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分判下的生命与融通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代以来,伴随中国现代化进行的是“西学东渐”和整个中国自上而下的,从精神层面到器物层面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传统思想文化的坍塌,西方思想的涌入,使西方的科学主义、进化论思想在短时间内取代了传统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普遍认同。伴随而来的除了理智主义、科学主义与传统儒家思想、德性精神的对立之外,还有人的精神生活的疏离、意义缺失、异化等问题。为了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认为应该重新竖立儒家思想,用儒家思想来扭转“时代精神的堕落”。
  关键词:理智;意志;生命;理性;自然;文化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7-0078-02
  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之下,中国被迫开始了第二次的“西学东渐”。相比于汉唐时期佛教的传入,这一次的“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更为深远,也是更为彻底的。它涵盖了器物到制度,再从制度到精神的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对整个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深入、彻底的冲击,这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对传统中国社会影响最深、冲击最大的无疑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上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衰落,社会根基的坍塌,西方理智主义、科学主义、的盛行,使得传入中国不久的西方科学精神,基本上代替了儒家德性精神,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最主要价值标准。但是在唯科学主义背后,隐藏着将人等同于物的危险。而如果将人等同于物,那么人性的异化,人生意义的迷失也就会在所难免。有鉴于此,牟宗三提出在中西哲学的分判之中重竖儒家思想,用儒家思想来扭转“时代精神的堕落”。
  一、 理智与意志的分判
  牟宗三对于理智与意志的判定是建立在对于中西文化判定的基础之上开出的。在对比中西文化之时,他说“中西文化的会合时必然的趋势。不过,在我们所差的是智的开出,即科学之知的表现;在西方所差,所差的是德的启发,天心的呈露”。牟宗三用“智”引出西方文化,用“德”引出中国文化,由此分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并力图使中西文化在“智”与“德”的交汇中实现融通。这种看法是从近代以来维新学者到现代新儒家的几代学人的共同思想主张,也是风雨飘摇年代中的重要使命。
  在把握西方文化之时,牟宗三认为西方文化系统是以“智”为代表的。他说“西方文化的长处,在了解普遍性之理(逻辑的),但不知中国的道和太极的普遍之理(形而上学的),虽然讲到上帝,不过他们顺智的路讲上帝仍是知识的”。西方文化是建立在感觉经验与思想逻辑二分的基础之上的,西方哲学由柏拉图所开启的理性传统,认为感觉经验所感受到的世界是不真实的、是假相,只有感性背后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可靠的。感觉是虚假的,是不真实的,是不能够成为知识的,只有经过逻辑化、体系化的分析之后,感觉才可能成为知识,成为思想。西方哲学在发展伊始就将感觉与思想分开了。思想与感觉,此在与彼岸的分离固然使西方文化在智的系统、科学的引出和知识系统上有所成就,并在近代以来的几百年中迅速崛起,但却因为先天的将思想与感觉分离而使整个认识过程变得分裂、零碎。
  果说理智所彰显的是知识、知性,那么实践则被意志所彰显,意志是实践的根源。牟宗三从意志、实践的角度来批判西方哲学,认为传统西方哲学在康德之前都是把意志看成“随意挥洒”(arbitrary),是非理性的横冲直撞。这样,就天然的将理智与意志二分。牟宗三认为西方哲学既要讲理智的知性、理性原则,又要讲意志的绝对自由,讲意志坏的一面,直至康德才认为意志不仅有坏的一面,而且有好的一面,认为意志是道德意志(moral will),是有理性的意志(rational will)。这种讲法在西方始终没有被真正的领悟与接受,而还是把意志落在“盲目的意志”(blind will)与生物学上。所以,正是因为西方哲学将理智与意志的对立,才使西方文化在智的系统,在科学的方面有所成就,但是在实践所彰显的意志的系统则始终不能有很好的进入。
  二、生命与理性的对立
  顺着西方文化将理智与意志对立的讲法,在西方文化中他们也将生命与理性看成是对立的。“他们认为生命是非理性的概念,所谓理想、正义、公道、是非。都属于理性方面。生命里则没有什么理想、正义、公道与是非。二者是对立的”在西方哲学发展的源头,古希腊时期,西方哲学就将生命与理性看做分裂、对立的,并将二者分开来讲,不能做到真正的契合与融通。其结果就是“生命与理想都是偏的,都没有讲好”。随着西方哲学与文化的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关注的重心早已不再是传统的中国哲学和儒家经典,而是将关注的重心和思想研究的重点都放到了以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西方哲学上。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近代以来以西方文化所代表西方国家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上都处于领先的地位,西方文化自然也就要代替传统儒家哲学在中国居于显学的位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将儒家定位一尊之后,传统中国哲学自身需要启蒙的内在诉求。但与所有思想文化传播的路径一样,在这次“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哲学、西方文化的引入也是经由器物到文化的、由表及里的、分阶段、分层次的、逐步的引入与吸收。自然,与现实联系更贴近的西方科学及其与之相近的西方理想主义哲学天然的也就收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与认可。鉴于这种情况,牟宗三认为“三四十年来,稍微能接近一点西方哲学的,得了一点意味的,便很不喜欢讲生命、价值、意志这类的概念。他们认为这都是情感的、冲动的,不是学问的对象。”而学问、知识的对象则只剩下了外在的理智理想、科学理性和逻辑,生命则只剩下了“原始的冲动与混沌”,“不是学问所贯注到的地方”。
  相比于近代的唯科学主义与唯理性主义,或与具有唯科学主义、唯理性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相比,牟宗三认为古代的“前圣往贤,都是在生命上讲学问,他们首先把握生命”。但是,古代的中国人所讲的生命与西方人所讲的混沌的、与理想相对立的生命不同,是确定的、真实的生命。传统中国把握生命与理性的方式也与西方分裂式的讲法不一样,牟宗三认为古代中国学者“首先把握生命,同时也首先把握理性。但是他们的理性,一方面不是外在的纯智的理性,一方面也不是与生命为对立”。二者是相和谐调护的。中国文化中的生命在与理想的和谐调护下也是湿润的,是和谐的生命。中国古代哲学的关注点在道德,在仁,并能开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大学问”,其原因也在于对“生命的正视”。西方文化及其学问在中国盛行之后,学问只是成了与生命无关的外在的知识,以牟宗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也正是有鉴于此,才提出要调和科学与宗教、理性与生命、理智与德行的冲突,并力图以此来扭转时代的唯理智主义和唯科学主义倾向。“中国所讲的学问,即明明德的学问,是生命的学问。生命终究是真实的(心灵、生命、物质三个概念都是真实的,是最基本的存在,必须承认,必须肯定),是基本的存在。如不了解生命,只是外在的事实(材料),并不是真了解历史,要了解历史的真实性(reality),非通到生命不可”所以,要通到生命,关键就在于对生命的正视,并通过正视内在的生命,挺立内心中先天的道德心理、道德感受,消除理智与意志、理性与生命的对立。   三、自然与文化的冲突
  自然与文化、自然与人文的对立是人类发展以来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对矛盾双方的对立随着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行,也变得愈加突显。并且由单纯的自然与文化、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对立、冲突延伸到其背后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在近代以来不到二百年的历史中得以突显,并成为整个社会性的大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固然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经的阶段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西学东渐、新旧文化、东西方文明对话下的必然产物。毋庸讳言,整个十九、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化精神都是自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时代出现了反人文的现象。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爆发的“科玄论战”则应该说是自然精神与人文精神、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一次最集中、最有针对性的对话。这场论战虽然从结果上看是以胡适、丁文江所代表的“科学派”战胜了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但玄学派在人生观的住在与问题意识却引导了儒学的现代复兴与现代新儒家的发展。
  针对近代以来出现的反人文现象,牟宗三认为这是一个只对自然感兴趣,对人文不感兴趣的时代,“这个时代,大家只对自然有兴趣,对人文则不感兴趣。自然与人文史对立的。凡研究或欣赏自然,其背后的精神都是‘量’的,讲人文则是‘质’的。质的保住价值,量的,则泯灭价值”。“倾向自然,其背后的精神,是量的精神。质的精神是价值世界”智的世界是价值世界,它的根源在于人内在的道德心性,因此其表现相应的就具有主义、理想的色彩,就需要在现实中得以实现。现实世界所表现的是量的精神,就是要在量的范围内限制价值理想的实现,和它所实现的限度。而落入现实世界的质的世界,在现实世界的表现中也就只剩下了受到限制后的量的差别性,量就消解了质的差异性。
  固然自然世界背后的量的精神可以使人“从限制差别中解放出来”,但其结果却是对价值世界、对人文世界的破坏。消解之后,形成的是单纯由量表现的质,是价值主义、理想主义的真空,以及虚无主义的盛行。要真正从内在的人文世界重新建立价值世界,还要从质的精神进行重新的建构,以牟宗三为代表的整个现代新儒家也正是要在理智主义与虚无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重新挺立被量的精神所消解掉了的内在的文化精神,挺立质的世界及其背后的人文精神,从而进行一个大扭转。
  参考文献:
  [1]人文讲习录:中西哲学的会通[M].桂林: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宋志明.现代新儒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1.
  [4]李翔海.民族性与现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 义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胡 悦]
其他文献
摘要:《鄂伦春族文学》运用跨文化、跨学科、跨民族、跨地域的方法,突破了纯文学类型分析的研究视角,运用哲学、美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及田野调研材料,对鄂伦春族口述文学及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伦理意识展开理论分析,总结了鄂伦春族既有的文学史成就。   关键词:鄂伦春族;审美意识;生态伦理;民族精神;文化传承     鄂伦春族文学是鄂伦春人在自然环境中化合了的生
期刊
摘要:马克思非常重视对人的研究,追求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一生不变的主题。马克思青年时期从《博士论文》时期的自由意识哲学中抽象的人到《德法年鉴》和《手稿》中的人本主义的人,发展到《形态》里的唯物史观中现实的人,马克思对人的认识的转变体现了其哲学的演变历程。   关键词:马克思;抽象的人;唯物史观;现实的人     马克思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人”是马克思一生进行研究的核心,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
期刊
“8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凝聚成13亿的中国力量”,当热播宣传片《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以变幻的场景呈现一个古老而又朝气蓬勃的中国,人们在光影交错的时空激荡中深切感受到,“中华号”巨轮行稳致远,需要从容驾驭的领航者;中国现代化列车驰向远方,需要强劲有力的火车头。  这是一组每每读来让人心生感慨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在21个省区市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87.3%的群众认为不正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而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本文立足于2014年12月出版的《辽沈大地改革潮:20世纪80年代振兴辽宁的探索与实践》(下册),对李长春在主政辽沈大地的7年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举措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梳理: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党性教育,强调作风建设、盘活优良作风,强调发挥正反两面典型的引领与
期刊
摘要:东北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了东北,东北人民最先体验到了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和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毅然站在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最前沿,领导东北人民坚持了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斗争。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不仅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序幕。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伟
期刊
摘要:大庆精神是党史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创新发展。新时期,大庆幸福谣的唱响是大庆精神的发展与传承,是党史文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具体表现。从大庆精神到幸福谣,党史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一致的,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自我更新,这体现了党史文化在传承中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体现了我党在发展过程中党史文化自我完善的连续性。  关键词:大庆精神;党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观念是时代的风向标。新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而性别公正尤为需要引领和倡导。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可以看出党和政府行动的姿态和决心,而深入探讨社会性别观念及其影响,推进科学社会性别观念纳入社会发展主流,则是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与和谐发展,实现妇女权益和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社会性别;法律权利;认知
期刊
摘要:有这样一位美国军人,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曾两次来到中国北方,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朱德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及五个省,行程不下三四千公里,成为访问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第一个外国军官,他就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时任美国海军陆队战上尉、美国驻华使馆海军参赞的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  关键词:卡尔逊;中国  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不仅是中
期刊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结束时,7万羽和平鸽振翅高飞,飞过天安门广场,飞越人民英雄纪念碑,飞向蓝天,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祈愿。  在中国首次举行抗战胜利日大阅兵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阅兵展示的是国力和军威,裁军展示的是和平的诚意,两者的结合传递的是中国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辩证把握。  “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遇到了困境,教师讲授枯燥无味,学生兴趣淡薄,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在多年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过程中,发现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文化资源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亲近易信和灵活生动的优势,把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之中,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借力唐山地方文化资源,辅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取把唐山精神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组织学生到爱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