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单词量少,有的学生就连正确的拼读都很困难,更谈不上阅读了,每次考试,学生的阅读理解得分总是很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首先要引导他们正确地拼读课本上的单词和课文,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语法讲解、个个击破,慢慢地引导他们提高阅读的能力。
  一、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当前,许多中学生没有明确学英语的宗旨和目的,好像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把课外阅读看成是浪费时间,不愿花时间阅读。有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喜欢用手和笔指着读,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对一词一句进行分析,等别人早已读完,他还不知文章所云。要彻底改掉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并非易事,是要下一番苦功的。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短文,可以少读,但要天天读。如果平时时间紧,就少读点,在假期多读点。这样久而久之,便可积少成多,不但能增加所学词汇的复现率,而且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阅读指点,提出不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教给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泛读、略读、跳读、细读),一方面要在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效率,反复训练理解技巧。例如,要弄清所给材料“写什么”,把握其基本内容。第二步理清文章段落层次,摸准作者的行文思路。如何理解和阐述支持中心思想的事实和细节,如何从字里行间去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如何进行梳理归纳,如何进行逻辑推断,如何理解人物性格,如何辨认图形,学生只有熟悉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辨析,才能真正提高有效阅读率。
  二、 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培养的又一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因此,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或选的材料太长、太难,都有可能使学生兴趣索然,最后将材料速之高阁,不了了之。那么,难度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读物的难易一方面是生词量,另一方面则是句型。要求学生过分地扩大词汇量是不现实的,但如能多看些句型变化较多的读物,则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所以我认为取材应本着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原则。我向学生推荐的材料起初是一些幽默故事,词汇量在100左右,生词率不超过2%,然后逐渐向一些短篇的童话故事系列集过渡。另外,还指导学生查字典,并极力表扬那些勤使用字典的学生;经常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就这样,从选材来看由短到长,生词量从少到大,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经过精心安排,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
  三、 钻研阅读技巧
  在练习阅读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着重记住和理解文章中的首段或末段,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一般来讲,绝大多数文章的中心是用一个句子表达的,只要抓住了主题句,就能掌握主题大意。主题句一般在文章中的开头或结尾,因此学生应该阅读文章的首段和末段,在限定时间内速取文章的大意。有的文章生词量大,例如科普文章,有些专业术语需要阅读前让学生认识,但对一些通过上下文能猜出的词,最好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去猜,只要意思相近就给予表扬,并指导学生注意构词法去猜其含义,这样猜得越多,学生的猜词功夫就越强。
  四、 增强阅读的数量,培养阅读习惯
  有的学生老是问我:我的阅读水平怎么老是提不高呢?我问:你们一天看多少篇文章?他们说平时没有看,只是在课本和考试中看一点。所以我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不高,主要是量没有上去,单是靠课文和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除了平常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辅导练习外,还需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每课时应有一篇150~200单词左右不同体裁的短文,每天至少要阅读5篇以上的短文,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能使学生的词汇量及语法知识在阅读中得到复习和巩固,让学生获得更多新知识、新信息,从而大大地提高他们语言的运用能力。
  总之,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按年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让他们开阔视野,培养其阅读的能力。
  
   (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仿佛一曲灵动悠扬的乐曲,又犹如一座价值不匪的知识宝库,正等待着教师与学生用充溢着火花的智慧共同去开启宝库的大门。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在
【正】 珠海经济特区,十五年来,在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大胆探索,勇于开拓,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构建中学创新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思路。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合理地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为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思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
本文主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概述了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教学现状,现阶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过去的旧观念下的那种“满堂灌”,到现在部分教师的“满堂问”都
一堂课就是一首乐曲,教师是指挥者。学生是演奏者,所以乐曲是否动听,要看指挥者,也要看演奏者。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乐曲的旋律从哪里来?我们可以从“读”上面来谱曲。中国也有句古话
初中新版音乐教材所选的音乐欣赏歌曲,内容健康向上,旋律优美。风格多样,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那么,教师如何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让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拨动全体学生的心弦,在教
魏书生和陶继新两位老师的职业并不相同——他们一个长期在教育第一线,一个长期在教育媒体,但是他们却有惊人相似的心态:淡定、从容、与人为善,并深深享受教育的幸福。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如何教育学生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已成为各所高校乃至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与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中一门崭新的开发潜能、强化潜能的科学。它将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与时事政治、就业形势等多方面知识相融合,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开发个人能力,确切精准地认识社会,在分析个
假如为教育家制作“名片”,那张“名片”上应该写着什么?  研究中外古今的教育家,我发现,在他们的“名片”上,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博学”“大爱”“悟性”和“独立”几个大字。  其一,博学  因博学而“名”的,清华园的陈寅恪教授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对十三经不但大部分能背熟,而且对每字必求正解”;“他通晓世界各国文字二三十种,甚至中亚一些已经死亡的文字也能通晓”。学生称“先生学术精湛,汪洋似大海,仰之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