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顺,书影深处“秉烛人”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peng1986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城顺: 1930年出生,湖南耒阳市人。武汉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班(函授)毕业。先后在耒阳、北京、云南等地从事教育、科技图书情报管理和期刊编辑等工作。1979年调宁夏人民出版社工作,先后任校对组长、文教编辑组长、总编室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83年开始协助总编辑终审书稿,1991年离休。由于他的编审才能“社会公认,作者佩服,同行称赞”,离休后相当长的时间仍然被出版社返聘为审读员、审读室主任、书稿终审。至今,他仍在担任宁夏几家期刊杂志的特约编审,90岁高龄的他“离”而未“休”,仍继续为出版事业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曾撰文赞扬文学翻译家韦素园,说他“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在我看来,龙城顺也正属于这类基石型人物,虽然平凡却很踏实,虽不显赫却很厚重。几十年来,他坚守在“编辑”这个并不时髦的、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岗位上,远离名利,辛勤耕耘,任凭金钱的狂潮一浪高过一浪地在头顶喧嚣,也丝毫不为所动。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出色的业务水平、执著的敬业精神,不仅使他成为出版领域的一个标杆,也成为宁夏乃至全国文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龙城顺常说:“无论社会给我一个什么样的舞台,我都要尽心竭力演好自己的角色。” 对于工作,他从来都是一些不苟,精益求精,用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1979年,他在宁夏人民出版社校对组工作时,碰上全国有名的法学家吴家麟的书稿《故事里的逻辑》,原稿吴先生曾油印多份,广泛征求国内逻辑学家审阅过,校样吴先生也亲自校核过3次,并签了字准备付型。按照一般人心理,名人自己已经把关了,不会有什么问题,付型吧。但他却不,仍然认认真真地通读了一遍书稿,竟然从中发现了各类讹误数百处,与吴先生商榷,吴先生佩服之余,颇为诧异,说这么有水平的人怎么在校对组?向社长力荐,他被调到了文教编辑组任组长。
  文教编辑组的编辑大都是由教师职业改行的新手,为带好这支队伍,他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精心编稿外,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复审上,他复审书稿与责编书稿一样,字斟句酌、仔细推敲,发现责编漏改的差错,他总是用铅笔改过来,全稿改完后返还给责编,要求责编细看一遍,然后用红笔改定,将铅笔痕迹擦掉。这种做法可谓用心良苦:一是责编看过复审样后,知道错在哪里,既加深对差错的认识,又能增长知识,提高编辑水平;二是不让原稿上過多地出现复审改动的笔迹,“否则,要让社领导(总编、副总编)看到,我改的比责编改的多,会对那个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很不利于他(她)的成长”。正是这种无私的、独特的培养方式,使编辑们感受到了一种比批评说教更富有震撼力的殷切希望,他们也因此比学赶帮,不断探求,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出版社的骨干力量。
  1983年以后,他开始协助总编辑终审书稿。并负责抽查原稿或成品质量。对于这份“得罪人”的工作,他仍做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每次检查图书质量,他都要写出书面总结,列出差错类型,分析致错原因,提出纠错办法,每到此时,每一位编辑都能感觉到:他是踢开了同事间的利害关系,完全凭着一颗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真心不伪不饰地在从事这项工作。因此,他虽身为质量检查的负责人,处于矛盾前沿,但编辑们对他没有怨言。
  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工作的十几年里,他凭着一颗对作者、读者都高度负责的精神,十几年如一日,在“编辑”这个并不被时代推崇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以苦为乐,他也因此赢得了同行与读者、作者的赞誉。曾任宁夏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的李树江这样评价他:“老龙简直成了衡量图书编校质量的一把尺子,经他量出的尺寸,宽严适度,没有水分。”许多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也因为编校往来而认识了他,并且对他“既感激且钦佩”(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胡道静语)。给他写过感谢信的还有数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王梓坤,《美国新数学》丛书中译本责编徐信之,修辞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王希杰等。王希杰在信中还热情洋溢地说:“你的来信便是一篇学术论文,我将设法在什么地方发表。”“实在佩服!”修辞学家、杭州大学教授、中国首届陈望道修辞学奖得主倪宝元也在信中说:“我出版过20多本书,跟不少编辑打过交道,从我所认识的编辑看,我认为您是水平最高责任心最强的一位……”
  1991年,已年过花甲的他从出版社离休,但他并没有离开“编辑”岗位,离开他钟爱的出版事业,仍继续奋斗在出版战线上。
  宁夏人民出版社专门成立了图书审读室,发出聘书,返聘他担任审读室主任,协助终审书稿。而且,他的编审才能也已为社会所公认,宁夏多家刊物争相聘请他为特约编审。其中《宁夏党校学报》编辑部为请到他,不惜先去走他亲家的“后门”。他在73岁时仍然担任宁夏7家期刊、2家年鉴的特约编审,经过他的严格把关,这些期刊大都进入了宁夏一类期刊行列,其中《宁夏社会科学》更是闯入了全国社会科学期刊二百强,并获第二届中国期刊奖。这7家刊物、2家年鉴涉及的专业多、学术性强,再加上审读时间的要求,对于当时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其付出的精力可想而知。面对这样一位本应颐养天年却仍在为宁夏的出版事业不停“燃烧”、奉献光和热的老人,你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
  早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做编辑的时候,龙城顺就出手不凡。经他责编的图书,优秀率达80%,重印率达50%,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他责编的第一本书(也是他策划的“作家语言修改艺术丛书”的第一本)—— 《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书一出来就备受关注。《光明日报》《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教学》、香港《文汇报》等报刊都发表了评论文章,称其“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研究作家语言修改情况的专著”“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他责编的《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一书,获第二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二等奖;《痴呆儿童的教育及医疗》获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二等奖;另有两种获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一种获宁夏大学学术著作一等奖,一种获陕西省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奖。社内获奖的图书更是不胜枚举。   由于业绩突出,他被誉为出版社的“金矿”“富矿”,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选送评奖书,抽查,找老龙;社里重点书,审读,找老龙;图书质量合格与否,检验,找老龙!就连宁夏的专家学者如吴家麟、李范文、陈育宁、田伟等同志的著作,有的虽在外地出版,但为了保证质量,或是请他帮助定稿,或是请他审读清样。他已成为宁夏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说起来,宁夏文化界的高级编辑不算少,为什么他能独尊一家呢?
  因为龙城顺有他的“绝活”:能够又快又准地发现稿件中的各种问题。常常是他到出版社去找人,和你说着话,只向你桌子上的稿子那么一扫,手指头就伸出来了,说“这个字错了,应该是……”那个快、那个准,令人叫绝。他因此得了一个绰号——电子扫描器。用出版社同行的话来说:“他仿佛有一种特异功夫,不是在找,倒像一块磁铁,只要在一堆杂物上面一晃,就能把其中的碎铁钉之类的东西吸出来。”
  事实确实如此,《汉语大词典》把“寒暄”误为“寒喧”,“兖州”误为“衮州”,等等,他都一一作了订正。“发菜”是一种沙生植物,耐旱怕涝,但《简明生物词典》和《辞海》中都让它“分布……流水中”,他在《咬文嚼字》上刊文纠正。《标点符号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应是绝对权威,但到了“电子扫描器”手里一扫描,竟发现了3处错,他写信给中国标准出版社,在后来出版的文本里,改过来了。《咬文嚼字》是全国唯一专门纠正语言文字差错的刊物,请了好多专家把关,每期校样至少校改10次,够权威的,也多次被他咬出“文疵”嚼出“字误”来,以至上海文化出版社的一位负责人也知道“宁夏有个龙城顺!”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可以这样说:凡是他看过的书,几乎都有他的改笔,有的甚至满页皆朱。至于令编辑们头痛的如历史纪年、人名、地名等知识,不管它有多偏僻甚至闻所未闻,到了“电子扫描器”手里,都一定会让它水落石出,清清楚楚!
  其实,世上哪有什么轻易学到的本事,在这看似轻松的“扫描”背后,积淀着龙城顺几十年来孜孜不倦的探求和积累。他的求学生涯,是在極其贫困的条件下,“饿着肚子、光着脚板、借别人的被子盖、借同学的书读”,才硬是读到了高中毕业,参加了工作;195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图书馆工作时,他更是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积累了大量知识,以至被设计院的同志称为“活目录”“活资料”;1969年,他被发配到冶金部设在云南的五七干校劳动,正是“文革”时期,没有别的书读,手头只有四卷《毛泽东选集》、四卷《列宁选集》和一本《四角号码词典》,他一遍遍地读,选集和词典都被他翻烂了。几十年里,不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视学习为生命中头等大事,永不放松。还有,他32岁上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51岁上银川中山业余学校学日语、57岁上中国文化书院就读“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函授)”、60岁学习世界语……不管学什么,都要学到毕业,没有半途而废的。直到今天,社里社外的编辑,都把他当百科全书,有不懂的问题都向他请教,他从不嫌烦,还说:“人家问你,是对你的信任,问到你不懂的问题更好,学嘛,搞懂了,你的知识面就又扩大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要成为标杆的动机,但他的经历与成就,却在无形中为他人树起了一面极具昭示意义的旗帜!
  甘做基石 培养传人
  1991年,当花甲之年的龙城顺从出版社离休的时候,就有人疾呼:谁是“龙”的传人?并提出:如果让他带徒弟,把1条“龙”变成3条、5条不更好吗? 从此,龙城顺在繁忙紧张的审稿工作的同时,又义务做起了先生。他很清楚:“培养一批赶上和超过我的编辑,等于延长了我的编辑寿命。”为此,他为图书报刊的编辑们义务授课,介绍自己的经验,把金针度与人。在有空闲的时候,撰写一些论文如《历史纪年及其他》《论著中的地名讹误及其审辨》《咬住一千形似字 消灭错误百出书》等,都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并在宁夏的编辑人员中流传。同时,向书刊责任编辑或执行编辑讲解一本书或一本刊的修改情况,如解剖麻雀,举一反三。搜集整理有关编辑业务的参考资料并向编辑们推介,买不着的由他提供抄件或复印件。展示自己批改过的书件,供编辑借鉴。由他牵头,建立各期刊编辑部之间的横向交流,集中优点,普遍推广。有时,为了向编辑们反馈某一期刊物的审读修改情况,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顶着冬日寒风,步行近1小时到期刊社去,其情其景,足以震撼每一位聆听他教海的后继者,生怕辜负了他的殷切期望,因而不敢懈怠,自觉探求,以点点滴滴的进步作为回报。而每当看到编辑的进步,哪怕只是小小一点,他也会像孩子一样毫不掩饰地喜形于色,并连连称赞。
  凡认识龙城顺的人,除了交口称赞他渊博的学识,出色的业务水平外,还一致说他是个“好人”,这个评价一如他的人品一样朴实无华。几十年的辛勤耕耘,他获得了事业和品格的双丰收,这种丰收虽然辛苦,却很踏实;虽不显赫,却令人敬仰。看着他白发苍苍仍伏案灯下的身影,聆听着他不厌其烦地谆谆教诲,一首诗也倏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学海探珠六十秋,银丝赚来半满头。黄牛负轭桑榆路,该罢休时不罢休!”以此诗表达一位后继者的无限敬佩之情,真正再合适不过了。
其他文献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猝然的方式蔓延神州大地,打乱了归家的脚步、团聚的脚步、生活的脚步,以及学习的脚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必须守住校园这片净土”;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全民防控;全区教育系统严防死守、守土尽责,坚决防止疫情进入校园。  182位名师变“主播” 154万学生在家上课  对于154万宁夏学生而言,一根网线架起了“空中课堂”。自2月5日上线以来,“空中课堂”累
期刊
捧着手机,看着电视,身边电脑时刻在线……疫情期间,宁夏的中小学生接受了在线教育,通过视频观看优秀教师录制的不同学科视频课程,停课不停学。有人甚至称2020年为在线教育元年。  在线教育的喜忧  “我对这次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比较满意,尤其学校的在线辅助教学,比如老师互动、答疑等”,刘女士的孩子在上小学四年级,孩子的班主任为直播课堂下了不少的功夫,“虽然开始有点‘ 乱’,但很快就步入正轨,每次直播前老
期刊
仿佛江南水国乡  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的宁夏,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干旱是她的主色调,有幸的是黄河自南而北纵贯宁夏境内397公里,世代哺育着宁夏平原。2000多年来历代兴修水利,优越的引黄灌溉条件造就了西北干旱地区的绿洲,湿地使宁夏成为国家四大自流灌溉区之一,同时也形成了以湖泊湿地为主要特征的湿地生态系统。  宁夏湿地面积20.7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左右,可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
期刊
作为宁夏特产,硒砂瓜声名远播,也被坊间列为宁夏“新五宝”之一,当之无愧地成为宁夏特色产业。  宁夏的硒砂瓜尤以中卫的最为出名,“中卫硒砂瓜”不但被确定为宁夏精准扶贫的主产业,还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加以登记保护。  硒砂瓜最早长在这儿  “中卫硒砂瓜”与众不同之处是其独特的压砂种植方法。经过风化、被山洪冲刷到山沟里淤积的以石炭系为主的岩石碎片,被铺压在灰钙土土壤上,可以提高地温、蓄水保墒,
期刊
3月25日,莘莘学子们终于结束漫长假期,走进久别的校园,开始新学期的校园生活。当日,银川初三、高三年级学生正式开学复课,随着孩子们的到来,校园里又是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来,同学们,分两边测温。”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分出自行车通道和步行通道,两个通道都需要经过测温才能通过。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初三年级共有20个班1082名学生,学校采取错峰入校的方式,1~5班学生7∶00~7∶15时入校,6~10
期刊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但是一个地方发展史的见证者,更是人类文明的讲述者。本刊特别推出“宁夏文物”系列报道,讲述宁夏文物背后的故事,用文物梳理文明。  唐代胡旋舞石刻墓门是宁夏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墓门上的惊世发现  1985年,盐池县苏步井乡,一座距今约1400年的唐代墓葬抖去厚重的尘土,现身世人的面前。墓中出土了两扇成套的石门,虽被铁锁紧闭,但凿磨光滑的门扇正面刻画的胡旋舞
期刊
甘塘在宁夏最西边,包兰铁路从这里分叉,其中一路向西直奔河西走廊。即便已是四月,这里仍然一片枯黄,草、砂石、裸露的土地和远处的秃山混成一种颜色;风不停地吹,黄沙裹挟下的天显得灰蒙蒙的。一条黑色的柏油路纵贯而过,不时有车辆带着马达的轰鸣声和摩擦空气的呼啸声快速通过,没有一丝停留的意思。  公路不远处有一座红顶白墙的两层建筑立于荒漠之中,虽然规模不大,但色彩很跳,建筑顶上立着“中国石油 西气东输”八个大
期刊
疫情的阴霾缓缓散去,在2020年的春日阳光下,曾按下“暂停键”的銀川街市,日渐恢复热闹。
期刊
2020年“3·15”國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银川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凝聚你我力量,共建诚信银川”这一活动主题,积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3·15宣传”“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执法专项检查”等一系列专题活动,大力营造诚信经营、重视信用、品质消费的良好氛围,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做好新时期消费维权工作。  线上宣传“主战场”。针对疫情期间少接触、不聚集的特殊情况,银川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银川市传媒集团通过广播、报
期刊
都说韩国有三宝:烤肉、韩剧、化妆品。对于吃货们来说,吃肉的人生才是痛快的人生。韩式烤肉自然也让银川的吃货们纷纷“沦陷”。  熙珍烤肉,对于曾经住在银川市唐徕小区的居民一定不陌生,从2004年50平方米的小平房到如今焕然一新的两家门店,无论中午还是晚上到店,总是需要排队。15年的发展,让熙珍烤肉在银川圈粉无数。  作为老店,来店大多都是熟客,落座以后,不用过多介紹,点单过程短暂且顺利。在温暖的灯光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