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神话及其神格演变

来源 :韶关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祝融作为神话中的火神,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下,也被当作南方神。当"海"作为四方方位的代称时,南方神和南海神混淆起来。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扩大,南海变成地理意义上的实指,祝融又具了南海神之职,朝廷给南海神的加封也落到了他的身上。古老神话人物在传统思想观念作用下完成了神格上的巨大转变,从而兼备火神、海神(水神)两种矛盾的神格。
其他文献
期刊
胡昌勤,生于1958年9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化学药品检定前任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药典委员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药
剧本一般是为了演出而创作的,莎剧也不例外,然而关于莎剧汉译本可表演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提出,为演出翻译的莎剧应有助于取得原剧本的戏剧效果;重译莎剧应以准确理解和充
任何历史剧都是现代戏,莎士比亚从英雄史观的角度,用历史加艺术的手法,主要演绎了前朝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通过英法百年战争、玫瑰战争解开了英法贵族、贵族与王室的盘根错节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自译入中国之日起,紧随中国时代变迁而“变脸”,积极参与中国文化的构建,塑造了属于自己的“中国身份”。根据译介的身份特征,20世纪初至60年代,“四大
科学史家亚沃尔夫曾说,近代的科学是跟着文艺复兴而来的。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适逢科学革命的时代,医学作为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必然成为莎士比亚戏剧中一个不可
卞之琳以多弗·威尔逊的版本为基本参照,翻译莎士比亚悲剧,并对威尔逊的《莎士比亚简论》《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和《〈哈姆雷特〉里发生了什么》进行过滤式接受。他的《莎士
将《威尼斯商人》置于传统修辞学框架的研究试图表明,莎士比亚有意按照诉讼修辞原则进行创作。然而本文认为,在《威》剧中莎士比亚不仅无意凸显诉讼修辞的实效性,反而留下了
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请君人瓮》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探析动态表演性如何在戏剧副语言的翻译处理上得以体现。以语音分隔符号、语音替代符号、语音区别符号和语音修饰符号形
在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审慎管理理论框架与协调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08~2018年间商业银行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审慎管理共同影响银行信贷规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