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了解乳腺癌病人术前化疗的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对40例行术前化疗的乳腺癌病人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自测及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乳腺癌患者在术前化疗普遍存在恐惧、焦虑、抑郁、抗药心理等心理问题。结论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应用相应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乳腺癌;术前化疗;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3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52-02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证实,术前化疗可以促进乳腺局部肿瘤和转移灶的退缩,扩大手术适应证及缩小手术范围;还可降低癌细胞的活性,预防术中肿瘤细胞的播散,控制临床上未发现的微小转移灶,降低乳腺癌的转移;以及提示肿瘤对所用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等。实践证实,术前化疗具有降低分期的优势[1]。由于术前化疗会增加等待手术的时间,延长住院日期,大多数患者确诊后希望马上手术,加之对癌症及化疗的不良反应的恐惧等,会增加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本文通过调查了解乳腺癌术前化疗病人的心理问题,实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1年1月——2013年2月进行术前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40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6例,小叶原位癌10例,粘液腺癌4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为(48.2±9.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7例,初中13例,小学7例,文盲3例。
1.2 方法 对40例乳腺癌术前化疗的病人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2]共20题,按1-4级平分,待自评结束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再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为患者的得分值,分界值为50分,SDS>50分判断为抑郁,其中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69分以上为重度抑郁;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2]问卷计算及评定方式同抑郁自评量表。在患者住院后3天内,由作者亲自发放自评量表,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然后由患者独立操作,要求20分钟内完成,并当场收回问卷。
2 结 果
通过SAS、SDS两种量表测定,乳腺癌术前化疗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有轻度以上抑郁症状的24例,占60%;有轻度以上焦虑症状的35例,占87.5%,见表1。
3 情绪反应及护理对策
3.1 恐惧 与病友沟通过程中发现本组病人90%有恐惧心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受社会上“癌症=死亡”的错误认识的影响,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就等于是被判了死刑或死缓,这种对癌症的恐惧主要来自于对死亡的恐惧。二是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恐惧,由于化疗可能引起呕吐、脱发、局部皮肤坏死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本身的毒性反应,大多数病人错误地认为化疗药物是一种毒药,这种恐惧主要来自于对化疗药物的不了解、化疗知识的缺乏及对化疗后自我形象的担心。为了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我们坦诚地回答病人的疑问,耐心地给病人讲解癌症的有关知识,告诉病人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随着医学的发展,有的可以带癌生存,甚至可以根治,恢复正常的生活。我们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认识、素质以及不同的理解和承受能力适当解释病情,对于文化层次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采取隐瞒病情真相的护理保护措施,与她们谈话时,要热情、耐心、细致,使她们在精神上减少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知情机会,避免患者情绪低落,丧失治疗信心。对一些知识修养高、性格乐观的患者进行试探性的交谈。知道其已经对自己的病情略知一二时,我们以必要的医学知识、心理知识与之沟通。着重指出心理状态和紧张情绪可以导致病情的恶化。给病人讲述以前成功的病例,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2 焦虑 由于大多数病人认为,手术是治疗疾病的唯一方法,手术越快越好,而术前化疗使等待手术的时间延长,病人焦虑的情绪会随之增加。本组病人中有焦虑心理的35例(占87.5%)。有一位27岁的病人,在怀孕8个多月时被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她是生了孩子一个月来住院的,当被告知是先化疗才实施手术后情绪不稳定,显得焦虑不安。从与患者的交谈中了解到患者知道自己身患癌症,而孩子才出生一个月,害怕看不到孩子的成长,一心只想尽快手术,早日回家陪孩子。为了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首先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她谈孩子,并向其描绘尽早治愈后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景象。其次是给予耐心细致地讲解术前化疗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告诉患者手术并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让患者明白医护人员的心情和病人的心情是一样的,医生会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为其治疗,让其早日康复,使其愉快的接受治疗。
3.3 抑郁 这种情绪主要来自家庭条件较困难和性格内向型的病人。对家庭经济的担扰及强烈的责任感,会使患者产生抑郁。由于术前化疗使等待手术的时间延长,住院费用会增加,患者焦急忧虑的情绪也会随之增加,而不良的情绪对愈后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抑郁的病人或责怪自己患病,或反复讲述自己过去的言行,产生有罪感或自责感。本组病人发生抑郁的24例(占60%)。护士热情、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式,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受,表达抑郁的情绪,并给予积极的关心体贴,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使其愿意说出心里话。认真倾听患者主诉,了解其抑郁的原因和心理需求;与病人家属及其工作单位联系,争取家属、亲友及单位的合作和配合,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帮助患者适应现状,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
3.4 抗药心理 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后,常有严重的化疗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毛发脱落、血管损伤等痛苦。且患者需要进行多次化疗,因此患者往往表现出愤怒、暴躁乃至放弃的情绪。本组病人有抗药心理29例(占72.5%)。我们与患者进行交谈,并且注意讲究谈话艺术性,耐心听取患者倾述,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做耐心细致的解释。首先要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尽可能全面地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化疗药物治疗的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及情绪支持,解释化疗不良反应是一种暂时性的反应,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并请完成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以获取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在护理过程中应始终微笑服务,及时观察并处理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同时要动员患者周围的人,关心体贴患者。亲人情感的微妙变化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如果亲人对她关心体贴,患者的悲观情绪就会减轻,甚至消失,反之患者悲观心理会加重。有计划地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化疗反应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视自己出现的化疗反应,保护血管,给予饮食指导,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小 结
通过对乳腺癌术前化疗的病人的调查及观察分析,了解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心理支持,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統的帮助,缓解或消除病人的心理问题,通过对症处理可以减轻病人化疗的不良反应,以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并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林燕苹,陆劲松,邵志敏,沈镇宙.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J].中国肿瘤,2009(34).
[2] 王辛,王淑清.癌症患者临终心理护理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48).
【关键词】 乳腺癌;术前化疗;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3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52-02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证实,术前化疗可以促进乳腺局部肿瘤和转移灶的退缩,扩大手术适应证及缩小手术范围;还可降低癌细胞的活性,预防术中肿瘤细胞的播散,控制临床上未发现的微小转移灶,降低乳腺癌的转移;以及提示肿瘤对所用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等。实践证实,术前化疗具有降低分期的优势[1]。由于术前化疗会增加等待手术的时间,延长住院日期,大多数患者确诊后希望马上手术,加之对癌症及化疗的不良反应的恐惧等,会增加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本文通过调查了解乳腺癌术前化疗病人的心理问题,实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1年1月——2013年2月进行术前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40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6例,小叶原位癌10例,粘液腺癌4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为(48.2±9.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7例,初中13例,小学7例,文盲3例。
1.2 方法 对40例乳腺癌术前化疗的病人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2]共20题,按1-4级平分,待自评结束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再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为患者的得分值,分界值为50分,SDS>50分判断为抑郁,其中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69分以上为重度抑郁;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2]问卷计算及评定方式同抑郁自评量表。在患者住院后3天内,由作者亲自发放自评量表,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然后由患者独立操作,要求20分钟内完成,并当场收回问卷。
2 结 果
通过SAS、SDS两种量表测定,乳腺癌术前化疗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有轻度以上抑郁症状的24例,占60%;有轻度以上焦虑症状的35例,占87.5%,见表1。
3 情绪反应及护理对策
3.1 恐惧 与病友沟通过程中发现本组病人90%有恐惧心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受社会上“癌症=死亡”的错误认识的影响,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就等于是被判了死刑或死缓,这种对癌症的恐惧主要来自于对死亡的恐惧。二是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恐惧,由于化疗可能引起呕吐、脱发、局部皮肤坏死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本身的毒性反应,大多数病人错误地认为化疗药物是一种毒药,这种恐惧主要来自于对化疗药物的不了解、化疗知识的缺乏及对化疗后自我形象的担心。为了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我们坦诚地回答病人的疑问,耐心地给病人讲解癌症的有关知识,告诉病人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随着医学的发展,有的可以带癌生存,甚至可以根治,恢复正常的生活。我们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认识、素质以及不同的理解和承受能力适当解释病情,对于文化层次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采取隐瞒病情真相的护理保护措施,与她们谈话时,要热情、耐心、细致,使她们在精神上减少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知情机会,避免患者情绪低落,丧失治疗信心。对一些知识修养高、性格乐观的患者进行试探性的交谈。知道其已经对自己的病情略知一二时,我们以必要的医学知识、心理知识与之沟通。着重指出心理状态和紧张情绪可以导致病情的恶化。给病人讲述以前成功的病例,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2 焦虑 由于大多数病人认为,手术是治疗疾病的唯一方法,手术越快越好,而术前化疗使等待手术的时间延长,病人焦虑的情绪会随之增加。本组病人中有焦虑心理的35例(占87.5%)。有一位27岁的病人,在怀孕8个多月时被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她是生了孩子一个月来住院的,当被告知是先化疗才实施手术后情绪不稳定,显得焦虑不安。从与患者的交谈中了解到患者知道自己身患癌症,而孩子才出生一个月,害怕看不到孩子的成长,一心只想尽快手术,早日回家陪孩子。为了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首先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她谈孩子,并向其描绘尽早治愈后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景象。其次是给予耐心细致地讲解术前化疗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告诉患者手术并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让患者明白医护人员的心情和病人的心情是一样的,医生会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为其治疗,让其早日康复,使其愉快的接受治疗。
3.3 抑郁 这种情绪主要来自家庭条件较困难和性格内向型的病人。对家庭经济的担扰及强烈的责任感,会使患者产生抑郁。由于术前化疗使等待手术的时间延长,住院费用会增加,患者焦急忧虑的情绪也会随之增加,而不良的情绪对愈后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抑郁的病人或责怪自己患病,或反复讲述自己过去的言行,产生有罪感或自责感。本组病人发生抑郁的24例(占60%)。护士热情、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式,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受,表达抑郁的情绪,并给予积极的关心体贴,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使其愿意说出心里话。认真倾听患者主诉,了解其抑郁的原因和心理需求;与病人家属及其工作单位联系,争取家属、亲友及单位的合作和配合,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帮助患者适应现状,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
3.4 抗药心理 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后,常有严重的化疗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毛发脱落、血管损伤等痛苦。且患者需要进行多次化疗,因此患者往往表现出愤怒、暴躁乃至放弃的情绪。本组病人有抗药心理29例(占72.5%)。我们与患者进行交谈,并且注意讲究谈话艺术性,耐心听取患者倾述,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做耐心细致的解释。首先要根据病人的理解及承受能力尽可能全面地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化疗药物治疗的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及情绪支持,解释化疗不良反应是一种暂时性的反应,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并请完成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以获取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在护理过程中应始终微笑服务,及时观察并处理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同时要动员患者周围的人,关心体贴患者。亲人情感的微妙变化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如果亲人对她关心体贴,患者的悲观情绪就会减轻,甚至消失,反之患者悲观心理会加重。有计划地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化疗反应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视自己出现的化疗反应,保护血管,给予饮食指导,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小 结
通过对乳腺癌术前化疗的病人的调查及观察分析,了解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心理支持,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統的帮助,缓解或消除病人的心理问题,通过对症处理可以减轻病人化疗的不良反应,以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并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林燕苹,陆劲松,邵志敏,沈镇宙.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J].中国肿瘤,2009(34).
[2] 王辛,王淑清.癌症患者临终心理护理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