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p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以鱼腥草注射液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评价鱼腥草注射液的成本及效果,为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药物经济学评价。 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选择三种最常用的治疗方案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结果 鱼腥草注射液组成本最高,鱼腥草注射液组和双黄连粉针组治疗效果较好而病毒唑针剂组最差。 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药物,其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在治疗同类疾病的药物中,其成本偏高。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呼吸系统感染;成本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7-85-03
  药物经济学在国内外都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是一门集临床治疗学、经济学、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1]。目前国内外对如何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正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药物治疗成本的测算。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研究人员在从事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但对于成本计算的方法还不是很完善,更多的是用医疗的收费价格来计算药物的治疗成本。本研究初步探索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经济学评价的方法。鱼腥草注射液是临床应用时间较长,应用范围广泛的中药注射剂之一。鱼腥草注射液对病毒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特殊的疗效,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本研究旨在较客观的评价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成本与效果的关系,进一步的临床使用提供必要依据。
  1 总体设计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其中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殊药物,细菌感染有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及病毒唑等,临床也常用中药注射剂,如双黄连粉针剂、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中国期刊网全文和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三种最常用的治疗方案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即鱼腥草注射液组,病毒唑针剂组及双黄连粉针组。
  2 材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
  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和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1998~2010年的所有文献。关键词为“鱼腥草”“双黄连”“病毒唑”和“呼吸道感染”和“临床试验”。
  2.2 文献选择
  2.2.1 纳入标准 (1)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不需双盲;(2)有明确的诊断;(3)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4)有明确的用药方案,无联合使用抗生素;(5)门诊或急诊患者;(6)静脉给药;(7)疗程相同;(8)同种药物用药量相同。
  2.2.2 排除标准 (1)诊断不明确;(2)院内感染患者;(3)患者年龄<15周岁;(4)联合使用抗生素。
  2.3 经济学评价方法
  2.3.1 成本的计算方法 成本是指在实施某一药物治疗方案或其它治疗方案的整个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资源消耗,不仅指药物的费用,还包括治疗费用、检查费用、给药费用、时间费用等。因接受治疗的患者是门诊患者,且均为静滴,患者其他费用一致,在具体计算相关项目的成本时,只考虑与呼吸道感染治疗相关的项目成本,而与其他基础疾病治疗相关的项目成本不包括在本研究的成本测算范围内,故只计算治疗呼吸道感染药物的成本,计算药品成本时按2010年10月的药价计算。
  2.3.2 效果的确定 效果是指某一特定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的结果,不以货币单位表示,而是采用临床指标,即用于治疗同类疾病的有效率来表示。如:拯救的患者数、延长生命年限、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数量等[2]。本研究用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表示。
  2.4 统计学方法
  文献整理和评价内容的相关信息输入ECEXL工作表,采用正版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核对、合并和逐字段逻辑核查,确认无误后进行探索性分析,根据资料类型和分布选择合适的描述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或构成比描述,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5 资料提取及汇总
  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并相互交叉核对,不同意见经讨论解决,纳入其经济学评价研究的特征,结果:经筛选,纳入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受试者722例。见表1。
  2.5.1 文献所选对象与治疗方法 (1)选择对象:上述722例受试者均为呼吸内科急诊或门诊收治患者,鱼腥草组205例,男108例,女97例,年龄15~72岁。病毒唑组201例,男106例,女95例,年龄15~72岁;双黄连组316例,男192例,女124例,年龄17~75岁[1-6]。(2)治疗方法:鱼腥草组:鱼腥草注射液100mL+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日,7d为1个疗程。病毒唑组:病毒唑针0.6g+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1次/日,7d为1个疗程。双黄连组:双黄连粉针0.6g+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日,7d为1个疗程。各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5.2 治疗效果 三组治疗效果即总有效率经x2检验,(x2=12.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效果,见表2。
  3 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1 成本的确定
  按照上述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上述三个方案的成本,结果如下:方案1:鱼腥草注射液100mL,21.96元;方案2:病毒唑针剂0.1g,2.2元;方案3:注射用双黄连(粉针)0.6g,12.1元;5%葡萄糖注射液250mL,6.5元,则方案1=(21.96+6.5)×7=199.2元;方案2=(2.2×6+6.5)×7=137.9元;方案3=(12.1+6.5)×7=130.2元。
  3.2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即成本-效果比(C/E)最低的方案。在对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时,有的方案可能花费的费用很高且产生的效果也很好,而增加效果需要增加患者的支出,这时就需要考虑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花费的费用,即增量成本-效果比(⊿C/⊿E),将三种方案的成本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并以最低成本的三组为参照,其它两组方案与之对比而得到⊿C/⊿E成本-效果分析结果[8],详见表3。   3.3 敏感度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变量通常较难准确地测量出来,相关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偏倚,每个治疗方案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医疗单位中的费用可能不同,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可能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敏感度分析对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9]。这里假设药费下降10%,其它费用不变,由此进行敏感度分析,所得结论,见表4。
  3.4 结果分析
  从成本-效果比较表及敏感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双黄连组成本最低,鱼腥草组成本最高,鱼腥草组和双黄连组治疗效果较好而病毒唑组最差,双黄连组成本效果比值最好。从考虑增加一效果单位所花费成本来比较三种治疗方案,以最低成本双黄连组作为参照,病毒唑组提高一个疗效成本只花1.17元,而鱼腥草组为1.49元,差距不大。因此,用双黄连粉针剂(黄连素组)的治疗方案最好,用病毒唑的治疗方案最差。
  4 讨论
  通过对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评价,鱼腥草注射液在同类药品中成本偏高。目前国内外对如何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正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药物治疗成本的测算。由于我国目前的收费价格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而使得有些项目的成本大于收费价格,而有些项目成本则小于收费价格。本研究的结果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呼吸道感染患者药物治疗的成本值和患者支付的费用值之间的存在很大差异。
  不同药物治疗疾病后各组效果之间的差异,除了由治疗
  药物不同所致外,还可能与药物以外的因素有关。各研究组患者之间的特性不同,如年龄、基础疾病数和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均可引起疾病药物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由于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采用了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因而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因人为因素而分组不当所带来的选择性偏倚,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要优于回顾性研究。因此一个药物经济学效果好坏的评价依据只能是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获得的经济学研究结果,而回顾性研究只能作为随机临床试验的补充。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首先表现于采用了回顾性研究。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可能影响研究的可靠性,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倚,其次只用药物的费用不能充分说明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本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真实情况,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继章.药物经济学与临床用药决策[J].上海医药,1998,19(4):32-34.
  [2] 魏涛.鱼腥草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1例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6,33(19):75.
  [3] 董俊华.鱼腥草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观察[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14.
  [4] 陈红宙.鱼腥草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8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7):883.
  [5] 王艳萍.鱼腥草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5):68.
  [6] 闫惠珍.双黄连粉针治疗呼吸系统感染160例观察[J].河北医药,2002,24(9):697.
  [7] 李湘奇.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呼吸系统感染15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186.
  [8] 顾秀琰.3种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19):1475-1476.
  [9] 孙晓东.药物经济学的概论方法和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4,21(1):131.
  (收稿日期:2013-06-2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与放疗联合尼莫司汀(ACNU)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36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及经济情况分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RT-TMZ组)18例与放疗联合尼莫司汀组(RT-ACNU组)18例,分别应用替莫唑胺(TMZ)和尼莫司汀(ACNU)化疗4~6个周期。同时进行放疗,总照射剂量60Gy,2Gy/次,1次/d,5
期刊
[摘要] 目的 为了充分利用功劳木资源,为生产各种食品,医药品等多糖产品提供重要原料,提取功劳木中的多糖,并进行含量的测定。 方法 采用热水浸提法充分提取功劳木多糖,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利用Sevag 法脱蛋白提纯功劳木粗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功劳木多糖含量的测定。 结果 测得样品中多糖的含量为0.689%,回收率为96.66%,RSD=0.158%(n=5)。 结论 功劳木中含有一定量的多糖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四味清口含片处方中的配比及辅料进行优化, 研究其制备工艺。 方法 以三味药材[桂心(肉桂)、细辛、广陈皮]提取物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粉与四味药材[桂心(肉桂)、细辛、广陈皮、甘草]提取物浸膏粉的混合物为主药, 用外观、口感、硬度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 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 固定清凉剂及润滑剂量,试验原料药粉用量、填充剂用量、润湿剂浓度、矫味剂
期刊
[摘要] 低氧可诱导蛋白2(HIG2)基因作为一种新的脂滴蛋白和自分泌生长因子,在细胞生物学和人类疾病中,特别是癌症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HIG2基因的调控有很多新的认识。本研究对HIG2基因的结构和HIG2基因在肾细胞癌、细胞淋巴瘤、上皮卵巢癌、透明细胞腺癌及子宫癌的表达及调控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HIG2;Wnt;HIF-1;癌症  [中图分类号] Q
期刊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经超声引导,采用PTC 22G细针对9例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内注射凝血酶,在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监视下观察瘤体内血栓形成的全过程,注入凝血酶量与瘤体大小成正比例关系,一般不超过500U,当瘤体内血栓完全填塞后抽针,并监测病变动脉远端血供情况。 结果 9例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均一次治疗成功,并于术后1d、7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期在常规体外受精(IVF)受精失败病例施行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情况以探讨补救ICSI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本院进行常规IVF失败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补救组与晚期补救组,早期补救组患者在常规IVF后4~8h实行补救ICSI,而晚期补救组在常规IVF后20~22h施行补救ICSI,比较两组患者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与妊娠率。 结果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及分层法(AHP),确立多角度评估体系的指标体系与权重系数,初步建立了一种以医生和科室为评估对象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实际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医生及科室的科研情况,为医院进行科研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权重系数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赛霉安乳膏对动物皮肤的刺激作用。 方法 按照优化的新制备工艺,采用β-环糊精饱和溶液将赛霉安中的主药冰片进行包合得到赛霉安乳膏,将豚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给药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观察各剂量组对豚鼠皮肤的刺激性作用的影响。 结果 给药组的皮肤刺激性明显弱于各对照组。 结论 赛霉安乳膏的皮肤刺激性、安全性很好。  [关键词] 赛霉安乳膏;β-环糊精;皮肤刺激性  [中图分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3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33%)高于对照组(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00513)起始剂量为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与单纯心理护理两种方法对促进老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院的老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单纯心理护理)和研究组(心理护理结合大脑生物反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应用SCL-90对两组进行测评,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 结果 研究组SCL-90项目因子分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疗效较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