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述
近炸引信(proximity fuse)是按目标特性或环境特性感觉目标的存在、距离和方向而作用的引信。曾称为非触发引信(non-con tact fuse)。近炸引信可以配用于杀伤弹、破甲弹、杀伤/破甲两用弹、爆破弹、攻坚弹和破障弹等主用弹,也可以配用于燃烧弹、发烟弹等特种弹。配用于杀伤弹、破甲弹、杀伤/破甲两用弹时,综合效能的提高非常明显。近炸引信是最能体现弹药先进性的一种引信,是一种最有可能实现弹药解除保险和发火控制智能化的引信。
发展简史及作用特点
近炸引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人们最早利用声、光、磁等物理场,研制成功声近炸引信、光近炸引信和磁近炸引信等。20世纪40年代才研制成功无线电、气压、静电近炸引信。但最早装备的近炸引信是主动式无线电引信(也称为雷达引信),当时称为可变时间(VT)引信。50年代又出现了红外线光引信。到60~70年代,随着雷达、集成电路和遥控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研究激光引信、自适应引信、半智能乃至智能引信创造了条件,70年代末出现了自适应引信,90年代末出现了可识别敌我目标特性、接受环境信息和使用者指令,并能进行系统分析,自行选择最佳作用时机的半智能引信在我国,近炸引信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 50年代,1959年研制成功第一代采用电子管的无线电近炸引信,1967年研制出红外线近炸引信。70~80年代,相继研制成功第二代晶体管无线电近炸引信、第三代集成电路无线电近炸引信、磁引信和声引信。
近炸引信的作用特点是引信不接触目标便能起爆,没有延迟时间和触发机构,完全依靠其敏感装置来感应目标的存在、速度、距离、方向,在距目标一定的距离时即可起爆弹药。它的优点是能大幅度提高武器系统对地面有生力量、装甲目标和空中、水中目标的毁伤概率,提高弹药对各种目标的毁伤效果,减少弹药的消耗量,对需要近距离爆炸的弹药,如杀伤弹、破甲弹等,是最适用的引信。近炸引信的缺点是比较容易受干扰。为了提高近炸引信与战斗部的有效配合,增强引信的抗干扰能力和感觉目标与环境特性的能力,近年来,人们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如将目标特性编码技术、目标特性敏感技术和其他新技术、新原理融合,研制成功数字式编码引信、目标敏感引信和多选引信,使近炸引信的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分类
近炸引信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感受目标物理场的不同,近炸引信可分为无线电近炸引信、光近炸引信、声近炸引信、磁近炸引信、电容感应近炸引信、静电近炸引信、动压近炸引信等大类。各大类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类。如无线电近炸引信按其工作波长的不同,分为米波、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无线电近炸引信等;按其工作体制(信息探测方法),分为多普勒、调频、脉冲、脉冲多普勒、比相和编码无线电近炸引信等。光近炸引信可按光谱特性,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近炸引信等。声近炸引信可按工作的声波频率,分为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近炸引信等;按工作原理,分为动声、静声、声梯度、声差动和线谱近炸引信等。磁近炸引信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磁感应近炸引信、磁饱和近炸引信和磁膜近炸引信等;还可按感受不同的磁场参数,分为静磁、动磁和磁梯度近炸引信等。人们习惯上把无线电近炸引信以外的各种近炸引信统称为非无线电近炸引信。
按作用方式,近炸引信可分为主动式(场源在引信上)、半主动式(场源既不在引信上,也不在目标上,由使用方专门设置和控制)、半被动式(场源既不在引信上,也不在目标上,且不受双方控制)和被动式(场源在目标上)近炸引信四类。
按可控制的精度,分为一般精度和高精度近炸引信两类。
此外,还可以按其他方法进行分类,如按配用的弹药、配用的武器等分类。
结构特点与作用原理
近炸引信一般由发火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爆炸序列和能源装置等部分组成。它与其他引信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发火控制系统比较复杂。近炸引信的发火控制系统一般由敏感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执行装置等组成。在弹丸接近目标时,引信的感应式敏感装置根据目标及周围环境物理场(如电磁场、光强场、声场、静电场、压力场和磁场等)所固有的某些特性,或目标周围物理场因目标出现而产生的某些变化,来感应目标信息,将感应的信息传送给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装置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筛选和鉴别处理,从繁杂的信号中区分出目标信息,提取目标信息所反映的目标位置、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等特征量,并与战斗部毁伤能力特征数比较,当目标的特征量包容在战斗部毁伤特征数以内时,就是战斗部的有利炸点,信号处理装置便向执行装置输出启动信号,执行装置再向爆炸序列输出起爆信号,使爆炸序列中的电起爆元件发火,引爆战斗部的装药,完成引信的使命。
不同类型近炸引信,发火控制系统的作用原理略有区别,如:
无线电近炸引信是利用无线电波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其广泛配用于对付各种地面、水面和空中目标的杀伤弹或杀伤/破甲弹;
光近炸引信是利用光波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
磁引信是利用弹药接近目标时磁场的变化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主要用于对付坦克、舰艇等目标,也可配用于各种导弹,用以对付飞机、导弹等带有磁性金属的目标;
电容感应引信是利用弹药与目标接近时电容量的变化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通常配用于杀伤弹、杀伤/破甲 弹、破甲弹和爆破弹等,用以对付地面和空中的各种目标;
声引信是利用声波(或声信号)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通常配用于水雷、鱼雷等弹药,用来对付舰艇等目标。
典型近炸引信
已研制成功的近炸引信型号很多,但一般是一些配用于中、大口径弹药的引信,用于中、小口径弹药的很少。配用于中、大口径弹药的近炸引信,也主要集中在无线电近炸引信等几个主要品种。有些近炸引信,如激光引信、静电引信和动压引信等,大都还处于研究攻关与试制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两种使用最普遍的近炸引信。
MK2杀伤弹近炸引信
是著名的瑞典博福斯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80年代初开始装备,主要配用于L/70式40mm高射炮用新型杀伤弹,是当时性能最先进的近炸引信之一。
该引信采用多普勒原理,主要由射频部件、放大器、触发器部件、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电源、点火和传爆序列等组成。引信的工作过程是:弹丸发射后,装有电解液的玻璃瓶在后坐力的作用下破碎,将电源激活,大约在弹丸飞出炮口200ms后,引信解除保险。这时,射频部件开始工作,在弹道上,高频部件通过天线向外辐射连续信号。当弹丸接近目标时,天线的辐射与接收信号不断发生变化,高频部件向低频放大器输出多普勒信号。当多普勒信号为某一预定数值时,点火电路接通,完成点火和传爆任务。该引信对飞机的最大作用距离为5~6.5m,对导弹的最大作用距离为3~4.5m。如果目标有足够的反射信号,引信的作用可靠性在90%以上。
在试验中,对巡航导弹发射3发MK2杀伤弹,近距离爆炸后在目标上穿洞30多个;在对瑞典飞机制造厂研制的靶机射击时,在目标近距离爆炸后,靶机被击穿500多处,其中有10余枚破片击中模拟飞行员。
该引信的主要特点是灵敏度高,有自毁功能,经预定的飞行时间后没有感应目标即可自毁。
默林通用近炸引信
是南非巴柯姆公司(Barcom Co.)研制的,主要配用于60~120mm迫击炮弹,稍加改进还可配用于杀伤火箭弹。该引信有触发和近炸两种作用方式,通过装定引信上的开关选择不同的作用方式。
默林通用近炸引信采用了近直角探测技术和变频技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能排除相互干扰、尘埃烟幕干扰和无线电辐射干扰。作用距离可根据地形及弹丸的落角、速度等参数进行微调。其作用可靠性达99%以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近炸引信。据厂家测定计算,综合效能是标准无线电近炸引信的 6倍。(全文完)
(编辑/王晓涛)
▲美国30mm LW破甲弹弹头近炸引信剖视
▲默林通用近炸引信结构
近炸引信(proximity fuse)是按目标特性或环境特性感觉目标的存在、距离和方向而作用的引信。曾称为非触发引信(non-con tact fuse)。近炸引信可以配用于杀伤弹、破甲弹、杀伤/破甲两用弹、爆破弹、攻坚弹和破障弹等主用弹,也可以配用于燃烧弹、发烟弹等特种弹。配用于杀伤弹、破甲弹、杀伤/破甲两用弹时,综合效能的提高非常明显。近炸引信是最能体现弹药先进性的一种引信,是一种最有可能实现弹药解除保险和发火控制智能化的引信。
发展简史及作用特点
近炸引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人们最早利用声、光、磁等物理场,研制成功声近炸引信、光近炸引信和磁近炸引信等。20世纪40年代才研制成功无线电、气压、静电近炸引信。但最早装备的近炸引信是主动式无线电引信(也称为雷达引信),当时称为可变时间(VT)引信。50年代又出现了红外线光引信。到60~70年代,随着雷达、集成电路和遥控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研究激光引信、自适应引信、半智能乃至智能引信创造了条件,70年代末出现了自适应引信,90年代末出现了可识别敌我目标特性、接受环境信息和使用者指令,并能进行系统分析,自行选择最佳作用时机的半智能引信在我国,近炸引信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 50年代,1959年研制成功第一代采用电子管的无线电近炸引信,1967年研制出红外线近炸引信。70~80年代,相继研制成功第二代晶体管无线电近炸引信、第三代集成电路无线电近炸引信、磁引信和声引信。
近炸引信的作用特点是引信不接触目标便能起爆,没有延迟时间和触发机构,完全依靠其敏感装置来感应目标的存在、速度、距离、方向,在距目标一定的距离时即可起爆弹药。它的优点是能大幅度提高武器系统对地面有生力量、装甲目标和空中、水中目标的毁伤概率,提高弹药对各种目标的毁伤效果,减少弹药的消耗量,对需要近距离爆炸的弹药,如杀伤弹、破甲弹等,是最适用的引信。近炸引信的缺点是比较容易受干扰。为了提高近炸引信与战斗部的有效配合,增强引信的抗干扰能力和感觉目标与环境特性的能力,近年来,人们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如将目标特性编码技术、目标特性敏感技术和其他新技术、新原理融合,研制成功数字式编码引信、目标敏感引信和多选引信,使近炸引信的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分类
近炸引信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感受目标物理场的不同,近炸引信可分为无线电近炸引信、光近炸引信、声近炸引信、磁近炸引信、电容感应近炸引信、静电近炸引信、动压近炸引信等大类。各大类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类。如无线电近炸引信按其工作波长的不同,分为米波、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无线电近炸引信等;按其工作体制(信息探测方法),分为多普勒、调频、脉冲、脉冲多普勒、比相和编码无线电近炸引信等。光近炸引信可按光谱特性,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近炸引信等。声近炸引信可按工作的声波频率,分为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近炸引信等;按工作原理,分为动声、静声、声梯度、声差动和线谱近炸引信等。磁近炸引信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磁感应近炸引信、磁饱和近炸引信和磁膜近炸引信等;还可按感受不同的磁场参数,分为静磁、动磁和磁梯度近炸引信等。人们习惯上把无线电近炸引信以外的各种近炸引信统称为非无线电近炸引信。
按作用方式,近炸引信可分为主动式(场源在引信上)、半主动式(场源既不在引信上,也不在目标上,由使用方专门设置和控制)、半被动式(场源既不在引信上,也不在目标上,且不受双方控制)和被动式(场源在目标上)近炸引信四类。
按可控制的精度,分为一般精度和高精度近炸引信两类。
此外,还可以按其他方法进行分类,如按配用的弹药、配用的武器等分类。
结构特点与作用原理
近炸引信一般由发火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爆炸序列和能源装置等部分组成。它与其他引信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发火控制系统比较复杂。近炸引信的发火控制系统一般由敏感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执行装置等组成。在弹丸接近目标时,引信的感应式敏感装置根据目标及周围环境物理场(如电磁场、光强场、声场、静电场、压力场和磁场等)所固有的某些特性,或目标周围物理场因目标出现而产生的某些变化,来感应目标信息,将感应的信息传送给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装置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筛选和鉴别处理,从繁杂的信号中区分出目标信息,提取目标信息所反映的目标位置、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等特征量,并与战斗部毁伤能力特征数比较,当目标的特征量包容在战斗部毁伤特征数以内时,就是战斗部的有利炸点,信号处理装置便向执行装置输出启动信号,执行装置再向爆炸序列输出起爆信号,使爆炸序列中的电起爆元件发火,引爆战斗部的装药,完成引信的使命。
不同类型近炸引信,发火控制系统的作用原理略有区别,如:
无线电近炸引信是利用无线电波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其广泛配用于对付各种地面、水面和空中目标的杀伤弹或杀伤/破甲弹;
光近炸引信是利用光波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
磁引信是利用弹药接近目标时磁场的变化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主要用于对付坦克、舰艇等目标,也可配用于各种导弹,用以对付飞机、导弹等带有磁性金属的目标;
电容感应引信是利用弹药与目标接近时电容量的变化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通常配用于杀伤弹、杀伤/破甲 弹、破甲弹和爆破弹等,用以对付地面和空中的各种目标;
声引信是利用声波(或声信号)获得目标信息而控制发火,通常配用于水雷、鱼雷等弹药,用来对付舰艇等目标。
典型近炸引信
已研制成功的近炸引信型号很多,但一般是一些配用于中、大口径弹药的引信,用于中、小口径弹药的很少。配用于中、大口径弹药的近炸引信,也主要集中在无线电近炸引信等几个主要品种。有些近炸引信,如激光引信、静电引信和动压引信等,大都还处于研究攻关与试制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两种使用最普遍的近炸引信。
MK2杀伤弹近炸引信
是著名的瑞典博福斯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80年代初开始装备,主要配用于L/70式40mm高射炮用新型杀伤弹,是当时性能最先进的近炸引信之一。
该引信采用多普勒原理,主要由射频部件、放大器、触发器部件、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电源、点火和传爆序列等组成。引信的工作过程是:弹丸发射后,装有电解液的玻璃瓶在后坐力的作用下破碎,将电源激活,大约在弹丸飞出炮口200ms后,引信解除保险。这时,射频部件开始工作,在弹道上,高频部件通过天线向外辐射连续信号。当弹丸接近目标时,天线的辐射与接收信号不断发生变化,高频部件向低频放大器输出多普勒信号。当多普勒信号为某一预定数值时,点火电路接通,完成点火和传爆任务。该引信对飞机的最大作用距离为5~6.5m,对导弹的最大作用距离为3~4.5m。如果目标有足够的反射信号,引信的作用可靠性在90%以上。
在试验中,对巡航导弹发射3发MK2杀伤弹,近距离爆炸后在目标上穿洞30多个;在对瑞典飞机制造厂研制的靶机射击时,在目标近距离爆炸后,靶机被击穿500多处,其中有10余枚破片击中模拟飞行员。
该引信的主要特点是灵敏度高,有自毁功能,经预定的飞行时间后没有感应目标即可自毁。
默林通用近炸引信
是南非巴柯姆公司(Barcom Co.)研制的,主要配用于60~120mm迫击炮弹,稍加改进还可配用于杀伤火箭弹。该引信有触发和近炸两种作用方式,通过装定引信上的开关选择不同的作用方式。
默林通用近炸引信采用了近直角探测技术和变频技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能排除相互干扰、尘埃烟幕干扰和无线电辐射干扰。作用距离可根据地形及弹丸的落角、速度等参数进行微调。其作用可靠性达99%以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近炸引信。据厂家测定计算,综合效能是标准无线电近炸引信的 6倍。(全文完)
(编辑/王晓涛)
▲美国30mm LW破甲弹弹头近炸引信剖视
▲默林通用近炸引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