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设计上海的“网红感”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boy0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上海其实可以说是“展览界中的网红”。设计上海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宣传,抓准了社交平台的传播力量,成功掳获了大众参与的决心。其实也难怪民众们如此趋之若鹜,比起越来越难懂的当代艺术,设计上海是有能力有基础成为网红展的。起码“展览语汇”比较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谁还会不喜欢看家里都要使用的椅子、桌子的新鲜设计呢?


  设计上海在3月份就热闹地结束了,这场沪上首屈一指的设计大展在首日便迎来了超过10000人的参观人气,虽然只有短短四天,但却带来超过4万多名观众。这个由英国展览公司Media 10创立的亚洲顶级设计展今年已来到第四届,从2014年开始以来,设计上海一年比一年壮大,至今已成为全球参观人数第四多的大型设计博览会,今年更是增设了厨卫与办公两个展馆,并将展览中一向的重头戏——限量设计展给独立了出来。
  “展览界网红”之传播法则
  近年来我们可以观察到,设计一直在改变着上海这座城市,身为全国经济成长率最高的城市,人们开始去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质量与内容,这也加深了市民对于设计的渴求。在这座人们称之为“魔都”的城市中,设计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都超过了世上多数的地方。
  这份殊荣对于山寨与仿冒动作占很大比例的国内局面而言,其实相当不易。不过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发达,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海归加入设计产业,国内业界新一代已经渐渐摆脱抄袭,成为有独特创意的专业设计师,甚至扬名国际。这次设计展中,本土设计师就达到30%,且可以看到许多80、90后的设计师们创立的品牌或设计的作品,这些设计界的小鲜肉们已开始抢位,令人期待他们日后的表现。
  此外,今年的设计上海也与新天地合作,在新天地设立特别展区,有包括了杨明洁、张周捷还有侯正光策展的“晒上海”等18个特别展区,并开放给公众参与,让公众也可以免费体验设计文化,并形成一种城市与艺术展的联动。
  当然,开放活动的目的除了公益外,在这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年代,没有比向公众开放更好的宣传方式了。特殊的装置与展示也让设计和艺术圈之外的公众更好地认识品牌,比如透过朋友圈的疯狂刷屏,很大程度加速了展览对外的传播。
  设计上海其实可以说是“展览界中的网红”。设计上海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宣传,早在展览开始前,展览讯息就大量地在网络中露出:“号称上海甚至是亚洲最高大上的顶级设计展,百分之九十的品牌都是第一次来中国!”“要看世界最权威的设计就得来这里!”“门票贵吗?比起去英国看展的旅费不知道便宜了多少呢!”
  抓准了社交平台的传播力量,设计上海第一年第一天晚上便举办了香槟派对,展览方利用这个小时代中常出现的景象成功掳获了大众参与的决心:哎呀,上海滩所有时髦人士都在这里呢,所以这是最最时尚的地方!所以身为潮人当然必须来排队看展!所以来了必须拍照发微信呢!在朋友圈中看到了展览实况,必须也去共襄盛举一下!——于是如此循环之下,设计上海成为了展览界中的网红,第一年举办时还因为排队的人数太多,而临时将门票调至100元。
  其实也难怪民众们如此趋之若鹜,比起越来越难懂的当代艺术,设计上海是有能力有基础成为网红展的。起码“展览语汇”比较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谁还会不喜欢看家里都要使用的椅子、桌子的新鲜设计呢?所以沪上多数的展销会中(是的,设计上海就是个家具大展),也只有设计上海可以制定门卡的“人脸辨识”这种严苛规定。
  高流量就等于高销量吗?
  在这样坚实的民众基础下,设计上海的展位费可说是年年涨,身为亚洲顶级设计展除了一位难求之外,收费自然也很顶级,可以让展商自由发挥的展位没个十多万人民币就别想进去了,这还不包括林林总总的运输费、电费、搭建费等等,于是远道而来的国外展商的参展成本也就更高,对待展商的规定也很严苛(比如赠送门票量很少之类的)。


  但是网红展上展商们都赚了个盆满钵盈了吗?虽然没有直接相关的数据,但是就目前看来,距离将4万人次的大数据转化为消费力好似还有段长路要走。
  例如“设计共和”,他们从去年开始就不参与设计上海,而是在自家门店办起了设计庆典,请来世界知名的设计师参与研讨。自己的地盘做起事来更方便,比起4万多人的大数据来说,自己办活动邀请的客人与媒体都会更精准一些,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品牌,再不济也至少可以省下一笔为数可观的展位费与搭建费。
  所谓叫好的展览不一定叫座,再加上展览现场人挤人的盛况,展商不一定能與客户做到良好交流,而现场表示意向的买家中又有几个可以转化成客户又是一个未知数了。由此,据笔者观察,为期四天的设计展中,一直保持人头攒动并且几乎人人进行了消费的空间,只有展览里的咖啡坊与茶店。
  当然与纯粹的艺术品相比,有设计感的家具是家装更为实际的选择,加上近年来许多家具品牌渐渐朝艺术靠拢,也不乏新奇并具有收藏价值的作品,但要如何将爱好者转化为消费者,则是展览方为持续发展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人说花无百日红,网红们将来也会有落寞的一天。设计上海之前还有100%设计展,同样也是由英国在上海制作的人气爆款,同样也是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2008年举办第一届时也是人头攒动,但后来逐渐没落,不见踪影。所以,大数据再好,但展览方也要考虑到,如果对欧美团的吸引力逐渐降低的话,大数据还能持续吗?
  展览中的“网红品牌”
  回头来聊聊展览本身。每年设计上海最大的亮点就是限量设计馆与结合艺术与设计装置艺术,同时也是人们争相拍照上传的地方。   今年在限量馆中,甫进门就能看到设计上海的老常客Zaha Hadid。这次Zaha的建筑所带来了她生前创作的部分限量作品;而来自印度迈索尔的家具品
  牌Intarsia India,则带来了即将消亡但非常华美的镶嵌木画;首次参展的法国顶级陶瓷品牌Bernardaud与艺术家Jeff Koons合作,把他代表性的花卉雕塑作品“分割木马”制作成了限量版瓷器;Gallery All也呈现了知名艺术家、设计师张周捷等新锐的作品;而Eglidesign则带来富有伊藤润二混合达利作品的视觉感受但同时兼具实用性的家居;值得一提的是,今年LV也带来了旅行家居这一主题的展品,可以联想到近年来奢侈品跨界家居的趋势,未来说不定也可以看到更多奢侈品家具进驻。
  除了这些实用中带有浓厚艺术气息的家具外,限量馆中还引入了多項艺术装置艺术家张鼎的作品如“18个立方体”,观赏者可以在特殊材质的金色立方体上留下各种痕迹,这件作品曾在去年的巴塞尔艺博会上展出过。大堂酒吧区的“Plug & hug”也是一个颇为受欢迎的互动艺术区,观众可以透过与其拥抱来增加他的明亮度。
  说到装置,社交网络上最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应该是老板电器的“The Lake”,环保+情怀+艺术等主题,老板电气已拥有一个必胜组合,而且又不贪心地用偌大的展位只展出寥寥几件作品,被刷屏还真的是其有原因。而羊舍也与德国奢华厨电品牌嘉格纳合作,在2017年度设计上海以《用时间造物》为策展主题展出“羊舍”最新系列的作品。


  不管是卖电器还是卖家装,糅合设计与艺术,再加上些情怀,看来是品牌们逃不了的套路,褒义的。毕竟当消费者消费时,寻求的是一种认同感——而谁不希望自己被认为是一枚有情怀又有艺术品位的文艺好青年呢?
  探究设计界趋势:科技、环保与回归传统
  展览中,无疑可以看到一些未来趋势。首先就是科技对设计界的辅助作用,正在日益加重。近年来随着VR与3D技术的成熟,有越来越多设计师关注如何将这两项技术代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新加坡Dimension 5在展览中推出研发近2年D5FUSION产品,其独特之处在于PC终端自带建模平台,能独立完成模型建设和实时渲染,支持导入空间和各种材质,兼容3DMax等建模软件。它几乎融合了空间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更让人们在体验过程中,可以清晰感受材质真实度和色彩感。




  新材料的研发也是科技带来的好处之一。YANG DESIGN 便联手Tyvek?创新材料,取代传统面料,并将抽象未来流行趋势主题具现化。若将新材料落实到产品设计,就形成种轻质高强度印刷材料制成,在 MIT试验机上可折叠20,000次以上,柔韧性极强,抗变形性,防潮防水、抗撕裂,可100%回收。这项新设计也可以为当代设计和年轻一代提供更多、更为理想的设计解决方案。
  有新就有旧,科技也会让曾经消失的传统回归当下。如今,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社会的变化是多么地难以捉摸飘忽不定时,许多人会愿意选择回到传统中去——在展览中,我们也看到传统材质、工艺再度被复兴。
  比如前述Intarsia India的镶嵌木画,就是一个将失落工艺再度复兴的例子;此外有110年历史的日本手工玻璃器皿品牌HIROTA GLASS,也已手工定制并加入牛骨粉的洁简玻璃杯受到好评;而本土品牌传世珐琅,这次也带来了结合水墨感的手工掐丝珐琅,希望在珐琅这项工艺中能够继续再突破。




  东西方的设计概念在展览中也渐渐呈现融合态势,从早几届的东西方相遇,到现在可以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就可以看出,至少在上海,设计师们已开始致力于让中国文化有更多的包容性与可能性。
  展览中也不乏小东西与新锐设计。近年随着房价攀升,越来越多人选择自己租房,这也造就了人们可能倾向于购买体量小、易携带、价格亲民的家居用品与饰品。


  环保,也是近年来设计界的大趋势。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RCR Arquitectes就是个好证明,该团体以对建筑当地环境的关注、使用可循环材料等而闻名。前述提到的老板电器就以这样的概念来设计展位;Elle Decoration绿化过的展位也被称为是设计上海中空气质量最好的一个展位。不过已中国目前污染的程度和环保的需求度来说,这样有绿色意识的展位还不算多。
  除了缺少环保意识的展位外,对于老人看护这样的议题设计上海似乎也没有太过碰触。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以消费为目的的展览。不过随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年龄老化越发严重,老年照护势必会成为一个问题,而作为设计展览中的领头羊,或许设计上海可以再斟酌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
其他文献
2017新年伊始,蔡小松就忙忙碌碌——继3月到纽约参加“亚洲艺术周”上举办的展览《道殊—— 同求于墨》之后,5月又到香港的苏富比艺术空间举办个展,推出他的新作“松·感知”系列。时隔仅2个月,但所呈现的作品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为什么会有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让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蔡小松当代水墨创作的三部曲。  由“虚”开始:“山水”系列  记得第一次看到蔡小松的作品,是在2008年秋天一个名叫“山
期刊
几乎没有哪个城市,能像巴黎这般承载如此多的幻想与浪漫追忆。说起巴黎,大家会想到哲学、艺术、文学,想到时尚、咖啡馆、甜点,想到红白蓝、自由、高冷优雅的巴黎人??被尘世困住的心,在念起这个词时就禁不住欣然雀跃。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写道,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如今全球化的时代,这席盛宴也不复黄金时代的风情。不过,我们还是
期刊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上演着人们追求梦想的戏码。有些人贪恋于物质的享受,只要有一堆名牌包就开心;有些人则需要时不时地来上一个间隔年,天涯海角地走四方。但也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愿望很简单:有一个院子,种上桂花树,树底摆上一张桌子,在秋风渐起的傍晚吃个螃蟹,喝个小酒,与周围的植物诉说心事。  陆宇星就属于这类人,她笑称自己从十几岁开始就萌生了这个很没出息的“理想”。但旁人却无可否认,虽看似简单平凡,实则
期刊
关于“物派”  “物派”的作品通常使用未经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极大地降低作品的人为处理痕迹,将讨论的重心移至物体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关系”的探求,自然地将“空间”视为作品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进行思辨。对于“物派”的宗旨,李禹焕将其归纳为:“离开‘制作’,物派所关注的确实不是‘物’,而是在与概念和过程的对应中产生变化的‘物’的外部性。通过行为与‘物’的对应,显示空间以及状态、关系、状况、
期刊
和陈煦明的采访约在上海静安区胶州路的一家咖啡馆,我询问是否需要去到工作室,熟悉她作品的朋友告诉我,她的工作室,就在日常生活里。曾经的殖民文化的冲击,让上海有独特于全世界所有城市的气质,这种历史造就的独特痕迹,遍布在上海的街边巷弄、一砖一瓦间,无数故事在每个角落上演。她穿梭在这个城市,有一双能敏锐捕捉到美的眼睛,一颗常常被感动的心,和一个自在的灵魂。所以她总能遇到恰好的光影、恰好的美景,便欢欣雀跃地
期刊
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的一个会议室里,我看到了许根顺的珍藏——分门别类的几大盒子影集,还有首日封之类。“2015年12月,我在新疆举办了《百国元首在中国——‘一带一路’摄影展》。2015年,我的作品还曾参加在福建泉州举办的第二届丝路电影节。展望2017年,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上海办展。”还未落座,许根顺就对我娓娓道来。  目前,许根顺的作品集——《国宾在上海》《第一夫人在上海》两本画册,也已出版发行
期刊
《财富堂》:郦馆长,你从事建筑管理、房产开发20多年,如今转身创办美术馆,也算再度“创业”,重新出发。这两个行业差异很大,请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郦韩英:坦率而言,这两个行业的确“大不同”。过去从事建筑管理、房产开发,代表了我那个阶段的人生状态,回忆起来,为生存、发展而奋斗,是很美好的,即便有些工作并不是我感兴趣的,但必须去做,还必须做好。苦吗?当然,但我不怕!记得刚刚涉足建筑工程的时候,我一度就
期刊
艺术高高在上,但很多人仍旧不懂它。  有人将奢侈品定义为“贵而无实际作用”的东西,那么艺术品除了占据这两个特点之外,还有着其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意义。因此它总是占据着至尊地位,甚至成为了评判个人内涵的标准。但对于非艺术专业的人来说,要读懂一件艺术品多少还是有些困难的,很多人因为不懂其中的价值,经常误解为这个圈子大多时候都是在无病呻吟。  不过,在如今智能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也许是为了让世人能够更好
期刊
近期,我参加了中国文联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青年视觉艺术策展人赴美策展工作坊”,地点是在纽约。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其中要完成一个短期的策展人驻留项目。我所在的驻留机构是The New York Art Residency and Studios(NARS) Foundation,是一家位于布鲁克林地区、规模相对较小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大约有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中青年艺术家来此
期刊
商业美展一直是艺术品市场的重要角色。  在民国时期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艺术市场十分活跃,艺术商人为了给供需双方提供交流平台,在大型商场内开设美术展厅、开办画廊和画店,经常性地举办商业美术展览。据美术史论家黄可统计,当时仅宁波同乡会展览厅、大新公司展览厅、中国画苑画廊、湖社画廊举办的各种美术展览即达600余次,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商业性质,多位著名现代美术家的首次个展都是在上海举办的。近年艺术品市场空前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