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gxcgx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勤工助学的功能正逐渐从原本的助困开始向育人方面拓展,不仅具有解困助学的经济作用,而且具有“实践课堂”赋予的强化认知、人才培养和有效解乏的育人功能。高校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符合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一、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回顾
  从历史发展看,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可分为两大阶段。一是勤工俭学发展阶段:留洋勤工俭学运动的发展和国内半工半读的探索;二是勤工助学发展阶段:分为恢复和起步阶段(1980~1991年)、过渡和规范阶段(1992~1998年)、持续和发展阶段(1999~)。
  (一)勤工俭学发展阶段:从“留洋勤工俭学运动”到“国内半工半读探索”
  我国勤工俭学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留洋勤工俭学运动。19世纪末,清朝政府的洋务派出于“洋为中用”的考虑,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当时留学生的学费是一般家庭难以承受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时自费留学生中兴起了“俭学”之风。
  1914年,在留美学生中首先出现工读会性质的组织;1915年,巴黎成立“留法学生俭学会”,掀起一股勤工俭学留学法国的风潮。同年,蔡元培从“教育救国论”出发,将工学运动和平民教育作为改革社会的重要手段。他倡导“工学互助”,认为这样可以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1919年至1920年,勤工俭学运动处于最高潮。
  1958年,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在中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教育部发出通知,大力支持共青团的决定,肯定了勤工俭学的意义和作用。
  1958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视察武汉大学时,鼓励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此后,勤工俭学的教育改革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出现过“半工半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模式,推广过“燎原计划”“农科教结合”等改革经验,在当时的学校人才培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勤工助学发展阶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整个社会对教育、知识的渴求日益升温,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那又怎么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以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参与社会变革,继承、发展了勤工俭学,掀起了一股新的勤工助学热潮。
  在80年代初,复旦大学科技咨询开发中心首先提出将“勤工俭学”改为“勤工助学”,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虽仅一字之差,但却意味深远。前者是致力于劳工以俭省学费,后者则致力于自立成才,将所从事的活动与专业学习、能力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及个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学”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过去更为丰富、有所拓展。
  其间有代表性的发展阶段:(1)恢复、起步阶段(1980~1991年),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提倡和支持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并就勤工助学内容和形式等作了限定;(2)过渡、规范阶段(1992~1998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要求高校把勤工助学活动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和“学校重要的常规工作”,明确高校勤工助学不再仅局限于经济困难学生,而是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3)持续、发展阶段(1999~),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对勤工助学的时间、工资等进行规范,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对勤工助学的规范化管理、有形化建设。
  二、高校勤工助学的路径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探求
  从改革开放后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内涵丰富的过程。从20世纪初提出的人民大众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主张,到20世纪末兴起的勤工俭学教育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教育发展的有力探索,既为广大贫困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又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功能拓展的过程。既有“勤工”“勤俭”以“助学”的因素,也有“工学互助、以工促(助)学”的含义,并完成了纯粹的“经济”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功能”的转变。三是发展探索的过程。勤工助学的历史就是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不懈追求和探索的历史。勤工助学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基本同步,顺应了现代教育体制的要求。
  (一)功能上由单纯解困向助困育人发展。高校勤工助学的最初目的是以“工”助“学”,主要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而进行的有偿劳动。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学生价值观念和社会取向也在发生变化,成才意识日渐增强,勤工助学活动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功能、内涵和作用不断得以拓展和延伸,育人功能更加突出,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对象上由家庭贫困学生向全体学生发展。过去,高校勤工助学的参加对象主要局限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随着勤工助学活动的深入发展,高校师生对勤工助学活动的多重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逐渐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和重视,被大学生群体广泛认同,一些非贫困学生从实践锻炼的角度出发,主动加入勤工助学活动。因此,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群体也逐渐由贫困学生和非贫困学生共同组成。
  (三)类型上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发展。高校在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由主要从事劳务型、服务型、事务型工作岗位逐渐向从事专业型、技术型、管理型工作岗位转变,实现了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经济资助三者的有机统一。
  (四)形式上由个体自发向集体组织发展。学生以往参加勤工助学往往呈现自发性、分散性特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高校勤工助学管理相对规范后,高校普遍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和运行机制,同时注重勤工助学基地建设,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市场,使勤工助学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勤工助学环境。
  三、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
  高校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应着力推进多元发展模式,顺应人才培养要求,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注重励志助学成才,实现勤工助学效益最大化。
  (一)推进多元发展模式,扩大高校勤工助学的有效覆盖
  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关键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岗位,缓解勤工助学岗位的供需矛盾,提高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积极性,扩大勤工助学的有效覆盖面。
  1.推进勤工助学基地化。勤工助学基地化是指高校为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提供时间较长的勤工助学岗位,以保障勤工助学岗位的相对稳定。高校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按照服务层次、岗位内容、工作时间、技术要求等进行分类,明确岗位职责和奖惩考核办法,确定薪酬标准,并定期、定点向学生公布相关信息。同时,积极拓展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搭建广阔的平台。
  2.推进勤工助学项目化。勤工助学项目化是指从具体任务出发,把勤工助学校内某个市场的开发作为一个运作项目来组织,确定项目的调研方案、运作小组和营销计划,组织项目谈判和实施,协调解决项目运作过程中的问题,以创新勤工助学的运作管理模式,提升校内市场的开发能力。如可以建立学生超市、送水送奶中心、孵化基地、废品回收站、精品屋、书报亭和商品交易市场等经济实体,从创业设计、门面装修、货源采购、内部管理到销售服务,全过程由学生自主参与。
  3.推进勤工助学常态化。高校在设立校内固定岗位,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应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一方面挖掘各类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共同探索建立大学生勤工助学校外基地,为学生和单位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同时将勤工助学与学生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志愿服务和社会建设等有机结合,推进勤工助学向高层次、立体式、常态化发展。
  (二)顺应人才培养要求,彰显高校勤工助学的核心价值
  高校勤工助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彰显核心价值,坚持育人主导,构建实用的全面育人新平台,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增强勤工助学的实效性。
  1.加强专业教育和知识学习。高校应将勤工助学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有机结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勤工助学从“劳务型”到“智力型”的功能转化,起到巩固专业知识、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技能的作用。同时,结合勤工助学岗位特点,强化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懂法、守法、用法,提高学生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2.强化实践锻炼和社会观察。勤工助学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偿服务形式。高校应主动适应勤工助学新的发展形势,丰富其内涵、拓展其载体,对内强化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功能,如选配学生科研助理、教学助理和管理助理,参与学校事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外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结合市场需求,主动为企事业单位、社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研开发、市场调查、园林设计等服务,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观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提高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勤工助学能加速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能增进学生对国情、省情、民情的了解,不断深化对外界事物及自身的认知。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应坚持育人为本,倡导德育优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设计内容新颖、方法独特的专题教育;按照社会发展需要设定勤工助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着眼于建设体现国情、适合学生特点和成长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统筹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素质拓展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
  (三)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把握高校勤工助学的就业导向
  高校应将勤工助学与就业创业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潜能、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条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生只有对自身状况和个人价值观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出适当的选择。高校应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勤工助学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包括个人能力、兴趣、气质、个性、职业价值观、生涯发展状况等信息,借助专业的职业生涯测评工具,通过定量与定性、自我认知与外界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客观认识自我,为他们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价参考。
  2.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犹如参加就业实践,高校应结合勤工助学活动实际,教育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内涵等知识,了解职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特性、遵循原则、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引导学生根据勤工助学岗位,把职业理想、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勤工助学活动树立职业理想,激发职业兴趣,提高职业决策能力。
  3.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学生将来从事某个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高校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催化剂”“训练场”和“模拟实验室”,对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状况、个人特点、就业取向,有针对性地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培养他们就业创业能力,引导他们把勤工助学岗位的实践与毕业后的就业创业联系起来,鼓励他们把握学业、思考就业、勇于创业。
  (四)注重励志助学成才,打造高校勤工助学的文化品牌
  勤工助学是一项扶贫扶志的工作,既要帮助贫困生养成自力更生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又要引导贫困生励志成才、自强自立,更要发扬勤工助学精神,培育勤工助学文化。
  1.培育勤工助学文化。校园文化能强化德育教育功能,彰显育人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是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具体体现,是创新创业、积极向上的现实表现。高校应将勤工助学活动的特点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着力挖掘和培育特色鲜明的校园勤工助学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发扬勤工助学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营造良好的勤工助学育人氛围。
  2.注重精神内涵教育。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艰苦的磨炼和实践的锻炼,历史虚无主义、无边消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在大学生身上或多或少残存着,勤工助学为广大学子实践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高校应引导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把勤工助学作为解决学生生活困难问题、成长成才途径、意志品质锤炼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载体,使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成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示范带动和一种社会氛围,不断推进高校勤工助学由他助向自助、助人的方向转变。
  3.关爱特殊群体成长。高校应以勤工助学为载体,分门别类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如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精神困乏、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群体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不断丰富勤工助学的时代内涵,发挥其“精神育人”的功能,用立志成才的精神塑造人,用自强自立的楷模教育人,用慷慨相助的真情鼓舞人,切实促使特殊群体学业上成才、生活上解困、精神上自立,身心上健康、人生路上奉献,树立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其他文献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还没有真正走出“注入式” “满堂灌”的教法。如果觉得课堂上哪个知识点没有给学生们讲清楚,我总是放心不下。面临新课改新理念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无形中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诙谐幽默的课堂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
期刊
在英雄城江西南昌,继“最勇敢小女生”12岁女孩夏娟火海呼救15人、90后大学生李潇勇斗歹徒等先进学生事迹后,又涌现出了一个英雄群体。张彬等五名学生见义勇为,有勇有谋斗歹徒的英雄事迹连日来成为南昌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学生英雄协助擒贼  3月10日,星期六,英雄城南昌。  连续数日的阴雨初歇,天空放晴,南昌市人民公园游人如织。16时30分许,南昌市第二十九中的张彬,南昌市第二十三中的龚宏华、魏
期刊
江西省自创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园本教研项目)以来,一直坚持“联片互动,纵深推进,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工作思路,秉承“有效教研,快乐成长”的教研理念,在南昌市东湖区、赣州市章贡区、吉安市教研室等三个国家级项目基地,九江市浔阳区、抚州市黎川县等6个省级项目基地40余所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多元策略让教师在高效的园本教研活动中体验收获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快乐。  
期刊
他扎根贫困山区从事教育26年,将一所破旧四合院变成一所占地面积46亩的花园式学校,从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成长为全国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全国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是学生心中的“校长叔叔”,是教师眼中的“一家之长”,如今,他又成为江西省唯一来自基层教育一线参加十八大的教师代表,要把师生以及基层群众的心愿带到北京去……他就是江西省芦溪县源南学校校长龚德凌。  近日,记者怀着一份敬意
期刊
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 揭安全  他15年如一日,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学生关心爱护,时刻履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以优异的教学、科研实绩和良好的师德在江西师范大学师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该校青年教师的楷模和教师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他就是现任江西师大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揭安全。  在学生的眼里,他是一位良师,更是一位益友。  揭
期刊
“真正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学习的幸福、发展的幸福。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一个能让师生享受到教育幸福的乐园!”这是广丰县永丰中学校长周守勤对教育的独到见解,更是他数十年来始终不渝的教育追求。在他的引领下,广丰县永丰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实施“做人工程”、推行“乐享教学”、践行“自主发展”,构建起了一个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幸福校园”。学校先后获得了全
期刊
为了切实推进我校校本课程的建设,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根据课改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对本地资源和学校师生情况进行了认真评估之后,确立了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两条基本思路:一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中整合形成校本课程”;二是“紧扣学校艺术特色的实际,形成校本课程的艺术性风格”。  一、开发校本教材《漏窗艺想》的意义  1.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漏窗艺想》的开发
期刊
学校在评选文明班级的时候,参照的标准大同小异,但往往总是一些硬条件、硬“环境”,包括学生的文化考试分数、班级的纪律状况、日常卫生考评等,却常常忽略了班级软氛围这一重要的评价因素。  作为教育管理者,我有这样一种感受:走进某班,尽管教室的环境布置别具匠心,但是心里总感觉压抑、沉闷、别扭,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怪怪的滋味;又走进某班,顿时阳光灿烂,春风拂面,学生眼里充满喜悦与期盼,脸上洋溢着光彩与笑意,给人
期刊
萍乡市农村学校开辟劳动实践基地的做法推广至今已有三年多了,硕果累累。近日,记者一行前往采访,旧地重游,适逢安源区联星学校寄宿生的午餐时间,看到他们个个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很是欣慰。学生的饭碗里,不再是往日单调的腌菜、咸菜,新鲜蔬菜变得多了起来。“能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菜感觉真好,再也不用天天吃霉豆腐和腌菜了。”一位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只需要带米就可以,吃菜的话直接到菜园子现摘就行了,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
期刊
孩子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呢?我的体会是:与孩子一同成长,并且坚持下去,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快乐向导。  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并且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在女儿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和她在一起阅读,给她订了很多少儿读物,像《探索地理》《小哥白尼》《琴童》等。随着女儿阅读面的增广,她自己也开始在网上选购自己喜爱的书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