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505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听过许多同仁的课,每次都特别留意他们的阅读教学,发现他们的教学方法虽异彩纷呈,但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大体是相同的。在扫除字词、作者和写作背景等阅读障碍后,开始进入课文研读阶段:首先是整体感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分层写层意,梳理作者的思路;其次是逐层分析,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探究作者在文段运用的素材、细节、修辞、方法、技巧的意图和好处;最后,引领学生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技巧。至此阅读教学大体结束,教师紧扣“作者”一“棒”到底,学生又围“棒”绕来绕去。以我个人的知识和教学能力,确实无法挑剔这一阅读程序设计的瑕疵,但每次听完课后,总心有不甘,常问自己:阅读教学的意义就是寻求“作者的意图”吗?每一篇阅读教学都得寻求“作者的意图”吗?也常想,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用作者意图的“棒”指挥着学生,这样做尊重了这一“主体”吗?我们是否忽视了这一“主体”阅读时的另一种感受?
  课下翻阅资料,发现“阅读是读者与文本遭遇并进行对话,从而构建新的意义系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读者会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理解图式去构建文本。”据此可见,阅读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而不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对话,“新的意义系统”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去构建的,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绝不是作者意图的复制。也发现“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发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毫无疑问,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多重对话”中也没有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我们为何要利用自己手中的“指挥棒”,漠视学生的阅读感受,无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千篇一律地用作者的意图去“规范”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呢?
  我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与文本的交流和对话中产生的。由于受个性、情绪、心境、经验等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多元审美趣味,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注意寻找学生的不同声音,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而不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指挥棒”,引领学生千人一面,千口一音,让学生“用一个鼻孔出气,用一个声音说话”。另外,任何一个文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未定性和意义的空白,召唤着读者凭借个人经验和认识去确定和填补,这一客观的存在不是在反问我们,有什么权利去约束学生对文本的多样理解和认识?
  我赞成“对话式阅读”,它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彼此的“敞开”和“接纳”。谁是对话的主体?学生是主体,文本是主体。当这两者之间在视界、精神、理性、情感上“敞开”和“接纳”,有了交融之后便产生了“共鸣”。我相信“共鸣”是所有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时都追求的最高境界,有了情感上的“共鸣”,认知上的“共鸣”,才能提升学生的水准,陶冶学生的情操,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共鸣”,即使教师上百遍地强调作者的目的和意图,这样的阅读教学除了“填鸭”又有何意义?要有“共鸣”,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视界、精神、理性、情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也就是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对主体阅读能力的充分肯定。读者凭借自己的直觉,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理性,自由地进入文本,通过语言文字这一感性的媒介,反复地与文本对话,在数次的“敞开”和“接纳”后,就能发现文本的精神内涵。这里尊重的就是读者这一主体。我常思索这样的事实: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学文、记诵,强调意会、感悟、积累,其呆板僵硬、毫无方法的教学固应摒弃,但就是这种教学方式却培养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众多成就斐然的大家,令今人望尘莫及。如果我们进行反思,学生阅读时的主体地位在这里得到绝对的尊重应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吧。
  有人认为“阅读行为应该是学生本人参与和体验的实践活动,是不能被作者意图和教师行为替代的。如果发生了这种替代,说明学生没有真正进入阅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再说,检验阅读教学效果的途径只有一条:学生能否脱离教师的帮助自行读书——读懂,读透,读出个中况味。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什么不能放手多让学生“参与”和“体验”,多听听学生的感受和见解呢?
  想起多年前参加县教材教法研讨会时,听过一中老师上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带领学生诵读之后,留给学生的任务只有一个:凭借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涂上色彩,去表现诗歌的内容。当时大有疑惑:这叫什么语文课?这是美术课吧?怎么没有诗理的分析?没有诗作的技巧?没有作者的目的?今日想来,这节课是多么尊重学生。这里只有一个主体——学生的自由想象,学生画出来的就是学生的理解,就是学生的感受。为何要用我们苍白的分析去束缚学生多彩的想象呢?
  也想到不久前自己教学梁启超的《敬业乐业》时,组织学生对文中“凡可以称作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凡职业都是神圣的”两句进行讨论,结果是满堂哗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用大量的例证反对这两句话,有的学生甚至反问我:“老师,你眼见到的事都是可敬的吗?你说所有的职业都是神圣的吗?”弄得我瞠目结舌,无言以对,无法驾驭那节课,样子挺狼狈。但课下反思甚觉欣慰:我是没有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精神,至少没有完全培养,但我的学生却能从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职业”中,分出优劣高下,那对他们以后的择业是多么的重要啊!我想,这就是阅读教学的意义吧。我也完全可以根据教参大谈职业的神圣,漠视时代的变化,把学生的思想约束在作者的见解之内,去“棒杀”学生的疑问和感受,试想那样的教学,学生除了满腹狐疑还会有什么?   我承认由于学生阅读经验不足,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感受、认知是肤浅的,稚嫩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任何一个明智的人都知道这种感受和认知是值得尊重的。因为这是个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正确引导而构建的认知、构建的“意义系统”才是牢固的,对学生的影响才是深远的。我也承认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我们的老师不得不去“规范”学生的认识,这里我只想说,在应试教育必要的“规范”之外,多给学生一点自由表达的空间吧。
  为了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我在阅读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教学中强调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之前,我要求学生多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主动搜集作家的生平,了解写作的背景,收集名家或他人对课文的评价,为正确理解课文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甚至是随心所欲地读课文。学生可以整篇读,也可以局部读,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阅读中产生体验和感悟,生发自己的情感、意识、观念、思想,可以同位之间互相表达,也可向全班表达,对学生合理的感悟,我从不用作者的意图去约束,去“棒杀”。
  二、教学中常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最能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我经常引领学生摇头晃脑,凝神遐思,神游四海,心骛八极。由浅入深,细嚼慢咽,品味文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同身受。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更是如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多么苍凉凄楚的画面,学生在闭目遐想中,不觉神情黯然。
  三、鼓励学生多写随感
  学生在读文中肯定会有感触,只是或出于懒惰或出于疏忽,没有及时记下来,因此我时常提醒学生养成批注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有了不同的认识,我鼓励学生大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自己的理由根据(写比说让学生更冷静,思维更缜密);鼓励学生和文中的思想、观点较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多写随感,记下自己读文后的感受、感悟。让他们在这些纯粹自我的地方,充分表达自己。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初中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上好阅读教学,是每位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联合初中)
其他文献
每每仰望浩瀚的星空,心中总不免被那斑斑斓斓的星光所陶醉。在这稍纵即逝的美景中,我沉思许久。宇宙、自然、人类,多么神奇的创造,历经多少个春秋,才有今天这多彩的世界呀!  一、以德立教  回首从教十多年的历程,我的内心却也是波澜起伏,五味杂陈。使我念念不忘的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到底能给学生些什么呢?或者说你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如游丝般的痕迹吗?我想我有些惶恐了。诚然,我的知识不够渊博,尽管我一直在朝着这个方
【内容摘要】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教学工具为辅助,不断革新诗词教学模式,探索诗词教学质量提高的新途径。本文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典诗词教学质量  古诗词是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深深积淀的体现。“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学习古
【内容摘要】多练习是初学英语者最根本最踏实的提高途径。多听和系统学习听力教材对中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是大有帮助的。语言是说出来的。学习英语还要多读。英语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教学只有把听说读写并重,坚持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朗读和背诵 听力训练 阅读能力 词汇量 语音语调 语感 写作能力  “把英语当作一门语言来学”这句话听起来视乎是一句废话,但的确是我教英语这几十年来的最大体
【内容摘要】功夫在课外,现在的学生觉得语文没有很多可学的,其实,光凭课本是不够的,大语文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现在的学生不应当是高分低能,而是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与人格,会思考,会说话,会为人处世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语文学习 课外 阅读  现在的学生不应当是高分低能,而应该是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与人格,会思考,会说话,会为人处世的新时代少年。“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这句话讲的就是
【内容摘要】习作教学,几人欢喜多人愁。校园里谈作文而色变,老师和孩子因为习作而焦头烂额,愁眉不展。因此,小学阶段的作文指导,教师要突出培养两种能力,一是写作的基础能力,二是写作的专门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克服“写什么”的困难和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运用语言积淀去写文章,写好文章。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能力 培养  任何一篇作文,无论是小学生的习作,还是作家的
“老师,抱抱我……”,2014年6月3日第二节晚自习结束了,作为高三(1)班的班主任,我布置完高考的一些准备工作之后正准备离开,突然一个温柔的、怯怯的声音让我停住了脚步,循声望去,竟然是王婷这位让我“关注”、“头疼”了两年的女生。于是我伸开双臂,将她搂在怀里,一边慈母般地用手轻轻拍着她的肩膀,一边安慰道:“别紧张,你会成功的,老师相信你已经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了两年前……  
【内容摘要】语文是语言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利用启发式教学应从这一学科的自身特色出发,把启发的重点放在对“人”的心智培养和对语文的感悟力上,要打破过去那种单纯地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付出努力的惯例。所以,启发性的教学怎样“启发”固然重要,而“启发”什么则更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语文 启发式教学 特色 要求 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质量,很多人都在进行着探索和研究,笔者今天就如何
平时,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一位学生发言还没结束,就有其他的同学就高高地举起了手,并大声嚷道:“错了,错了!老师让我来,让我来……”;课堂上,教师的问题一提出,“唰”地一下,学生们的小手都会举得高高的,教师请一位学生回答,想不到的是,其他学生却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根本顾不上仔细倾听这位同学的发言;发言的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其他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现象,不得不
【内容摘要】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班主任年龄偏大,许多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缺乏专业知识,缺乏班级管理经验,任务太重,工作太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管理理论,等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领导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要深入调查了解农村班主任工作现状,加强班主任培训和管理,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 现状 建设  一、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
【内容摘要】本文为研究微课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通过分析微课程的教学概念及教学特点。然后针对性的提出微课程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以此发挥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效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最大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 微课程 移动互联网 高效 兴趣  引言  随着新一轮初中英语教学课程改革标准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国家大力提倡教师要大胆革新传统教学,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告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