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二十载夕阳暖花开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出生的徐德桐老书记,世居南通市通州区四安镇温桥村。1991年退休回老家,他乐做老年志愿者,甘当桑梓“孩子王”,架起学校、家庭与社会合力教育学童的新“鹊桥”,让故乡留守学龄儿童,一晃度过20个安全、健康、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清廉当公仆 退休创办站
  徐德桐1991年退休。因为他一贯官清似水,务实亲民,深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徐老退休回到家乡,发现农村多数青壮年常在城镇各地创办民营企业,还有一些学生家长长年奔波外埠公司或厂企忙于打工,此类“创业人”与“打工族”没时间照顾孩子,放假期间那些留守学童,因为无人管束,大小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徐德桐决心在家办个暑期教育辅导站。他把想法告诉老伴,老伴不同意,说本地许多退休老教师,放下教鞭在家享清福,你搞教育是外行,而今月月有丰裕的养老金,该享享退休福,何必自讨吃苦!徐老耐心地说服家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决定于下一代,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是全社会‘五老’的责任!”
  于是,徐德桐自1994年开始周详策划,1995年正式启动建站。他腾出自家一间大堂屋作为教室,又头顶烈日,手拉板车,从距家好几里外的南通市韬奋小学借了桌凳、黑板等教学器材,在学校老师、四安镇政府、温桥村干部们的热忱支持下,创建了“德桐校外教育辅导站”。还在家院场边枇杷树旁竖起高高的毛竹杆,让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每当学校一放暑假,他就自行安排18至20个晴朗之日,不收分文费用,招集附近自愿来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进站补习功课。他孜孜不倦地传授适合于青少年道德、智慧、法规等知识,指导学童做好体操、朗读童诗、学唱儿歌、练习书法等。学童们都敬慕地称他“徐老师”!
  重温红色史 宣讲价值观
  历年来“德桐校外教育辅导站”开学,都以升国旗为特定标志。周边学生们见到徐老师家门前升起国旗,就自觉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报到。在授课期间,还组织学童参观通州区四安老区的邹韬奋纪念室,拜谒四安镇北郊温桥村东首姚家渡的中共江北特委旧址,讲述新四军革命老前辈姬鹏飞、梁灵光、陶勇等将领曾在这里浴血战斗的故事。徐老师运用当地红色资源,传递红色火炬,开展红色教育。每年进站的学生都知道国旗、国歌的来历,以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以“血肉筑起长城”换来的,让革命传统教育滋润学童们的心灵。
  徐老在假期辅导教育中,遵行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要求,深切领会各句中的丰富内涵,结合实际,编成通俗易懂的道德教材,向学生逐词逐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孩子们都懂得《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是指导做人的法宝,不仅要学好、记好、还要以实际行动实践好。
  近年,他还向学生们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还教育学生认清大好形势,珍惜少年时光,刻苦读书,自强不息,奋进向上,追求理想,担当起建设祖国、保卫国防的神圣重任;他还结合本地镇村居民的新旧面貌,带领学生参观兴旺的民营厂企,科学发展的特色农业,见证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心理辅导与举例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建站二十年 功绩夸不尽
  秋去冬往,春归夏至。而今,这位令人可敬的85岁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还在创新策划他的“德桐校外教育辅导站”。办站20年中,由他经手教育过的青少年达600余人次,已有30多人考上名牌大学,有8名录取了研究生,还有的考入了职业院校,有的从军入伍,有的踏上工作岗位,有的已成为相关事业的建设者和创业人才。办站20年惠及周围村组人家,受到本地青少年、干部和群众的爱戴与好评。村支书夸赞说:“老书记徐德桐,年逾八旬夕阳红;义务办站育后代,积德行善立新功!”村民们也都有口皆碑。不妨听听家长们的几例民声吧:村里王大妈对人说:“我家娇生惯养9岁的孙女王灿云,进入徐老书记辅导站两年,如今孙女学好了,对我很孝敬,还帮我洗洗碗扫扫地呢!”家长邓冬琴说:“我儿子袁天啸那年11岁,学校放了暑假,整天就是看电视,举拳踢脚学武打,作业草率又拖拉,吃饭米粒、菜肴抛满桌。进了徐老的辅导站,求学有进步,在家也听话。”早已考上中学的王亭玉,每逢假期还喜欢到徐老家来借些书籍。“徐老师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百科文化的集锦,也是洞彻明智的绿洲’。真的,我看了他的好书,帮助我写好作文,鼓励我奋发向上。”
  二十年以来,徐老始终坚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让假期青少年自愿接受再教育,也充实了他的晚年生活。他义务办站的高风亮节,亲情化的服务,春雨般的行动,一度惊动了区、市等电台与报社,多位记者慕名来采访,表扬他的先进事迹。通州电视台曾录像播放过专题片《不老人生》,通州大众网发表过《夕阳对朝阳的恋歌》,《中国火炬》《中国老年报》《南通日报》和江苏《关工周报》还刊登过“徐老校外辅导站”绚丽多彩的消息图片和新闻照片。村里许多人夸赞徐老是当地的“银色星座”,甘让余热温暖学童!
  (责任编辑 束华静)
其他文献
周日在街上闲逛,但心中还是放不下旧书摊,走着走着又来到了它的跟前。书摊上多是些教辅类的学生读物或励志读物,但我还是有所得,用5元买下一本《新四军战歌》。  这本《新四军战歌》并不是由专业的音乐出版社编辑出版,甚至不是正规出版社出版。书长18cm,高20.5cm,封面由孟光、丁荣魁设计,通版红色,上部居中手写体“新四军战歌”五白字,中下印新四军蓝天白日“N4A”军徽,与通版红色组合,整个封面昭示“国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这个部队先后担负了浙南剿匪、保卫海防、抗美援朝、国防施工、抢险救灾、赴滇轮战、自卫反击作战等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曾组建侦察大队保卫边疆作战。  1996年10月1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这个部队由步兵师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机动师,部队建设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转隶武警以来,8670部队作为驻守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唯一的机动师,先后担
期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不久,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解放战争由此拉开序幕。1945年8月3日,毛泽东发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文,强调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必须有充分准备,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随后,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韦国清率九旅北上鲁南,配合兄弟部队执行阻止国民党军队沿津浦路北犯的任务。韦国清和九旅的首长率全体指战员上书陈毅军长,表示:“在首长指挥下,我们将不顾一切困
期刊
2010年陆海忠同志从海门市人大副主任位置退休后,由海门市委安排他负责市老促会工作,任理事长。陆海忠自2011年到任至今已五年有余,他时时心系老区贫困群众,处处为弱势群体办事,殚精竭虑,抓好精准扶贫,把余热献给海门老区贫困群众,取得了显著的扶贫开发效益,受惠贫困群众拍手称赞,省市领导多次表彰。  精准扶贫硕果累累  陆海忠在担任老促会领导后,紧紧抓住精准扶贫,以筹募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基础,以抓住扶贫
期刊
血性,是军人性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武装集团战斗力的精神利剑。所谓血性,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临危不惧的虎胆,敢作敢为的担当;不畏强敌的“豪气”,敢于亮剑的勇气,不怕刺刀见红的“杀气”。血性重于实力,是世界许多知名政治家、军事家的共识。毛泽东评价“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习近平同志鲜明提出要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期刊
城市:上海、合肥  时间:2014年9月30日、12月22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吕其明、吕晓晴  吕晓晴和吕其明,是姐弟俩。  他们的父亲叫吕惠生。2007年,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印的《铁的新四军》纪念图集里,收录了吕惠生与“惠生堤”的故事。  吕惠生是新四军皖中人民抗日自卫军司令员、皖中行政公署主任。“惠生堤”是指黄丝滩大堤水利工程。这个堤位于长江北岸,在安徽的无为县境内。民国初
期刊
熟悉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党委书记詹力的人都觉得,詹力人如其名,对中分村美丽乡村建设堪称“给力”。  孙村镇的中分村三面环山,是繁昌保卫战发生地。抗战期间,谭震林将军所率领的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驻扎在此,红色故事印在这个村的每个角落,妇孺皆知。但中分村一度面临村容村貌脏乱差的尴尬。2013年年初,詹力主持镇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抓住国家和省市建设美丽乡村的机遇,对中分村进行村容村貌综合治理,修复破败古
期刊
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
期刊
《铁军》编辑部:  近年来,我们当地一些基层党史办、老龄委为了提高《铁军》的征订工作,每逢集中征订时节,都要派员去一些单位及个人中做征订宣传以及代收订工作。笔者认为此举很有必要,值得学习与推广。  时下《铁军》越办越好,很适合社会各界人士阅读与运用。但由于一些基层单位缺乏详细的征订宣传与征订服务,有些征订对象对这份杂志还不了解,以至谈不上订阅;有的即使知道这份杂志,而对其内容特色、邮发代号、订价等
期刊
笔者行经江苏省大丰市双草线万盈镇益民村段时,只见路边北侧一片500多亩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格外醒目:小桥、流水、亭台,在林立的果树衬托下颇有诗意;一只只草鸡在田间追逐嬉闹,散发出浓郁的农家风味;数千平方米的组培室和大棚体现出现代农业的魅力……一年之前,这里还只是普通的农田。如今,益民农业示范园负责人沈晓峰不仅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还跑到扬州、南京、广州、贵州等地,帮别人“包装起了田”。  打造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