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初中话题作文的开放性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xiu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考试中的话题作文,让教师们习惯了给学生命题,然后用统一的方法指导学生审题、构思、写作等,学生的思维因此而被固定、僵化。作文呈现模式化,共性明显,个性缺乏。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开放性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其进行自由写作、展现自我,在作文中充分彰显个性色彩。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以《桥》为例,对话题作文的开放性教学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开放教学开门见山提供素材思路导航动手实践
  一、开放教学的重要性
  曾经有一则关于作文教学的笑话流传甚广:老师告诉学生脑袋要灵活,写作文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上一种方法就要信手拈来,潇洒地“通吃”多种题目。比如,开头只要会说一句“屈原向我们走来……”就能“启发”学生包用百题,可谓简便易学。请看如何“变通”:题目《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他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题目《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他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兮’,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当他举身赴汩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教师就这样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当然这只是一则笑话,有点戏谑的成份,借以揶揄教师作文教学中投机、俗套、机械的现象,但是作为语文教师,笑过之后我们不免有点儿尴尬。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实施开放性教学,在作文的拟题、立意、技法、语言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很多行之有效的写作范式,以此丰富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话题作文的写作中自由立意、尽情发挥、抒写心灵、绽放个性。而且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也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放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长、有所获。具体到话题作文教学上,就要求教师“尽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有话可说,敢说真话,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和机会,充分自由地表达自我”这就对我们的话题作文提出了开放性教学的全新要求。
  二、以《桥》为例的话题作文开放性教学
  在话题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开拓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话题中包含的广阔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写作角度,充分想象,大胆创新,新颖立意。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把话题作文的教学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下面我以《桥》为例,谈谈自己在进行话题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开门见山,展示写作话题。
  桥,大地上多么真实而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坚强、执着,默默地从这一边跨到那一边,让这边的人过去,让那边的人过来。人的一生要经过无数的桥,有地上的桥,还有心中的桥。桥让你到达成功的境地,桥让你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桥上还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桥啊桥,面对这个字眼,你想到了什么?请以《桥》为话题,放飞思维,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吧!相信自己:我能行!
  (二)、提供素材,体验把握话题。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桥,它们造型各异;在桥上也曾发生过许多故事,有的悲壮激烈,有的哀婉动人;更有无形的“桥”横亘于人们心灵之间,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体验“桥”的风采吧!然后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桥的照片,如卢沟桥、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等等;接着又利用FLASH演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故事,播放《魂断蓝桥》的电影片段;最后深入到无形的“桥”: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成一条大河,真诚便是架在大河上的美丽拱桥;心与心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座“桥”,走上这座桥,你将再一次体验生命的脉动;比尔·盖茨说过:“互联网是我与地球村的桥梁。”全球互联网络就是一座无形的“桥”,我们可以通过这座桥足不出户而游遍世界,可以在家里倾听远方教授的讲课,可以和全世界人民一起共享人类智慧的累累硕果,互联网这座桥已把整个地球连成一个村落。
  (三)、思路导航,激活创新细胞。
  进一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可以写成一篇说明文,介绍桥的组成、种类、历史等,从中选取一两座有代表性或者特殊意义的桥加以重点说明;可以写成与桥有关的故事,以桥为背景,寄予各种情感,如故乡的小桥边童年的身影以及儿时的友情等;也可以用桥来比喻人生,我们的理想在河的彼岸,只有以实际行动架起一座“奋斗的桥”,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还可以从桥的沟通作用这个角度出发去立意,如真诚是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交流是桥,让心与心的隔阂逐渐消融。
  (四)、动手实践,充分彰显个性。
  鼓励学生开拓思维,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角度,以“桥”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立意新颖、主题突出。
  三、对本课例中开放性教学的分析、点评和总结
  “开放性教学”就是一种教师点拨启迪、学生自我发展的教学方法,讲究学生活动为主、学习行为开放等原则,旨在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在本课例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教学”的特点:整堂作文教学课是在教师主导作用的控制下,赋予了学生最充分的民主,是一种学生以多种形式全面发展自我的教学方式。
  具体说来,一是教学目标的开放,“开拓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话题中包含的广阔内涵”,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开放性;二是写作内容的开放,“可以写成说明文,可以写成与桥有关的故事,也可以用桥来比喻人生,还可以突出桥的沟通作用”,体现了写作内容的开放性;三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欣赏了各种桥的建筑照片、鹊桥相会的FLASH动画、《魂断蓝桥》的电影片段,分析了比尔·盖茨的名言……”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感受,增强对桥的感悟和体验,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四是思维时空的开放,本堂作文课虽然规定了话题,但学生的思维丝毫不受时空的限制,他们身处教室,但可浮想联翩、异想天开,体现了思维时空的开放性。
  总之,“开放”的本意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放性教学的涵义就应当理解为“解除”教师对学生的“封锁、禁令、限制等”,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愉悦自发地学习。我们面对一个事物、现象或一道作文题,思维不能只走一条路,要全面展开。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特点,甚至每个因素出发,展开思考、大胆想象,只有这样,一个又一个新的立意才能产生;只有坚持开展开放性教学,一篇又一篇不落俗套的成功文章才能诞生;也只有坚持开展开放性教学,一个又一个个性十足、与众不同的学生才能真正获得最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唤起学习兴趣,用数学的应用价值调动学习兴趣,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用数学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作文能力是一种社会需要。纵观人类的文明史,一切知识,一切先进思想的传播和继承,科学的发明和技术的进步,总之,人类文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交流,离不开书面表达。可以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因此,教学生学会写作,是完善学生,使学生更好地存在于社会所必需的。
政策工具是行政管理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为研究各类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政策工具,如关税的使用受到越来越严格
【摘要】几何是一门单调、枯燥、乏味的学科,如何让几何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如何让学生听得高兴,记得轻松,用得舒心。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各个教学环节,不仅导入要引人入胜。而且讲解要言简意赅,风趣幽默。我从自身出发,认为初中几何高效课堂应把握好以下七大环节,  【关键词】几何教学口诀归纳反思  一、导入要引人入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对于一节课来说,难就难在开端,头开好
我认为,中年级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小学生作文训练是习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同于写作,更不同于创作。中年级属于作文起步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教学中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出口,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如果我们能围绕作文能力的形成,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因素,科学制定每一学段的习作目标,以单元组教材为单位,由低到高循
电梯作为现代人常用的特种设备,安装前后的检验工作都要有效落实,以此保障使用安全性.随着高层建筑数量增加,电梯使用数量也在增长,电梯事故频繁出现,由此可知电梯安全保障工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走“群众路线”,变革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群众”)为学习的主体,真正落实“群众路线”,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课堂教学“群众路线”落实课堂效益  当下,全党正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路线教育”运动,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我们的”群众”就是学生。  一
【摘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自主识字方法,重视学法指导。倡导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识字学习参与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识字教学插上双翼。游戏识字法、字谜记忆字法、儿歌识字法等都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好措施。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直观形象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识字教学要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