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和角力中,高校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待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挖掘。一方面,高校校园媒体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媒体对高校校园媒体的;中击正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契机。
  【关键词】校园媒体 媒介素养 教育作用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使人们既了解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也知道怎样制作传媒作品与媒介信息。”就此而言,高校校园媒体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阵地和理想平台。
  
  一、高校校园媒体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平台
  
  高校校园媒体是指以特定区域内的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为长期目标受众的各类媒体。按媒介类别划分,高校校园媒体主要包括印刷媒介的各类校报(师生社团报刊、院系报刊、校友联谊报刊等)、电子媒介的校园广播、教育电视(闭路)台、校园网站等,也包括传播周期较短、内容有限的班级墙报、宣传橱窗、宣传条幅、校园海报。高校校园媒体是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生态环境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主体以高校行政部门管理下的校园自办媒体为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组织、运行相关媒介是其重要特点。
  高校校园媒体具有社会媒体的特点,都是运用大众传播的工具(报纸、电视、广播、网络)进行传播。不同的是“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具有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流动隐匿的特点。校园媒体则是在群体内和组织内的传播,受众对象是相对固定的属于统一组织的群体,成分单一。校园媒体和社会媒体进行传播的最终目的不同,社会媒体要通过产业化经营实现盈利的目的,校园媒体则以传播信息和文化实现学校部分教育和管理的功能。
  从目前我国各高校现状看,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依然沿用固定时段播出的方式,报纸则衍生出文学副刊、生活副刊等多种类别,手机和网络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媒介形式。广播、电视、报纸、手机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并存是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特点,高校校园媒体资源日渐丰富。如果能充分重视并有效利用校园媒体资源,高校校园媒体将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高校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高校校园媒体具有体验性和实践性,可以让大学生亲自运行自办媒体,实现对媒介的认知:另一方面,内容的贴近性和师生的关注度使大学生更容易对媒介展开评价和反思,因此,高校校园媒体是培塑大学生媒介素养重要和高效的载体。
  
  (一)认知媒介,自觉发挥高校校园媒体的导向作用,弘扬高雅文化。
  大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的成熟和对文化较强的吸纳能力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与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区别。一方面,大学生开始与社会生活广泛和深入接触,使这一群体对社会文化开始全面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对媒介、对各种文化的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容易受到社会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在目前我国的社会语境下,传统文化、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并存。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各种文化的交融、对立和盛行也会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得以体现。就当下而言,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深刻,尤其是网络文化。在高校学生中存在的“拜物”现象、“厌学”现象、“啃老”现象、“一夜成名”现象等都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关系密切。
  当今时代,社会信息的庞杂和文化的多元,使大学生常常处在不知所措的信息接受的被动状态。高校校园媒体由学校主办管理,就可以通过对传播内容的过滤、筛选,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传播内容,让文化的引导和判断成为一种服务,变为一种激励。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是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高级人才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校园媒体作为大学生自办媒体应当成为大学课堂教育的补充,应当立足弘扬高雅文化,拓展大学生对媒介、对高雅文化的接触、了解和认知,从而增强对低俗文化的自觉抵制,培塑高品位的人格素养。另一方面,征用大众文化的形式传递主导文化的内涵,倡导健康、积极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价值观,为学生实现美好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使用媒介,通过“自己的媒体”学习把握“话语权”,构建大学生的心灵家园。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校风的集中反映,它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大多数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大学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己的声音,学生可以通过运用大学校园媒体的“话语权”,形成校园舆论,创建有个性、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学会发挥校园媒体筛选信息、传播信息的作用:高校广播站、电视台大多采取每日分时段播出,校园网站也可以即时更新,学校可以利用媒体传播信息及时、广泛的特点,通过广播站、电视台和网站自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栏目,也可以发布通知、预告、决定等,使校园媒体成为学校公共信息和权威信息的发布平台。其次,校园媒体是传播校园文化的有效平台:对学校传统的沿承,对学生来自学校的自豪感、荣誉感的建立,对校训、校风等大学精神的解析都可以通过校园媒体相应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设计得以实现。大学生对高校校园媒体的疏远来自学校对校园媒体的管理定位,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支持大学校园媒体有学生自己的声音,有相对自由的氛围。这样,校园媒体才会获得学生的信赖和喜爱,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成为学术思想传播和学生信仰、责任培塑的载体,构建大学生的心灵家园,起到“文化营养师”的作用。
  
  (三)思考媒介,促进高校校内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大学校园既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的生活场所,它既是一个自然空间,也是一个人文空间。高校校园媒体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更要服务于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从目前看,我国多数高校校园媒体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校园媒体的工具和教化作用被放大、突出,文化价值和媒体价值弱化。高校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受众具有群体性趋同的特点,媒体的运行管理附属于学校教育的运行管理,具有公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校园媒体承载的文化可以没有商业追求,其目的是实现高雅文化的引导和拉动,达到辅助学校育人 的目的。因此,高校校园媒体不妨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媒介的本质,从传播的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充分考虑大学生作为青年敏锐、热情、时尚的年龄特点和高校学生在校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增添高校校园媒体的人文色彩。
  学校对学生管理的人性化也可以通过校园媒体得以实现,如教务信息的公开、学生通过话题探讨达成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此外,高校校园媒体也是学生与同学、老师、学校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构建民主平等、尊师爱校的和谐师生关系。
  
  (四)营销媒介,实现高校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构建校园特色文化品牌。
  高校的信息资源丰富。学校的教务、科研及和学生学习相关的所有信息都是师生需要及时了解的教学实用信息: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校内新闻等是学生关注的课外活动信息:招聘用工、旧物买卖、优惠促销等是学生不能缺少的校园生活信息,这些信息都需要通过传播工具及时、有效进行传递。
  高校的文化资源丰富。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丰富多彩,高校教师是精英文化的传播者,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地。校园媒体作为传播信息与文化的工具,可以充分挖掘、整合使用这些资源,实现校园各院系、各专业信息、文化的汇合、交流、互动和共享。为学生提供文学艺术、科普知识、跨学科知识等文化含量较高的传播内容,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实现高校通才教育的辅助教育作用。
  同时,高校校园媒体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也需要整合运作和管理。目前,部分高校认识到校园媒体的传播价值和文化价值,将校报、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和校园网站进行统一管理。高校校园媒体的整合有利于校园媒体的管理,提升传播质量,发挥校内不同媒体各自的传播优势,形成合力,在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较量中,增强学校文化的向心力。高校校园媒体对校园信息、文化的整合及自身的整合最终指向校园特色文化品牌(如诗歌朗诵节、校园之星、名师讲坛、品牌校园广播剧、品牌校园电视小品、校园广播电视的名牌节目等)的建立和传承。
  
  三、提升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水平就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过程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媒体的形式多样,但存在传播方法和手段单一,传播质量不稳定,不注重传播效果等问题。面对社会媒体和网络等新型媒体的挑战,高校校园媒体的优势不再明显,只有提升高校校园媒体的整体水平,才能实现它在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价值和作用。同时,挑战也是契机,引导学生对校园媒体的运行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调整的过程就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过程。
  
  (一)注重高校校园媒体传播内容的新鲜、生动,培养学生有效传播的意识。
  
  新闻的生命在于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能否及时获取新闻也是受众关注媒体的重要依据。校园媒体传播的校内新闻虽然具有独家性,但新闻传播周期过长和经常性滞后自然会削弱学生的关注兴趣。高校校园媒体实现有效传播,就要尊重新闻的传播规律,提升校园媒体传播内容的新鲜度和及时性。就校园媒体而言,日播的广播节目适合及时采集、及时播出校园新闻,周播的电视节目适合做新闻专题和软新闻,出版周期较长的报纸更适合言论和深度报道。此外,校园网站可以采用滚动新闻的方式及时传播最新信息。无论何种媒体形态,保证新闻信息的新鲜、真实、及时、畅通和资讯的丰富、流动才能使校园媒体成为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媒体。
  高校校园媒体的采编播制作队伍是及时传递信息、稳定传播质量、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保证。与社会媒体不同,校园媒体的采编播人员多为兼职教师和学生业余通讯员,策划能力和专业能力有限,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激发和调动,对校园媒体的科学管理和采编播人员的培养与合理配置是提升校园媒体整体传播水平的关键。
  
  (二)创新高校校园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管理内容导入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传播的理念。
  实现有效传播,传播技巧的运用很重要。同样的内容用不同方式进行传播,效果大相径庭。当前高校校园媒体存在着报道形式简单、节目样态缺乏新意、版面设计陈旧等现象,与社会媒体、与时代、与大学生脱节。学校管理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常以生、冷、硬的简单方式传播,缺乏解释和引导。
  高校校园媒体应当重视传播的艺术性,把教化的内容变为媒体语言,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形成真正触动思想和心灵的软力量。针对不同内容对校园媒体传播形式进行策划和设计,是一种主动和积极的传播,是基于为学生服务的传播。
  
  (三)采用互动策略与联动策略,以开放态度发展高校校园媒体,扩大高校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从传播结果而言,高校校园媒体也要追求有效传播:从传播形态而言,高校校园媒体对校园文化的传播需要积极、主动创新传播方式:从传播策略而言,高校校园媒体可以采取互动和联动的策略,改变关门自办媒体,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单向传播,缺乏交流和共享的问题。
  互动策略和联动策略包含四个层面,一是高校校园的人际互动:二是校园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站之间的互动和联动;三是校际媒体之间的互动和联动;四是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间的互动和联动。
  网络是大学生利用率较高的传播媒介,手机上网则实现了随时随地获取和交流信息。在高校校园媒体中,校园网站是人际互动的有效载体,学校利用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学生、老师、学校之间信息、思想的汇集和交流。在“大众即媒体”的时代,校园网站挖掘学生和教师的网络传播功能和传播价值,可以为校园媒体选择、加工精彩的传播线索和内容。校园媒体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学校与学生间的信息互动,也是为学生与同学和老师提供交流、共享平台的互动。
  此外,校内媒体之间的互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节约人力;联动则能够形成宣传合力,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对传播内容的高度关注。校际媒体间的互动和联动具有同样的效果和意义,而且有助于不同校园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促进。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之间的互动和联动则具有双重价值。一是提高大学生参与媒体传播的兴趣:二是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向职业岗位搭建平台。
  最好的学习是实践,高校校园媒体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理想平台。从现状看,国内高校对校园媒体的传播价值普遍认同,但对校园媒体在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中的教育作用的认知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和角力中,高校校园媒体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待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挖掘。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电影《座头市》剧照一、传统的叙事机制  《座头市》是日本银幕史上特别经典的盲侠形象,“座头”位属盲人组织“当道座”四大头衔最末一级,是弹奏琵琶、筝、三弦琴,或以说唱、按摩、针灸为业的落发盲人的职称,而“市”为主人公的名字。(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22092.htm)早期,许多日本导演都曾以《座头市》为表现内容,拍摄了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
《老无所依》是一部狂野和充满血腥暴力的影片,具有着令人震惊的力量,导演冷静沉稳的叙事手法和独特的影像风格,使整部影片呈现出荒谬与逻辑并存的特质。科恩兄弟的电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画作和贝克特的存在主义戏剧,怪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富有舞台般超现实的场景设置,不讲复杂的大道理,却揭露了欲望背后的种种暴力和罪行,这就是科恩兄弟充满黑色幽默的影像世界。  一、赋予符号化的人物形象  本片
[摘要] 生态建设,关乎人类的物质生存与精神审美,关乎世界上的一切有机体的和谐相处,生态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当前重点关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成为新世纪国家的建设目标,温州商业文明与温州生态建设的冲突和重构、温州城市人居环境与温州生态文化的营构与建设及以温州女人的视角解读温州生态文化等方面,作为国家集体中的一员——地方政府温州负有不可推卸的生态建设责任。  [关键词] 温州 生态文化 文化生态  doi:
[摘要] 苏珊?桑塔格关于影像伦理与意识形态的评论,具体体现在拍摄者与被拍摄者、苦难影像的创作与观看、影像消费主义与受众独立意识、影像传播与西方文化霸权等几组关系的剖析上。其独到之处,在于将影像放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视域里抽丝剥茧,挖掘影像的深层内涵,同时给无数影像研究者提供了新方向。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影像伦理 消费主义 文化霸权  doi:10.3969/j.issn.100
[摘要] 印度电影《三个傻瓜》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指涉现实,反映了印度当代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如教育制度、嫁妆制、贫富差距等。影片着力打造美好却也揭露黑暗,喜剧和悲剧互相交织,在这样的对比之下,现实的真实立马呈现出来,让人不禁对影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 《三个傻瓜》 教育制度 嫁妆制 贫富差距 反思  前言  由拉库马?希拉尼执导的印度电影《三个傻瓜》自2009年上映
[摘要] 随着电视的专业化,受众需求的多样化,社会以及媒介市场向主持人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媒体发展趋势和节目需要,个性化成为主持人必然选择。主持人的个性化不能脱离节目而存在,它不是主持人的个人化,而应是主持人自身特质和节目特色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 个性化 电视谈话型节目    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是主持人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是主持人主观方面的特点和节目的客观特征相统一
[摘要]电影《达芬奇密码》尾声给我们留下的是无形而广袤的反思空间和关于和谐的开放式课题,让每一位观众在耳边的余音中去感悟作品商业外表下深深的召唤,去反思我们的社会。全球的危机让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寻求重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他们让人们看到的是希望,而不是绝望,这或许是应对危机的一种选择。  [关键词] 《达芬奇密码》 和谐 尾声编剧  doi:10.3969/j.
[摘要]《斗牛》是以一张字据为线,三个“人物”为珠儿,串起了整部影片的骨架。而黑色幽默和几近戏谑的风格特质又为这些珠子涂抹上了一层光鲜的色彩,使整个珠串瞬间丰富了起来,灵动了起来,《斗牛》也因此平添了几分平民史诗的意味。  [关键词]《斗牛》 黑色幽默 戏谑风格 平民史诗    一个人,一头牛,成就了一部抗战电影的全部。  没有恢弘的战争场面,没有史诗般的英雄人物。也没有上纲上线的杀敌精神,《斗牛
[摘要] 科恩兄弟的电影是苦涩里带着欢笑,科恩电影的人物都很笨拙,这样的笨拙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在科恩电影里,编剧会设置一个很明显的困境,有时甚至是一个困境后还接着一个绝境,点燃人物的犯罪动机,使得电影里的人物陷入自我折磨的深渊。B级片暴力、血腥、性等娱乐化的商业元素,能成功刺激到观众的眼球。但科恩兄弟的电影其实与好莱坞传统B级片大不相同,科恩电影看似是类型片,却又反传统反类型,充满了对类型
[摘要]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向着贴近观众艺术审美追求的方向发展,改变着以往曲高和寡的状态。这为我国沉寂的纪录片市场创造出新的生机。尤其是今年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更加与传统纪录片“叫好而不叫座”不同,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做到“叫好又叫座”。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 视听语言 写意 传情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