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的信念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h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的设计格局、空间铺陈、驾驶感受……方方面面,能让我不由自主去为一趟伟大的旅程付出期待,收获感动!
  你能给GT下定义,我也能
  抵达下榻酒店为时尚早,报到时一份还没被其它媒体老师抢先登记光的试驾车单被送到我面前让我挑选试驾车。呦!这次6GT试驾活动的车队阵容还真不小,各种车色以及640i、630i两种排量规格可选,我该选哪辆车呢?


  你一定以為一身操控热血加打了鸡血的笔者会选动力性能更强的640i GT车型,对吧?告诉你,错了!我选了银色车身的630i GT,理由很简单,我知道640i GT xDrive身上有一堆顶级“特调”——四轮传动、“Executive Drive”魔毯空气悬挂系统、主动防侧倾系统(离地间距可+20mm或-10mm)、第三代平视系统、智能驾驶系统、B&W音响系统……等。没错!这些配置都是让“GT”——Gran Turismo(盛大的旅行)更舒适、华贵、优雅,更名副其实的加分项,但我更好奇的是,这款被定义为当前BMW品牌旗下GT车型最高端的产品,如果褪去了世人认为理所当然的层层华服,用自身本领来诠释“GT”会是如何?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630i GT不够豪华,相反它的配置也应有尽有,足够甚至超出我对享受一趟旅程、一段驾驭过程所需的期许很多很多。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它也会是未来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主力军!
  试驾路线起自上海玻璃博物馆,终于江苏溧阳天目湖,老实说就路程本身看跟“GT”传统定义的英国到意大利罗马相比相去甚远,顶多可能只有堵车规模算是比较“盛大”,但途中经过的江苏用直对笔者来说倒是意义重大,因为那里是我与结发爱妻情定终身的地方,再加上好久没故地重游,正好趁此机会重温记忆,是故这趟旅程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我姑且把它称作“爱,回温之行”(但……对不起,老婆,这趟没有带你来,我很乖的只有跟BMW 6系GT在一起喔)。
  关于眼缘
  我一直很相信“眼缘”这两个字,好比说笔者外貌长得抱歉但也能被我老婆看上,只能说缘分天注定。而我与6系GT的相遇,似乎就有这般天雷勾动地火的触电感——虽说行前我已经透过官方图片看过许多次6系GT,但当我一走入玻璃博物馆大门,直视其正侧车身的“三线归一”时,我没想到车厂说的来自GT、来自5系……balabala设计元素,就单纯只觉得两个字:“投缘”!是!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你不用跟我讲是出自哪位设计大师的手笔,我就是看了顺眼且喜欢,理由或许在于6系GT比起5系GT有更拉长的身形,更流利畅快的车顶线条,把5系GT原本那种高大但欠霸气的架式感给一口气补上来了,整体看起来创新但又不跳Tone,立体而兼顾和谐,是我喜欢的风格。
  相对来说,6系GT的车头有比较浓郁的家族气质,在5系、7系身上得以探见一二。车尾,我想来特别说说……。一开始远望6系GT的车尾,只觉得它就是设计线条比较丰富而已,但直到走近一瞧,才发现其尾灯中别有洞天——这尾灯应该是BMW品牌现存尾灯造型最立体、最特别的设计,不从斜侧方70度角看会容易疏忽它有着独特的导流凹槽设计,如果我是有感觉的风,在车辆前行时就会顺着这道沟槽去到车尾,然后翻身仰望天空,看见我的风儿小伙伴在从6系GT的车顶后倾线向后滑下,在尾翼这儿像是上了滑板坡跃然飞起,很是有趣。当然,以上只是笔者胡乱臆想,流体力学里的风肯定不是这么简单。
  途经苏州,知名建筑师贝聿明的老家,忽然想起他曾说过的名言:“人与自然共存,创意是人类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感觉6系GT似乎就是这样一道车与风、人为与大自然媾和的作品。喔!虽说在我印象中,无窗框设计的车往往会与风在噪音上有比较“纠结的情感”,但630i GT对此倒是处理得还不错,车速120km/h时车内静肃性还是可以的!
  面对盛大的旅行,怀抱温柔但足力坚毅
  前面说过,对于GT——Gran Turismo,世上已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你可以学我一样给它下个自爽的附加定义,但至少水准不能太low,不能开个面包车载着砖从A到B,那叫运输;也不能开个Polo从海岛到新疆,那叫穷游,就算主角是韩寒也一样。至于我的“爱,回温之行”如果换作开我自己的手动挡车,那也叫折腾,唯有我+630i GT方有“盛大”,为何?
  坐进630i GT内,我首先遇到的情况是前座椅就算调到最高,我的视线也未及车头边界,但奇怪的是它又不像乘坐低底盘跑车时惯有的目空一切即视感,也未有乘坐SUV时高高在上君临天下的威严感,我能理解的道理其一是我长得太矮,另一是6系GT的设计师就是希望我这么坐,车身给到有点包又不太包围的气氛,犹如传统贵族乘坐马车长途旅行的感觉,既安全隐私亦能看世界,这是GT!还有,我所试驾的630i GT座椅,与传统印象中欧系车那种强调包覆性的座椅大相迳庭,它不怎么重视包覆性,坐起来舒适得简直像Natuzzi顶级沙发,尤其可调椅背倾角的后座椅更是如此。至于空间,体感上,630i GT的底盘与7系系出同源,3070mm轴距造就的宽敞度对我来说比够用还充裕;视觉上,面积大约1平米大小的全景天窗提供了良好采光,加上大面积倾斜后窗补充亮度,都让我的身体对空间毫无怨言。
  但……毫无包覆性的座椅,车辆过弯时身体会不会东倒西歪呢?一开始我也这么好奇的……
  笔者试驾的630i GT并未配备“Executive Drive”魔毯空气悬挂系统,但在行程前段某几处路况不良的高速公路上,我已经发现这车的悬挂设定其实也很富有“魔力”——其减震器的设定基调偏于硬派,经过路面起伏时会从我手握的方向盘上递给我忠实反馈,比起国产化之后的3、5系车更保有欧式调校风味……不!甚至比我印象中的BMW纯进口轿车还稍稍硬一点,大概逼近M系的水准。但厉害的是,630i GT的减震器硬中带Q,“路见不平”时的吸震反应极陕、极富韧性,只闻底盘下闷哼一声就轻松带过,丝毫没有因为路况不佳而反应出车身不安定的感觉,而这恰好符合一趟GT旅行该有的要素——要让驾驶人感觉到自己驾驶的车行走在何种路况,但又要把震动处理得恰到好处,让舒适流淌得贵气而不做作。另外请注意,笔者前面说路感反馈在方向盘上,但乘坐感又兼得舒适华贵,何解?   答案还是……沙发一般的座椅让身体满足了!
  还是回到再前面一个问题……我在天目湖边的山道上刻意提高车速过弯,要说我的身体一点都不左摇右晃就等于我在骗你,但我可以对天发誓,630i GT悬挂系统抑制车身侧倾的能力超乎想象,电动稳定杆+主动转向系统有如神来之笔,四条倍耐力P Zero轮胎的抓地力也足够可靠,令得我车速越发提高、劈弯越玩越high,直至最后也都没能把这货的极限催逼出来,而这时我需要做的只是双腿出点力靠在车门与中控台,身躯虽说不像坐进桶型座椅那样稳如泰山但也不会疲于“控制我自己”。哈!我肯定这种“GT”乐趣是古代贵族无缘拥有的!


  至此容我再妄加理解一次630i GT——它的悬挂设定似乎生来就是要与舒适座椅珠联璧合的,悬挂软一分则遇路面坑洞及高速过弯会车身欠安定,座椅硬一分则乘坐起来不舒适,这确实是一种学问。
  面对盛大的旅行,运动起来更带感
  说回“630i”这几个字!懂BMw的朋友应该知道,它代表这车搭载的是2.0L排量TwinPoweF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参数则与730Li看齐,最大扭矩可达400Nm,推动630i GT此等大型GT其实并未出现我想象中的乏力,端视驾驶人如何运用驾驶模式。
  怎么说呢?630i GT提供了SPORT、COMFORT、ECO PRO三种驾驶模式,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异之大,比起5系、3系等车型上的设定尤甚,好比说在COMFORT模式下,变速箱会以二挡起步,并且保持发动机转速尽量维持在低转区域,跳挡反应也好像弹棉花一样,一切都轻轻柔柔、舒适至上;而在ECO PRO模式下,以上温文儒雅的态度更进一步,并且还加上了动能回收。老实说,这两种模式确实很环保、很舒适,但对我来说实在温了一点,温到几乎找不到我印象中BMw的性能调性,也感觉不出400Nm的火力何在,个人是不太感冒的。但SPORT模式可就让BMw的驾驶乐趣元神归位,也是我此行全程使用的驾驶模式,在此条件下,变速箱换挡反应很能跟上我的驾驶意图,发动机也总算火力全开,加速劲道之于630i GT是足够使用的!
  如果你从我的文字上很难想象一台2.0L排量发动机榨出400Nm扭矩是何等水准,那就随便到网站上搜一下3.5L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看看其平均扭矩输出会是多少数值,你就会感叹神奇的涡轮真是性能春药,TwinPoweF双涡管技术则更像美酒让药力来得更渐进且强猛些。是故,以往人们谈及Oran Turismo,往往都认为大排量发动机与强猛动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630i GT用性能实力刷了它在GT界的存在感。当然,如果你是更坚持大排量等于一切的人,640i GT身上那台3 0L涡轮增压发动机或许更能满足你。
  关于“GT”,他们是这样说的
  要把Gran Turismo说透,目前公认的考证起点,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
  1660-1840年
  定义:英国上层阶级年轻人为了学习先人技艺,到了21岁左右会按照家庭礼教的习俗启程远行。经过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旅行,花费不计其数金钱,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前往近代欧洲文明的起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罗马。由于目的地的意义非凡,是故这种旅程也被称为Grand Tour,意大利语称为Gran Turismo(盛大的旅行)。
  旅游必备:钱、豪华且附有个人品位设计感的大型马车、好马、好马夫、行李、小伙伴。
  1960年
  定义:那个时代的汽车市场和今日差不多变幻莫测,那个时代的欧美国家正经济起飞,石油价格对他们来说普遍不是事儿,因此车厂对于GT越发剑走偏锋,把车辆动力越做越大,最终出现像FORD GT40、NISSAN Skyline GT-R这类超高性能,甚至有点为赛道而生的车型,这种车与传统“GT”同堂并陈,丰满了这个时代的GT定义。
  旅游必备:钱、超高性能双门豪华车或性能跑车、超大排量或大动力发动机、优异操控性能、旅程中顺道去跑几圈赛道的闲工夫。
  1929年
  定义:汽车发明之后,马逐渐成为人类另外一种层次的物品,倒是某几家车厂重新找回Gran Turismo的非凡价值,用来为品牌旗下耐用度高、适合长途高速巡航之高档、高性能车来背书(因为那个时代的车可靠性大多……),沿用许久之后,GT逐渐成为一种车型代号。
  旅游必备:钱、高性能双门四座豪华车、令人放心的车辆机械品质、具有操控乐趣又兼顾舒适的底盘特性。
  2017年
  定义:BMW 6系GT说
  旅游必备:设计感、高性能、穩定性、豪华感、舒适性、大空间。
  原来信念不是目的地,是过程
  6系GT配备了五维智能人机交互系统,是可以让操作者透过五种方式掌控车辆各项功能的整合科技,个中细节笔者在此不予赘述,总之就人性来说,单一目标提供更多选择方式可达成,人就越能得到安全感与满足感,这是一趟盛大的旅行不可或缺的。至于我要强调的,则是6系GT算是当前少见具备无线对接iOS设备、内建Carplay系统的车,出发前BMW发给我一个iPad,里面已经把这趟旅程要前往的几个导航POI兴趣点都设定好了,于是我只要选择下一点去哪儿,将地点透过iPad推送到车载系统上,导航就能随时准备好带我去哪儿,这点比起用iDRIVE来在层层选单选择地点方便多多,甚至我觉得比用语音控制都更理想,因为我不用等到上车之后才匆匆忙忙选择要去哪儿,那对一场盛大旅行该有的优雅从容似乎是种亵渎。
  同样,透过iPad,我也可以办到检查车况、寻车、预先开启空调……一堆功能。不知道你注意到没,笔者特别强调的几乎都是在上车之前可以办到的事,理由在于我喜欢专注,我喜欢在驾驶之前先把种种琐事搞定,然后开车时心无杂念,仅只享受驾驶!
  抵达天目湖边时,我并没有像传统英伦贵族抵达罗马时那般饮酒欢庆,相反我倒开始怀念之前百里奔袭的过程。嗯!原来Gran Turismo对我来说意义不在距离或终点,而是在于旅行的过程,而此行我的伙伴630i GT给了我舒适、驾驶乐趣……一切“盛大的旅行”该有的感觉,但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种信念,让我愿意对旅程付出期待,乐于从驾驶中收获感动,而不是像一般试车套路试完匆匆收工,或是像赶银行下班前取款为生活而生活。
  这是6系GT之于我来说的神奇力量,至于我定义的“爱,回温之行”,确实此行之后我有些爱上630i GT了,我想让我即将迎来的小生命也一同享受盛大的旅行,不知道老婆批不批预算啊?
其他文献
一台以下打上,一台以上打下,奇招并出,为何就是于不过ABB?  Volvo,一个开Volvo的人是怎样的人呢?大家很V容易就会给他贴上标签:律师、医生、学者。形象也和Volvo相符,一碗理性、一碗高傲再加一茶匙的性冷淡,文火煮闷出炉。  那Cadillac呢?Cadillac的标签就更简单——资本家,形象嘛,和Donald Trump如出一辙便是了,不过不是那个大统领Trump,而是会说“You
期刊
约莫从5年前开始,不只是《汽车杂志》年度十大动力,全球备大动力榜单中部已经开始有混合动力、纯电动系统,本年度十大动力,差一点传统动力就只能占一半席位,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随着法规日益收紧,日后榜单中只会越来越多非传统动力。  同时作为榜单中坚的性能车用动力也有所减少,反而是三款家用车发动机重回榜单,而且都是传统动力,可见内燃机还有继续进步的空间。  1  本田K20C3  本田玩起涡轮来,必定不
期刊
古有雨神萧敬腾普降甘霖、遇水则发;今有战神阿杰我驾到赛场、必胜无敌!哇塞,是不是吹牛啊?  本来我根本不敢打此妄语,但接连跟着两个车队造访两场赛事,都看到他们取得胜绩,自己都禁不住有点骄傲起来。但说真的,这两个车队与两场赛事(Gulf Racing海湾石油车队在WEC世界耐力锦标赛、广汽本田挑战队在H0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虽然属性大相迳庭,但伴随他们经历比赛下来,我的感触不是一般的深……  C
期刊
一大早,我就被找来放牛,一群狂猛的蛮牛在珠海赛车场等着我,想馴服这群蛮牛,我得先通过层层的技术考验。  今天的主角有两头,分别属于V12的Aventador与v10的Huracan系列,这已经是世界上少数仅存的大排量自然吸气品种,更让人兴奋的是,等待我的还是限量款S与Performante版本……  关于Huracan Performante与Aventador S  很多人都知道大头义生来就是坐
期刊
在云端的宾利,在云端般享受的自驾之旅。  9月初,宾利中国首次全系车型“至真之旅”盛大启程,穿越中国、老挝、泰国三个拥有独特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美丽国度。我们途经中国首条国际公路,与莽莽雨林随行、和自然奇境和谐共处、与东南亚佛教文化深度对话。当然,这次主角是宾利。  正宗GT  一直以来,GT的概念争执不断,而业内更多专业的声音一直都认为最正宗GT还是宾利GT。而这样的长距离“至真之旅”活动,对于
期刊
同事最近买了一辆德国三大品牌BBA其中之一(哪家就不明说了)的车子,而在她购车之前,其实有和我讨论过关于那车的种种,而根据我接触的经验来说,我也觉得那车就产品力来看确实不错,除了推荐同事买之外,甚至我本来都有点冲动想要换购那车。  但,听过同事坎坷的购车经验之后,我彻底打消了念头……  同事告诉我买那车要加价提车才行,对此我倒是觉得蛮正常,反正市场就是愿打愿挨的世界,你想最快买到最新最火的车,商人
期刊
我们来聊聊那些我们用不到却又丢不掉的配备。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免不了重新审视一些问题,比方哪些配备是我最想要的?哪些配备是我一辈子可能就用那么一两次,或者一辈子都不会用到的?  停车辅助雷达  前一阵子流行自动停车,所谓的自动停车已经不是豪华车专利,但其实自动停车并非完全自动,你仍必须自己控制前进后退,而且你通常必须先设定好条件,把车停在停车格相应的位置。嗯,首先我是非常不建议汽车把人类越教越
期刊
不瞒你说,我对过去两代Cayenne都不是太感兴趣,第二代当年在莱比锡工厂自家赛道试驾时,我坐在试车手旁在赛道上奔驰了几圈,我一直都知道保时捷工程师喜欢挑战牛顿物理定律,把高大笨重的SUV造得像跑车一样。设计师说,他们希望消费者从Cayenne上可以一眼就看出911一脉相承的基因……。  这理想很美好,只是我没感受到,我始终不愿意承认Cayenne是保时捷家族的一员。但消费者买单就好,于是第二代C
期刊
這个系列延续到第三季,我们继续火力全开。同样来自德国的两辆超跑,同样都是Middle Engine Four Wheel Drive,但相信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它们无论排气量与汽缸数目都有巨大的落差。  你们猜到了开头,能够猜到结局么?  说起超跑,其实并非意大利车厂的专利,掌握世界上最先进汽车技术的德国人在超跑领域的造诣也不浅。尤其是奔驰,有CLK-GTR、SLR McLaren还有SLS AMG
期刊
PART1 可变,变出什么花?  在自吸的世界里进排气的每一处皆可变 Lucas  在上一期的专题中,我们讲述了针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一系列可变技术,但其实在现代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中,也存在不少来自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可变技术。  是故在这期,我们要来看看自然吸气发动机有哪些历史更悠久、影响层面更大的可变技术……  01可变气门正时  相信稍微懂得奥托式四行程发动机的读者们都知道,这种发动机每个汽缸至少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