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学生物课本里的“图表”是浓缩的科学结晶,是相对“稳定”的研究结果及由此而构成的知识体系,更是一个“动态”的教材组成部分,体现的是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奥秘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是科学家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它具有形象、直观、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且富含“营养”等特点,很像教材内容的“压缩饼干”。在生物教学中充分挖掘图表资源,有利于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进而实现新课程目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物课本里的“图表”是浓缩的科学结晶,是相对“稳定”的研究结果及由此而构成的知识体系,更是一个“动态”的教材组成部分,体现的是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奥秘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是科学家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它具有形象、直观、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且富含“营养”等特点,很像教材内容的“压缩饼干”。在生物教学中充分挖掘图表资源,有利于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进而实现新课程目标。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 要 围绕“种群的特征”这一节内容,以学生常犯的错误为主线,通过揭示这些错误的本质,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错误资源化开展了实践探索。提出了错误资源化应用于高中生物学的教学策略:善于识错,自然生成;引导思错,深化理解;自主纠错,辨析提升;梳理记错,强化记忆。还探讨了教学中实施错误资源化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错误资源化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在教
2014年3月,“核心素养”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的理念开始被探索与挖掘,它指导着课程改革,成为制定课程标准和学科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公布。生命科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培养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通识教育。本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后,高中生命科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生命观念、科
生物核心素养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涵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这些素养主要依托在校期间的生物课程习得和巩固。常规的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本分两步走:教师梳理基础知识,学生练习反馈应用,主要目标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何将高三复习课由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转变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笔者以一轮复习课“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为例做了初步尝试。 1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摘要 主要从深挖核心概念,构建知识网络;研读教材插图,提高信息转化能力;立足教材实验,培养探究能力;延伸教材知识,开拓生物视野四方面阐述在高考生物复习中如何高效回归教材。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核心概念 教材插图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C633.91 文献标志码B 生物学教材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浙江学选考命题往往以教材核心概念或科学实验为背景,考查概念识记、理解应用、科学探究和信息
“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课改以来在各种所谓的“示范课”、“竞赛课”、“优质课”的观摩与评比上,总是要弄一些新“形式”。当然,这本身无可非议,也是必要的,问题是这种“形式”是否是“有意味”(对学生学习、理解对应课本内容有意义)的呢?即是否真对学习、理解本节课内容是有必要、有意义的呢?在此仅以特级教师夏茂林的一堂示范课为例浅谈如何创建
摘要 采用苹履虫替代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设计的改进,降低实验难度,增强可操作性。 关键词 种群数量变化 实验改进 实验材料 酵母菌 草履虫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科书中设置了实验“探究种群数量变化”,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连续7d的观察,探究变化规律,进而统计数据,构建数学模型
摘要:故事教学法有着众多超越传统教学的优势,课堂教学互动性更强,收效更明显,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高职院校学生對思政课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反映教学效果差。依托故事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贯穿于故事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试以“基础”课中《中国精神》一章为例,阐述如何将故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思政课中,以期为思政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 思政课 中国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
初中生物学竞赛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途径。它为一些学有余力且对生物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施展能力、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平台。在数年初中生物学竞赛辅导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竞赛辅导要出好成绩,应做好挑才、选材和育才三部曲。 1 第一曲——挑才 “谋事在天,成事在人。”挑选好优秀的参赛选手,是竞赛辅导成功的一半。初中生物学竞赛一般是在八年级举
1 教材分析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十章第四节的内容。气体交换是人体呼吸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理解静脉血和动脉血之间转变原因的前提,并为进一步学习人体的能量供给奠定基础。由于七年级学生缺乏相应的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教师在介绍气体分子扩散原理时,应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阐明原理。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概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概述组织里
摘要:当前《临床护理英语实践》教学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探讨在《临床护理英语实践》课程测量生命体征技术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并与传统教学相对比。结果显示,采用混合式教学的班级,该项成绩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应用传统教学法班级。说明混合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了其护理英语实践操作技能与实际英语交流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护理英语 混合式教学 生命体征 中图分类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