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习惯”系列(七)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ong12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渴求奖赏——形成习惯的关键
  ……要控制这种习惯,我们必须找出在背后驱动人们行为的渴求究竟是哪种,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大脑会出现这种预期,就会成为那些被看不见的力量拖着,漫游进辛那邦糕饼店的消费者。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49页)
  为了弄清楚“渴求”在创造习惯方面具有的力量,科研人员开始研究锻炼习惯是如何养成的。2002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想找到一些人习惯性锻炼的原因。他们研究了266个人,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每周至少活动三次。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中很多人要么是一时兴起开始跑步或练举重的,要么是因为他们突然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要么是想释放一下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压力。不过他们的持续运动以及这种运动变成习惯的原因,是他们开始渴求一种特殊的奖赏。
  在其中的一个研究组中,92%的参与者说他们习惯性锻炼是因为这让他们“感觉很好”,他们变得越来越期盼并渴求运动时产生的内啡肽(内啡肽也叫安多芬或脑内啡,是脑下垂体分泌的一种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人运动量超过某一阶段时,体内便会分泌脑内啡。这些运动包括跑步、游泳、越野滑雪、长距离划船、骑单车、举重、有氧运动舞或球类运动。吃辣椒、唱嘹亮的歌曲,也有助于内啡肽的产生。——王晓春注)和其他神经化学物质。在另一些人中,67%的人说锻炼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他们从追踪自己的运动表现中渴求一种经常出现的胜利感,这种自我奖赏足够让体育运动变成一种习惯。
  如果你想在每天早上起来晨跑,那你就得选择一种简单的暗示(比如吃早餐前绑好跑鞋的鞋带或者把运动衣放在床边)和一个清晰的奖赏(作为一天之中的奖赏,可以通过记录你的运动英里来获得成就感,或者在跑步中产生大量的内啡肽)。但是众多研究表明,暗示加上奖赏本身并不足以让新习惯长期持续。只有你的大脑开始预期奖赏,渴求内啡肽的分泌或成就感时,你才会自觉地在每天早上绑好跑鞋鞋带。而暗示除了能够触发惯常行为,还必须能够触发人对即将到来的奖赏的渴求。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49—50页)
  要养成某种好习惯或者纠正某种坏习惯,必须想办法找到一种适合其本人的奖赏,而且形成他对这种奖赏内在的渴求——我觉得这个思想非常重要,它能解开教育者的很多困惑,而且指明正确的培养习惯之路。
  比如教师常常发现表扬和赏识对有些学生无效,为什么?因为他所需要的奖赏可能并不是表扬。比如同样的重复训练,有的学生能够养成好习惯,有的学生就不行,为什么?可能前者内心感受到了奖赏,而后者并没有,他没有得到什么满足,只是不得不照老师说的做,这就不具备形成习惯的关键条件,当然无法养成习惯。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做着同样的事情,其意义也可能完全不同,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只是虚应故事,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知道真相。这也就告诉我们,如果教师真的想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就绝不能满足于一刀切的行为训练,而要具体分析每个人的心理需要。例如上课说小话,这是一种习惯。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因为他有一种渴求,为了满足这种渴求,他就要说话。但这渴求人与人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是说话使他有一种“存在感”,有的人可能是人际交往让他愉悦,有的人则可能是想表现自己(吹牛),这样,教师若想纠正他们上课说小话的习惯,就应该对症下药,想办法通过另外的途径满足其心理需要,以代替上课说话,如此才有希望改变其习惯——实际上,这是用新的习惯覆盖原有的习惯。而目前我们教师用的办法都很一般化,就是一味的重复训练,不做就批评制止,再不就是“找闪光点”。这些方法不能算错误,但是都比较盲目。我们历来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然而效果不佳,为什么?因为关于习惯,我们的教育理念一直就是空泛的、虚化的、粗陋的、肤浅的。没有扎扎实实的科研做支撑,只能生活在五里雾中。
  我们培养习惯总是迷信外力,迷信反复训练,迷信竞赛评比,迷信“以身作则”。这些都有道理,然而上述科研成果告诉我们,形成习惯的关键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一个人能坚持做某件事,根本上是他能够据此得到自我满足,他在“自我奖励”。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帮助学生“诊断”自己的习惯。为什么你有这种习惯?你习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得到了什么满足?你心里真正渴求的是什么东西?搞清楚这些,人就有了“关于习惯的自知之明”,以后怎么都好办了,要坚持好习惯,有了抓手,要纠正坏习惯,也有了突破口。如果上述看法有道理,那就证明,以后教师在培养学生好习惯、纠正坏习惯方面的角色定位要作重大调整了。教师要放弃一种幻想,以为学生的好习惯是“我训练出来的”,学生的坏习惯是“我纠正过来”的,而要改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帮助者和指导者。好习惯,是学生自己奖励自己的,坏习惯,也是他们自己奖励自己的,这才更接近事实的真相。教师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来探知学生的“习惯路线图”,而不是只会瞎指挥,这样做工作,才更有效果,才可以少冒一大堆傻气,少做大量的无用功。
  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坏习惯是永远都不可能被根除掉的。
  要改变习惯,你必须留住旧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提供同样的奖赏,但要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
  这即是黄金法则。如果你用同样的暗示,提供同样的奖赏,你就可以换掉惯常行为,改变自己的习惯。如果暗示和奖赏不变,几乎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被改变的。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62页)
  这其实就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策略。
  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回路是这样的:暗示——惯常行为——奖赏。这个回路无数次重复,就铸成了习惯。
  比如一个上课爱说话的学生,他的习惯回路是:环境暗示(周围有可说话同学)——惯常行为(找人说话)——奖赏(人际交往的满足感)。   现在教师想改变他的这个坏习惯,怎么做呢?
  教师一般的做法是从中间环节(行为)入手,你说话我就只制止。有时教师也从前后两个环节(暗示和奖赏)入手进行干预,比如让爱说话的学生单独坐一桌,这就是切断他的习惯暗示,让你找不到说话对象;又比如你说话就给予惩罚,这是让你不但得不到奖赏,反而得到相反的东西。以上做法从管理角度都是允许的,而且常常有效,但是从教育角度来看,你若真想改变学生的这种坏习惯,养成新习惯,这么做效果往往比较差,实际上你只是暂时控制住了这种外部行为而已,而且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即老师们所谓的逆反)。
  《习惯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主张保留习惯回路的前后两个环节不去动它,而在中间环节上做文章。比如上课说话,那就保留你见到熟人爱说话的暗示,也不阻碍你获得人际交往满足感的奖赏,只是让你换个情境说话,比如小组讨论时多给你说话的机会,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需要多说话的班级工作给他做,这样,他的人际交往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上课说话的现象就可能减少,而且这种做法不会遇到他的反抗——教师并没有和他的习惯作对,只是偷偷改变了情境。这种办法比较容易成功。
  但是,如果某个学生上课爱说话所渴求的奖赏并不是人际交往的满足感,而是填补空虚,他是因为成绩很差,听讲不懂,上课没事干百无聊赖才说话的,这种人你给他发言的机会他可能没的说,解决不了他上课没事干的问题。那怎么办?那就只好满足他填补空虚的心理需要,比如上课他若确实听不懂,可以允许他看课外书,这样他起码可以不空虚了,不说话了,至于功课问题,下一步再说。
  由此可见,黄金法则也好,旧瓶装新酒也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这里的关键一条是,教师必须想办法具体地摸清学生的心理渴求究竟是什么,找到这个命门,才能知道保留哪个暗示?保留什么奖赏?改变什么行为?否则你把这个“黄金法则”背诵一百遍也没有丝毫的用处。
  我希望对此感兴趣的老师们找一些案例,试一试用这个旧瓶装新酒的办法,看看有多大效果。《习惯的力量》一书的作者对此信心满满:“如果暗示和奖赏不变,几乎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被改变的。”我没有这么乐观,但我认为它会有很大作用。我还觉得,要改变一个习惯,不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有时也能成功,也就是说,这个黄金法则只是改变习惯的一种思路,并非标准答案。
  习惯与成瘾
  习惯与成瘾之间的区别往往很难界定。比如,美国成瘾药物学会将成瘾定义为“一种主要的,和大脑奖赏、动机记忆以及循环活动有关的慢性病……成瘾的特征是人的行为控制能力遭到破坏,出现渴求感,而且没有能力一直予以戒除,和周围人的关系也发生恶化”。
  虽然成瘾机制很复杂,人们对其知之甚少,但很多研究人员一般都认为我们很多与成瘾有关的行为都受到习惯的驱动。比如药物、香烟、酒精这些东西都会让人出现生理上的依赖。但是这些生理渴求在使用有关物品后会迅速消退,不会持续。例如对尼古丁的生理成瘾只有当化学物质存在于血管中才会持续,时间为抽掉最后一支烟之后约100小时内。有很多挥之不去,被我们认为是尼古丁成瘾带来的痛苦其实是表现出来的行为性习惯。一个月以后,我们渴望早餐时抽一支烟并不是因为生理需要,而是在回味以前每个早上抽烟带来的那种快感。在临床研究中,通过改变成瘾行为的周边习惯被证明是戒除成瘾的最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西格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69页注解①)
  我感觉成瘾实际上是走向极端的习惯,强度最大的习惯,或者用现在流行的语言说,瘾是“最牛的习惯”。如果说习惯只是悄悄地跟着人走,那么瘾头就是拉着你走,拖着你走,你不走也得走。习惯也控制人,但它属于软性控制,瘾头则是硬性控制,甚至是粗暴控制(比如吸毒者)。但这些看法都属于理性的认识,属于我们的大脑皮层的最上面部分的功能,可是习惯也好,瘾头也好,是要沉到大脑下层去的,可惜那里的脑细胞没有区别是非善恶的功能,那里的脑细胞无论对好习惯还是坏习惯甚至恶习,都一视同仁。所以我们会发现什么事只要一成瘾,行为就似乎失去了理智,其实这是很合乎逻辑的——习惯正是理智控制力比较薄弱的行为,而成瘾则几乎是理智对其失控的行为,你管不了它,它成了气候反而要管你了。我们从学生屡教不改的很多行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认识到这一点,有何用处?很有用处。你会发现教师处理学生屡教不改的毛病时,常常是一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样子,或者是匪夷所思的样子,满腔的道德义愤写在脸上,懂得了上述科学道理,我想他们的气至少能消一半,因为他们明白了,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那个学生吸烟成瘾和自己挑学生毛病成瘾心理机制是一样的。于是他就会减少一些道德态度,增加一些科学研究态度,这样去做工作,不但效果可能更好,对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有好处。这就是理论的力量,理论不一定能直接告诉你具体做法,但是它能给你指出新路,让你进入新的境界。
  上述引文中还有一点很重要:“改变成瘾行为的周边习惯被证明是戒除成瘾的最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比如学生吸烟,上课玩手机,都可能上瘾,教师处理这类问题,一般都习惯于简单地直奔烟卷和手机,禁止了事。其实吸烟和玩手机都涉及一个“周边习惯”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与吸烟习惯和玩手机习惯相关的习惯,可能更重要。他有一个“习惯组合”,几种习惯互相勾连,互相支撑,比如玩手机的习惯与人际交往习惯密不可分,如果我们能以相关习惯为突破口做工作,或许更有效。
  “相反习惯训练”疗法一例
  24岁的大学生曼蒂从小就养成了咬指甲的习惯,至今未改,结果不但搞得手指受伤,而且影响到了她的社交,在朋友面前,她不得不攥着拳头,非常尴尬。她曾下定决决心改掉这个坏习惯,也采取过一些措施,然而每到做作业或看电视时,老毛病又犯了。于是她求助于密西西比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
  接待她的医师问她:“你把手伸到嘴边咬指甲之前,你有什么感觉?”她说:“我觉得手指不自在,然后摸到上面有皮肤的倒刺,我就会去咬,然后就一个接一个咬。”医生就这样找到了她咬指甲的习惯的“暗示”。   然后医生让曼蒂谈咬指甲的原因。一开始,曼蒂想不出原因,聊着聊着,医生发现她咬指甲是因为无聊,她一到看电视或者写作业的时候,就开始咬指甲,而每当咬完所有的指甲时,她都会得到一种强烈的充实感。医生据此找到了她得到的“奖赏”,她是要得到“实质刺激”。
  第一次治疗结束时,医生让曼蒂回家做一件事:随身带一张索引卡,每当感到习惯的暗示(指尖出现紧张感)的时候,就在卡片上打个勾。一周以后,曼蒂的索引卡上打了28个勾。她发现自己打勾做记号的意识已经超越了咬指甲的习惯,她对自己的这个习惯也了解得更清晰了。
  第二次治疗时,医生告诉曼蒂,以后每当她感到指甲不适(暗示出现)时,就立即把手插进口袋或腿下面,或者抓起一支笔和其他任何东西,使自己没有办法把手指放进嘴里。然后,她要找一些能迅速获得实质性刺激的事情来做,比如摩擦手臂,或者在桌子上敲指关节,只要能迅速产生实质性反应的事都行。这是获得奖赏。曼蒂练习了半个小时,然后医生给她一项新任务:继续使用索引卡,每当出现暗示(指甲不舒服)时,打一个勾,自己若成功地克制住了没有咬指甲,就画一个斜杠。
  一周以后,曼蒂只咬了三次指甲,打了7个勾。她做了一次指甲护理来奖励自己,并坚持使用索引卡。一个月之后,她不再咬指甲了,一个习惯代替了另一个习惯。这种治疗方式,叫作相反习惯训练法。
  相反习惯训练法的一位发明者说:“这看上去简直不可思议!而一旦你意识到你习惯的运作方式,一旦你认清了习惯的暗示和回报,那么改变习惯就成功了一半。”
  (以上内容参见《习惯的力量》73—76页)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改变孩子的一种坏习惯(这是家长和教师梦寐以求的),首先要研究它,研究的前提是把这个习惯从他无数的行为中“剥离”出来。须知任何习惯都只能在某些时间、某些地点、某些情境下起作用,你不可能时时处处贯彻同一个习惯。你要想看清某个习惯,就要先从人的行为背景上把它“拿出来”,把与此行为无关的因素排除,这样才能深入研究它。比如你要改变一个学生上课爱说话的毛病,你就先别说他不交作业的问题,否则全搅成一团,就什么也搞不清了。
  把某个习惯剥离出来之后,下一步就是使它的回路(路线图)清晰化。究竟是什么导火索(暗示)会启动你的这个习惯,那一瞬间你是什么感觉,你发出习惯动作之后,得到了什么满足(奖赏)。这实际上相当于打仗时的侦察敌情,把敌人的情况摸个门儿清,仗就好打了。你会发现我们的老师在面对学生坏习惯的时候,对细致研究这个习惯的来龙去脉往往没有兴趣——管你什么原因,管你什么暗示什么奖赏,反正你这样就不行!这就等于说:我不管你得的是什么病,我也不管你为什么得病,反正你得病就不行!显然,这非常可笑,完全失去了专业人员的态度。拒绝研究问题,却想解决问题,说来让人难以置信,但很多教师历来就是这样工作的,已经成习惯了,更可怕的是,他居然不知道这是很坏的习惯。
  有一点特别引人深思。在上述案例中,医生不只是自己要摸清曼蒂吃手指习惯的路线图,更重要的是,他帮助曼蒂自己了解自己习惯的运作方式。医生在这里扮演的不是拯救者,而是帮助者的角色,最后不是医生改变了你的习惯,而是你自己改变了你的习惯。这种以病人为主体的思路非常重要。其实孙子早就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克服不良习惯的过程,就是知己知彼而后再战的过程。习惯最可怕的力量就在于你往往意识不到它,别人给你指出来,你意识到了,但是你不知道所以然,结果还是被它控制,不能自拔。心理医生和教育者面对坏习惯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本人“掀起习惯的盖头来”,让它的机制暴露无遗,这肯定会增加克服它的信心,而且容易找到克服它的抓手。这就是说,要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师有研究精神还是不够的,你还要善于让学生本人“和你一起研究”,帮他“自己研究自己”,进行“自我治疗”,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改变习惯是很艰难的事情,需要耐心,需要技巧。比如上述案例中的心理医生,他采用的索引卡记录的办法就很高明。开始用,不光是为了调查清楚,还有转移病人注意力的作用,后来,则能提高病人的信心。但曼蒂是个大学生,医生怎么说,她就老老实实去做,我们的学生未必如此。如果你碰到连记录都无法坚持的孩子,怎么办?这是完全可能的。那这招你就用不上了,你就得另想办法。总之,谁也不要幻想有个灵丹妙药能解决一切问题,自己的独立思考是永远不可或缺的。可是教师中确实很多人恰恰有“拒绝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当然更麻烦了——“医生”病了。不过没关系,总能想出办法的,有人就有路。
  编辑:蔡焯
其他文献
2015年4月3日,由济南舰、益阳舰和千岛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二十批赴亚丁湾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4月9日,在编队即将驶离祖国传统海疆线之际,已是第二次随舰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千岛湖舰随舰军医盛睿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我和大海有个约会,我要赴约走向那美丽的深蓝。作为海军卫勤战线的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的战位在大海,我的使命在大海!”  盛睿方是海军411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她与
期刊
“老师,今天××同学带玩具到学校了。”自从孩子们上了三年级后,这样的小报告就不绝于耳。对于带玩具到学校这件事,我一直是严厉禁止的,每次发现有人偷偷将玩具带到学校,我都会重申一次“玩具禁止令”,可我的禁止令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孩子们总是想着法儿迂回前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我有些犯难了。堵似乎堵不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你不让他带,他越想带,你不让他玩,他越想玩;可不堵,带玩具就会在班里蔚然成风
期刊
最近看了很多篇关于学生不做作业的文章,老师们支的招很多很新颖。但是我发现这些文章的关注点都是改变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而我一直以为学生做作业是责任心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兴趣只能是一时,责任心和习惯才能陪伴长久。再说,老师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作业都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兴趣,再新颖的作业也有厌倦的时候。因此,我认为真正解决学生不做作业的问题,还是得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使其养成及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期刊
朋友带了全家请我们吃饭,入席就谈起他的女儿。朋友的女儿刚入幼儿园就被选为体操队员,这所幼儿园的体操队不是逗孩子玩玩,进行的是比较专业的训练,屡次获得全国少儿体操比赛大奖。每天早上,我们还没有起床,就听到他们在隔壁的体育馆训练了。  朋友的女儿读完幼儿园,被市体操队选中。所以,没有进普通的小学读书,而是进入体操队,一大半时间接受半专业训练,一小半时间去附近的小学上文化课。  这样半训练半学习,整整进
期刊
老陈授徒记之“魔鬼来袭”  老陈是学校中资格最老的班主任,眼看就要退休;小陈初当班主任,新接手一个班,学校安排他拜老陈为师。  老陈话不多,总说:“班主任这个行当,没有什么窍窍道道,你多理理他们就好啦。”“理理?”小陈不明白——自己每天面对全班孩子,管都管不过来,有时理都不想理。可是这个师傅不愿意多说。无奈,所谓的学习就是“偷师”,悄悄跟在老陈后头,师傅怎么做,咱依葫芦画瓢。  小陈的笔记本上记录
期刊
带这个班已经两年了,作为资深班主任,我明白班级活动给班级和学生带来的益处,所以也在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但是一开始我的班队活动都是从学校活动入手,只知道学校要开展大型活动了,老师就策划相关的活动,来一个就带着学生做一个,疲于应付。等活动结束,发现自己很累,学生的某项技能发展了,但是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活动中的策划能力、协作能力没有什么成长,而且,班级的凝聚力还是欠缺的。研读了《班级日常
期刊
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  哇!我们——我和你们,将有长达两个月的时间不用为上学校起早床,不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絮絮叨叨,真是太开心了!放假,绝对是一件值得大家尤其是你们小孩子庆贺的事情。周末是连上帝都休息的日子,何况我们人类!而我们简直比上帝的日子还要滋润,因为我们还有长长的暑假和不短的寒假!  暑假的中心话题,当然是玩!但是,怎么玩,才算是会玩,这可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就像吃不仅仅是填饱肚
期刊
作者简介:郭雅玉,1959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山水画研究院研究员。从小喜欢绘画,先学中国传统绘画,工笔、写意皆有研学,后习西画,30岁后专攻中国画。在经年累月的艺术探索与实践中,注重从大自然中找寻创作灵感。其绘画追求借景写情,情景交融,力求写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同时巧妙地把西方绘画的结构与中国画的线条结合起来,使画面深沉含蓄又不失明快典雅。他的“新彩色山水画”技法独特,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期刊
大约40年前,著名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写了一本小册子,名叫《我们怎样发现了南极洲》。在他之前和之后,也有很多人写过关于发现南极洲的故事,但似乎都不如阿西莫夫写得有趣,所以我们下面讲的故事,基本上还是来自于阿西莫夫40年前的讲述。赤道南边也有陆地吗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希腊人确信地球是一个圆球。他们知道它的一端有个北极,另一端有个南极,
期刊
今年91岁的胡菊秋,住在浙江永康市象珠镇老街的一幢老房子里,她在这里开了一家不到10平方米的小店。30岁时,胡菊秋就和丈夫去外地开店,25年前回到象珠镇,至今已是她开店的第60个年头。虽然已经91岁高龄,除了有点耳背,胡菊秋身体非常好。小店早上6点就开门,一直到晚上8点关门,一天营业14个小时。胡菊秋讲究薄利多销,前来光顾的人还真不少,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街坊。  胡菊秋说,一天下来,小店能卖个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