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熬夜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岚姐:
  你好!很多人在工作上有拖延症,我的拖延症却表现在睡眠上。白天奋力工作,争取少加班,但无论是加班的夜晚还是不加班的夜晚,快到睡觉时间了,我就是不想睡觉。哪怕什么也不干,在家里东晃晃西摸摸,我也觉得高兴,耗到不得不睡时才躺下。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年轻人跟我一样,都不爱睡觉。有人说,我们这享受的是自由的滋味。我觉得有道理,可毕竟是上班族,晚上不睡,第二天早上就很难早起,上班就要迟到。天天在晚上睡觉和早上起床之间挣扎,真的好难。文岚姐,怎么办呢?
  小晚
  小晚:
  你好!握握手!太有同感了!曾经我和你快乐着同样的快乐,痛苦着同样的痛苦,在同样的漩涡中起伏、挣扎。
  也许真是如你所说,我们太贪恋夜晚的自由了!白天大多做着身不由己的事务,即使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毕竟在一个固定的范式中循环,大脑因此识别:这是必须要做的,是被控制的!哪里有“必须”哪里就有反叛,白天工作压力越大、对自己的要求越高,大脑的逆反就越强烈!因此报复性熬夜也许是在提示我们,把自己压得太重、管得太死了。所以一旦下班,灵魂就信马由缰,勒不住了!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自由和爱情,我要的就是这两个!”这是诗人裴多菲的生命呼唤,他把自由放在前头。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便是,每个生命都是要为自己做主的!这是每个生命的出厂设置。
  但是,世界上哪有绝对的自由,夜晚狂欢得再晚,清晨的闹钟铃声还是会按时响起;晚上有多嗨,早晨有多惨。
  晚上我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一般让我们夜晚刹不住车的,往往不是看书和加班,而是追剧和刷手机短视频,电视剧一集又一集,片尾的悬念总是勾引着我们进入下一集;把手指刷出了老茧,手机短视频貌似永远没有尽头,总有可以让你感到好奇而停留的地方,但又不具任何价值,最后只剩下手指的机械性动作。静夜里,仿佛听到生命耗竭的汩汩声。
  心理调查显示:单身者比已婚者更容易晚睡,你的熬夜,是否是潜意识里情感孤独的呼号?调查还显示,26-30岁的人睡得最晚,这是你的年龄段吗?也许因为这是承上启下的年龄,成熟未满,而立未立,潜在的焦虑搅扰着你。
  是的,迟迟不睡也许还隐藏着对自己的不满,觉得这一天没有完成心理预期,不肯放过自己,不忍心睡,总想在夜晚再掰下一局。随着时间流逝,身体能量越来越弱,最终什么也没做成,但就是不甘心啊,就这样把黑夜熬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压力、电子产品声光电的刺激让我们身心紊乱。其实很累,却无法入睡;知道一早上班,却贪恋夜晚的美丽。很多人熬到一场重病,方才撞了南墙再回,也有人连回头的机会都没了。
  看来熬夜自由后面的真相,也许并非快乐,而是深埋的焦虑和冻结的行动力。
  让一切各归其位,我们可以借用国际心理学界推崇的正念疗法。正念呼吸让我们每一刻都在清醒明觉的当下,辨明自己的焦虑源,用行动一步步去解决它,而不是用不明方向的熬夜被动抵抗。正念让我们重建心身连接,准确觉察身体的疲劳程度,从而给身体配上同级别的困倦感,让睡眠女神带你梦游天姥!
  好睡眠,是好心情、行动力的源头。当一切有序,你会发现,白天的陽光,与夜晚的和风一样让人快乐陶醉!
  一起加油!
  你的朋友:文岚
其他文献
一群黄色的蝴蝶  从初冬的枝头跌落  在寂寞的大地上  迎风漫天飞舞  故乡的银杏树  是我童年的伙伴  那一枚枚小小的扇叶里  隐藏了多少美妙时光  层层叠叠的黄叶中  冬天在一寸寸加深  光秃秃的树枝上  谁在晾晒一年的幸福  银杏黄了  寒冬已经来临  母亲在树下织着寒衣  期待我早日回鄉
期刊
青砖 灰瓦  梧桐 深巷 卖花女  千百年的构思  凝成水乡静默的岁月  这江南的脉脉春水  浸润着木格窗上的藤萝  暮春的垂柳  剪起潋滟的涟漪  阳光如花的午间  有蘸墨数点的长衫  在苇编的桌椅上  沏一壶茶 讲一回古  雕花门前  細细的高跟鞋  常常与紫檀拐杖  擦肩而过  一阵欸乃  载走江南水乡的恬梦
期刊
有一种音乐类别,叫“椅子音乐”  冬天来了,最舒服的状态,莫过于坐在窗前的椅子上,听着一首椅子乐团的歌,沐浴着暖暖的日光。  椅子乐团的歌有多迷人?很多歌迷说:“他们的歌曲让心脏有种被潮湿的暖气包裹的感觉。”也有网友评论,“他们的歌声就像东台的海风,咸咸的,甜甜的,清澈又真诚。”  椅子乐团来自台湾,由裘咏靖(主唱/吉他手)、陈仲颖(主唱/吉他手)、孙伯元(贝斯手)三个大男孩组成。他们的音乐关注的
期刊
和从事公文写作的朋友们交流,他们都普遍反映自己有轻微的强迫症,如睡觉前经常会有重复检查房门是否关好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正常的,或者说是一种“职业习惯”在生活中的延伸。在他们的工作中,无论是下发的文件还是撰写的讲话稿,都要反复校对,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每次出门都要返回查看房门是否锁好,甚至重复检查几十次都不放心,或者干脆不出门了,这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疾病。从精神分析的角度
期刊
李晓华,1981年生,2003年6月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团委书记。学校团委工作多次在团省委和学校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李晓华自2012年至今7次荣获校年度考核优秀,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共青团工作先进工作者、2019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  寻找合伙人  从1999年9月入学,到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21年时光铸就了李晓华对南邮的深厚感情。  本科阶
期刊
走进自闭症哥哥的内心  电影《光》由马来西亚导演郭修篆执导,该片根据导演自己的故事改编,讲述了一段关于两兄弟的故事。  哥哥文光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他个性敏感,无法集中注意力,更不善与人交际。母亲去世后,弟弟多年来努力照顾哥哥。大城市的生活压力逐渐让弟弟喘不过气,他决定用尽所有办法训练哥哥面试的技巧,设法帮他找到工作。  “您好,我叫文光,今年27岁,我很友善、平易近人、乐于助人,有时候我看起来可能
期刊
上海的愚园路是一条充满传奇故事的马路,康有为、蔡元培、钱学森、施蛰存等名人都曾在这条幽静的路上生活过。至今,它已经上百岁了。  2020年夏天,这条街上开了一家“故事商店”,梳着一头脏辫的“本土歌手”汤木担当“店主”。每个人都可以走进这里,用自己和愚园路有关的故事,与他换一段旋律,或者换一杯酒。这间9平方米的绿色小屋吸引了很多居民,也吸引来这里打卡的路人。  “一日店主”,以音乐和故事会友  音乐
期刊
“秋牛首”,一场与秋天的艳遇  南京人素有“春牛首,秋栖霞”的赞誉,意思是春天应去游牛首山,踏青访古,一派春意盎然;秋天要游栖霞山,满山红叶,遮天盖地,如彩霞栖居。十月下旬的一个周末,舅舅、舅妈来南京旅游,我们首选的也是去栖霞山,但在网上查攻略时,发现还未到霜降时节,枫叶才刚刚泛红,便临时起意,转向去牛首山。  牛首山处于南京城南,是一座小有名气的山。它连绵逶迤于长江和外秦淮河之间的丘陵地带,北连
期刊
冬天来了,相信每个人都对食物增添了更多期待。比如蒸年糕,一层糯米粉,一层红小豆,层层叠叠,白的面粉,红的小豆,好看又好吃。还有豆沙包,圆滚滚的,掰开是甜甜的红豆沙……当然,最重要的,相信大多数人都爱吃的一种美食是皮冻,看上去晶莹剔透,很诱惑人,吃下去涼爽润滑,鲜香不腻。  我给皮冻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水晶冻。它包括许多种类,比如鱼冻、鸡冻、皮冻等等,凡是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大约都可以拿来做冻。 
期刊
“只要心有所念,总会学有所成。”说这句话的是80岁的竺壬申老人。竺师傅65岁那年,在和朋友闲谈中,了解到老年大学开设国画班,学员无身份和年龄限制。竺师傅骨子里沉睡了半个世纪的书画因子一下子被唤醒了,那双久握榔头的手毅然捏起了细细的画笔,一画就是十多载,再也没有放下。  竺师傅家境并不富裕,为了学画,他家一年到头吃的是青菜、芋头,都是自己亲手种植所得;一件灰色上衣,早已洗得褪了色;一副老花镜已经锈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