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异病同治相关研究述评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k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医;异病同治;述评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6.045
  中图分类号:R292.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6-0129-03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尽管异病同治的思想一直体现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但是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中,有关异病同治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点,以及最常见的文献类型和切入点等问题尚不清楚。为此,笔者以“异病同治”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2年1月-2012年11月收录的相关文献550篇,对异病同治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临床研究
  1.1 个案报道
  根据不同切入点,个案报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同一方剂治疗不同病证,如沈氏等[1]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和耳鸣三则医案,虽病证不同,但其症状、舌、脉反映出3个案例的病机相同,故均以补中益气汤施治,临床疗效较好。文氏[2]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以瘀血阻滞为主要病机的黄疸、口渴、头痛和淋证,疗效甚佳。第二类是同一治法治疗不同病证,如李氏等[3]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肿、鼻衄、头痛和膝部水肿。这四则案例,病虽各异,但就病因病机而言,皆由血瘀所致,故以活血化瘀法为治,均获得满意效验。第三类是相同或相似的针灸推拿干预措施治疗不同病证。如胡氏等[4]以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理气行气,辅以不同配穴,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术后肠胀气和神经源性膀胱,以异病同治思想为指导,以针灸为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2 病例系列研究
  1.2.1 同一方剂治疗不同病证 这类文献往往以某一名方为基础治疗不同系统或同一系统的不同疾病。依据本研究NoteExpress2文献管理软件的统计结果,目前常被用来治疗不同疾病的方剂有补中益气汤、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温胆汤、逍遥散等,其中补中益气汤最为常用。如赵氏等[5]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便秘、腹泻患者各1例,分别采用升提止泻及升阳通便法,取补中益气汤之升提之意,疗效显著。黄氏[6]对辨证属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下注的耳鸣、黄汗、失眠及带状疱疹等不同疾病,使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治疗多有良效。谷氏[7]使用温胆汤治疗身热、自汗、失眠、暑湿低热及眩晕等不同病症,发现温胆汤加味可治疗辨证属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诸多病症。因此,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以不变之方而应万变之病,可取得满意疗效,进一步体现出“异病同治”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大特点。这类研究常以名方为基础,守方微调,用于适合该证病机的诸种疾病。
  1.2.2 同一治法治疗不同病证 这类文献是以某一种治法治则为基础,治疗具有同一病机的不同系统的疾病。依据本研究NoteExpress2文献管理软件的统计,常用的治法为活血化瘀法、升阳健脾法、补肾法、疏肝法。如王氏[8]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鼻衄、头痛、中风及胃脘痛,因这类病证皆由血瘀所致,故以活血化瘀法为治,但应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等不同,处方用药亦随之化裁。如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和四逆散均为活血化瘀方剂,但侧重点不同,临证使用需要变通,其中血府逐瘀汤适宜辨证为肝郁气滞血瘀的鼻衄,桃红四物汤适宜气血虚兼血瘀的头痛,补阳还五汤适宜气虚痰浊血瘀的卒中,四逆散适宜肝脾不和、气郁血瘀的胃脘痛。另外,尹氏[9]使用升阳健脾法治疗多种因脾阳不足导致的疾病,如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和水肿,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认为只要辨证为脾虚,则不论是内科、外科、妇科疾病,均可从脾胃论治,也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
  针灸推拿由于其自身特点及操作的特殊性,与内科中药使用有别,往往单独进行讨论和研究。任氏等[10]在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患者时,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方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有效率为97.14%。认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是异病同治的有效方法之一。
  总之,关于异病同治的经验总结及个案分析的文献数量众多。该类文献以经典名方为基础,结合作者自身的临床经验,将异病同治的思想用于临床实际操作。虽然此类文献并非针对某个病证进行对照的临床研究,不能为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但这类如实记录临床诊疗过程及医生思维的文献为学习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2 理论研究
  2.1 关于异病同治概念
  2.1.1 病 所谓病,就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使自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障碍。有其特定的病因、病理变化、自然病程及转归等一系列过程。但异病同治中的“病”指的是中医的病,还是西医的病,或是二者皆有,不同专家各有见解。杨氏等[11]认为,此处的“病”不应是西医学某一种疾病的概念,所指当为中医“病证”的概念。而中医学多数“病证”是依据“主要症状”来命名的,如“咳嗽”、“喘证”等,对在中医学中可以诊断为不同病证的“咳嗽”、“喘证”,在西医学可能会被诊断为同一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严格地说,如果从西医学诊断疾病标准的角度来看,这一相同的“证”并非相同,充其量只是一个“类证”。而岳氏等[12]认为,异病同治中的病既包括中医的病,同时也包括西医的病。关氏等[13]也认为,此“病”既包括现代西医的病名,也有传统中医的病的含义。
  2.1.2 证 所谓证,是对四诊信息表达的机体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证候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表现特征。岳氏等[12]假定把所有病看作是一个面,那么,每一疾病又可看作是一个平面上的某一条横线,每一个证可看作是同一个平面上的某一条竖线。任何一个病发展到某一阶段,在平面上应该是由“病”的横线和“证”的竖线交叉的点,中医诊病应是需要找到这个点。严氏等[14]认为,“证”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基础证、复杂证、理论证、笼统证,属于总证或母证范畴。总之,证的内涵是丰富的,其表现是复杂的。   2.1.3 治 异病同治中的“治”是指治疗手段和方法。本研究尽管暂未发现有文献明确规定异病同治中“治”的手段涵盖哪些干预措施,但从所查阅到的文献中发现,其治法不仅涵盖了内科的治疗手段,也包括针灸、推拿等,甚至如张氏[15]还将“古井春”酒作为干预措施对68例阳虚证患者进行观察。
  2.2 异病同治与病证结合
  由于疾病的性质及其传变规律的自身差异,相同的证因受不同疾病自身变化规律的约束,会不可避免地带上原有疾病的烙印。因此,需要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对各种疾病特有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临床施治。陈氏[16]提倡在治疗肾脏病时,应按照辨病论治为纲、辨证论治为目的病证合参治疗原则,针对肾系疾病的各自特点,制定出辨病治疗的方案。如膜性肾病初期多治以益气活血化湿法,后期多治以益气活血补肾法;而糖尿病肾病早期多治以清热养阴、活血通络,后期多治以益气补肾、温经通络;狼疮性肾炎急性活动期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慢性稳定期治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活血化瘀当贯穿始终。王氏等[17]认为,以辨病为纲,辨证为目,在寻求疾病治疗的普遍规律辨病论治的前提下进行辨证论治,以寻求疾病治疗的复杂规律,两者有机结合以制定治法和方药,方能更为准确而有效。
  3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目前病例系列、个案报道和经验总结类的异病同治研究较多。但不论研究质量,还是文献撰写,此类文献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首先是研究质量方面,病例系列、个案报道和经验总结这类研究文献,在英国循证医学中心证据评级金字塔上属于Ⅳ级或Ⅴ级证据,处在金字塔的底端[18],其偏倚较多,证据强度较低,可信度较差。其次,文章撰写不够规范,一些研究重要的背景信息、操作细节和评价指标未清晰呈现给读者,尤其是对其疗效只进行描述性叙述,少有对客观指标进行量化。为此,笔者认为,相关研究文献应按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编制的《中医病例报告撰写要求》进行规范书写,该规范是基于国际病例报告撰写规范,结合中医病例报告的特点综合制定出来的[19],对提高中医药研究文献撰写质量有指导意义。
  另外,目前关于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少有其他类型,特别是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等可提供高质量证据的研究更少。当今医学界正处在一个由经验医学医疗模式转向循证医学医疗模式的时代,业界已开始推崇使用拥有高级别循证医学等级证据的干预措施,而作为证据等级较低的经验总结、个案报道和病例系列类的文献,显然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高级别的推荐意见。笔者认为,今后迫切需要开展其他更高证据级别的临床试验研究,为异病同治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提供高质量证据,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可能使之在临床中难以操作。①因为疾病不同而证候相同,使研究方案的设计难度加大,特别是关于疾病和证候的诊断标准需要慎重制定,而且缺乏超越疾病层面的证候诊断和评价标准;此外,关于疗效指标的选择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故难以选择合适的指标。②因涉及到不同病种,尤其属于不同专科的病种,临床医生收集病例往往需要跨科室,所以不易进行。③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所需的病例、人力、物力、财力往往成倍增加,这会加大试验的成本。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目前有关异病同治的高级别临床试验较少,也使迄今的研究成果缺乏有效性和合理性。
  当然,即使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推动中医药全球化和现代化有很大帮助,但不能否认的是,经验医学时代为我们积累的经验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医疗活动源于实践,而临床实践中会遇见各种病例,医生将之记录下来即为医案,积累的病例逐渐增多,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从而产生了经验,这类经验总结及个案报道的文献是极为宝贵的。数目众多和类型各异的医案为今后选择可能的高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中医而言,这类文献对中医各个学术思想和各个门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有裨益;而且,中医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开拓创新。所以,今后依然应重视经验总结和个案分析类的文献,并对这个宝库多加保护、开发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沈昱颖,沈华军.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三则[J].山东中医杂志,2010, 29(6):417-418.
  [2] 文荣学.血府逐瘀汤异病同治举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47.
  [3] 李树元,李晰,李凛.活血化瘀法异病同治验案4则[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3):228.
  [4] 胡科,任应国,李尽义,等.“异病同治”针灸验案举隅[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4):721-722.
  [5] 赵小青,黄媛,张北平,等.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临床体会[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209-210.
  [6] 黄开珍.龙胆泻肝汤异病同治验案[J].四川中医,2009,27(10):124-125.
  [7] 谷春燕.从温胆汤加味治疗内科病看异病同治[J].北京中医,2006, 25(2):103-104.
  [8] 王金荣.活血化瘀法异病同治验案4则[J].黑龙江中医药,2006,35(5):28.
  [9] 尹云露.脾胃学说在异病同治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1997,11(5):42.
  [10] 任彬彬,刘志诚,徐斌.针灸疗法“异病同治”疗效初探[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1-3.
  [11] 杨明会,王永炎.从《金匮要略》肾气丸的运用论异病同治[J].中医杂志,2008,49(8):749-750.
  [12] 岳利峰,陈家旭.对“异病同治”的认识[J].吉林中医药,2007,27(8):3-4.
  [13] 关静,李峰,宋月晗.“异病同治”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9):650-651.
  [14] 严石林,陈为,赵琼,等.重新思考异病同治中证的内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7-9.
  [15] 张载信.“古井春”对68例阳虚证的异病同治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14(1):26-27.
  [16] 陈以平.提倡辨病论治力主微观辨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13(5):377-378.
  [17] 王文清,王怡.中医辨证与辨病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概况[J].中医研究,2013,26(3):70-73.
  [18] 刘建平.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2):1061-1065.
  [19] 杨红,费宇彤,刘建平.中医临证医案与专家经验的报告方法——病例报告的设计[J].中医杂志,2008,49(3):215-217.
  (收稿日期:2013-06-24;编辑:梅智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0软件挖掘明胶软胶囊囊皮配方的组合规律。方法 软胶囊囊皮配方来源于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及相关专利文献,筛选出与明胶软胶囊皮配方相关的文献41篇,整理其中出现的囊皮配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囊皮配方组合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筛选出明胶软胶囊囊皮配方的核心组合为甘油-明胶-水,外围组合包括山梨醇、柠檬黄、二氧化钛、氧化铁、PEG400、羟苯乙酯
期刊
摘要:目的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57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8个核心组合和9首新处方。结论 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中医药发展对基层卫生机构业务量、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医疗服务费用水平的影响分析,明确中医药在我国以“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2年4-5月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湖南省岳阳、湘潭、衡阳、常德、株洲、湘西自治州等基层卫生机构、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典型病种费用进行调查。结果 随着中医药服务的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城乡居民中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中西医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赋值对比性分析,为将来物价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对中医、西医项目制定价格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中医项目与西医项目之间、中医各专业组之间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结果 中医与西医项目比较,中医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赋值偏低,二者基本处于一种倒置的状态,中医各专业组
期刊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为脑卒中的中医预防提供辨证论治依据,并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辨证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筛查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2536例,分析其中医症状、舌脉、证类分布的频数特征,观察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差异性。结果 检出率前5位的中医症状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视物模糊(1670例,65.9%)、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张允岭;肌萎缩;中医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6.037  中图分类号:R277.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6-0110-02  张允岭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医疗工作30余载,擅长治疗多种疑难痼疾。本案例为国内外极罕见病例,发病原因不详,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双下肢进行性
期刊
摘要:目的 完善方剂知识发掘的方法,在提高方剂治法模型识别能力的同时,发现影响模型稳健性的关键因素。方法 提出中医方剂智能分析系统(CPIAS)知识库的扩展和改进设计,如效-候关系启发式筛选规则的建立,效-素关系、效-素关系鉴别、素-证关系等知识表的创建。在此基础上,CPIAS计算出量化数据,应用中医方剂分类模式识别系统(CPSVM)进行方剂治法建模实验,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知识库扩展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辨证分型与血清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sE-cad)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90例胃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sE-cad水平,SPSS16.0软件分析胃癌证型与血清sE-ca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瘀血内阻证sE-cad与脾胃虚弱、胃热阴伤、气阴两虚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各证型间血清sE-cad水平比较见表4,脾胃虚弱证与气阴两
期刊
摘要:目的 用RBL-2H3细胞初步评价清开灵、血塞通注射液类过敏反应,为完善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MTT法测定2种药物对细胞生长的IC50;采用不同浓度药物、C48/80或培养液分别刺激细胞30 min,检测上清液中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另取刺激后的细胞,观察其脱颗粒率及超微结构变化。取ICR小鼠进行类过敏试验,以含伊文思蓝的药物或生理盐水单次尾静脉注射30 mi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胎动不安患者2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2组均予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同时予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2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坠痛、腰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情况,测定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等变化。结果 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