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组诗)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从远方吹来
  风是否从远方吹来?
  是否掠过了山川、河岳
  抚摸过树木与庄稼满铺的平原
  吻过盛开的,或就要败落的花
  是否经过村庄,拐进一家农舍
  偷看了贴有春联的堂屋
  是否恰巧听到了一阵咳声
  风是否有了歉意
  我不能肯定,真的不能
  坐在暮色里我虽不慌张
  但回想却像不远处的霓虹一样
  忽明忽灭,我一边等待月出
  一边等着原谅
  途 中
  我用过的天气都进了气象记录
  某年的洪水,某个小阳春
  我用过的月光过滤后
  被再度使用,圆缺已有分晓
  我用过的秋风去了远方
  飒飒的,像风筝
  我用过的道路越来越窄
  窄到必须侧身才能通行
  我用过的爱迟迟没有回音
  可能的理由是:已过期作废
  我用过的我的身体越来越空
  此刻,它正明目张胆地
  向死而生
  起 点
  春节后首个工作日
  端着茶杯去开会,上楼梯时
  我再次确认了两件事:
  一是我手中的茶杯早晚会摔碎
  另一件:必有一天我会死去
  届时,春天再无秘密可言
  我们曾盲目地相遇
  父亲母亲,你们必须承认
  在你们的生活中
  我的诞生并不是有计划的
  我们曾盲目地相遇
  我的爱人,我们走到一起
  得需要多少巧合来成就
  我们在盲目地相遇后
  生活才变得不那么太盲目
  女儿,你的出生也和我一样
  带着盲目性
  我们盲目地相遇了
  你却成为我最快乐的源泉
  我们盲目地相遇在这世界
  然后又盲目地失去或离开
  我爱这相遇
  也爱这盲目
  毛线手套
  有过一双毛线的手套
  母亲织的。她是想用一双
  温热的手,始终陪伴我
  我骑车上学时戴
  上体育课时戴
  偷偷流泪时戴
  一双母亲织的手套
  一双母亲的手
  一个恒久的温度
  二十年后
  那团毛线,已不再
  裹缠我极少触及寒冷的手
  但一直在裹缠我的心
  也以它特有的柔软和细密
  裹缠我轻浅但正直的诗歌
  吴允锋:供职于中煤集团大屯煤电公司孔庄煤矿。中國煤矿作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十月》《草堂》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全国诗歌报刊集萃》《中国新诗年鉴》《中国年度诗歌》《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等选集。著有诗集《沉浸》《次悲伤》。
其他文献
蜜 蜂  走过那面山坡的时候  还有些许野菊花绽放着  看不到蜜蜂的身影  它们去了哪里  这些野菊花过些日子也要凋落  空旷的田野像一个人的孤独  我仿佛听到嗡嗡的翅膀声  扑打在记忆里的花瓣上  这个冬天,我已忘却了很多  ——除了勤劳的蜜蜂  它们馈赠的香甜,还在唇间  像我爱过的人,必定留下什么  阳光像走散的爱人  我想说的,不是昨夜失约的雪  和未曾落下一字的困扰  中午突然出现的阳光
期刊
康有为的戊戌感叹  从起点到终点,是一个波诡云谲的闭环  它圈养的奴性与放养的血性,被道统和四书五经熊抱之后  融入理性与个性,就成了晚清的最后一声喟叹  两千年的文治武功,拐个大弯就被逼入历史的  死角  哀悼世事无常,目击莽撞的汉字将中风的满文拦腰撞断  回头无岸,跌跤是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吃一堑哪怕只长半智,也算有了矮脚的进展  盲目的奴性大面积繁衍,警觉的血性几近于崩坍  剩下的野性,只是
期刊
麦子黄了  进入五月,家乡淮北平原的麦子开始黄了。  冬小麦是黄淮地区生长周期最长的粮食作物。头年的十月初播种,麦苗露出地面不久就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严冬,干旱、风沙、霜冷、雪寒,几个月过去了,看上去依然稀疏、单薄,给人瘦弱、萎靡的感觉。直到开春以后,吸收了充足的水分和养料,才显现出蓬勃活力。  随着季节推移,小麦叶子长粗变厚,颜色渐浓渐深,拔节、长高、抽穗、扬花、灌浆,果实慢慢饱满起来,不知不觉连绵
期刊
一  巷道一端的掌子面上,李三七正领着工友们起劲地干着,再有二十天就是元旦了,再拼上十几天,有可能超产个百八十吨,多拿上一两千块钱的超产奖。  李三七想到这儿,就美滋滋地笑了,作为一个从小山窝窝里出来的农村娃子,他还能想啥哩?就想一门心思地挣钱,因为家里太穷了,四周全是秃山,连草都长得面黄肌瘦病病怏怏的,村里除了老人孩子,全都出来打工挣钱了。  他是扛着两塑料袋核桃来投奔煤矿的亲戚赵富成的,亲戚不
期刊
江 水  江边散步,远山辽阔  江水从容,此刻宁静  让细微的事物着迷  我正好读到:万物悲怆  皆有风情万种的脸  万物还应该有深埋的心  忆无常  松鼠有枯荣之心,阳光  拂过清晨的丛林  大地上茫茫的猎手  如何愧对这白雾里的一天?  我知道,草木无常  孤坟漫过我船形的脸颊  村 庄  没有什么被值得反复歌颂  被反复消磨  落日如洗。照亮  母亲最后一块自留地  新米在桥头蒙上灰色  昏
期刊
《窟野河》是陕西煤矿作家亚东在2016年推出的一部长篇力作。作品讲述了穷小子高光亮从承包乡办煤矿起步,艰苦创业,经过多年打拼,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家的故事。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將主人公高光亮的个人发展历程与陕北传统信天游的高歌、窟野河流域生态的变化紧密相连:在高光亮的人生成长轨迹中,注重传统精神的表达,呼吁人们关注区域特色文化;在高光亮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强调生态整体观念,启迪人们思考人与
期刊
我的心里亮着一盏不灭的灯  捧一抔煤,放到脸前,  粮食的芳香疾速而来,散发着外婆的气息。  我从来不认为,煤会弄脏人的手掌。  在全國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  最干净的物质是煤炭,最纯净的人群是矿工。  身居矿山,我的心里亮着一盏不灭的灯盏。  心怀矿山,我才在狂风骤雨中,扎下倔强的根须。  我才在一次次人生最黑暗的时刻,  体验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矿工是共和国的特殊士兵  他们喜欢
期刊
史队长牛高马大,五大三粗,面目狰狞,说起话来比常人高八度,喝起酒来一顿能灌二斤。  当初,曲平顺因为有写作特长,矿上招聘宣传部通讯员,他去找史队长要报名,史队长死活不同意。曲平顺不想错过这个从井下调到井上鲤鱼跳龙门的大好机会,便找了分管宣传的孙副书记。  孙副书记给史队长打电话。  史队长说:“你官大,你说了算。”  曲平顺考上了。走的时候找史队长签字。史队长黑着脸,待理不理。等了老半天,勉强在曲
期刊
一  “你是幸运的,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廖二九提高了嗓门向儿子廖新生说道。  “我幸运?挖煤也算幸运?”廖新生白着眼扫视了一下父亲,以鄙夷的表情与父亲相对。  “你这是什么态度?”廖二九站了起来,满脸怒火,宽大的手掌握成了一双铁拳。廖新生本能地后退着,一下子退到门前,想着如果父亲再向前一步,自己一转身就可以跑出去,这份本能是从小就被廖二九打出来的。  “人家挤破了脑袋想进来,你倒好,要去当混混儿
期刊
一、笔墨建构  明末清初冯班《钝吟书要》云:“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冯班言简意赅,不仅指出了书家创作的着力点,也道明了书法欣赏的切入点。叶兄深悟此道,在用笔结字上均有所突破,他的用笔以沉着有力为尚,表现出“翰不虚动,下必有由”的深厚功力,为了避免沉着所造成的迟涩,他在用笔的起收之处增加了不少灵动的元素,具体表现为笔画的细致刻画与小动作的适度添加。叶兄工于楷法,擅长行书,他的楷书以颜体为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