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黎锦之路

来源 :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衣服是穿在身上的心灵。
  黎家姑娘参照自己的本心,无拘无束的开始在腰织机上作画。
  前些日子,海南大学周伟民、唐玲玲教授应前来海南开会的美国太平洋艺术交流中心刘莉老师的邀请,前往探访黎锦制作,笔者有幸陪同。刘莉老师一直致力于艺术的交流,曾在美国举办过一次苗族服饰展,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周伟民、唐玲玲教授自退休以后,一直从事于黎族文化研究,因此,前往进行田野调查将让我收获不少。我们的目的地是海南西部黎族哈方言的乐东黎族自治县。
  早晨八点我们从海大出发,预计十二点半到达目的地。不料,西线高速修路,一路颠簸,到达乐东县委时,已时近下午两点。前来接洽我们的县委办公室的梁小明先生,仍是心平气和地在门口恭候着。其实从我们出发之时梁先生一直与我们通话,他一路为我们指点迷津,生怕我们走错了路。
  周、唐教授惜时如金,生怕将时间浪费在吃饭之上,匆忙吃完午饭,他们就催促着走,一边催着梁先生联系他们所认识的当地黎族文化人龙敏。通了一翻电话后,得知龙敏不在县内,约好第二天早上与大家相见。
  因而,梁先生安排我们到离县城较近的黎村探访。我们在后跟着他的车子前行,不一会,到了乐东民族中学,心里纳闷:不是该到村里去的么,怎去了学校?
  车停在一教职工家门口,一个四十左右的男人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时只见满屋子散落着剪纸,或地上或墙上或桌上。那间专门置放剪纸作品的房间里,整叠的堆在地上,作品之间仅以一层旧报纸作分隔,应该是废稿吧!随手翻开,却看到边上有作品名称的注释,还有展览和获奖情况的备注。哦,原来是作品太多无法一一裱来。作品内容多以黎族为对象:从纺、染、织、绣到纹面刺身;从晒山兰、打柴舞、舂米舞到布隆闺,每一幅作品都是黎族生活不同角度的组合。蓝色的、红色的、黑色的,橙色的,甚是明亮。
  原来主人刘征,是民族中学的美术老师,他说从四年前开始喜欢上剪纸,上课之余便开始摆弄剪刀和纸,几年来,除了获得不少奖项还带动了不少学生学习这项技艺。他拿出一副在山西剪纸大赛上获得过铜奖的作品,满是自豪。
  领略了刘征老师的剪纸后,梁先生又带领我们驱车前往大安镇。大安镇农民剪纸艺术国内闻名,是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大安镇文化馆杨馆长无比自豪地领着我们参观展览室,又如数家珍般为我们介绍起大安镇农民剪纸前后经历。只见墙上长着一排红色的槟榔树,砌着一间间船型屋;白色的地面上三三两两的坐着一些少女,或在拉扯着腰织机,或在染布,或拿着针线在穿梭;她们的周边还有鸡鸭啄食,猪狗走动。作品的命名为《黎族长锦之秀》,勾勒这幅画面的是抱由三平小学的一名学生。而类似这样的作品满墙都是,整个文化馆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泥土的芬芳,构成了黎族剪纸的浓浓的乡土特色。文化馆馆长介绍,大安镇的中心小学和中学已经将黎族剪纸列入美术必修课,学校自然成了良好的剪纸培训基地。
  忽然想起夏威夷的鲁思公主,在强大的美国文化入侵夏威夷时,她和她的子民始终坚持属于她们的草裙舞和夏威夷语,最终夏威夷还是划归到了美国的版图,但鲁思公主做到了至死坚持她的夏威夷语。
  黎族没有鲁思公主,但是他们正用自己的方式走向世界。
  人们对黎锦的那份柔和却强大的思慕,在纸上,我终于发现了它的存在,并如此强烈真实地。椰树环绕的院子,铺设一张凉席,一架腰织机,一条狗,一群鸡崽还有一个黎族姑娘,这幅祥和景象,除了剪纸上,期待亲眼的目睹。
  次日起来,发现已经下了一宿的雨。早早的,龙敏就到了我们住的宾馆。刚还在哀叹天公不作美的唐老师顿时兴趣高了起来,完全不像70多岁的人。
  龙敏是乐东本地的黎族人,多年来,一直潜心于黎族文化的研究,以及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他的很多作品分别获得了全国、省市大奖。在当地小有名气,其代表作《黎山魂》更是让他在当地家喻户晓,这是一部以清末作为背景的写实小说。在《黎山魂》中,相亲、会情郎、祭祀等的场景都会写到黎锦,而这当中的黎锦多是炫丽的,图案从花草月云到鸟龙蝶蜂,纵使是黑蓝底色的服饰也会织上赤橙黄绿青红紫的图案。对于黎锦,作者用的最多的词便是“华丽”,而穿上这些黎锦的女人则会被形容成“俏丽”、“活泼”、“美丽”。
  他身上流淌着黎族人热情的血液,每逢有外地专家到乐东考察,只要他在乐东,都会乐作向导陪同,凭他对各村落的知晓程度,足以为你考
  察提供任何方向性的实地线索。
  在龙敏的带领下我们到了志仲镇的红内村,这个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定的麻纺传承村。下着雨的天,也不能阻挡她们的热情,远的近的,从家里陆续拿来珍藏几年的黎锦服饰,光着脚丫,穿着短筒裙,一手撑着伞,另一只手或抱着竹篓子,或提着麻布袋,或直接搭在手臂上。一会儿的功夫,拿来东西在桌上堆成了个小山堆。
  在一些小说当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汉黎交易中奥雅用大量的货物换一些鲜丽的彩线或者汉布回去给部落的阿妹们。如今,交换的角色已经发生了位移,汉人愿意拿大量的物品来换红内村人制作的黎锦。
  常听到一个词来形容黎锦——“粲然若写”,这类黎锦被称为棉纺黎锦,正是龙敏所描写的,也最为人们熟知,一方面是海岛棉的广泛种植,另一方面棉织品更柔软,适合人们穿着。这个小山堆里,无论是筒裙还是对襟衫,都不似我们之前看过的华丽多彩,他们的颜色游离在棕色、藏青色和灰黑色之间,素色打底,纬
  线提花,图案加了几屡红线,像极了羞涩的待字闺中的少女。对襟衫上没有纽扣也没有拉链,唯有领子上的一根绳子,缝织在一块铜板大小的雕花上,细密的的绞纹,仿佛是一根根纤维在流动。细腻而又结实的绳子,就像是衣服的眼睛,用精细点缀着这一身素色。
  那些黎族阿婆拿出一把苎麻,拇指和食指拉直,用小指弹弄几下,便将干粗的苎麻皮抽成一节一节的线,而线之间用拇指和食指一扭一捻便连接上了。拉扯,竟然也不断裂,甚是神奇。
  在此,我们一行大开眼界,这是以麻纺为主的黎锦服饰。唐老师一边摆弄着这些服饰与纺线,而周老师在旁边却是拍得不亦乐乎,刘俐教授紧抓这个机会亲手体验一番捻线的过程,阿婆们也教得不亦乐乎,龙敏自然还充当了我们的翻译。其实,麻纺织技术早在棉纺织出现之前就很成熟,只是原材料苎麻种植的减少让这项技艺几近失传。
  云层落下来了,盖在红内村上空。雨水夹杂着泥土的气息在乡间穿梭,带着清新与欣喜。这些镶嵌上时光记忆的麻纺织锦,填补了我们认知的空白。红内村的这些阿婆,她们的手,也许写不出端正的字,可能他们大半辈子只能坐在地上摆弄着她们的腰织机,甚至还有人会笑话他们傻。然而,不知大家是否懂得她们织的不仅仅是锦,还是黎族的历史。
  离开红内村的路上,龙敏告诉大家,他家里还珍藏着一套灿若云彩的黎锦。这可勾起了大家的兴趣,纷纷想一睹为快,无奈天色已晚只能待明日了。一早,龙敏就前来带领我们去他的老家。走进他家院子,一个船型屋坐落在院子中间,里面摆着一餐桌和搁置碗筷的架子,院子外圈是楼房。只见他先从楼房里搬出两张桌子,拼凑在一起,然后用布察干净。又从楼房里拿出一个袋子,拆开还是袋子,经过层层解开才拿出那件“披袍”,平铺在桌面上。黑色的底色,用丝、纱以及七彩线钩成的花骨朵,上面还吊挂着几十个小铃铛。这件衣服特别的绚丽多彩,与我们在红内村看到的素雅麻纺黎锦服饰截然不同。周伟民教授爬到凳子上,为俯拍一张全景图;而唐玲玲和刘俐教授则在经主人同意后将之穿在身上,走来叮当作响,十分华丽。在一旁看着的龙敏,难掩他的自豪和喜悦,跟我们一一介绍这件衣服的历史。不知道是为自家能留有这件衣服自豪还是为自己民族能织出这样华丽的衣服自豪,可能两者兼有,又或会更偏向前者,因为在黎族有这样一个风俗,姑娘出嫁,都要用自己亲手纺的线、织的锦做成衣,男家则以女方会纺纱、织布为荣。
  衣服是穿在身上的心灵。黎锦花纹的缝织没有现成的图谱,完全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或者全凭纺织者的想象创造。因而,谁家姑娘的锦织漂亮,谁家的姑娘就会被认为伶俐,求婚者就会络绎不绝。黎家姑娘参照自己的本心,无拘无束的开始在腰织机上作画。如今织画技艺已经织到了联合国。
其他文献
物质文化遗产只要不丢失不损坏就可以长期存在,而非物质文化是依附在人身上文化形式,人在则在,人亡则亡。保护人和观念,要比保护简单的物质更伤脑筋。要知道仅《故宫》一部纪录片的拍摄经费,虽然超过了浙江省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总和,但其唤起的社会认同是无法用价格来衡量。  非遗要借助传媒的力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传媒的力量,通过现代传媒面向大众,与大众沟通。传媒与其连篇累牍地报道某位歌星
期刊
黎锦属于棉纺织品,统称“织贝”,汉代开始一直作为地方贡品进贡于皇室中央政府。龙被是织贝中的精华,是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的织锦美术工艺品。  1975年至1977年,我就读于广东省工艺美术学院,当年民间民族织锦课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金景山传授,我从那时开始认识海南黎族织锦。毕业后被安排到海南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海南民间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研究工作。1980年至1982年,金景山教授受海
期刊
黎锦的纺染织绣技艺是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龙被是黎锦中的精髓,代表了黎锦各种技艺的最高成就,也最能反映黎族妇女的想象和创造力。  黎锦的纺染织绣技艺是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龙被是黎锦中的精髓,代表了黎锦各种技艺的最高成就,也最能反映黎族妇女的想象和创造力。  黎族在有纺织史之前,经过了相当长的无纺时代。“树皮布是一种无纺织布,是以植物的树皮为原料,经过拍打技术加工制成的布料”(人类学家
期刊
海南岛和台湾岛是中国两大宝岛,虽远隔重洋,但两地民族织锦如此精妙,异曲同工令人感慨。  台湾的原住民与海南的黎族是同源而异流。两地先住民的文化生活多数是相类似的,就以传统的纺织业一端比较,两地的纺染织绣技艺展现出异曲同工之妙。四五年前,笔者曾与周伟民、唐玲玲教授前往东方市江边乡西方村探访,在大榕树下,一位七旬老人正在织绣,村中小朋友们就在旁边。第一次目睹如此精湛的技艺,心中感到十分激动。  海南黎
期刊
2005年度的国际模特界同过去一样热闹,新人辈出,老资格的依然星光灿烂,对此人们早已十分熟悉;然而,还是有两件新闻出入预料,令人大开眼界。    从小镇姑娘到新一届国际模特王后    据《休斯敦时报》等报道,全世界规模最大的BBDO广告公司发言人约翰·史特林日前正式宣布,根据2005年度的最新调查数据综合资料,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对超级女模们目前收入调查与市场潜力分析得出的综合评价,目前全球身价最高的
期刊
服饰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认识和区分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一种民族重要的社会文化符号和载体。黎族妇女传统服饰是其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更是其民族发展的“活化石”。  黎族因居住环境、语言、服饰等的不同,其内部分成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黎族不仅创造了本民族悠久的历史,而且纺织艺术和服饰文化在我国纺织史上有过光辉的一页,为我国史志所称颂。其中润方言的纺织工艺与服饰,历史悠
期刊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从海口一路往三亚行驶,远远的看到对面道上立着一块“万宁欢迎您”, 哦,原来到了万宁、陵水的边界了。一路甚是疲惫,对面的咖啡厅刚好可以歇个脚丫补充个能量。  车子沿着路标转入分界洲界地,选了外场的位置,可远眺大海,略带点咸涩的海风,揉着阳光扑面而来,清爽一下
期刊
是偶然吧,最近看的几部片子,都与复杂恋情,多角恋爱有关。    《外出》(四月之雪)    由于导演许秦豪和男主角裴勇俊的知名度,这部影片被高调宣传。  但是,老实说,和许秦豪之前的《八月照相馆》、《春逝》相比,这部片子不过是平庸之作。  《八月照相馆》。一个本应有着无限可能的青年男子,得知自己患了绝症,身后事,一一安排。爱情,在这部戏里,只是一个背景、一点惆怅,活着人的惆怅。他已经不在了,她却还
期刊
摇一叶江南的乌蓬船,撑一把油纸伞, 沿吴越名水香溪、胥江而下,寻西施当年住处,访乾隆民间行宫,游古镇、赏历史、品园艺,一头扎进千年“木渎”的怀抱去品位那姑苏城的风雅……  “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在苏州大大小小的各式景点中,我认为最能代表姑苏古城气质的当数江南名镇“木渎”古镇了。  这座有着约3000年历史的古镇,地处太湖之滨,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几乎与苏州城同岁。木渎,除了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
期刊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留时间体味这种纯正的味道的习惯已日渐淡化。重口味麻木了我们的舌尖,以至于常常忽略这种平淡细致的感觉。心也一样,每天受到重口味信息的狂轰乱炸,自然对那些细微的东西失去敏感!  我是个重口味的人,对海南菜的清淡总觉得寡然无味,而印象中,黎家更是“无菜可食”的,偶尔也会读到黎家“无菜”的文章。记忆中常常是黎家女子背个小腰篓,随便一片石头便能找来山菇、山芋、山竹笋、莉嫩、子温、子干、卜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