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归来话作文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ra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几年的高考阅卷,使我们感慨颇多:高三学生绝大多数已进入成年人的行列,但是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并不完全同步,少数高中生的不成熟现象还很突出,尤其表现为作文的低幼化。这种低幼化现象不仅在普通中学存在着,在一些重点高中也存在着。阅卷中我们发现高中生作文低幼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的幼稚化。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非常肤浅,反映事物、说明事理只限于表面层次。如为了论证在人生之路上好人不会变成坏人,举例说:我们的老师整天用墨水写字,怎么没有变黑?我们的警察叔叔经常抓坏蛋,怎么没有变成坏蛋?
  二、题材的低龄化。就像有人批评的那样,叙述故事不外乎在路上拾到了钱包、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等等。这些童年往事在小学时写过,在初中时写过,在高考中仍然乐此不疲。好像除了这些小儿科,就再无别的东西可写了。
  三、写法的简单化。写议论文,偏于简单举例且用例较多,例子大多为尽人皆知的“通常事例”,如毛泽东、周恩来、爱迪生、爱因斯坦等;选材不新颖、不生动,没有有个性的材料;论证没有层次,简单平面展开,机械重复;论点像是一根粗棍子,垂直而下,每一例不能显示一个小论点或层层递进;问题不会分析,道理不会阐述;写记叙文,故事情节简单,缺少内涵,没有机智的构思,没有生动的人物,没有引人注目的“故事”,没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没有令人思考的“余味”;结构不是硬性模仿,就是平铺直叙,不讲技巧,没有方法;如果写联想作文,只有复制“卡通”。
  四、语言上的娃娃腔。词汇干瘪,语气稚嫩,一股孩子气,满篇学生腔,全然不像一个读了十多年书的青年学子,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娃娃。“1岁时,我还小,我不记得当时的情景了;2岁时,我还小,仍不记得当时的情景了……到7岁时,我上了小学……”“小明在路上拣到了一个钱包,打开一看,哇塞,好多钱啊!怎么办呢?在这个地方等失主吧就会迟到,不等吧又怕失主着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等。结果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了。真倒霉啊……”“我的一块心爱的橡皮没有了,那是妈妈给我买的。我怀疑是我的同桌偷的……”
  造成少数高中生作文低幼化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原因为:
  一、严重脱离社会生活。不少学生多年来一直是从家门到校门,从宿舍到教室,与现实社会生活几乎隔绝。对社会现实生活不了解,更谈不上有什么生活感悟。少数家长为了子女集中精力读书学习,千方百计地营造这种生活的“真空”。_一些学校又极力标榜与实施“封闭式”的管理,堵塞学生与现实社会的一切通道。
  二、阅读很少,档次偏低。如今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当繁重,甚至连寒暑假都常常被侵占,用来所谓“补课”、“提高”或“加强”。有关调查资料表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中外名著从未涉猎的大有人在,真正读过几本名著的人少得可怜。相反,现实中的一些低档次的阅读物,则是许多高中学生的“麦当劳”。试想,仅靠文化快餐怎能滋养出精神上的强者和写作上的能手?
  三、思维品质没有养成。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以灌输教育为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遵循的是思维定势,沿袭的是习惯性思维。在这种教育氛围中,人云亦云、千人一面也就成为必然了。更何况不少高中生还没有养成思维习惯,虽然长着脑袋,却不会想问题,不会思维,以致在作文中只能鹦鹉学舌,或者只能浅表性地描叙事物,述说事理。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高中生作文低幼化现象,从学校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视角上,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实施标本兼治。
  一、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生活。了解社会。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调查了解几个单位,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充分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实地考察,增加对社会的感性认识。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适时适当地引进生活的活水。诸如:伊拉克战争、俄罗斯总统竞选、美国“9·11”事件、世界“反恐”组织、每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学生对天下事、国家事有所了解,感受时代的脉搏。通过这种适时的引入,活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小课堂,大社会,窥斑知豹,来日可用。
  二、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通过大量阅读,阅读中外名著,阅读经典作品,才能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提高欣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克服作文低幼化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大胆改革,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阅读、自我领悟。另外,语文教师要经常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作品,推荐一些新书,推荐一些范文,让学生去阅读,从阅读中学思想、学语言、学技巧,在阅读中与大师们进行对话。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三、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养成思考习惯。高中生作文中所出现的思维幼稚化、分析问题浅表化,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不会思维、不善思维。洪宗礼有句名言:“思维是个总开关。”只有把这个总开关打开,写作之灯才能明亮。因此,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让学生学会思维。要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典型材料,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析。要教他们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要引导学生辩证思维,对事物正面看、反面看、侧面看,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分析问题,避免思维的单向性、直向性。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做到不迷信、不盲从,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经过自己的思考。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会思维、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只有这样,作文低幼化的现象才有可能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
  
  (作者单位:新沂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武健:在社会中,大家对“信息技术”一词已经耳熟能详。提到信息技术,立刻就会想到手边使用的电脑、手机,家里、单位里的网线、路由器、交换机……大家都认为这些现代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密切。不过,很多人虽然熟悉信息技术,但并不知道什么是“信息科学”。  钟老师,您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的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原理》一书已经重印到第五版。您能否给读者们讲一讲,信息科学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教师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只有课前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形式进行有计划的安排,才能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才能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才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涣散局面。因此,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
诗歌短小精悍、言简意丰、跳跃性强,这就决定了诗歌鉴赏必须依靠想象。想象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欣赏者也是一种必要。因此,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诗歌鉴赏规律,善于运用“补白”艺术——引导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一、用情感激发想象    诗是心灵的燃烧,有人认为诗学就是情学。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先要引导学生“人情”,人情才能“入境”。  “未成曲调先有情”——诵读为先。
《游褒禅山记》一文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名篇。由于成文时代距今已近千年,其语言和现代白话文有了明显差别;又加之王安石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致使本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平实深刻,言简意丰,这些给学生的诵读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而背诵是本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从文章的写作思路人手,归纳为“释、辨、洞
美军认为,电磁频谱是一种有助于在作战环境中实施指挥控制所必不可少的“机动”空间,如同在物理域和网络空间中一样,军队通过在电磁频谱内的机动和作战,来获取战术、战役和战略优势,“在电磁频谱中的机动和行动自由”,对于美国和多国作战行动至关重要。随着电磁空间的军事斗争效益日益突显,美军将电磁空间作为相对独立的关键作战域重点经略,近年来密集颁布系列政策措施和条令法规,明确电磁频谱作战发展战略,提出相关能力建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声音,响彻云霄,直贯长虹,惊天动地;这声音,代表了世代中国人的心声,是一位历史学家站在民族高度向世界的庄严宣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亿万挺直腰板洋溢自豪感的中国人民,那直挺挺的刚骨中正铮铮发出这一响声。细读此文,我们无不为此浩然正气所震撼,更会因作者的精到安排所信服。    一、严谨的结构    什么是骨气,就是人们所说的坚强不屈的气节,即一种人格、国格。要论证这一概念,
联合国教育局局长保罗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会再是不认识字的人群,而是不知道怎样去学习知识的人群”,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拥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多么的重要。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也不例外,需要学生自身掌握适当的方法和策略,而高三物理学习不再仅仅是新知识的探究,而是在得到更多新知识的同时,巩固学习旧知识,将新旧知识融合起来,做到“温故知新”,为高考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本质并结合实际做好高三物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散文《我的五样》(苏教版)中,记叙自己通过参与一个检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测验,对人生进行严肃思考,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作出追问的情景。面对老师的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作者首先以医生的身份选择了“空气”、“水”、“太阳”,接着又以女性的身份写下“鲜花”,只剩最后一样可以选择了,作者此时为难不已,于是借同学的选择进行了思考,面对同学“父母”、“孩子”、“爱人”的选择,作
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都以特有的文学形象和文学魅力,向人们展示了人世间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极致,强烈地叩响了人们的心灵。细品两文,加以比较,不难看出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不少相似之处。    一、感情真挚浓厚    读罢两文掩卷涵泳,深切感受到的是两位作者所共有的那种对至亲的拳拳爱心和绵绵亲情。文笔都是那么自然质朴而淡雅,却表达得又都那么哀婉久绝。  “情真何必词艳?”
人教版高语第四册的第一单元,收入了鲁迅先生的《药》、莫泊桑的《项链》和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这三篇经典的小说,而且将本单元学习小说的重点定为小说的主题和结构,用意是明显的,设计是巧妙的。  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把结构技巧比作“工师之建宅”,认为“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须事先筹划,精心安排,否则就不能恰当地运用材料建设房屋。可见结构之于文学作品的重要地位。  小说的结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