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文化中的维形象初探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戈里为小说《维》的创作倾注了数年的心血,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无法忘记其中那个鲜明独特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维的形象。大多数人对于维的认知首先来源于果戈里的小说《维》,因而,当前有必要先来探究该小说中维的形象。
  一、果戈里小说中维的形象
  小说中讲述了神学院的三个学生夜晚借宿在路过的农场中,收留他们的老太婆其实是女巫,半夜,女巫控制了其中一个学生霍马,骑在他身上飞向了半空。后来,霍马制服了巫婆,在他用木棍鞭打她时,巫婆竟然变成了美丽的少女,霍马发现之后仓皇逃走。这个美丽的少女是百人长的女儿,她在临死前告诉父亲,在她死后要让霍马来为她守灵并祈祷三夜。百人长找来了霍马,要求他为自己的女儿祈祷。在第一天和第二天晚上,变成少女的巫婆从棺材中起来,企图抓住霍马,但是霍马躲在用石灰画的圈中,成功度过了前两晚。第三个夜晚,巫婆召唤来维,维的随从们帮他抬起垂到地上的眼皮,看到了霍马,霍马最终死于恐惧。
  小说中对维的描写着墨不多,但其仍然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维受到召唤,“教堂里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了,依稀能够听到远处有狼在嗥叫,没过多久,教堂里便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维的外表“矮小壮实、走路笨拙”,“他渾身都是黑土,蒙上了土的胳膊和两腿如坚硬的、筋脉显露的树根一般。他艰难地跌跌撞撞地向前挪动着,长长的眼皮一直垂到地面上”,“他的脸竟然是铁铸的”,在命令身旁的魔鬼将他的眼皮抬起来时,“声音就像是从地下传来的”。由此可见,小说中维的形象的主要特征即为长长的眼皮、干瘦的四肢、矮小的身材以及它那令人恐惧的声音。
  二、维的形象来源
  关于维这一形象的来源众说纷纭。果戈里曾写道:“维是平民想象力的伟大创造。小俄罗斯(乌克兰)人以这个名字来称呼地下魔鬼们的首领。维的眼皮垂到地上。整部小说都是民间流传的故事。我不想做任何改变,听到了什么就写下了什么。”
  在《斯拉夫神话百科全书》中,“维”的词条解释如下:维是东斯拉夫神话中的角色,它能够带来死亡的目光隐藏在长长的眼皮或者睫毛之下。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神话中,维的眼皮、睫毛或是眉毛需要它的随从用叉子才能抬起,经受不住维的目光的人就会死去。关于维这个名字的来源,《百科全书》认为它与乌克兰语的в?я(в?йка)以及白俄罗斯语中的вейка — ресница(睫毛)是同根词。
  此外,《斯拉夫神话百科全书》中关于维这一斯拉夫传统文化形象的民间故事起源的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圣卡西扬(св.Касьяна)(他是闰年2月29日的化身)。乌克兰民间传说中,圣卡西扬浑身长满毛发,眼皮垂到地上,需要用“不洁之力(Нечистая сила)”才能将它们抬起。另一种说法是,卡西扬坐着一动不动,因为长到膝盖的睫毛而没有看到圣光。除了长拖到地的眼皮或睫毛,卡西扬与维都与大地有密切联系。卡西扬住在漆黑的山洞中,躺在填了土的坑里。维也是浑身蒙着黑土,他发出的声音仿佛来自地下。卡西扬和维还有另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拥有能使人(植物、动物)死亡的目光。根据波尔塔瓦的迷信传说,2月29日这天,圣卡西扬抬起了睫毛,“他所看到的一切全都死了”。在东斯拉夫的民间故事中,也存在与维有相似特征的其他人物。用叉子(铲子、小钩子)抬起眼皮的情节在东斯拉夫的民间故事中广泛存在。在沃伦,人们经常会提到巫师“癞子布尼亚克(шелудивый Буняка)”:他的眼皮特别长,必须用叉子才能抬起来此外,维的形象可能还与不死的瘦老头(Кощей Бессмертный)有关。维的形象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它长拖到地的眼皮,而在人们的认知中,长长的眼皮就是魔鬼的象征。乌克兰有关茶的起源传说记载,魔鬼为引诱隐士,会使他们的眼皮慢慢下垂,直到他们看不到光。隐士们为远离魔鬼侵扰,则会扯下他们的眼皮埋到土里,而他们埋下眼皮的地方就长出了茶树。
  然而,苏俄神话学家、斯拉夫传统文化专家叶莲娜·列夫基耶夫斯卡娅指出,传统上,人们认为维是斯拉夫民间神话人物,甚至有关维的文章已经出现在了神话辞典中。为了证实维确实是民间想象的创造,必须要找到拥有维的全部特征或者至少是大部分特征的人物。然而,斯拉夫民间故事中没有一个人物包含果戈里小说中维形象的所有特征,因而可以据此认定“维”这一形象是果戈里直接创造的,并非来源于斯拉夫传统文化。
  俄罗斯语言学家、伊朗学家瓦西里·伊万诺维奇·阿巴耶夫则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是否有权不顾果戈里自己的声明,仍然要怀疑维的民间文化来源。问题在于,果戈里为什么要制造这样的骗局,为什么要在民族情节中加上一个陌生的角色,然后又宣称这是平民想象力的伟大创造。阿巴耶夫认为,虽然维在小说的末尾才出现,且小说中描写维的篇幅也不长,但是果戈里以“维”作为标题,正是想要强调,维才是小说的主角,之前的情节正是为后面维的出现做铺垫。在对维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在乌克兰民间故事中找不到维相关的材料,可以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阿巴耶夫根据自己对印度伊朗神话的研究,将印度伊朗神话中的Vayu与维进行对比,寻找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对此,列夫基耶夫斯卡娅在自己的文章反驳道:“有趣的是,果戈里自己是否知晓这个奥赛梯魔鬼的存在?”阿巴耶夫的另一种看法是,维可能是处于基督教强压之下的古罗斯多神教中死神的形象。因为小说中霍马虽然成功地战胜了巫婆和一群其他的妖魔鬼怪,却在维出现之后就咽气了。此外,阿巴耶夫相信,目前断定斯拉夫文化中缺少与维类似的现象可能为时过早,学者们应当对整个斯拉夫世界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研究。
  果戈里世界文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历史学家德米特里耶娃·叶卡捷琳娜·叶甫盖尼耶夫娜认为,小说写于1835年,那个时候人们对本民族的神话知之甚少,相关研究也未大面积展开。因而,果戈里并没有对维的民间起源进行详细的阐释。如果按照果戈里所说,维是民间传说的主人公,那么它的形象就应该出现在民间故事中。但是事实上人们找不到这样的人物。尽管如此,民间故事中也经常能够看到与果戈里小说中的维非常相似的形象。比如,在斯拉夫民俗学研究者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阿法纳西耶夫记录的《伊万·贝科维奇》的故事中,主人公伊万被带到地下宫殿的主人面前,而这个主人就是维,他躺在铁床上,什么也看不见,长长的睫毛和浓密的眉毛把眼睛完全盖住了。他叫来12个强壮的勇士,命令他们:“拿来铁叉把我的眉毛和睫毛抬起来,我看看是哪个家伙杀了我的儿子。”德米特里耶娃认为,果戈里小说中的维有铁铸的脸和手指,阿法纳西耶夫记述的故事中有铁床和铁叉,对于“铁”这一元素的热衷也是证明他们相似的一个重要依据。
  总之,维是矮小敦实的,有着像坚硬树根一样干瘦的手脚;身上蒙着一层黑土,还有铁铸的手指和脸、仿佛来自地下的声音以及垂到地上的眼皮。在他出现之前会出现狼一样的叫声。它不是用眼神杀人,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注视着某个人而用不洁之力使得所有的辟邪符失效。它更像是一个死亡传播者,而不是杀人的人本身。上述大部分特征都能够在不同的斯拉夫民间人物的身上发现。但到目前为止,确实无法找到完全或绝大部分特征与之相符的另一个独立形象。
  三、结语
  通过本文中的资料梳理人们能够发现,斯拉夫文化中确实存在很多与果戈里小说中的维拥有相似特征的人物,但目前确实无法定论该形象的准确来源。此外,在当代文化中,维的形象不止一次地出现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维确实已经成为斯拉夫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国外关于维的形象探源的研究为数不多,国内关于维的材料更是少之又少,但这并不能削弱维这一形象在斯拉夫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本文只是对维的文化起源的初步探索,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应该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总之,探究维形象民族文化根源,有助于人们了解维在斯拉夫文化中的意义,从而帮助探究俄罗斯民族的世界图景,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丁歌(1995-),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表意之象即为“文学象征意象”,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对某事物的观察所赋予的哲理性思考。在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那些能够蕴含某种精神的形象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言外之意。自古以来,中国诸多诗人热爱刻画渔夫形象,从屈原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浑兮,可以濯吾足”,到管道昇的“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不光文学家热衷此类的象征意象,历代或在宫廷或在江湖的画师也都钟情于或这样或那样的象征意
期刊
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家、理论家、美学家,《闲情偶寄》是其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其中戏曲方面的内容一直为人们所学习与研究,体现了李渔的美学思想,最为突出的是“求真”这一思想。本文对李渔“求真”美学思想形成历史背景进行探究,重点论述李渔如何体现“求真”思想,主要从词曲创作以及场上表演两方面来具体分析,最后对李渔“求真”美学思想进行评价,阐述其价值意义。  一、“求真”美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商品经济的发
期刊
周作人以科学理性对中国传统中庸之道进行改造,用科学精神置换出新时代的中庸之德,内在地包含着冲破封建独断理论的束缚,将思想的触角深入至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内部,为同时代作家所不及,具有丰富的思想意义。相较于儒家的中庸之道,周作人的中庸主义具有时代特征和现代品格,即为人为文主张闲适冲淡,反对迷信的敬畏,以科学理性的精神为基石,凭知性优雅的格调立身处世,摒弃传统中庸之道的庸俗成分,釆借西方现代文化的优秀品质
期刊
《米花之味》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生活现实意义主题的影片,反映了以小见大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影片用生动活泼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去挖掘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生存问题和真实感人的生活细节;去呈现深刻严肃的社会问题和思想主题;去找寻人类对生命和情感的终极追求,引发人们对于“什么是人类对生命本真和情感艺术的追问和思考”。  《米花之味》是80后青年导演鹏飞导演的关于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之一,这部影片的焦点
期刊
舞剧《粉墨春秋》是一部风格独特、色彩艳丽、情感浓郁、哲理深刻的大型原创古典舞剧,它不仅展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更展现了戏曲人对人生目标的执着追求,凸显了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历经的磨难和辉煌。舞剧弘扬了民族文化,倡导了民族美德,是一部极富思想性的作品。《粉墨春秋》艺术表现形式独特,以中国古典舞为主要表演风格,同时借鉴中国戏曲的诸多表演形式,用现代思维和视角来表现人性、人情、人理,深入挖掘人的本质和中国戏
期刊
中国人都说人生有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和洞房花烛夜。这其实是对男子而言的,那么于一名女子而言,前面两项是远比不上出嫁为妻这一庄严时刻的。在张民的诗歌《奶奶的葬礼》中,第一句便是“你又一次被人高高举起了,奶奶”。奶奶的一生有两次是被人举起的,第一次是奶奶作为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而第二次则是她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刻,两次的举起都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  人们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奶奶
期刊
北魏《元桢墓志》是早期元氏墓志风格的反映,其风格独特,受到学书者的青睐。从文字学的角度切入去考察其在汉字演变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演变特点,以此窥探当时刻工水平,是抛开主观审美、做冷静思考的有效办法。本文拟从碑别字和刻工两个方面来探讨,更加辩证地认识《元桢墓志》的文字价值及艺术价值。  《元桢墓志》是元魏宗子志石,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约北魏中期。据《魏书·高祖纪》载:“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
期刊
歌剧是举世闻名的一种国际性传统音乐艺术。作为音乐综合艺术的最高形式,歌剧具有文化属性。改革开放以来,恢复发展起来的中国歌剧的创新和繁荣,为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供了健康的精神食粮,促进了国家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并且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的歌剧复苏热潮中,歌剧《伤逝》在艺术上可贵的探求精神使得该剧获得成功,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这部歌剧综合运
期刊
“集唐”是明清传奇里下场诗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本文以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为例对“集唐”现象进行分析。《牡丹亭》共五十五出,有五十四出标明下场诗,除第一出外,均以“集唐”的形式出现。通过对集句出处的探究以及美学阐释,笔者概括了下场诗“集唐”的三种功用,并以此分析汤显祖在《牡丹亭》下场诗多选用中晚唐诗句的原因。  下场诗又被称作“落诗”“落场诗”,通常由每出戏的末尾由人物下场时念诵的几
期刊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非裔女作家,《最蓝的眼睛》作为她的处女作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其中,自然意象有着丰富的意义,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深度剖析,发现小说里的黑人女性命运与大自然紧密相连,自然生态的破坏使以佩克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的精神生态遭遇重创。在白人文化至上的社会背景下,为解决黑人女性的精神危机,黑人女性需要借助自然认识自我身份,树立黑人女性的身份意识。研究自然意象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作品所蕴含的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