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招生》:1984年您大学本科毕业。之后选择了比请华大学名气小的无锡轻工业学院,并一直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基于何种考虑?
陈坚:在大学本科时,我的专业是无意被选择的,但在读研究生时,我有了很大的转变。选择到无锡轻工业学院读研,一是因为我老家在无锡,大学毕业后父母也希望我回来发展,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一次讲座的意外触动。记得在大学本科阶段,我听过钱易老师(编者注:现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一次演讲。他虽然是我的老师,但很多时候都待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有一次他回国做了一个讲座,听完他的讲座之后,我发现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才是解决环境污染最有效和最有前景的一种方法,这给了我很强的刺激。我觉得也应该将以化学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转为用生物技术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于是决定选择这方面的专业继续考研深造。
当时,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了环境工程专业,即便是开设了这个专业的学校,也无有关生物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专业方向。正好在无锡轻工学院有一个姓冷的教授做的研究方向是发酵废物处理。冷教授去美国访问后,发现许多大学正在做环境污染问题处理这方面的研究,回国后,他发现发酵和食品工业这些行业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国内大学里,发酵废物处理这个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学习十分欠缺,他认为有必要对这方面进行研究和教学。后来,我就成为了学校第二个考进来的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
博士阶段,我也继续从事发酵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由于长期专研这个领域,我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和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国家或部省级科技奖励10余项,可以说是发酵工程这个专业成就了我。
做校长:学术影响高于行政地位
<高校招生>:无锡官方媒体称,在江南大学,您的名气颇响。不是因为校长的头衔。而是科研实力。如何看待当校长与做科研?
陈坚:在中国当校长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的大学校长工作目的很明确,主要就是募集一些资源、引进高水平教师等。但在中国,大学校长的工作除了要做好这些事情外,还要领导学科的建设、科研的方向、科研基地等诸多项目的建设。
一些同志一旦当上大学校长,就会离开科研领域,全身心地去统领学校各种事务,我认为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学。当下社会。科研的很多思想、方法,都在不断进步和创新,如果大学校长不参与其中,他就会落后,落后了怎么能去判断和推进学校科研呢事实上,很多大学校长管理教授靠的是什么呢?不是校长的行政地位,而是靠校长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举个例子,当初我们为什么会筹建“食品科学与技术”这个在国内食品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因是在2003年的时候,我作为专家受邀参加了科技部专家组对国内化工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我发现这些实验室对学校科研的引领特别重要。回到学校后,我就极力组织、筹备、申请这个实验室。2004年学校提出了申请。2007年正式获批。通过这个事情,我发现,如果我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组成员去参与评估,我就不会感受到建设这个实验室的重要性;如果我不是处在分管科研的副校长这个位置上,我也就没这个能力去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
诗意的大学,栖息江南
<高校招生》:江南大学的办学特色明显偏轻工科,为什么会取这么一个极具人文气息和有诗意盼名字?
陈坚:首先,这与学校的区位特征密切相关。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无论城市发展还是校园建设。都凸显了江南特色。学校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目前已在太湖之畔建成占地面积3200亩,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校园。学校背倚雪浪山、比邻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这里不仅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历史积淀也十分厚重,校园里存有距今6000年的赤马咀遗址。富有江南特色的生态校园环境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
再者,学校取“江南”为名,与自身历史沿革息息相关。江南大学办学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而今日江大并校之前身则包括原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以及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在110年的办学史中,学校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在并校更名后的十余年里,学校将自身发展与校名寓意很好地结合。在新校区规划建设中,学校尤其重视人文环境的营造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并陆续建成了校史馆、民族服饰传习馆、设计馆、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等校园文化展馆。学校虽以食品、轻工等为传统优势学科,但现在已不乏人文气息,今日之江大也与极富诗意的校名越发契合了。
(高棱招生>:江南大学地处江苏省的无锡市,论位置优势。她不敌南京这样的省会城市,那么您觉得她吸引考生的魅力何在!
陈坚:学生选择学校,或者说学校选择学生,大学所处的地域不是主导因素。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其直接目的是就业,如果大学不能够把优秀的知识传播给学生,不能把就业能力传授给学生,那么学校也很难被学生认可。
举几个例子:第一是学校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模式。于2009年10月成立了“至善学院”。在不改变学生原属学院的前提下,从每个年级的本科生中择优录取前3-5%进入至善学院,实施优生优培。学校从校内外聘请了144位专家、教授担任至善生特聘导师,其中包括一批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教学名师。至善生还优先享受推荐免试研究生,赴海外交流、听取高水平学术讲座、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以及被推荐至世界500强企业实习等机会。
第二就是由于我们学校偏重于轻工科,所以从2010年起,启动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个计划的基本思路是:立足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卓越工程师。目前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纺织工程、物联网工程、制药工程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等6个专业。这些专业采取了“3+1”(编者注: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训)培养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以及创业、创新能力。 第三是在学生的创业教育方面,有独特的理念和做法,这曾经得到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和认可。现在,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开设有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并提供一对一就业创业咨询。这些举措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搭建了一流的创业教育及实践平台。为此,2008年我校成为教育部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
第四是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成果明显。目前江大已经形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工业设计、纺织工程、艺术设计、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技术、物联网工程等14个国家特色专业群,以及轻化工程,包装工程、教育技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18个省级品牌专业群,这些都为培养具有江大特色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招生>:那么贵校的就业情况如何,请您谈谈。
陈坚:江大毕业生以。社会责任感强、科技剑新力高、终身学习力足、就业竞争力优、人格健全性佳“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宝洁、中国电信、百威、强生、玛氏、中粮、邦吉、索尼、三一重工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将我校列为校园招聘的目标高校。学校积极开拓以校园招聘为主的就业市场,与周边省市人才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每年为毕业生组织大型校园招聘会三场以上,企业单场招聘宣讲会400多场,并有丰富的网络就业信息资源。学校提供的就业岗位供需比达6:1以上。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根据我校最新就业数据显示。2011届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和广东省,比例分别占59.96%、11.13%、5.77%和4.1%。
裁减专业数量最多的大学
《高校招生》:和不少高校每年都会增加招生专业不同,2010年江南大学主动消减13个专业,在国内影响很大。为何裁减大量专业?
陈坚:不少媒体说我们是裁减专业,我认为说裁减是欠妥的。其实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学校专业的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实施“关停并转”,寻找人才培养的特色突破口。
从1998年起,国内许多高校开始扩招。江南大学并校之初招生专业也增加了不少。但后来我们逐渐发现一些专业并不匹配国家、社会的需求,并未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反而造成了学生就业等一系列困扰。于是从2008年起,我们从本科教育和专业规划的角度进行了反思,着手优先发展国家社会急需专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应用专业、切实加强基础支撑专业、逐步调整综合实力欠佳专业。2008年以来,我校本科招生专业已从63个调整为148个,可以说保留下来的每个专业都是优中选优。我们在调整专业布局的同时还对接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对部分学院、学科进行了一系列整合,2007年以来陆续组建了医药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人文学院和物联网学院。
当然,在大学里整合一些学科、调整一些专业,就意味着一部分老师要失去原有的“饭碗”,工作实施起来是很艰苦的。但江南大学的目标是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学校的特色是由各具特色的学院、学科和专业共同构筑的。在有限的教育资源面前,为使特色更鲜明、优势更突出,学校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召开了多场研讨会和推进会,才有了大刀阔斧和卓有成效的改革。
<高校招生):坊间传闻江南大学髫气小于其办学实力,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陈坚:我认为大学的名气是多年形成的。如果说江南大学的名气还不够大,主要是因为我们在2001年并校时才改用这个名字,很多考生和家长对江南大学的认知还有一个过程。但如果谈到无锡轻工大学在国内轻工领域的影响和声誉,则是响当当的。这与学校的办学历史以及发展特色有很大关系。
我觉得对大学并不需要刻意宣传,而更应看重实实在在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尤其是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其实考生选择报考一所大学,很大程度上是靠毕业校友在工作单位和人际圈里形成的口碑,这比任何一本精美的宣传画册都来得更加有效。
<高校招生>: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统计数据表明,在全国高校中,贵棱每年的专利申请量以及获准量,都位居前12位。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发明成果?
陈坚:我们学校的专利授权数量,曾经跻身全国高校前5名。近年来一直处于全国前茅、江苏省前2名。这与学校重视科研实力以及成果转化密不可分。江南大学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部、省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逾600项,且绝大多数与衣食住行、医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卫生健康等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在国家“863计划”现代食品生物工程技术专题中,我校获得立项的项目数量居全国之首,为提升我国食品营养、质量和安全性提供科技支撑。目前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80%,许多成果一旦研究完成,即服务于生产一线。
此外,江南大学的教师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当中很多人深入到工业生产的第一线,亲身体会生产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回到学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这更加催生了易于转化的成果与发明。
《高校招生》:作为一所偏轻工科的大学,贵校文学院姚淦铬教授曾应邀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做讲座,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由此也引起了不少观众对贵棱文科的关注,贵校的文科近些年发展得如何?
陈坚:这几年学校的文科发展很快,我们的思路是:不搞大而全,只做小而精。试想,在长三角地区有很多文科强校,竞争有多激烈?而江南大学的文科只有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才能有更好地发展。为此,我们下了很多功夫。比如人文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师生创作演出的《芜山红》荣获文化部“文华奖”,他们还有幸参与了广州亚运会闭幕式演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专场献礼晚会;由戏剧影视编导专业教师策划、撰写的大型人文纪录片《说吴》荣获中国十大纪录片奖。
值得一提的还有我们的设计学科。江南大学有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学院,无论是声名在外的工业设计专业,还是艺术设计、动画、美术等专业,师生们注重创新创意,在国内外大赛中屡获佳绩。设计学院教师指导的学生曾获全球“红点”设计大奖30项,包括至尊奖4项。名列中国最1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由我校设计学院校友、中央美术学院王沂蓬教授率领团队创作的“金镶玉”,成功入选奥运奖牌设计方案。
《高校招生>:2011年10月,贵校与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建-江南大学无锡医
学院正式启动建设。据称,江南大学将把这个学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医学院,该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招生情况。请您介绍下。
陈坚:我们与无锡市政府签署共建医学院协议的目的就是提高无锡市地方医疗卫生水平,并为之提供科研和人才支撑。
目前,卫生部、教育部已批准江大设立临床医学专业,这意味着江大无锡医学院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目前批准设立的临床医学专业是五年制本科。但按照建设计划,医学院将走“精莫”办学之路,未来要建设形成五年制医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三级教育层次,下设临床医学、临床药学、高等护理等专业。并完成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医学院。在师资选拔上,医学院坚持高端路线,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医学教授。医学院建起后,江大将整合现有药学、护理等医学相关专业、学科、师资及相应教育科研资源及设施、设备进入医学院,建立健全医学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无锡医学院将采用小班制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届招生规模两个班约60人。按照建设进度,预计明年将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为了提高生源吸引力,前五属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政府将予以政策性倾斜,进行优先安排。
陈坚:在大学本科时,我的专业是无意被选择的,但在读研究生时,我有了很大的转变。选择到无锡轻工业学院读研,一是因为我老家在无锡,大学毕业后父母也希望我回来发展,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一次讲座的意外触动。记得在大学本科阶段,我听过钱易老师(编者注:现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一次演讲。他虽然是我的老师,但很多时候都待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有一次他回国做了一个讲座,听完他的讲座之后,我发现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才是解决环境污染最有效和最有前景的一种方法,这给了我很强的刺激。我觉得也应该将以化学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转为用生物技术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于是决定选择这方面的专业继续考研深造。
当时,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了环境工程专业,即便是开设了这个专业的学校,也无有关生物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专业方向。正好在无锡轻工学院有一个姓冷的教授做的研究方向是发酵废物处理。冷教授去美国访问后,发现许多大学正在做环境污染问题处理这方面的研究,回国后,他发现发酵和食品工业这些行业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国内大学里,发酵废物处理这个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学习十分欠缺,他认为有必要对这方面进行研究和教学。后来,我就成为了学校第二个考进来的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
博士阶段,我也继续从事发酵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由于长期专研这个领域,我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和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国家或部省级科技奖励10余项,可以说是发酵工程这个专业成就了我。
做校长:学术影响高于行政地位
<高校招生>:无锡官方媒体称,在江南大学,您的名气颇响。不是因为校长的头衔。而是科研实力。如何看待当校长与做科研?
陈坚:在中国当校长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的大学校长工作目的很明确,主要就是募集一些资源、引进高水平教师等。但在中国,大学校长的工作除了要做好这些事情外,还要领导学科的建设、科研的方向、科研基地等诸多项目的建设。
一些同志一旦当上大学校长,就会离开科研领域,全身心地去统领学校各种事务,我认为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学。当下社会。科研的很多思想、方法,都在不断进步和创新,如果大学校长不参与其中,他就会落后,落后了怎么能去判断和推进学校科研呢事实上,很多大学校长管理教授靠的是什么呢?不是校长的行政地位,而是靠校长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举个例子,当初我们为什么会筹建“食品科学与技术”这个在国内食品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因是在2003年的时候,我作为专家受邀参加了科技部专家组对国内化工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我发现这些实验室对学校科研的引领特别重要。回到学校后,我就极力组织、筹备、申请这个实验室。2004年学校提出了申请。2007年正式获批。通过这个事情,我发现,如果我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组成员去参与评估,我就不会感受到建设这个实验室的重要性;如果我不是处在分管科研的副校长这个位置上,我也就没这个能力去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
诗意的大学,栖息江南
<高校招生》:江南大学的办学特色明显偏轻工科,为什么会取这么一个极具人文气息和有诗意盼名字?
陈坚:首先,这与学校的区位特征密切相关。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无论城市发展还是校园建设。都凸显了江南特色。学校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目前已在太湖之畔建成占地面积3200亩,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校园。学校背倚雪浪山、比邻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这里不仅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历史积淀也十分厚重,校园里存有距今6000年的赤马咀遗址。富有江南特色的生态校园环境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
再者,学校取“江南”为名,与自身历史沿革息息相关。江南大学办学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而今日江大并校之前身则包括原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以及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在110年的办学史中,学校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在并校更名后的十余年里,学校将自身发展与校名寓意很好地结合。在新校区规划建设中,学校尤其重视人文环境的营造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并陆续建成了校史馆、民族服饰传习馆、设计馆、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等校园文化展馆。学校虽以食品、轻工等为传统优势学科,但现在已不乏人文气息,今日之江大也与极富诗意的校名越发契合了。
(高棱招生>:江南大学地处江苏省的无锡市,论位置优势。她不敌南京这样的省会城市,那么您觉得她吸引考生的魅力何在!
陈坚:学生选择学校,或者说学校选择学生,大学所处的地域不是主导因素。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其直接目的是就业,如果大学不能够把优秀的知识传播给学生,不能把就业能力传授给学生,那么学校也很难被学生认可。
举几个例子:第一是学校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模式。于2009年10月成立了“至善学院”。在不改变学生原属学院的前提下,从每个年级的本科生中择优录取前3-5%进入至善学院,实施优生优培。学校从校内外聘请了144位专家、教授担任至善生特聘导师,其中包括一批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教学名师。至善生还优先享受推荐免试研究生,赴海外交流、听取高水平学术讲座、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以及被推荐至世界500强企业实习等机会。
第二就是由于我们学校偏重于轻工科,所以从2010年起,启动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个计划的基本思路是:立足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卓越工程师。目前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纺织工程、物联网工程、制药工程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等6个专业。这些专业采取了“3+1”(编者注: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训)培养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以及创业、创新能力。 第三是在学生的创业教育方面,有独特的理念和做法,这曾经得到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和认可。现在,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开设有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并提供一对一就业创业咨询。这些举措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搭建了一流的创业教育及实践平台。为此,2008年我校成为教育部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
第四是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成果明显。目前江大已经形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工业设计、纺织工程、艺术设计、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技术、物联网工程等14个国家特色专业群,以及轻化工程,包装工程、教育技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18个省级品牌专业群,这些都为培养具有江大特色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招生>:那么贵校的就业情况如何,请您谈谈。
陈坚:江大毕业生以。社会责任感强、科技剑新力高、终身学习力足、就业竞争力优、人格健全性佳“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宝洁、中国电信、百威、强生、玛氏、中粮、邦吉、索尼、三一重工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将我校列为校园招聘的目标高校。学校积极开拓以校园招聘为主的就业市场,与周边省市人才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每年为毕业生组织大型校园招聘会三场以上,企业单场招聘宣讲会400多场,并有丰富的网络就业信息资源。学校提供的就业岗位供需比达6:1以上。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根据我校最新就业数据显示。2011届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和广东省,比例分别占59.96%、11.13%、5.77%和4.1%。
裁减专业数量最多的大学
《高校招生》:和不少高校每年都会增加招生专业不同,2010年江南大学主动消减13个专业,在国内影响很大。为何裁减大量专业?
陈坚:不少媒体说我们是裁减专业,我认为说裁减是欠妥的。其实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学校专业的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实施“关停并转”,寻找人才培养的特色突破口。
从1998年起,国内许多高校开始扩招。江南大学并校之初招生专业也增加了不少。但后来我们逐渐发现一些专业并不匹配国家、社会的需求,并未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反而造成了学生就业等一系列困扰。于是从2008年起,我们从本科教育和专业规划的角度进行了反思,着手优先发展国家社会急需专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应用专业、切实加强基础支撑专业、逐步调整综合实力欠佳专业。2008年以来,我校本科招生专业已从63个调整为148个,可以说保留下来的每个专业都是优中选优。我们在调整专业布局的同时还对接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对部分学院、学科进行了一系列整合,2007年以来陆续组建了医药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人文学院和物联网学院。
当然,在大学里整合一些学科、调整一些专业,就意味着一部分老师要失去原有的“饭碗”,工作实施起来是很艰苦的。但江南大学的目标是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学校的特色是由各具特色的学院、学科和专业共同构筑的。在有限的教育资源面前,为使特色更鲜明、优势更突出,学校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召开了多场研讨会和推进会,才有了大刀阔斧和卓有成效的改革。
<高校招生):坊间传闻江南大学髫气小于其办学实力,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陈坚:我认为大学的名气是多年形成的。如果说江南大学的名气还不够大,主要是因为我们在2001年并校时才改用这个名字,很多考生和家长对江南大学的认知还有一个过程。但如果谈到无锡轻工大学在国内轻工领域的影响和声誉,则是响当当的。这与学校的办学历史以及发展特色有很大关系。
我觉得对大学并不需要刻意宣传,而更应看重实实在在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尤其是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其实考生选择报考一所大学,很大程度上是靠毕业校友在工作单位和人际圈里形成的口碑,这比任何一本精美的宣传画册都来得更加有效。
<高校招生>: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统计数据表明,在全国高校中,贵棱每年的专利申请量以及获准量,都位居前12位。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发明成果?
陈坚:我们学校的专利授权数量,曾经跻身全国高校前5名。近年来一直处于全国前茅、江苏省前2名。这与学校重视科研实力以及成果转化密不可分。江南大学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部、省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逾600项,且绝大多数与衣食住行、医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卫生健康等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在国家“863计划”现代食品生物工程技术专题中,我校获得立项的项目数量居全国之首,为提升我国食品营养、质量和安全性提供科技支撑。目前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80%,许多成果一旦研究完成,即服务于生产一线。
此外,江南大学的教师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当中很多人深入到工业生产的第一线,亲身体会生产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回到学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这更加催生了易于转化的成果与发明。
《高校招生》:作为一所偏轻工科的大学,贵校文学院姚淦铬教授曾应邀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做讲座,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由此也引起了不少观众对贵棱文科的关注,贵校的文科近些年发展得如何?
陈坚:这几年学校的文科发展很快,我们的思路是:不搞大而全,只做小而精。试想,在长三角地区有很多文科强校,竞争有多激烈?而江南大学的文科只有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才能有更好地发展。为此,我们下了很多功夫。比如人文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师生创作演出的《芜山红》荣获文化部“文华奖”,他们还有幸参与了广州亚运会闭幕式演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专场献礼晚会;由戏剧影视编导专业教师策划、撰写的大型人文纪录片《说吴》荣获中国十大纪录片奖。
值得一提的还有我们的设计学科。江南大学有国内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学院,无论是声名在外的工业设计专业,还是艺术设计、动画、美术等专业,师生们注重创新创意,在国内外大赛中屡获佳绩。设计学院教师指导的学生曾获全球“红点”设计大奖30项,包括至尊奖4项。名列中国最1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由我校设计学院校友、中央美术学院王沂蓬教授率领团队创作的“金镶玉”,成功入选奥运奖牌设计方案。
《高校招生>:2011年10月,贵校与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建-江南大学无锡医
学院正式启动建设。据称,江南大学将把这个学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医学院,该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招生情况。请您介绍下。
陈坚:我们与无锡市政府签署共建医学院协议的目的就是提高无锡市地方医疗卫生水平,并为之提供科研和人才支撑。
目前,卫生部、教育部已批准江大设立临床医学专业,这意味着江大无锡医学院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目前批准设立的临床医学专业是五年制本科。但按照建设计划,医学院将走“精莫”办学之路,未来要建设形成五年制医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三级教育层次,下设临床医学、临床药学、高等护理等专业。并完成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医学院。在师资选拔上,医学院坚持高端路线,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医学教授。医学院建起后,江大将整合现有药学、护理等医学相关专业、学科、师资及相应教育科研资源及设施、设备进入医学院,建立健全医学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无锡医学院将采用小班制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届招生规模两个班约60人。按照建设进度,预计明年将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为了提高生源吸引力,前五属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政府将予以政策性倾斜,进行优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