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数学的精神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一个令人神往的词。课堂本应是幸福的,因为在这里,孩子可以交朋结友、增长才识,教师可以得英才而育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当前的课堂,“幸福”似乎与师生渐行渐远,“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成为很多师生切身的感受。
  有这样一所学校,她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师生的“幸福”中去。在这里,学生阳光灿烂,教师奋发有为,课堂和谐融洽。这所学校的名字叫——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
  “幸福课堂”不能仅仅传授知识,还要把精神力量传递给学生。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质数和合数》时,笔者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把文学作品《质数的孤独》引进课堂;二是向学生介绍数学家哥德巴赫和陈景润及数学界公认的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三是布置了一项特殊的数学作业。
  “孤独”的质数。《质数的孤独》是意大利80后作家、粒子物理学家保罗·乔治达诺的处女作。小说讲述了两个有着童年创伤的孤独年轻人马蒂亚和爱丽丝在彼此的生命中试图靠近却又不断远离的故事。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字,它们是所有整数中特殊又孤独的存在,作者用质数这一数学概念形象地形容两人孤独的状态。
  《质数的孤独》是笔者近期重点阅读的作品。在认识了质数和合数后,笔者把这本书介绍给学生,同时抛出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质数是“孤独”的?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孤独”的?——因为除了本身以外,只有“1”是它的朋友,所以说质数是孤独的;作家利用质数的数理特点作为“孤独”意识的隐喻,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孤独意识。学生借用文学作品很好地诠释了数学概念的本质。此时,枯燥乏味、冷冰冰的数学概念在学生的心中有了生命的气息,而数学学习也变成了一次轻松愉悦之旅。
  “大家”的故事。1742年,哥德巴赫在给欧拉的信中提出自己的猜想:任何不小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如4=2 2,6=3 3,8=3 5……任何不小于7的奇數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的和,如7=2 2 3,9=2 2 5……
  哥德巴赫猜想的奇数情形,目前已被证明正确。而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偶数情形,目前做得最好的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他的证明结果是: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是质数,另一个或者是质数,或者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称“1 2”。
  在向学生介绍了数学家哥德巴赫、陈景润的基本情况,向他们解释了哥德巴赫猜想、“1 1”、“1 2”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10=( ) ( ), 10=( )×( ),14=( ) ( ),14=( )×( ),18=( ) ( ) ( ),18=( ) ( ) ×( )。學生的学习是兴奋的、愉悦的、投入的。此时,课堂练习不再是单调乏味的训练,而成为跟着数学家一起攀登的幸福旅程。
  “特殊”的作业。教学即将结束时,笔者没有给学生布置机械的练习,而是向他们推介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要求他们课外读一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作品跟随着作者去发现数学“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是“人类思维的花朵”,是“空谷幽兰、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特殊的作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段时间,笔者总能看到学生课外捧着这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笔者深信,在阅读中,数学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对数学近乎“痴迷”的感情一定会渗透进学生心灵,成为他们成长的重要养分。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
其他文献
《杨氏之子》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一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后习题三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师紧扣读、译、悟、境四个字,将背诵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贯穿“读”字  读是背诵的根本途径之一。  《杨氏之子》篇幅短小,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停顿和声调的指导。《杨氏之子》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词语含义
当前,语文教学正在经历着从“阅读本位”的“吸收实用型”到“言语表现本位”的“发展创造型”的范式转变。这种范式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指向学生的言语表现,本着成全人、丰盈人、实现人的目的,正视人的言语生命欲求,相信人的言语创造力。  本文在“言语表现本位”思想的指导下,立足“指向言语表现的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试图构建“指向言语表现的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框架,即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架构和模式,让语文教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6章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为例,谈谈生活化课堂建构的具体做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
孙维娇名师工作室遵循语文教育规律,本着“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探索、共同发展”的理念,深入开展“科学界定和归纳中学语文教学核心知识点”及“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的研究工作,长期坚持“自主读写、情感体悟”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并依托黄石八中全省初中校长培训基地,对省内外参训校长所在初中进行精准帮扶。  孙维娇,湖北名师,特级教师,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与会代表一行参观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兵器工业第二0八研究所《轻兵器》杂志社副主任刘兰芳主持座谈会  此次论坛的汇报主要围绕新一代轻武器与防暴装备体系展开。较多论述了智能化弹药和智能观瞄装备,亦有涉及装备体系建设和适用环境的探讨。  光电观瞄领域,我们的报告《智能光电瞄具现状及未来发展探讨》围绕智能化发展方向,在瞄具发展历程和智能瞄具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外瞄具现状,提出发展智能瞄具所需关
2018年11月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本教育专家、学者、各教育局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教科院(教研室)教研员、学科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近1000人齐聚美丽的汉水之滨、“江汉明珠”汉川市,召开“聚焦生本教育,落实核心素养”观摩研讨会,共同研讨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改革。  汉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伟,孝感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晓琴,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昌斌,汉川市人民政府督查室主任高厚华,汉
LAMG的前身斯通纳96轻机枪是著名枪械设计师尤金·斯通纳生前最后的设计作品,渊源则可以追溯到世界上第一支模块化轻武器——斯通纳63轻机枪。而LAMG采用的恒定后坐原理,则要从更早期说起。苏利文及其恒定后坐原理  詹姆斯·苏利文(dames Sullivan)1933年出生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后随父母移居华盛顿州西雅图。苏利文1953~1955年在美国陆军服役,退伍后在华盛顿大学取得机械工程学位。1
“设计应用”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四大领域之一。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阶段的12册《美术》教材中,“设计应用”教学领域占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内容,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爱上这部分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所有学生对美术等非考试性科目都有天然的兴趣。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当我们把它作为一门课程来规范地开设时,学习的过程都是枯燥的。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能有效地提升学
人物是小说的构成要素之一。解读小说类文本时,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发现其与故事情节、表现形式、环境营造、思想主题等方面的关联,能较为深刻地理解小说。笔者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的《变色龙》为例,具体谈谈人物在小说解读中的多重作用。  一、抓住人物就抓住了情节关联  小说情节是指作品在特定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解决的过程。情节通
育才二小构建了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为依托的“对话式”教师研修模式,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基点的学研氛围。  一、建设要点及诠释  学校课题组依据教师学研行为的主动性、针对性、合作性、专业性特征,将教师学研文化建设的要点定位为“自主求真、聚焦实践、平等对话、共享共进”。  自主求真既要求学研行为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或者说是一种工作习惯,又要求教师遇到专业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