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传播与发展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探索贵州傩面具探索关于贵州傩面具的历史与手工艺现状,分析贵州傩面具的造型手工艺特点。并与其他国家的面具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如何使傩文化结合自身完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一、傩面具的历史与手工艺现状。
  在旧石器中晚期,中国出现了傩戏这一仪式,傩戏最原始的目的是作为一个驱鬼逐疫的仪式,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便成了了古代的“驱傩”和“逐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对于死亡和疫病感到恐惧和迷惑,他们不能用已有的观念来解释这些现象,便会将其转为迷信思想认为这是由于厉鬼导致的。这时,他们便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来驱鬼,原始先民们会点燃烛火,戴上画有恐怖凶恶图案的面具。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变,傩戏这一文化现象已然濒临灭绝。然而傩戏面具作为其文化载体,它的制作工艺和他的纹样图案,却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而且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还原当年的纹样和设计。
  傩戏面具是贵州同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傩戏的道具,根据傩戏的人物不做佩戴不同的造型的傩戏面具。贵州傩戏面具更好的保留了远古的傩祭面具的基本图案配色以及用途,即使是现在贵州也较好的保留了傩戏的活动,即使跨越千年,观看傩戏的表演,仿佛就能透过这些远古的面具看见原始先民们的生活轨迹。在篝火旁人们脸上挂着可怖的面具,森森火光冲天伴随着人们口中“傩、傩”的呐喊声,脚下是跳着是激烈的舞蹈,心中挂念着却是族人的安康。傩祭面具作为原始宗教的产物,因此他的形象也取材于宗教,在远古时期,方相氏是傩戏的司仪官,因而后世就把戴着面具的方相氏就认为是其本人,之后制作的面具也是根据印象中的方相氏形象来制作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傩戏不仅仅传承了原始社会的宗教性质,而且在它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加入新的成份寓意内涵日渐丰富,并渐渐加入了很多有关现代宗教的内容,形成了体系更加完整的传统民间信仰。
  手工制作贵州傩戏面具的分为以下八个步骤,分别是选材、取样、画形、 雕刻、挖瓢、打磨、油炸生漆以及开光。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要注意面具的选材,傩戏面具十分讲究木料的选取,白杨、柳树的木质密度好,即使长时间放置也不容易造成开裂现象,在民间传说中认为白杨木和柳木能够驱鬼避邪、除魔纳祥。第二步是取样,制作者定好面具的形状大小,选取合适长度的木料用锯子将木材锯掉,然后把木头从中间劈开,形成对称的两块以便于雕刻。之后就可以在木头上面画出自己需要的形状,雕刻者根据傩戏中所需要的人物形象在木底上勾画出傩戏面具图案的轮廓。第四步就可以进行雕刻了,根据面具轮廓形象,按三庭五眼的比例把人物五官雕刻出来。待雕刻好之后再进行到第五步挖瓢,这一步的目的是旨在将面具雕成合适的形状以便戴在脸上。制作者将适当地挖掘雕刻面具的背面,要能够看见东西而且不会感到不适和压抑。第六步就进行到面具打磨的过程,将面具放置于打磨台,将面具进行充分打磨直至表面光滑。之后将打磨好的傩戏面具进行油炸,等到面具被木桐油炸透后再捞出来,冷却风干后将面具再上一次生漆,这样做成的傩面具就永久不会变形和变色。最后一步就要进行开光,这一步就是要将傩戏面具再打磨一次然后再开光,经历了这些步骤,终于可以制成一张傩戏面具。一张看似简单面具最少也要花一两天的时间。
  二、日本能面具的发展与传播方式
  面具作为世界性的文化符号,它凝结了这个民族的缩影,是其他国家对于中国民族的主要印象。日本作为一个面具大国,拥有着公认的工匠精神以及众多种类面具和优秀的制作技巧,日本的能面具在日本动漫里出镜率非常频繁。
  在日本鬼怪传说中,诸如鸟山石燕所著的《百器徒然(下部)》就提到面灵气这种妖怪,它是寄于面具之中的灵魂,而今这个形象被多次运用于游戏、动漫、影视之中。在动漫中,日本都在无时无刻插入自己的文化符号,在漫画动漫中宣传着自己的文化。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就创造了无脸男这个经典形象,无脸男,又叫无颜或是无脸鬼,它是一个通体为黑色的鬼怪,他不会说话,一直默默无闻,头上戴着一个白色的面具。不同于照搬照抄能面的图案,宫崎骏创造性的将面具与角色的性格结合起来,因而创造出一个既有日本特色还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经典形象。日本一点点通过影视、动漫等方式宣传着自己的文化,并且在大大小小的景区都能看见各种日式面具的精致伴手礼。对于日本是如何推广自己的文创产品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去借鉴的,而傩文化也恰恰缺少一个契机去向世界宣传自己。
  三、儺文化结合自身完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甚至是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有着“面具”这种元素的存在。欧洲,有着自己独特的面具文化,最有名的便是威尼斯面具,再看其他国家乃至印第安部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面具文化。然而在中国,一提起面具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京剧脸谱。所以,如果要再给中国的面具文化找一个标杆,傩面具便是不二之选。除去傩面具恐怖的外在,我认为它的核心是一种人文关怀,当傩面被完善的保存而且不断的融入更多的人物形象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当原始的祭祀神灵这种需求被废除之后,它的艺术性就被凸显了出来。傩这种原始的仪式,增加故事性,表演形式也更加丰富,而且也吸收了更多的民间文化。面具的属性,从一种宗教产品,变成了文化产品。
  在未来,傩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应该不能离开其古老而神秘的内涵,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发掘新的符合现代工业生产的新的周边。要加速推进贵州当地的傩面具伴手礼以及周边等商品的开发销售。此外,还可以开展手工试做或者制作过程参观等活动,在保留傩面具的原汁原味的同时,加入现代工艺、简化繁琐的制作过程,让游客能够亲手参与面具的雕刻和绘制。通过这种方式,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傩面具的历史、爱上贵州傩文化,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超.贵州傩戏面具的形式语言浅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1):31.
  [2]杨晓辉.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3]庹修明.贵州筹建中国傩戏傩面具博物馆的评估与建议[J].文化遗产,2010
  [4]卢维佳,何人可.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获取与创新[D].长沙:湖南大学,2015.
  [5]沈国清.贵州傩戏艺术的审美价值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12
  [6]谭高荣.傩戏的多维视角的文化解读——基于城步桃林苗族傩戏的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
  作者简介:关新春,(1997.03——),女,满族,辽宁大连,硕士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的文本分析,结合作曲家在自述中对美学观、世界观、方法论等方面的见解,来窥视作曲家如何在奏鸣曲这一最具“古典印记”的体裁下运用各种现代技法,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并运用与传统进行比较的方式,进一步厘清作曲家如何来极力与传统保持联系?尤其当艺术家们都在为创新而“疯狂奋斗” 的时代背景下。  【关键词】错音技法;敲击性音响;旋律跳进;半音导入;拼贴手法
期刊
摘要:服务接触是改善服务质量的核心环节,对顾客满意度、服务质量感知等方面有直接影响,故为提供更好的服务,降低服务失误,深入探究服务接触很有必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在CNKI网站上以高级检索的方式搜集服务接触相关中英文文献与毕业论文,来厘清服务接触的概念、测量维度,分析其实证研究应用。  关键词:服务接触、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日益提升的生活需要,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也随之水
期刊
摘要:纪录片摄制组同样存在制片的角色,他不仅仅是宏观意义上的管理者,更是具体承担了整个摄制组的管理创作。在参与节目内容创作,确定外景地点,审核布景设计的同时也要对影片的政治思想和拍摄进程负责。本文以毕业创作纪录片《缅栀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制片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给予他人在纪录片的制片工作中有一些帮助。  关键字:制片工作 纪录片  一、提出观点:在纪录片制作中,制片工作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期刊
摘要:结合成人学习与全日制学习相比,具有学生素质不同质、时间不同步、动机不一致等特点,本研究探讨出成人业余班级的三种管理模式,分别是:社交型管理、网格化管理、混合式管理三种模式。  关键词:成人业余学生;学习特点;班级管理模式  随着全国电大系统的转型升级,开放大学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开放教育成为成人业余学习当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开放教育的学生通常是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学生平时需要到校上课、完成
期刊
摘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舆论战略部署,是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布局,是新时代完善县域治理、推动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本文首先总结了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当前县级融媒体建设中的普遍困境,最后提出了推动县级融媒体建设发展的策略建议,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推动县级融媒体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县级媒体;融媒体中心建设;人才引进;本地服务  一、县级融媒体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下简称《从空想到科学》)是一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通俗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社会关系”视角切入,理清社会关系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社会关系;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  一、“社会关系”在科学社会主义中的核心作用  在《从空想到科学》这本著作中,恩格斯着重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
期刊
摘要:形式结构表现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着不一样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变化。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具有设计感、情绪感、稳定感等多种特点的表现。不同的形式结构发展特点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本文就这段时期的形式结构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的兴趣。  关键词:形式结构 美学  一、绘画形式结构的含义及特点  (一)绘画形式结构表达具有情绪感  基于传统角度来说,自我情感的表达主要也就是通
期刊
摘要:姓名对于世界各国人来说都是家庭与血缘的连接,也是人与人进行交流的最重要的纽带之一。由于一个国家人民的姓名起源与这个国家长久以来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姓名不仅仅是一种称呼,更应该被当作是一种国家民族文化的象征。因此了解一个国家人民姓名的起源以及相关知识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日本;姓氏;来源  关于姓名文化,日本方面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在建党百年之际,党龄74年的李保义同志将参加革命、建设工作所获功勋纪念章捐赠恩施州博物馆,让它们成为“教材”,更好地发挥教育、引领后辈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李保义;革命生涯;平
期刊
摘要:15、16世纪,以郑和七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代表事件的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卷,但中西方的航海拥有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两者之间在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从地缘政治的视角,以大航海时代为背景,挖掘中西方文明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特点与文化归因,探讨当下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关键词:新航路;郑和;哥伦布;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绪论  15、16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航海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