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韵悠长,意味无穷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结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一节课如果有凤尾般鲜艳夺目、俊俏多姿的开头,有内容丰富、环环相扣的过程,结尾却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结果极有可能功亏一篑,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一个好的结尾不仅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可以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曲终收拨当心画”的感觉,使人觉得情韵悠长,意味无穷。一节课的结尾与开头、过程一样重要,需要精心设计。
  一、比较鉴赏,品析情韵
  笔者在教学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时,课后练习里安排诗人席慕容撰写的《乡愁》与其比较阅读。在完成规定的练习后,教学中是这样结尾的:主题上,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被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先生在大陆生活二十余年,二十年的生活积淀,二十年的故园情深。因而,祖国大陆更是他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女诗人席慕容和余光中先生一样,祖籍在大陆,也都出生在大陆,后来定居台湾。她的故乡,在她的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长大。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人为的山河阻隔,她与故乡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同样是她的灵魂的归依。因而,在这两位诗人的作品中,都弥漫着无限的乡愁。在主题的深刻上,如果单从家国之思的角度,余光中先生的诗作,无疑更具有精神上的穿透力。他把乡愁演绎成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既而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最后扩大成为一湾浅浅的海峡。那浓浓沉郁的乡思感情,那跃然纸上的游子之思,即使是铁石心肠的汉子,纵然为“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英雄,只要他读一读、品一品,相信精神和灵魂都会受到触动,埋藏于内心深处的故乡情结也会被唤起。在意境上,席慕蓉将乡愁的意境扩大到“对已逝的美好事物的眷恋,或者是一种远古的乡愁。”诗人用“没有年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怀恋和怅惘的情感。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柔美悠远。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给人一种独特悠远的深邃之美,诗人席慕蓉的《乡愁》却更多地给人一种缠绵悱恻的细腻之感。通过比较鉴赏,学生对两位诗人的概况,对两首诗的主题、意境及独特之处都有比较明晰的了解,对诗歌抒发的感情及蕴含的情韵有了更深的体悟。
  二、精准概括,曲终收拨
  教师以准确、概括的语言,将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教学的重点、难点,突出主题,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如上《斑羚飞渡》一课,结束时笔者根据精心设计的板书(画出两座山的彩虹)进行强调性的总结。首先,强调文中完美的形象——镰刀头羊的塑造。当所有“老幼组合”成功飞渡后,“只它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与彩虹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它也成了一尊不朽的塑像,生命虽然逝去,但形象却永驻人类的精神之巅。其次,文中美丽意象的描绘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彩虹在文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自然而然的雨后彩虹,它使走投无路的斑羚把虚幻当成了真实,有一只母斑羚“神情飘渺”,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第二次是“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这是生命的链条,是舍己为群的彩虹。第三次是镰刀头羊也“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这是它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义无反顾地“走向那道彩虹”。它们以长者的死换取幼者的生,以生命为代价保护种族生存的斑羚精神就是那绚丽的彩虹,虽转瞬即逝,却久在人心。文章实现了形美、景美、神美的和谐统一。如此概括总结,主旨一目了然,形象铭心刻骨。
  三、悬念质疑,意犹未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这启迪我们在课堂结尾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发人深省的结尾语言,进行设悬结尾,激励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感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使课堂教学自然向课后延伸,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渴求,又并非等待教师下一回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讨论,自己寻找答案,实现教学目标的拓展和知识的升华。如:在教学《塞翁失马》一文将近结尾时,我问学生:“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是不需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要求学生课后相互讨论。结尾质疑可以理解为课后延伸的质疑,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时,学生热情高涨。笔者抓住这一契机,拟出这样结尾:“杨志失了生辰纲后命运如何,晁盖等人取了花石纲后又会有哪些故事发生,你们想知道吗?后面还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不断地演绎,这些都可以从《水浒传》中了解到。《水浒传》中还有很多英雄好汉,比如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等,这些英雄好汉演绎了一个个更精彩、更动人的故事,留待你们自己去阅读,相信读了以后你们一定会爱不释手的。”这一设疑激趣、悬念留白式的课堂结尾不露声色地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阅读兴趣激发起来,使得课堂自然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媒体应用,韵味无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高科技已经以全新的速度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成了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可以将丰富的画面、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使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情境,使抽象的静态审美对象活跃为具体、动态的画面,从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平添无穷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教学《孤独之旅》一文,最后通过视频,播放杜小康在经历千辛万苦,鸭子终于下蛋时,激动地喊出:“蛋!蛋!爸,鸭子下蛋了!”然后用双手慢慢地、极其郑重地捧起鸭蛋,随之流下了既激动又幸福的泪水。这泪水里饱含了多少的辛酸,承载了多少的期盼,既有付出后终有回报的欣慰,也有风雨中终于长大的无限感喟。种种复杂的情感,通过视频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师生眼前,给学生以深深地震撼。笔者教授《孔乙己》一课时,结尾以视频播放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在众人的嘲笑声中,他用双手爬着离开酒店,走向死亡,走向坟墓。这一情景,使学生对事态炎凉,人情冷漠,以及那个病态的社会造就的病态的人,留下极其深刻印象,也激发他们更多的思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和思想实际,精心设计匠心独运的结尾,将教学小课堂帶入社会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之面,形成课堂教学的第二次飞跃,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主要是些名家名篇,覆盖的知识面广,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篇目甚至和其他的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落实语文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审美的意识,形成语文课堂自身的特性,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是每个语文老师必然经历的课题。它需要通过教师自身的魅力——语言的魅力,组织课堂的魅力,去实现作品的审美功能。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像一篇好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教育有关的各因素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势必对教师产生新的挑战,特别是对农村初中教师的挑战最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自教育对象(学生)方面的挑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农村外出打工成了众所周知的社会现象。许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成了他们的监护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自然落在上一辈人身上,隔代教育势必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爷爷
要使得学生积极、主动、乐观地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必须唤醒学生潜在的自我学习意识,给学习设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其次要使得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励下不断地学习,再者,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抛弃不良的学习习惯,将自主学习持续下去,这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保证。下面详细论之:  一、明确目标,为自主学习提供方向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犹如航船在浩瀚的大海里迷失了方向,不知
【内容摘要】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等问题,而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也占很大的比重,因此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原因并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原因分析提高能力有效策略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
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春》是传统篇目,现在仍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如果把《春》比作青春少女,那么“盼春”、“绘春”、“赞春”则构成她的美好身段。她在春天的大观园里,从“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中分花拂柳而来,温柔地笑着,快乐地唱着,活泼地走着。  每次读《春》,都有新的体验,既而内化为美的感悟,如衔珠玉,似嗅芝兰,妙不可言。各类赏析文章对比喻句评得多,而对拟人句的评析常让人有
【内容摘要】语文能力来自课内,用于课外。我们就是从高中语文文本学习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把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阅读、鉴赏、写作等语言问题。语文学习,要达到课内和课外的有机衔接,实现学习和运用的有效结合,才算达到真正的学习目标。由知识而能力,而方法,本案例选取一个典型的课堂文本学习片段,力图体现这个学习目标。  【关键词】文本学习 拓展 方法和能力  【设计定位】  文本的阅读学习,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加深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尽管教师在课堂中都会运用提问,但是不同的提问效果不一样。成功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唤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中总是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去悟,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产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达到新课标的重要保证。为此,中学英语教学,要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中学英语教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情感教育,寓教于乐,利用成功教育和表扬艺术,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英语教学 兴趣 培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于1925年写的一首词。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世界的豪情壮志。  【学习过程】(简述)  一
【内容摘要】本文从一个班级管理中的点点滴滴谈起,搜集一些真实事例,浅入深出,阐述了正面教育不仅让学生憧憬未来,还让学生净化灵魂,提高品质修养。  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受到的正面教育是很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不管是“感动中国”还是“人物评选”等节目,都是以正面报道来震撼人教育人。当然,负面影响造成的危害也不小,迫使我们的教育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学校是正面引导的窗口。我们必须让这窗口放大。一言以蔽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