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发散思维,搞好古文复习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ong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时间总是有限的,老师们都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的内容只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我们若能培养学生由点到面的思维方式,教学效果就应该好得多。发散式思维就是由某一点向各个方面散开的思维活动。要培养这种思维模式,需要花大力气和一个较漫长的过程。
  笔者主要就古文复习中的一些感受浅谈一二:
  一、培养学生勤思考、善思考的习惯和由点及面的思维方式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老师只能说到“点”上,而学生思考的、实践的才是“面”。也就是说,老师只有在教学中授之以思考的“渔”,学生才能够收获善于思考的发散思维的“鱼”。比如在复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由文章作者的复习延伸到他的名号、作品、生活朝代、同朝代的作家作品、唐宋八大家、豪放派和婉约派等,由虚词“而”在一个句子中的用法可以延伸到它的转折、顺承、修饰、目的等各种用法及代表句,由一句“何陋之有”可以延伸到宾语前置句乃至其他文言倒装句式的种类及其代表句等。这样,由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就可以引申到若干知识点的掌握。
  二、坚持启发与诱导并重的原则
  在古文复习时,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坚持启发与诱导并重的原则。如在复习古今词义异同时,可以采用搜索词句对比法,引导学生回忆其所处的语言环境并进行对比,启发思考。比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中的“妻子”与“其妻献疑焉”(《愚公移山》)中的“妻”进行对比,从而达到复习目的。
  三、不同的知识点分类整理,寻找异同
  由于复习的内容大多是以前学过的,故没有必要再翻来覆去地炒“回锅肉”,而应注意培养学生分类整理的能力,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在复习虚词“为”时,一方面我们提醒学生在记忆中搜索已读文章中涉及“为”字的句子,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将“为”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意义及用法分类,这样难点就化解了。又如在复习较难的词类活用时,可先将古文中的词语活用类型进行归纳,然后引导学生积累、归类、整理,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掌握。
  四、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法
  这种方法与由点及面法类似。如在复习实词“属”字时,由“属引凄异”(《三峡》)中的“属”联想到“神情与苏黄不属”(《核骤继》),再延伸到“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中的“属”,语音、词义和用法等方面的变化就一目了然了。古文中这类字词很多,若能反复地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的积累。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仅可以扎实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当然,发散思维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古文复习过程中,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甚至人的一生。
其他文献
摘 要:所谓“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学习成绩、思维水平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他们在校、在家经常听到的是“训斥”,看到的是“白眼”,受到的是“冷落”,感情上与老师不融洽,他们弱小的心灵往往要承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巨大的心理压力往往使“学困生”不堪重负。有些“学困生”更因为难以承受心理上、学习上等方面的压力,从而消极厌学、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有鉴于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学困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良好的观察品质主
期刊
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而且它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方式而言的独特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是一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接受性为主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呢?多年来,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放手开展了研究性学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受到普遍重视。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营造有创意的教学氛围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创设一个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的教学氛围。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为目标,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主动学习、乐于探索,体现学科特色,新颖而别具一格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提高学生 数学素养 创新教学 如何上好数学课  老师们天天都在上课,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大家看到的课堂教学大多是这样两种场面:其一,教师充满激情地讲,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教与学双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方面的要求做了较大调整。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那么,如何发挥评价的功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适时评价,有效引领,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升数学素养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
期刊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过程。想象力是创造奇迹的源泉,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是对无穷奥秘的探索。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目标中都明确指出要让孩子们通过大胆的想象,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孩子们的独特思维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文教学的特点,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
期刊
做人——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其核心是“学会做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活泼地生动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作文作为语文躯体里的一部分,它同样担负着培养这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重任。作文是人与生活的绝妙缩影,它离不开人与生活。人离不开生活,而且“只
期刊
综合实践课程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探索的前沿和新阵地,是注重素质与能力、注重差异教育、加强与生活的密切结合、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的重要途径。但它毕竟是一门新的课程,从课程管理到课程开发等方面需要从教者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尝试,这样才能打破以往的桎梏,使其真正成为一门有价值的课程。我在实践中切实体会到了如下两个方面:  一、应注重教师体系建设  由
期刊
伴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研究,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教育考试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教学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在小学,考试必须改革,改革的方向是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考试可以通过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两年来的考试改革经验,我认为,考试改革要实现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