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科教学过程中对智障生的德育渗透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教学中,智障儿童的德育途径有多个方面,其中在课堂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德育的主渠道之一。德育从来不是机械的说教,德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也使其具有持久鲜活的生命力。本文就德育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实现谈几点浅显看法。
  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164-01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而德育并不是单纯的空洞的道德说教,其实现途径是多元化的。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时曾说,在数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沿着科学之路做一次为真理而斗争的旅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对真理与正义的胜利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可见,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
  1.德育与智育的结合
  学生智育的开发源自于德育的引导与诱导,学生德育的实现受益于智育的发展。因此,对受教育者而言,德育与智育都有重要意义,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语文教学中的《亲人》这一课题为例,其中渗透德育的内容是显而易见的。教授《亲人》这一课,教师要确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顺序:一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热心肠”,教育学生学习妈妈热心待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二是从文章总结“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中让学生体会领悟到这位老奶奶确实需要帮助。三是通过对课文中描述的妈妈和“我”帮助老奶奶的具体言行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尊老敬老的思想感情。四是结合课文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和动作演示,深化学生对尊老爱老这一优秀传统的认识。五是布置家庭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周末去一次敬老院,并以此写一段话,提高学生观察力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综上,语文教案设计其实也是德育教案设计,教师要注重整体性的教学方法,除了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外,还要求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加强联系,摸清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彻底打通语文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壁垒,增强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德育与体育的结合
  体育与德育不分家,这是教育界的共识。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段学生的体育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地方版《培智学校体育学科大纲》也指出体育课的开展要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身心健康得到发展,逐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德育与体育的结合是多方位的。例如,在体育活动中,锻炼的不仅是学生的体质,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而这些恰恰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如何实现体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呢?最关键是需要教师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两者无缝衔接起来。例如,体育课的队列练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渗透德育。队列练习属于集体动作,需要全体学生的步调一致,精神饱满。如果在此过程中,有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做错了动作,影响的将是整个集体。这一过程是教师渗透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时机,教育的好,可以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其对文明礼貌、组织纪律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在体育室内课教学中,德育同样存在。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体育名人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刘翔、中国女排等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精神。
  3.德育与美育的结合
  我们常说真善美,真与善属于德育范畴,美属于美育范畴。也有人认为,善的才是美的,美的也才是善的,两者属于同一范畴。托尔斯泰就說过,美属于道德范畴。但总的来看,真善美融合在一起,说明德育与美育不可分割,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德育就一定要重视美育,这是因为美育和德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在培智学校中,面对智力有缺陷的学生,要想实现德育与美育的结合,最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过程中体现出德育的价值来。例如,在教授《春天来啦》这一课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在学习《彩蝶飞飞》这一内容时,要设计“培养按程序学习、制作的良好习惯。”这一个德育目标,当学生做出式样、纹饰独一无二的纸蝴蝶时,也便是这一德育目标的实现之时。
  4.德育与劳动的结合
  劳动课也就有育人功能,也是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孩子强不强,壮不壮,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勤劳有为的良好习惯,是家庭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对智障儿童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先天智力缺陷,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以提高其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基本生活技能、常识教授为内容的劳动课的开展既是智障学生的生存需要也是德育需要。因此,劳动生活化的主题教育既是劳动课的应有之义也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学生在获得劳动技能的同时,其协作、沟通与交往、吃苦耐劳品质的养成也会相应得到提高。例如,在进行《缝补衣裤》这一课题时,可以对学生渗透艰苦奋斗教育,在进行《缝制小布袋》这一课题时可以让智障学生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的小主人。在进行《做凉拌菜》这一课题时,可以让学生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其自信心,使其更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孔瑞.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203-204
  [2]张克勤.在传授知识中渗透德育教育[J].教学研究,2000(02)
  [3]车益明.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5):11+19
其他文献
文章得到了在一般距离空间中等距映射的等距延拓结果,并改善了文献[3]中的定理的证明的一些小问题。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朝向有趣的,多样化的方向开展。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尝试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采取这样的拓展形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就简要的分析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163
宋学是讲义、理,关注解释、综合,汉学是讲考证,讲究对一个一个文本的具体研究。只讲汉学则烦琐细碎,缺乏全面之观察,只讲宋学则空谈心性,为人所诟病。历史学的性质应是考据和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其运用范围和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将其有效运用于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之上,能够真正促进教学改革现代化进程,同时保障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身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所以本文也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0-014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这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哪位教师对这个问题重视,说明这位教师的工作重点抓得准,他(她)所教的学生的成绩一定是好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利用代数数论的方法,证明了不定方程x^2+16=y^3无整数解。
设计了一个基于本地验证的金融卡保护系统,通过对持卡用户进行人脸摄像,以及相应图像变换处理,提取出人脸眼球、鼻翼、嘴角5个特征部位几何位置,计算出8个特征值,以此在金融卡应用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对于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依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提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课前预习习惯的对策。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倾向于开发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以及协作的能力。课前预习作为学生正式开始上课前,对所要学习章节的一个独立理解的过程,对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有着积极的推进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