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政治课充满活力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8229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老师讲政治课难教,有的学生说政治课枯燥乏味不好学。如何破解“难教”与“不好学”的难题呢?要解决这对矛盾就必须让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充满活力呢?我认为,必须做到如下四点:
  1.关注理论的发展
  关注理论的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时,要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注意吸纳新的理论成果,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为教学活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我们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要把脉络理清讲透,让学生明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都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将进一步地发展完善,这样把各个知识点串联成线,学生就容易掌握,容易记牢。同时,党的几代领导人,都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师,一定要带头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课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政治课教师必须掌握党的理论精髓,首先自己要学懂吃透,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才有明确的方向,我们的教学内容,才会更加丰富和完善,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教学也才更有吸引力和活力。
  2.贴近生活实际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所讲授的内容除了应付考试以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种现象的存在,可以说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这里所说的实际生活,不能只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的生活,只有来自生活的理论,才能解释和说明生活,才能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寻求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统一,使学生懂得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在于指导实践,规范生活。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只要做到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反映生活实际,思想政治课必将活力无限。 1、让学生了解重大时事。在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素质教育的今天,时事教育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极为重要一环。我们应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让他们了解重大的时事。通过这种方式的教育,让学生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调查研究,走进现实生活。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就要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了解实际情况的根本途径,就是进行调查研究。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同学们明白,只有在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决定才是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因而,我们只有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在日常学习、待人接物、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调查研究。不清楚的事要问一问;不懂的问题,要再三考虑。学生掌握了调查研究的方法,不断地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就能理解知识,形成技能。
  3.联系学生成长过程
  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成长过程,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就应该为学生塑造好心灵的大厦。怎样做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给学生以温暖。每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用思想政治教育之光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冰点”,使他们感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认为思想政治课有学头。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她随母亲生活,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无力供养她上学。上高三时,她觉得自己大了,并且是一个女孩子,家里负担重,不忍心让母亲再为自己操心,遂产生了退学打工的念头,得知情况后,我一方面做她母亲的工作,使她尽力说服女儿;另一方面,我又把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学校经研究为她减免了大部分学费,并给予她适当的生活补助。后来,她考上了大学,现在还经常和我联系,表示感谢。还有一名男学生,在上高一的时候,英语成绩一度很差,他有些灰心丧气,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我及时帮助他分析问题原因,拿出了解决的办法。他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信心,狠下功夫,成绩很快提高,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既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又是学生思想发生转化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又是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其活力的过程。 2、及时疏导。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防止带着个人偏见和情绪观察事情,反对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这是我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血气方刚,年轻气盛,情绪有时不够稳定,认识问题往往容易出现偏差。这要求我们在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时,一定要查明原因,不能只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无时无处不与他人、集体和社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作为老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明白,不仅要处理好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之间的关系。切忌“哥们意气、小团体主义”。在社会生活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共同进步。
  4.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长期以来有些人对政治学科的认识是:政治就是说教式的讲道理,是远离生活实际的空洞枯燥的概念、原理、方法的堆积,学生大多也是用机械记忆的方式来学习政治课。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到知识、从练习到背诵的传统教学,使学生感到政治课索然无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政治课教学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从知识到知识的教学方法,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情境反映的问题。通过问题情境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体性的发挥是问题情境教学的核心,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参与情况。在问题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地位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我们首先要注重营造一个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环境,注意个体差异,尊重他们、鼓励他们、信任他们。在问题讨论时,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想法,不急于评价各种想法,抹杀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分析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确表达想法,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想法的特点,强化他们合理判断与理性沟通的能力。在评析讨论的结果时,不拘泥于答案的唯一性,不求答案的全面性,哪怕是其中的一个小观点甚至它是有失偏颇,教师都要充分肯定和鼓励他们,同时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努力的正确方向。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问题情境的分析过程中也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向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去感知、去接受、去探求知识。这样,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主动探究获得新的体验、新的知识,理解也最为深刻。 我们可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四个方面,经常用新的理论充实完善自己,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那么,这就会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难教”与“不好学”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其他文献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激流中,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着困难、风险、挫折与失败,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并能接受各种挑战,以及具有较强克服挫折能力的强者,已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障碍或干扰其目的不能实现,需求欲望不能满足时的消极心理状态,被规定为挫折;进行克服个体需求未满足时消极的心
期刊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提出问题,说明他们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教学生怎样回答问题上,虽然回答问题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学会提问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投入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深入地了解、掌握知识深层
期刊
西藏农牧区的学生因为第一母语是藏语,所以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在学习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小学语文是西藏农牧地区的汉语文基础教学,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以后藏族农牧地区汉语文的发展水平。如何培养藏族农牧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对兴趣的激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1.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
期刊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记得我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时不时思想就跑别处去了,或困乏了。但是,如果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其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学处的心理,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美术的兴趣爱好比学语文的兴趣浓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将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手段引入课堂,可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打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能正确的演示或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帮助,能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创新、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  1.引导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理念:“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即在教学中要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品格形成,情感态度。多年的教学中,每一年班里总会有一些学困生,一直以来,我格外关注他们的成长,最终使他们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1.关爱他们,激发进取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然而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毁灭一个学生。农村学
期刊
倾听是人类接触世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是幼儿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容易重视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忽视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殊不知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幼儿口语表
期刊
作业是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查漏补缺的重要环节。有作业就有批语,作业批语是常规教学五环节之一,可传统的语文作业批语往往只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只是简单地写上甲、乙、丙、丁或A、B、C、D等鉴定性话语,内容简单,方式单一,缺少情感,缺乏个性,至于便于师生沟通、充满温暖性的话语与心理疏导的相关文字更是少之又少,而《新课程纲要》明确指出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可是许多小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觉得阅读是一件苦差事,毫无情趣,使阅读一直成为学校的软勒,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好”读书、“乐”读书是关键。叶圣陶先生说过:“良好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