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嘉陵彩,千年竹叶色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地
  20世纪90年代末期,嘉陵江汉中略阳至宁强段陆续有采金船作业,沉睡中的嘉陵彩美石进入了赏石者的视野。除燕子砭镇下游一公里起到广元大滩方向四公里左右河段外,嘉陵江别处再难觅此石种。
  嘉陵江,古称西汉水,《水经注》二十(漾水)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江名由此而来。嘉陵道为地名,为今陕西汉中略阳县,《二十六史大词典》“嘉陵道”条载:“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徽县东南,陕西略阳东北,东汉废”,也就是说,嘉陵江名自西汉起沿用至今。嘉陵江和古蜀道息息相关,史载陈仓道由长安自宝鸡经凤州到汉中,金牛道由成都经广元过朝天而入汉中,这两条蜀道皆伴嘉陵江而行,但上游自汉中略阳段,下游至宁强燕子砭以下十余公里,蜀道避而远之,皆因这100余公里嘉陵江峡谷险峻,江流湍急,实难逾越。而正是这段河谷地质环境复杂,河流穿行在石灰岩、片岩、页岩、砂岩、砾岩及火成岩相间出现的区域中,河谷形态以深切峡谷为主,宽敞的河谷不多,有离堆山,山地高出河面约400米,迂回曲折中默默地孕育了大量的奇石资源。江水行至阳平关附近,因河流与绿色片岩走向相符,河流侵蚀较易,从阳平关到燕子砭河谷豁然展开,山石顺江搬运至此逐步在江底沉积,为嘉陵江美石的产出谱写了一曲亿万年的前奏。因嘉陵江汉中段观赏石石种丰富多样,所以以其产地流域命名统称为嘉陵彩。而嘉陵彩竹叶石(以下简称嘉陵竹叶石或竹叶石)则为其中最独树一帜的分支。
  嘉陵江富含砂金,20世纪90年代末期,嘉陵江汉中略阳至宁强段陆续有采金船作业,沉睡中的嘉陵彩美石进入了赏石者的视野。竹叶石在1999年前后被发现。笔者于2000年夏在宁强燕子砭江边初次捡获竹叶石即为其独特的纹理所倾倒,从此持续跟踪该石种,随着对此石种的深入探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燕子砭镇下游一公里起到广元大滩方向四公里左右河段外,嘉陵江别处再难觅此石种。而此段流域为嘉陵江少有的开阔处,小型的冲击平原地貌,两岸最宽处两公里,且山势趋缓,不具备竹叶石从母岩剥离的条件,这一独特石种为什么会出现此河段且在这么短的河床内集中沉积呢?通过多次在该区域的调研,笔者找到了答案。
  燕子砭镇下游一公里处,有一支流汇入嘉陵江,该支流名为燕子河,又名康宁河,源于甘肃康县,经燕子砭乡蔡家地村入宁强县境,从北向南,在燕子砭入嘉陵江,其在陕西境内长十二公里。沿燕子河溯流而上不足一公里,即进入峡谷地段,山石陡峭,谷中窄处不及百米,河道内陆续可见竹叶石原岩踪迹,在蔡家地村附近溪流中多见吨余竹叶石原岩,山体亦屡有母岩裸露,由此推断,山洪将竹叶石原石自燕子河裹挟而下,汇入嘉陵江,嘉陵江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略阳站的年平均含沙量为7.94公斤/立方米,最大年含沙量(1959年)21.5公斤/立方米。燕子砭段河床泥沙的堆积在嘉陵江上游已达高峰,加之地势开阔,水流平缓,河床泥沙沉积最厚处达30余米,原石再难以沿江搬运,由此形成竹叶石在不足4公里的河床内集中大量沉积。
  赏玩
  对竹叶状纹理效果的解读,是竹叶石的赏玩核心。如何胸有成竹观竹海,细细品读,离不开“顺、疏、整”三字。
  竹叶石的色彩丰富,以绿为主。绿为竹之本色,为竹叶石的观赏带来直观的视觉联想,实至名归。竹叶石的色彩由底岩的色彩和竹叶叶片色彩的对比而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底色有深灰、深绿、墨绿至黑色不等,叶片色彩大致分为绿、白、黄三种色系,各色系均有不同的渐变色,尤以绿色变化最为饱满,常见有翠绿、草绿、苔藓绿、苹果绿、钴绿、碧绿等。竹叶的色彩在底岩上尽情释放,变化多端,韵味十足,常有出人意料的色彩比对效果。如若竹叶石皮水洗度好,则极易养护出包浆,此时的竹叶叶片则更有真实竹叶的质感。石友单用竹叶色彩的变化对“竹”这一主题做春萌(翠绿)、夏趣(碧绿)、秋意(金黄)、冬雪(灰白)的组合赏玩,颇有情趣。
  对竹叶状纹理效果的解读,是竹叶石的赏玩核心。竹叶石因其结晶体状如竹叶而得名。竹叶长者及寸余小者如米粒;宽似韭叶窄若衣针。竹叶石叶片一大妙处在于都是浅浮雕于石体,触之极具层次感。千百片竹叶泼洒在石体上,如何胸有成竹观竹海,细细品读,离不开“顺、疏、整”三字。竹叶叶片有规律排列,依序顺势,如音律不乱不急,徐徐道来,是为赏“顺”。多数情况下因叶片排列紧密,因而以疏为美则是石友在十余年赏玩中总结的一个评判标准,是为赏“疏”。竹叶无论长叶宽叶、细叶短叶,叶片出形饱满规整,边缘平滑齐整,叶尾叶尖表达清晰,是为赏“整”。竹叶石叶片亦极似茶叶,汉中地区盛产绿茶,仙毫、雀舌、茗眉、银梭不一而足,汉中石友也有称竹叶石为“茶叶石”,造型规整的圆形或椭圆形者酷似茶饼,深得爱茶者欢心,将其置于茶台陈设惟妙惟肖,置于茶楼茶舍亦相得益彰,这也是竹叶石赏玩的另一蹊径。
  竹叶石石形的赏玩,有两个阶段。2003年之前,该河段淘金规模小,竹叶石出水量较少,象形石精品极少,多以椭圆、锥形、扁圆形等形体出现。这一阶段石友多以追求叶片的表达为主流赏玩方向,石形以饱满规整为上。2004年起,该区域出现了大规模的采金活动,竹叶石出水量随之增加,许多嘉陵竹叶象形石陆续面世。竹叶石属海相碳酸盐类沉积岩,摩氏硬度5-7,在沉积过程中,纯色岩石和带竹叶状碎屑的岩石结合的部位由于硬度的不同,在侵蚀、搬运、冲刷的过程中极易形成造型。因此,在绝大多数象形石中,都会由纯色和含竹叶纹理的两种岩石构成。纯色岩石部分起到了铺垫衬托、勾勒留白的作用,而竹叶纹理岩石部分则巧色出形、妙笔点睛,比如竹叶纹形成动物人物的须发眉目,茅屋的屋顶,树木的枝叶,流水清泉瀑布等,凡出形者无不精妙。
  推广
  在2004年之前,竹叶石主要是汉中区域内石友赏玩,多为产地捡拾、购买,价格几十至几百元不等,偶有精品成交过千元的。竹叶石得到了连续的推广,成为嘉陵彩系列石种的名片石,产地的价格也节节攀升。
  竹叶石由于赏玩主题明确,雅俗共赏,亲民且接地气,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自发现以来交易一直持续活跃。在2004年之前,竹叶石主要是汉中区域内石友赏玩,多为产地捡拾、购买,价格几十至几百元不等,偶有精品成交过千元的。2005年7月10日,汉中市收藏协会奇石专委会在南郑县南湖公园的大石园召开了竹叶石专题研讨会(当时以汉中竹叶石称之),此次会议吹响了竹叶石的宣传推广号角;同年,刘清明先生撰写的《悠悠竹石情》一文刊发于《石道》杂志,对竹叶石做了多方位的赏析推介。2005年10月,彭超目先生带团参加了首届西安奇石博览会,其中8方参展竹叶石悉数获奖,引起了奇石界的关注和好评。这一阶段郭方先生在中国奇石网等线上论坛对竹叶石进行了主题推广,一系列的宣传使竹叶石逐步为外界石友了解。产地燕子砭地处四川、甘肃、陕西三省交界,毗邻的四川广元和甘肃陇南地区的石友对竹叶石开始大量收藏,此时竹叶石精品单方已达数千元。此后,2007年宁强县青木川石展、2007汉台区五一劳动节石友石展、2008年汉中精品石展、2010年4月中国陕西(汉中)茶叶会暨汉中市首届观赏石展、2010年中国·西安第四届“大唐西市杯”观赏石国际博览会、西安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奇石展等石展上,竹叶石得到了连续的推广,成为嘉陵彩系列石种的名片石,产地的价格也节节攀升。2014年中,笔者入产地购得一方象形石“硕鼠”,友情成交价已达12000元。竹叶石产出河段仅几公里,但该地因河床泥沙沉积深达数十米,河谷开阔,每年涸水季采金作业都会产出千余方竹叶石,资源得以补充,未来两三年仍有较大的赏玩空间。
  总结
  竹叶石以竹子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文化品味为基础,将竹文化和石文化合二为一,完美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形成了这一石种特有的竹石精神。
  竹叶石之所以能博得大众的青睐,是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赏石文化结合的载体。竹叶石谐音“祖业石”“主业石”,吻合人们对传承美好事物的向往,种竹、食竹、用竹、赏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影随形,“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是典型写照。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竹之高风亮节、淡泊明志、虚心劲骨的君子风范为世人所推崇,从竹子的自然特性出发给予竹子人格化,竹松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是高度集中的情感抒发。历代文人以竹喻己诗歌言志,以竹喻事文章励人,并将竹之品格视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之必具品格。竹叶石以竹子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文化品味为基础,将竹文化和石文化合二为一,完美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形成了这一石种特有的竹石精神。在品赏竹叶石的过程中让思想得到启迪,心灵受到熏陶,在繁忙的现实生活中获得些许宁静恬淡的欢乐时光,不枉邂逅竹叶石这个天地精灵一场。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愿君松柏心,采照无穷极。”竹石精神与天下赏石君共勉!
其他文献
电话:13901071511
期刊
或许,在每个爱石人的记忆中,都存有这样一方石:他出现的奔逸绝尘,在激起种种欲望后,却如昙花一现,销声匿迹。就在人们已经快要将他淡忘之时,却又在某个适当的时刻出现在你眼前,继续撩动众人心弦。  有人说,这就是他们记忆中的那方石。  张先生回忆起这方石的时候,脸上还会不自觉扬起一种微笑,亦如十几年前见到他时那样。“看到他时,感觉是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在看着我,心跳就莫名地加快,之前我不太懂这种感觉,能比
期刊
岁月有隙,  芳华流连在时光里,  潋滟如波,  荡进心湖,  酽酽如醉,  老酵密发,  只余醇香。
期刊
小品组合,多年热度不减,它的巧思创意、以小博大、趣味无穷广受石友钟爱。但是地区差异、石种壁垒以及创作表现面临的瓶颈等等,不能不引发石友对小品创作的深度追问。本刊曾多次参与,现汇集其中亮点,撮要记之。  艺术的价值  问:小品组合创作的艺术性,现在是否得到了普遍重视?  答:近几年在各个展会以及媒体上都有关于“小品组合是否属于艺术品”的专题讨论,在赏石理论家及小品组合创作者的广泛参与下,“小品组合是
期刊
公司简介  宝丰伯乐石行(网址:www.bfblsh.com)位于中国西南边陲风光秀丽的中国“孔雀之乡”、“全国最大的珠宝集散地之一”——云南瑞丽。宝丰伯乐石行建成于2006年,为主人张发伟先生的自创工艺店铺,现今得到了市场和广大玉友的高度认可。  宝丰伯乐石行位于华丰珠宝市场,主要经营树化玉、黄龙玉、喷砂木化石、椰子树化石,现今为瑞丽最大的毛料及成品加工批发、销售一条龙的专业树化玉经营店铺之一。
期刊
最近,借助微信这一即时通讯平台,奇石微信群拍广受欢迎,且活跃度长期稳居各类交易之首。  如活动最频繁密集、受欢迎度最高的“中国奇石快乐拍”群(群员长期保持在900至1000人),从2014年12月23日首拍,至2015年3月7日晚,短短两月有余,两群共成功举行39场(不包括散拍和即兴拍卖)群拍,成交拍品800余件,总成交额近40万元,且几乎无流拍,无投诉、无退换货。期间共筹集爱心捐款72000多元
期刊
拜读了第3期赵德奇先生的《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一文,愿写点看法和感想。  奇石艺术有两大形式:造型和画面。在大的形式里面又包含了小的形式,比如,造型石上的孔洞、块面、比例等;画面石上的色彩、线条、留白等。  不管是哪种形式,我把奇石的审美结构分为三层:1.形象层。2.意蕴层。3.哲理层。形象层是实的,另外两层是虚的,一实二虚。奇石艺术的审美结构是由实和虚两方面构成的。  审美结构层次划分的理由 
期刊
苏立社  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甘肃省民俗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  面对一件得手的观赏石,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问:这像个什么?然后根据对这方石头的解读来进行命名。更有灵感来临者,为其配诗写文章什么的,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甚至是赏石艺术和赏石活动中必须的步骤。  但是,有时会出现赵德奇先生在《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中所说的“当下观赏石的鉴赏鉴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主题的挖掘牵
期刊
墨林  山东省济宁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招待作家。爱石多年,藏石甚丰,资深石友。  赵德奇先生的文章《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看后很受启发,促使我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现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浅陋之处敬请指谬。  一、赏石艺术与艺术赏石  近年来,赏石界对观赏石是不是艺术品一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观点也趋于一致,大家也基本认可了观赏石是自然属性
期刊
2014年,微信成为石界最具应用广度的移动交流平台。微信交流渐渐代替了QQ群和奇石网站,成为许多石友交流和买卖奇石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经营者们看到了微信营销的商机,开始重视对微信的运用,于是在日常的聊天交友与晒图片的过程中,奇石的交易渐渐多了起来。关于微信交流,大家都有怎样的体会,近期,本刊采访了几位微信石友。  微信上交流石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微信好友有多少人?  余卫东:今年3月份开始,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