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欧阳修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dasdf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入绵阳“六一堂路”,北宋文化拂面而来,我仿佛看见了欧阳修的身影。已是隆冬,其气凛冽,砭人肌骨,我的心却顿时沸腾起来。恍惚间,我听见了欧阳修的声音:“晓东啊,谢谢你又来看望我啦!”
  其实,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要常常去“六一堂”。在电脑上“百度”一下,很容易就知道欧阳修一生成就巨大,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金石学家呢!……也许吧,欧阳修在我的家乡绵阳出生,我还有很多“本土疑问”没有找到答案吧。
  拾阶而上。我的前面有“香客”,我的后面有“香客”。在宁静致远的韵致里,香客们仰望而上,却又默默无语。———我的耳朵忽然听见了马车的声音。由远而近的声音,渐渐停留在绵州的土地上。马车的聲音像晨钟,清明而空灵;像鼓点,敲起千百年的厚重文化;像忙碌而又缓步踏沙的行者,急促中透着淳朴与稳重;像人生波澜壮阔的经历,在顺利与坎坷中一路向前。———原来,1007年,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受朝廷差遣,到绵州当军事推官来了。母亲郑氏的怀里揣着欧阳修,一同来到了绵州。
  疑问跳了出来!欧阳修在他的作品《七贤画序》里表述得非常明白:他的父亲欧阳观在绵州任满,准备到泰州任判官时,因父亲乐善好施,致家贫如洗,别无旁物,只带走了自己绘制的视为至爱的“七贤图画”。父亲上任泰州不到半年就故去了,“七贤图画”成了唯一遗物。奇怪的是,作为儿子的欧阳修,已经在朝廷当官了,为什么非要等到49岁的时候,才去装裱“七贤图画”呢?此其一。父亲仅仅与欧阳修生活了4年,按理“感情不深”,可欧阳修为什么要把“七贤图画”保存45年呢?在装裱了“七贤图画”后,为什么写作《七贤画序》,期盼能够“且使子孙不忘先世之清风”呢?此其二。第三最重要:我的家乡绵阳,对欧阳修一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沉思中,我已经登上石阶,站在了“六一堂”前。我的周围,有很多人给欧阳修敬香。他们中,来自绵阳欧家坝、欧家湾的群众最多,他们自称是欧阳氏后裔。我听见一位老人悄声而略显焦急的话语:“孩子啊,敬香,三支为一炷,三炷为一组。不准用打火机点香,要用火柴……”原来,这位老人在教育他的儿子。“敬香以后,要作揖,要磕头。礼成以后,要退着出来,不能够转身就走。你们这些年轻人呐,把我们欧阳家族先人的这些规矩忘了么?对先人的恭敬、虔诚,到哪里去了?”
  堂内,欧阳修的塑像,高大、端庄、正气,我感觉欧阳修眨了一下眼睛,大概是向懂礼数、明道理的老人致谢吧。我的心怦了一下,困扰我多年的“谜”,在这一刻又解开一个。
  欧阳修是孝子呢!他把父亲的遗物“七贤图画”保存数十年,是对父亲的尊重和爱戴呢!眼看图画已经旧了,不装裱,恐坏掉,真正坏掉了,那就是大不敬啊!何况,“七贤图画”是父亲的至爱呢!为什么是父亲的至爱呢?因为父亲崇拜图画中的七位贤人,亦是父亲为什么从绵州单单带走“七贤图画”的原因。
  我看见欧阳修又眨了一下眼睛,这次,欧阳公好像是对我说:“我的父亲先在道州(今湖南道县)任判官,又在泗州(今安徽泗县)任推官,又在绵州任军事推官,最后在泰州(今江苏泰州)任判官。父亲虽然多地为官,但是官阶平平,推官、判官,官阶基本没有提升,但是父亲又从不抱怨他人,也不埋怨自己,为官任劳任怨,为人和和气气,最后逝于泰州任上。这样的父亲,这样的官,难道不值得敬爱?我的父亲去世早,但是母亲给我讲述了父亲的很多事情呢!父亲的‘七贤图画’,就是我的榜样呢!”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我明白了,欧阳修是仰慕图画中贤人的品质,仰慕父亲的品质!欧阳修对“七贤图画”的珍爱,恰似传承了父亲的品质,恰似欧阳修的为人为官的情愫,恰似欧阳修的绵州情愫。
  我又解开最后一个可以称为不得了的“谜”!我望着欧阳修的塑像,说:“欧阳公,您这一生中,您与您的父亲和母亲,一家三口人,在哪里生活的时间最长?”欧阳修“不置可否”,可我分明从欧阳公的微笑中听到:“晓东啦,我出生在绵州,我父亲在绵州任军事推官三年余,我4岁时父亲逝于泰州任上,你这个问题,还用我回答么?亏了你还是绵阳的文化人呢!”我羞愧难当,欧阳修当时一家三口人,在绵州生活时间最长呢!欧阳修与父亲的感情不仅很深,而且刻骨铭心!
  难怪欧阳修临“老”时,写出了《六一居士传》!“六一”即指欧阳修藏书一万卷,集《古录》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老于其间。《六一居士传》思路清晰、品格端庄、毫不昏沉。“一翁老于其间”,欧阳修在“六一”中的叙述,把自己视为了“一物”,其平等、清净之心,非同寻常。欧阳修在写就《六一居士传》年余去世,心不颠倒,心不漂浮,活得清楚,“走”得明白,正应了“自他平等,自轻他重,清净自来,心安即是归处”的古言。可见,欧阳修与父亲不仅“心有灵犀”,而且与父亲的为人为官分毫不差。
  要离开“六一堂”了,依依不舍已经成为我的习惯。退出堂来,我在心里说:“欧阳公,我还会来看您的!”太阳出来了,绵阳“六一堂”在冬天的寒气中光辉灿灿。堂内堂外簇拥着“香客”,个个躬身作揖、顶礼膜拜,好一道文化祭奠、良心寄托、仁义礼智信的风景。我看见罗天兵了!他是绵阳市涪城区板桥村罗正茂的儿子,他的父亲在2007年去世前,千叮万嘱,叫晚辈把他的遗体火化,把他的骨灰撒于“六一堂”周围的土地上。老人家这样说道:“能与千年欧阳修老先生为伴,是我的福气,也是你们的福气!”罗天兵举着用火柴点燃的香,表情严肃,虔诚之至,我没有去打扰他。
  我不知道全国有多少个“六一堂”,但是我知道,绵阳人纪念欧阳修的“六一堂”,是国内唯一的延续千年的“六一堂”。可以肯定,欧阳修文化在绵阳扎根一千年了!我突然大吃一惊!我的眼前分明出现了欧阳公的形象!欧阳公面带微笑,清明的眼睛,望着悠悠南湖,望着秀丽浅丘,伸出左手大拇指道:“绵州之景,甚美!”又伸出右手大拇指道:“绵州之人,甚好!”又双手按在自己胸口上,道:“某,生于绵州,甚幸!”
  我,为欧阳修出生于绵阳而欣喜,并由此诞生出一分端庄来。
其他文献
记忆里总也抹不去那少女般的榕叶。于是,在一个阳光暖暖的午后,我再次走进倒生根公园;刚迈步拾级,旋即有了这榕叶是一本历史书,是来看唐宋诗词的想法;这样想的瞬间,猛抬头,一棵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便展现在我的眼前———枝枝条条相间而过,交头接耳交织在一起,呈半弧形状、横空斜斜地飞过头顶,伸向车声人声鼎沸的大道上空;枝条间,榕叶茂密,翠浓,阳光从榕叶间漏下来,就像从筛子孔漏下来一样,一朵一朵,碎闪碎闪的,扎眼
期刊
这当然是春天里的另外一场花事了。一场没来由的雪,突如其至,她的到来会不会是一个预谋?  突然想起一个叫韩愈的大诗人吟过的两句诗,道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作庭树作飞花”。而现在当我倚在十三楼的窗口俯瞰时,我看到在逼仄的城市一角里一树桃花灼灼,看到一洼春水微澜,还看到了一畦枯黄的草丛里绿意正蔓延着。那么,这漫天飛舞的雪花又算是凑的哪门子热闹呢?这让我倍觉突兀的一场春天的雪呀,显然不是韩愈诗中所描述的那
期刊
学生时代读《孔雀东南飞》,读到“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时,我的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美丽女子。  通常我们说某个女子气质很好,非常优雅,其实就是在称赞她的态,她站立行走甚至一颦一笑间透露出来的那种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时用了这样两个句子,“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林黛玉是天仙一般曼妙的女子,除她长相精致以外,她的美态更是一般庸脂俗粉所望尘莫及的。我曾经痴迷于创造了不
期刊
似乎有个令我很喜欢的人痛恨在微博上侃思想的行为:“不要拿思想的碎片来敷衍这个平台。”结果,我连侃几条,奢侈地用了一个晚上的眼睛。  是不是每个人,都只能从身边匆匆经过?我们的心,原来相隔如此之远。为了生存,这个世界他磨平了多少人的棱角,我甚至能够听到无形的尖刀磨在我心脏的声音,那声音,凄厉而真实,魔鬼般呼号着我的名字。它吹在我的身后,响在我的身旁,甚至凌驾在我的头上,毫不留余地的震破了我十四年来一
期刊
鲜鱼巷很窄,每个窄小的门面都摆满着各种各样的鱼制品和其他食品,这里是鲜鱼食品一条街。  商贩们把不同品种的鱼晒干制成标本,懸挂在门框两旁。每一种标本鱼的头上,都串着细细的绳子,绳头上系着一块薄薄的长木板,长木板的中间用红字雕刻着标本鱼的名字,并系上几个银铜铃,银铜铃在摇曳的微风里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有时遇到从街口吹过来的疾风,那些银铜铃就会发出一阵阵排山倒海般的“叮当”声。顿时,街上的行人会停
期刊
喜欢夜色下那些盛开的灯火,花儿一样,一朵又一朵地开着。它们的盛开,给这原本黑暗的世界带来了不少的光明,且少了冰冷,多了些热爱。  很多年了,从走出那个小村开始,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颠沛流离着。年龄渐长,这种感觉愈发强烈。我开始有了回家的渴望。这渴望像火一样燃烧在心里。可是,家在哪儿啊?这许多年走下来,我已经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看着那些织在夜色里的灯火,那些张开的眼睛,我希望通过它们,可以寻到故乡
期刊
早春的江南,是一幅淡淡的水墨,如梦似幻,绵绵而潇潇。  爱上一朵花的欢颜,一道流光的浪漫。看山,山有情;看水,水有意。因这新鲜初放芽的绿,因这一树一树的花开,因这燕子声声的呢喃,我心浅笑盈盈,恬静如花,欲将雪化后的那片鹅黄,嵌进生命里,欲将这陌上花开的美丽,刻进灵魂的诗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说不出的秘密,挽不回的遗憾,触不到的梦想,忘不了的爱。岁月是一棵花树,里
期刊
如若说李梅岭仅是余干的一只小手掌,那也必然是掌背,而且绝对是掌背食指的骨结处———于百万多人口、三千多平方公里的泱泱滨湖大县,她394米的纯粹海拔,足以构成余干的绝对地表高度———让百万余人仰望的一种高度!  那次北上被李梅岭意外截留,缘于白君。她在这个仅18平方公里的林场任职。那个距县城空间距离四十公里、时间距离四十分钟的弹丸之地,垂臨余干与东乡之界,却于她有着异常的眷恋、不离不弃,宛如她二十年
期刊
长涂岛西南方有一座山,其实,确切的说也不算是山,顶多算是丘陵。由于海浪的冲击及海风的侵蚀竟形成了酒坛模样,所以这座山被称做了酒坛山。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引用苏东坡的一首五言绝句: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遗。山脚下有一块石头,旁人眼里,石头就是石头,平淡无奇。可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或许就是女娲的补天遗,或许是沾了山的仙气(长涂可谓是海中的仙山),或许是
期刊
有人说,翔云之名源于象运山———此山形似大象,如果遇上风赶薄雾的天气,就有动感,犹如大象在运行,于是有了现在的山名。也有人说,宋代时,乡人见山势如同大鹏翱翔于祥云间,雅化象运山为翔云山。象运,瑞象驮来好运;翔云,翔鸟载来祥云。无论怎么喊,喊哪个山名,都喜庆。  龙须岩背靠象运山大石壁,面临陡坡梯田,艳阳高照的日子,远观宛若母狮抱幼狮照日。此寺甚古:相传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天竺高僧梦梵阿科四处
期刊