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生活在佛教和“清谈”极盛的时期,却基本上不信也不采纳这些。但佛学和玄学对他都有潜在的影响,比如说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他生活的超脱性,都能够看出佛教的影响。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来与道教合流。释道合流的端倪就出现在汉与魏晋时代。从陶渊明的日常状态和诗歌里面,可以看到大量“清静无为”的实践。“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归园田居五首·其二》)但他又并没有走向极端,没有完全“绝尘想”,这与他的儒家情怀密切相关:出世的同时尚不能放下入世的牵挂。他不停地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纠缠:“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还是无法忘记读书人的作为。
但最终他还得待下去,安于田园生活,觉得这样的逃避于自己更为相宜。陶渊明的这种选择远离了是非之地,但并没有一躲了之无所事事,而是要打理一片田园,这是一种体力活,对一个读书人也很不容易。这与那些专门的“隐士”是完全不同的。
当时对陶渊明来讲有两只“丛林”里的大动物是必须提到的:一个是桓玄,一个是刘裕。这两个人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搅动得非常严重,对陶渊明的命运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之间相互厮杀,先后称帝,对晋室都有过跟随与背叛。刘裕残酷地杀害了晋恭帝:先是把恭帝贬为零陵王,让人杀死晋恭帝妃妾生下的所有男孩;后又派张伟携毒酒前去鸩杀晋恭帝,张伟不忍害主,饮毒酒自尽;刘裕又派人用被子闷死了晋恭帝。人为了攫取权力可以变得这样残忍,真是令人发指。
整个事件对陶渊明构成了极大的刺激。因为诗人的曾祖毕竟是为晋室服务的重臣,而背叛晋室的军阀就这样结束了晋室,这对他必然会引起心底的强烈震动。
陶渊明从小深受儒家传统的熏陶,年轻时抱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当他面对这样一片“丛林”时,心里有愤怒更有恐惧,还有重重矛盾。他写出了《述酒》这样的诗,曲折地对刘裕给予了鞭挞:“诸粱董师旅,芊胜丧其身。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或勤。”鲁迅先生就谈过《述酒》,说它具有强烈的揭露性。类似的意绪在《感士不遇赋》里表达得更为深重:“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在《咏荆轲》里则写道:“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诗人将无比的憤怒与勇气留在了诗中,而且借古喻今,小心暗喻,是足够谨慎了。这当然是必要的,是在一种特殊时势下的特殊表达。当时风行的玄与佛,清谈与任诞,不过是一个严厉时代酿出的另一杯苦酒而已,对一个具有深刻责任感的诗人,真是苦到了无法下咽。在这样的时刻,诗人可能感到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法“养生”,没法“逍遥”也没法“安命”。
鲁迅先生谈到了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因为听到了诗人午夜里的另一种吟唱。这种声音压抑在夜色里,在偏远的野外显出了更大的张力。我们平时不会将“勇士”的形象扯到田园主人身上,可是这里真的生活着这样的一个人:渴望“提剑”,默念“死知己”。
如果不是遥望着远城烽火,满是刺鼻的硝烟和血腥味,一个躺在树荫下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激烈思绪。田野清风的另一边就是火焰,就是哀号和痛不欲生。诗人太熟悉这些悲惨的场景了,所以无法安稳地一个人度过长夜。
不过他的恐惧和愤怒也许一样大。他实在是一个书生,一个弱者。他的柔弱和强悍交织一身,只能躲在一角吟哦,在纸上记录。
但最终他还得待下去,安于田园生活,觉得这样的逃避于自己更为相宜。陶渊明的这种选择远离了是非之地,但并没有一躲了之无所事事,而是要打理一片田园,这是一种体力活,对一个读书人也很不容易。这与那些专门的“隐士”是完全不同的。
当时对陶渊明来讲有两只“丛林”里的大动物是必须提到的:一个是桓玄,一个是刘裕。这两个人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搅动得非常严重,对陶渊明的命运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之间相互厮杀,先后称帝,对晋室都有过跟随与背叛。刘裕残酷地杀害了晋恭帝:先是把恭帝贬为零陵王,让人杀死晋恭帝妃妾生下的所有男孩;后又派张伟携毒酒前去鸩杀晋恭帝,张伟不忍害主,饮毒酒自尽;刘裕又派人用被子闷死了晋恭帝。人为了攫取权力可以变得这样残忍,真是令人发指。
整个事件对陶渊明构成了极大的刺激。因为诗人的曾祖毕竟是为晋室服务的重臣,而背叛晋室的军阀就这样结束了晋室,这对他必然会引起心底的强烈震动。
陶渊明从小深受儒家传统的熏陶,年轻时抱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当他面对这样一片“丛林”时,心里有愤怒更有恐惧,还有重重矛盾。他写出了《述酒》这样的诗,曲折地对刘裕给予了鞭挞:“诸粱董师旅,芊胜丧其身。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或勤。”鲁迅先生就谈过《述酒》,说它具有强烈的揭露性。类似的意绪在《感士不遇赋》里表达得更为深重:“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在《咏荆轲》里则写道:“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诗人将无比的憤怒与勇气留在了诗中,而且借古喻今,小心暗喻,是足够谨慎了。这当然是必要的,是在一种特殊时势下的特殊表达。当时风行的玄与佛,清谈与任诞,不过是一个严厉时代酿出的另一杯苦酒而已,对一个具有深刻责任感的诗人,真是苦到了无法下咽。在这样的时刻,诗人可能感到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法“养生”,没法“逍遥”也没法“安命”。
鲁迅先生谈到了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因为听到了诗人午夜里的另一种吟唱。这种声音压抑在夜色里,在偏远的野外显出了更大的张力。我们平时不会将“勇士”的形象扯到田园主人身上,可是这里真的生活着这样的一个人:渴望“提剑”,默念“死知己”。
如果不是遥望着远城烽火,满是刺鼻的硝烟和血腥味,一个躺在树荫下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激烈思绪。田野清风的另一边就是火焰,就是哀号和痛不欲生。诗人太熟悉这些悲惨的场景了,所以无法安稳地一个人度过长夜。
不过他的恐惧和愤怒也许一样大。他实在是一个书生,一个弱者。他的柔弱和强悍交织一身,只能躲在一角吟哦,在纸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