神看待教学水平的发展和革新。在此背景下,笔者基于历史课堂需要秉持的“四度”,以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为本,就高中历史课程上展现出的最大革新涵盖了两个主要方面——包括了理念和模式两大变化进行分析。过去高中历史教师总是以课本为根本,在教授的内容以及其他方面过于死板僵化,不够灵活,但是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指导下,教师们逐步放弃了以往固化的观点,开始意识到“教学”这两个字的深刻内涵,其中“教”是指由教师指引,而“学”的过程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两个维度上,书本只是一个桥梁和载体,最根本的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就书本内容上的传递和理解上存在的一个交互过程,因而在以学生为本而非教材为本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因材施教”也逐渐在历史课堂上展出其真正意义。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上运用“四度”理念,将这一观点与历史教学相融合,能够展现出其在历史中的新意义。
  二、 “四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表现
  在现实的高中课堂实践中,在充分理解新課改的改革精神基础上,进一步将改革理念与历史教学相融合,让历史教学富有趣味,而非仅仅以应试为目的,这一目标也逐渐成为许多历史教师的追求。基于此,本文就“四度”的内涵对教学进行分析。
  (一) 大度
  作为“四度”中的“第一度”,大度绝对不仅仅表现出其字面上的意思。事实上,就历史这一门学科而言,作为一门文科属性的课程,其同样隐含了科学的内涵。就这一特质进行分析,历史的科学性就在于每一个人都要客观、全面、多维度地对历史史实进行衡量,从而能够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即辩证分析的手段来对人类社会浩浩汤汤的历史进程加以区别,从而探寻出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另一个人文维度相对来说是更加被大众所熟知的,因为一谈几历史,人们脑海中往往就会浮现出金戈铁马、赤壁临风的场面,事实上,我国的历史长河发展不可谓不是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古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其沉淀下来的人文情怀具有相当的厚度。就历史课程而言,教师应当正确地评判自身在教育上能够发挥的价值属性,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适当、客观地论述历史上的知名人物的历史事件,包括其功过得失以及是非成败的相关评价,从而进一步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历史进行客观判断的精神。
  “大度”一词事实上就代表了教师在指引学生进行历史相关内容的学习时,需要始终秉持的一种态度。由于现阶段,快速消费等“速食”的生活方式渐趋流行,造成现代社会许多人的思想观念出现变化,在价值选择层面也出现了许多与主流不符的现象,越来越多人倾向于转化成急功近利的迫切心态,并采取一些无法被社会大众认可的方式和渠道,做出一些自认为可行的判断。通过高中阶段历史的教学,应该在当下就对我国的高中生们进行历史人文的疏导和关怀,进教师最大的职责和努力去引导学生们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尽全力培养起人文理念和历史思想。历史通常能够培养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能够培养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对于人文教育方面,历史学科具有其他任意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进而培育出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拥有自由人格的个体。
  (二) 温度
  无论如何,教学与生活都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更需要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生活,讲历史融入生活,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将深处时代的洪流中,最终成为历史的一小部分。在时代的特点基础上,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应该进一步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落实。
  每一个身在教师岗位上的工作者都应该将这一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历史知识融入其中,从而更好地带领学生品读历史。在与历史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从而对这些事件进行客观评判,并让学生们学会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历史的踪迹,用历史辩证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件,从而切实做到“以史为镜”“古为今用”。
  作为人文领域代表性的学科,历史的学习具有其独特性,由于历史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本身就存在相当的延展性,往往是经过漫长时间发展最后积淀下来的事件,由于时间维度上往往具有相当的长度,并且历史事件中,人物和时代与现在所处的社会都相距甚远,这一特性以及接触的时间的抽象程度,也就成为高中生学习这一课程难度较大的根源。事实上,即便历史具有其陌生的性质,但最终归根结底也是来源于生活,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过是从前的历史铺垫而成,是过去历史的一个延续状态。历史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理论体系,其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无法马上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历史原因,只有扎根于现实,从现实的情况出发,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看待,明晰历史服务于现实,才能够在对待历史上保持正确的态度。
  (三) 高度
  客观地说,新课改在针对主体上有了更明确的指示。学生作为学校着重关注的对象,也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因而以学生为本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一个个体的思想发展随着其年龄不断地增长而不断变化,高中阶段是一个个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运用历史的厚度和积淀对学生的人格进行熏陶,并且注重其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其学会自行辩证看待问题。通过对课本中历史的内容进行剖析,进一步引入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相关场面,给学生营造出画面感,进而进一步促进其思考的能力,在社会和历史的长河中寻找最本真的事物。   以往的历史教材,就学生高中阶段的课业压力和接受能力来看,事实上的确是偏困难且偏烦琐。这一结果也就造成许多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上出现了问题,有趣、丰富的历史内容变成了填鸭式的枯燥学习,无法在历史课本中品味厚重的年代感和饱满的历史故事情节,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变成了简单的苍白无力的直接陈述,剩下的只有时间和地点,事件发生的缘由和过程,以及这一事件最终造成的结果、对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等等。诸如此类,在历史课本教学中的类似例子不胜枚举,这一现实情况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所授课程的历史内涵。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尽管在教学的模式和理念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但教学的困境没有得到根本变化,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互动少之又少,学生们关于学习和理论的探究也往往出现重点错放的问题,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更加理性、现实的眼光看待学习的史实,用未来的、发展的理念对待史料,从而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高。
  (四) 广度
  在“地球村”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也日益加速,人类社会正在前所未有的速度朝前不断迈进,全球的合作方式和手段也日益多元,如果仅仅用单一的眼光对待历史,那么整个民族和整个国家都将陷入泥潭。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理论也将为历史的学习注入新的内涵。历史的新内涵事实上也就是用开阔的眼界去对待其发生的当下,分析其背景,辩证地运用双面的理论去进行思辨。在尊重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大前提下,分析其发展的历程,探究其每一阶段出现的变化以及深入分析变化出现的原因,从而将全球史观渗透进历史的课堂教学。
  三、 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为例
  以这一学习内容为例原因有二,一是对于我国高中生来说,对西方的发展历程可能不甚熟悉,因而选取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与近代社会的交接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学习的陌生感,提高学生融入史实、探究发展的能力;第二点则是先前有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我国这一时期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因而有相当多的资料文献可供学生们查阅。
  基于本文“四度”的内容,笔者在此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内容就如何教学进行探究。首先,从“大度”上看,需要引导学生们秉持一定的胸怀,站在现代,作为后人的角度对这一阶段的特点进行评析,在对待封建君主专制在明代出现强化,在清代则出现了进一步集权,针对这一特质,不仅仅要讨论其功,也要充分地包容其过,不止要关注近代中国被列强侵犯的历史事实,也要看到明清专制集权强化后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刻,从而能够在历史的其他内容学习上更加融会贯通地运用“大度”的理念,对于学生历史学系素养的培育具有较好的作用。其次,从“温度”这一维度进行教学,则是引导学生们在课程学习开始之前或者之后,都要对明清封建王朝的君主专制强化这一特点进行补充了解,从而深刻感悟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运用强化手段,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在改朝换代之后,清王朝又更深入地贯彻了这一理念,不仅仅要从我国当时的现实情况出发,也要深入体会各个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品悟历史的“温度”这一深刻内涵。再次,就“高度”而言,则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们,在全知视角的现代社会,如何更好地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剖析,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就明清时期的强化集权进行评判,而非幼稚的世俗眼光,就简单地评判这一集权强化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前兆。最后,从“广度”来看,则是需要结合全世界发生的所有事件,包括这一阶段西方各国的工业革命、全球的科技发展和进步等,并基于这些国外的历史事件,看外部社会历史变革对我国明清时期造成的间接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莉.打造历史高效课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5(1):97-100.
  [2]郝绪兵.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与教学实践——以人教版《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4):158-160.
  [3]汤红琴.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现状及策略探讨——以人教版“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6(4):12-14.
  [4]陳正婷.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双主体互动式”的运用——以人教版必修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444(18):45-47.
  作者简介:
  李挺,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自主整理,把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之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课离不开练习,练习的设计应该遵循“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回顾反思,积累学习经验,提升综合素养。从而在《整理与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外显能力。  关键词:自主整理;知识网;分层练习;数学思维外显能力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
摘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笔者得出一个粗浅的结论:有了问题才会有进步,有了问题才会有发展。同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同的道理,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需要问题的刺激,其智力的发展也同样需要问题的推动。下面对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和小学生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课堂提问;智力发展;巧妙设问  一、 课堂提问与学生智力发展的关系  问题是促进人类思考
摘 要:方程的学习是学生突破算术思维,形成代数思维的重要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走进学生的世界,提出淡化概念形式,立足学生需要,理清算式与等式关系的教学设计理念,呈现凸显本质下的小学数学认识方程教学策略。  关键词:凸顯本质;小学数学;认识方程;教学策略     方程的学习是学生发展代数思维
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学目标的稳步推进,小学课改教学进入了攻坚阶段。在这一背景之下,作者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为例,通过导入合作探究法,在运用桑代克的学习律理论基础上,通过课程讲解来对方法和理论的使用进行一一过程分析,希望能通过此方法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合作探究法;桑代克;数学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不管是在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等方面发生了
摘 要:我市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由全普及提高转向强化内涵建设、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福州市于2018年5月31日举行了首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同年12月分别形成市级与县级结果报告。本文阐述了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概况,通过本次全面质量监测工作的实践经历,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不断推进福州教育事业发展,推动质量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质量观;教育
摘 要:文章通过以六环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能够推动小学语文落实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六环教学;新课程改革;农村小学语文;创新  当前小学已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改革,各科教学模式均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语文亦然。但由于农村地区受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课程改革并未得到完全优化,创新教学模式成了农村小学语文突破制约的重要途径。  “六环”教
摘 要:受教学研讨活动启发,仔细解读教材编写意图,建构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的关系中,学会有深度的数学思考。  关键词:勾股定理;图形面积关系;逻辑连贯;数学思维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被称为“几何学的基石”,要把它作为一粒“知识种子”去种植,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要发掘它的人文历史,理顺它与图形面积的关系。笔者为学生搭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
摘要: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本文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及幼儿在活动中逐步提升的交往经验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班幼儿;社会交往;生活课程;探索  面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从一个集宠爱于一身的核心家庭来到幼儿园的大集体中,如何与他人进行正确的交往,对他们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摘 要: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因为理解的不同,所以大家采用的方法也不同。老师们常用的备课方式是看教材,看教参,看课标,做教学设计,因此经常出现千课一面的尴尬局面,这种没有个性的课堂左右着学生的思维空间,甚至会扼杀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打造高效课堂则成为了一句空话。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讲究方法,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尊重的态度和学生展开对话,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
摘 要: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有好奇、自制力差的心理特点,作业应以趣味性的活动和游戏为主。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一二年级的作业仍以书面作业为主,显然与减负相悖。笔者通过对平城区四十校小学一二年级师生近两个月的观察、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现状,分析原因,提出以直观呈现、游戏互动、表演展示等趣味性较强又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方式设计小学一二年级数学作业,供大家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数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